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详解


        1、计算机硬件
    (运算器,控制器)=》CPU
    负责运行人类程序的硬件是cpu

    存储器
    内存:存取速度都快,基于电工作的,断电数据就丢失,不能永久保存数据=========》人脑的记忆功能
    外存(磁盘):存取速度都慢,基于磁工作的,断电数据不丢失,可以永久保存数据===》人的笔记本
    输入设备
    键盘
    输出设备
    显示器


    2、看图总结:https://images2018.cnblogs.com/blog/1036857/201803/1036857-20180314171523158-1421724255.png

    2.1、cpu存取的数据和指令都来自于内存
    2.2、内存称之为主存
    主存储器内的数据则是从输入单元所传输进来!而CPU处理完毕的数据也必须先写回主存储器中,最后数据才从主存储器传输到输出单元。

    3、三大核心硬件
    程序最先是存放于硬盘中的
    程序的运行一定是先把程序的代码由硬盘加载到内存
    然后cpu从内存中取出指令运行


    4、什么是操作系统?为啥要有操作系统?
    4.1、操作系统是一个协调、管理、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与应用软件资源的控制程序
    它位于计算机硬件与应用软件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4.2 操作的系统意义
    I:控制计算机硬件的基本运行
    II:将硬件操作的复杂细节封装成简单的接口来提供给应用程序或用户使用


    5、计算机体系的三层结构
    应用程序、用户
    操作系统
    计算机硬件

    6、平台与跨平台
    平台具体指的是应用程序的运行平台,或者说用户的使用平台
    平台=操作系统+计算机硬件


    本周内容:
    day01:计算机基础知识想详解
    1、cpu详解
    cpu的分类与指令集
    x86-64(*****)
    内核态与用户态(*****)
    多线程与多核芯片
    2、存储器
    RAM
    ROM
    CMOS

    磁盘的结构
    IO延迟(*****)
    虚拟内存

    IO设备=设备的控制+设备本身

    3、总线

    4、操作系统的启动流程(*****)

    day02:python入门(全为重点)
    1、编程语言介绍
    编程语言分类,总结

    2、python介绍

    3、解释器多版本共存

    4、运行python程序的两种方式

    5、一个python程序的运行的三个步骤(******)

    6、注释

    7、IDE集成开发环境

    day03:变量与基本数据类型(全为重点)
    1、变量
    变量的基本使用
    变量的三大组成部分
    变量名命名规范
    变量名命名风格
    变量值的三个特征
    id
    type


    is与==
    小整数池(了解)

    垃圾回收机制之引用计数

    常量


    2、基本数据类型
    数字类型:int、float
    字符串类型
    列表类型
    字典



    day04:(全为重点)
    1、垃圾回收机制详解(****)
    引用计数
    标记清除
    分代回收

    2、与用户交互
    接收用户输入
    格式化输出

    3、基本运算符
    算数运算符
    赋值运算符
    比较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
    成员运算符
    身份运算符

    3、流程控制之if判断
    if 条件:
    代码块
    elif 条件:
    代码块
    。。。
    else:
    代码块
    day05:(全为重点)
    1、流程控制之while循环
    while循环的基本使用
    死循环与效率问题
    while循环嵌套
    退出while循环的两种方式
    条件改为False
    while+break

    while+continue
    while+else


    2、流程控制之for循环
    for循环的基本使用
    for循环嵌套
    for+break
    for+continue
    for+else


    下周:
    字符编码
    文件处理






    今日内容:
    人=========编程语言========》计算机
    去包子店
    付款
    把包子拿回来


    day01:计算机基础知识想详解
    1、cpu详解
    cpu的分类与指令集
    x86-64(*****)
    cpu具有向下兼容性
    64的cpu既能运行32位的程序也能运行64位的程序

    内核态与用户态(*****)
    代表cpu的两种工作状态
    1、内核态:运行的程序是操作系统,可以操作计算机硬件
    2、用户态:运行的程序是应用程序,不能操作计算机硬件

    内核态与用户态的转换
    应用程序的运行必然涉及到计算机硬件的操作,那就必须有用户态切换到
    内核态下才能实现,所以计算机工作时在频繁发生内核态与用户态的转换
    多线程与多核芯片
    2核4线程:
    2核代表有两个cpu,4线程指的是每个cpu都有两个线程=》假4核

    4核8线程
    4核代表有4个cpu,8线程指的是每个cpu都有两个线程=》假8核


    2、存储器
    RAM:内存
    ROM:“只读内存”
    存放计算机厂商写死计算机上的一段核心程序=》BIOS
    CMOS:存取速度慢,断电数据丢失,耗电量极低

    硬盘:
    机械硬盘:磁盘
    磁道:一圈数据,对应着一串二进制(1bit代表一个二进制位)
    8bit比特位=1Bytes字节
    1024Bytes=1KB
    1024KB=1MB
    1024MB=1GB
    1024GB=1TB
    1024TB=1PB

    200G=200*1000*1000B

    扇区:
    一个扇区通过为512Bytes
    站在硬盘的解读,一次性读写数据的最小单为为扇区

    操作系统一次性读写的单位是一个block块=》8扇区的大小=4096Bytes


    柱面

    固态硬盘
    IO延迟(*****)
    7200转/min
    120转/s
    1/120转/s=转一圈需要花费8ms

    平均寻道时间:机械手臂转到数据所在磁道需要花费的时间,受限于物理工艺水平,目前机械硬盘可以达到的是5ms

    平均延迟时间:转半圈需要花费4ms,受限于硬盘的转速

    IO延迟=平均寻道时间+平均延迟时间

    优化程序运行效率的一个核心法则:能从内存取数据,就不要从硬盘取


    虚拟内存

    IO设备=设备的控制+设备本身


    3、操作系统的启动流程(*****)

    1.计算机按下开机按钮,通电

    2.BIOS开始运行,进行硬件检测:CPU、内存、硬盘...

    3.BIOS读取CMOS存储区中的配置参数,选择要启动的硬件设备

    4.从启动的硬件设备中读取第一个扇区的信息(引导根据分区格式的不同分为MBR和UEFI)

    5.根据分区信息读入bootloader启动装载模块,启动操作系统

    6.操作系统询问BIOS,获得配置信息。系统监测设备驱动是否正常,然后将其调入内核
    4、应用程序的启动流程

    1.双击 “.exe” 结尾的快捷方式,找到文件的绝对路径

    2.操作系统根据文件路径找到exe程序在硬盘的位置,控制其代码从硬盘加载到内存

    3.控制CPU从内存中读取之前读入内存的应用程序的代码执行,应用程序启动完成
  • 相关阅读:
    WYT的刷子
    小烈送菜
    猴腮雷
    基于Docker的Mysql主从复制搭建
    C#集合类型大揭秘
    ASP.NET三剑客 HttpApplication HttpModule HttpHandler 解析
    使用缓存的正确姿势
    【模块化那些事】 拆散的模块化
    分享一个开源的网盘下载工具BaiduPCS-Go
    【抽象那些事】不必要的抽象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945669/p/1240431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