背景
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
胤祯是在康乾盛世前期--康熙末年社会出现停滞的形式下登上历史舞台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为胤祯提供了施展抱负和才干的机会。他有步骤地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高瞻远瞩,又惟日孜孜,励精图治,十三年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为后代的乾隆打下了扎实雄厚的基础,使“康乾盛世”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他的历史地位,同乃父康熙和乃子乾隆相比,毫不逊色。尽管他猜忌多疑,刻薄寡恩,统治严酷,但比起他的业绩来,毕竟是次要的。
描述
话说雍正为了实施促进城市间沟通的政策,他计划在所有的大城市里挑选两个城市,在两个城市之间修建一条运河,这条运河要求是笔直的,以加强这两个城市的经济往来。但雍正希望这条运河长度越短越好,他请来了宰相和大学士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到底挑哪两个大城市,在其间建造运河,使得其长度最小,最小为多少?可是经过长时间的计算和判断,仍然没有得出结果。此时,雍正想到了当初为康熙解决难题的你,是如此的智慧,如此的聪明绝顶。他亲自来到茅厕,找到了你(你当时已然是一个扫厕所的了),希望你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必定“厚”谢。你欣然答应了。
雍正将大致的情况告诉了你,并且说:大清一共有n个大城市,所有的大城市都不在同一个地点,同时我们对这n个城市从1到n进行编号;对于一个城市k,他有两个属性,一个是Xk,一个是Yk,分别表示这个城市所处的经度和纬度。请你告诉他问题的结果:L,即运河长度。(你可以假定地球是平面的)
格式
输入格式
第1行,一个整数n。
从第2行到n+1行,按照i从小到大顺序,每行两个整数Xi,Yi,代表编号为i的城市的经度和纬度。
其中2<=n <=100000,1<=Xi,Yi<2^31。
输出格式
一个实数L(保留三位小数)。
样例1
样例输入1
2
1 1
2 2
样例输出1
1.414
题解
这是一道求“平面最近点对”的模板题,平面最近点对使用分治的方法可以实现O(NlogN)的时间复杂度。
代码: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math>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101000;
#define inf 1e10
struct Point
{
double x, y;
};
Point p[maxn];
int n;
double getDistance(Point a, Point b)
{
return sqrt((a.x-b.x)*(a.x-b.x)+(a.y-b.y)*(a.y-b.y));
}
bool cmp(Point a, Point b)
{
return a.x < b.x || a.x == b.x && a.y < b.y;
}
double getDistance(int L, int R)
{
if (L >= R)
return inf;
if (L + 1 == R)
return getDistance(p[L], p[R]);
int M = (L + R) / 2;
double d = min(getDistance(L, M), getDistance(M+1, R));
for (int i = M; i >= L; i --)
{
for (int j = M+1; j <= R && p[j].x - p[i].x < d; j ++)
{
double tmp = getDistance(p[i], p[j]);
if (tmp < d)
d = tmp;
}
}
return d;
}
int main()
{
scanf("%d", &n);
for (int i = 0; i < n; i ++)
{
scanf("%lf%lf", &p[i].x, &p[i].y);
}
sort(p, p+n, cmp);
double ans = getDistance(0, n-1);
printf("%.3lf
", ans);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