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库切库、分库、分表


    切库的基础和实际运用—读写分离:

    如何方便进行读写分离,目前有两种方式:

    1.动态数据源切换

    它是指程序运行时,把数据源动态的织入到程序中,让指定的程序连接主库还是从库

    自定义注解完成数据库切库

    2.直接定义查数据源和写数据源

    直接在项目里定义两个数据库连接,一个是主库连接一个是从库连接,更新数据的时候我们读取主库连接,查询数据的时候读取从库连接

    多数据源(切库)和分库的区别:

    它们都是底层是多个数据库在提供服务。

    分库是属于在微服务应用拆分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数据库,而多数据源是在没有进行应用拆分的时候就已经分成两个库了,根据业务使用不同的代码连接不同的数据库。

    多个数据源的轻松支持

     springboot + mybatis + 多数据源

    数据库的分表:

    什么时候考虑分表?

    当一个数据表很大,大到我们做了sql和索引优化之后,基本操作的速度还是影响使用,我们就必须考虑分表了 

     
    分表的好处:
    分表后单表的并发能力提高了,写操作效率也会提高。其次是查询一次的时间短了,数据分布在不同的文件里,磁盘的io磁盘io性能也提高了,
    磁盘的读写锁影响的数据量变小,插入数据库需要重新建立的索引变少。
     
    分表策略:
    横向分表
    将表中不同的数据行按照一定规律分布到不同的数据库表中(这些表保存在同一个数据库中),这样来降低单表数据量,优化查询性能。
     
    纵向分表
    一般根据数据的活跃度进行划分。
     
    mybatis分表插件shardbatis2.0
  • 相关阅读:
    STL
    Makefile
    配置pyqt5环境 for python3.4 on Linux Mint 17.1
    SELinux Policy Macros
    python爬虫
    python常用模块
    python中if __name__ == '__main__':
    Centos 7 .Net core后台守护进程Supervisor配置
    阅读Google Protocol Buffers 指南,整理pb语法
    Google Protocol Buffers 入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angkejin/p/927880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