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常量池


    java中的常量池技术,是为了方便快捷地创建某些对象而出现的,当需要一个对象时,就可以从池中取一个出来(如果池中没有则创建一个),则在需要重复创建相等变量时节省了很多时间。常量池其实也就是一个内存空间不同于使用new关键字创建的对象所在的堆空间。    String类也是java中用得多的类,同样为了创建String对象的方便,也实现了常量池的技术。    测试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1,s2分别位于堆中不同空间  

      String s1=new String("hello");  

      String s2=new String("hello");  

      System.out.println(s1==s2);//输出false   

     //s3,s4位于池中同一空间  

      String s3="hello"

     String s4="hello";  

      System.out.println(s3==s4);//输出true   

     }   

     }  

      用new String()创建的字符串不是常量,不能在编译期就确定,所以new String()创建的字符串不放入常量池中,他们有自己的地址空间。    String 对象(内存)的不变性机制会使修改String字符串时,产生大量的对象,因为每次改变字符串,都会生成一个新的String。 java 为了更有效的使用内存,常量池在编译期遇见String 字符串时,它会检查该池内是否已经存在相同的String 字符串,如果找到,就把新变量的引用指向现有的字符串对象,不创建任何新的String 常量对象,没找到再创建新的。所以对一个字符串对象的任何修改,都会产生一个新的字符串对象,原来的依然存在,等待垃圾回收。    代码:  

      String a = “test”;    

     String b = “test”;  

      String b = b+"java";  

      a,b同时指向常量池中的常量值"text",b=b+"java"之后,b原先指向一个常量,内容为"test”,通过对b进行+"java" 操作后,b之前所指向的那个值没有改变,但此时b不指向原来那个变量值了,而指向了另一个String变量,内容为”text java“。原来那个变量还存在于内存之中,只是b这个变量不再指向它了。  

      八种基本类型的包装类和对象池 java中基本类型的包装类的大部分都实现了常量池技术,这些类是

    Byte,Short,Integer,Long,Character,Boolean,另外两种浮点数类型的包装类则没有实现。另外Byte,Short,Integer,Long,Character这5种整型的包装类也只是在对应值小于等于127时才可使用对象池,也即对象不负责创建和管理大于127的这些类的对象。 一些对应的测试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5种整形的包装类Byte,Short,Integer,Long,Character的对象,   

     //在值小于127时可以使用常量池   

     Integer i1=127;   

     Integer i2=127;  

      System.out.println(i1==i2); //输出true    //值大于127时,不会从常量池中取对象   

     Integer i3=128;   

     Integer i4=128;  

      System.out.println(i3==i4); //输出false   

     //Boolean类也实现了常量池技术    

    Boolean bool1=true;   

     Boolean bool2=true;  

      System.out.println(bool1==bool2); //输出true    //浮点类型的包装类没有实现常量池技术   

     Double d1=1.0;  

      Double d2=1.0;  

      System.out.println(d1==d2); //输出false  

      }    

    }  

      对Integer对象的代码补充  

      public static Integer valueOf(int i) {   

     final int offset = 128;  

      if (i >= -128 && i <= 127) {  

      return IntegerCache.cache[i + offset];    

    }  

      return new Integer(i);    }  

      当你直接给一个Integer对象一个int值的时候,其实它调用了

    valueOf方法,然后你赋的这个值很特别,是128,那么没有进行cache方法,相当于new了两个新对象。所以问题中定义a、b的两句代码就类似于: 

       Integer a = new Integer(128);    

    Integer b = new Integer(128);  

    这个时候再问你,输出结果是什么?你就知道是false了。如果把这个数换成127,再执行:  

     Integer a = 127;   

     Integer b = 127;  

      System.out.println(a == b);    结果就是:true  

      进行对象比较时最好还是使用equals,便于按照自己的目的进行控制。这里引出equals()和==,equals比较的是字符串字面值即比较内容,==比较引用。  

      看一下IntegerCache这个类里面的内容:  

      private static class IntegerCache {  

      private IntegerCache() {    }  

      static final Integer cache[] = new Integer[-(-128) + 127 + 1];  

      static {  

              for (int i = 0; i < cache.length; i++)    

            cache[i] = new Integer(i - 128);   

             }   

     }  

      

    由于cache[]在IntegerCache类中是静态数组,也就是只需要初始化一次,即static{......}部分,所以,如果Integer对象初始化时是-128~127的范围,就不需要再重新定义申请空间,都是同一个对象---在IntegerCache.cache中,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效率。  

      针对String方面的补充  

      在同包同类下,引用自同一String对象.    

    在同包不同类下,引用自同一String对象.  

      在不同包不同类下,依然引用自同一String对象.  

      在编译成.class时能够识别为同一字符串的,自动优化成常量,所以也引用自同一String对象.  

      在运行时创建的字符串具有独立的内存地址,所以不引用自同一String对象.  

      String的intern()方法会查找在常量池中是否存在一份equal相等的字符串,  

      如果有则返回一个引用,没有则添加自己的字符串进入常量池,注意:只是字符串部分。  

      所以这时会存在2份拷贝,常量池的部分被String类私有并管理,自己的那份按对象生命周期继续使用。    返回字符串对象的规范化表示形式  

     一个初始值为空的字符串池,它由类 String 私有地维护。  

      当调用 intern 方法时,如果池已经包含一个等于此 String 对象的字符串(该对象由 equals(Object) 方法确定),则返回池中的字符串。否则,将此 String 对象添加到池中,并且返回此 String 对象的引用。 

       它遵循对于任何两个字符串 s 和 t,当且仅当 s.equals(t) 为 true 时,s.intern() == t.intern() 才为 true。  

      所有字面值字符串和字符串赋值常量表达式都是内部的。    ------------------------------------代码演示补充-------------------------------------    

      String s0= "java";  

      String s1=new String("java");  

      String s2=new String("java");   

      s1.intern();  

      s2=s2.intern(); //把常量池中"java"的引用赋给s2  

      System.out.println( s0==s1);//false “ intern返回的引用没有引用变量接收~ s1.intern();等于废代码.”  

      System.out.println( s0==s1.intern() );//true    System.out.println( s0==s2 );//true  

      ------------------------------------代码演示补充-------------------------------------  

      String s1=new String("java");  

      String s2=s1.intern();//s1 检查常量池,发现没有就拷贝自己的字符串进去  

      //s2 引用该字符串常量池的地址  

      System.out.println(s2 == s1);//false  

      System.out.println( s2==s1.intern());//true   

      System.out.println( s1==s1.intern());// false

  • 相关阅读:
    网页改版的A/B测试(A/B test)
    好看又实用的英文字体
    十大Web压力测试工具
    javascript中的setInterval()方法
    jquery中find方法和children方法的区别
    .net之路
    blur事件
    理解委托的两类必要方法
    jquery中的过滤操作
    推荐一个好的分区软件win7调整磁盘的大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zyxidian/p/441247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