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结构体内存对齐有一下几条原则:
1.每个元素的偏移量=Min(对应元素的字节数,系统或编译器的对齐字节数)。
2.结构体的大小的,其最大元素字节数的整数倍。
3.结构体的大小是,最后一个元素偏移量+最后一个元素大小+可能补充的字节。
4.如果结构体中有数组,当做单一元素看待。
struct aa1{ char c[4]; //1byte char szBuf[5]; };
struct aa2{ int c; char szBuf[5]; };
上面连个结构体大小,其实是不同的。
先看aa2:
c的偏移量为0,c为4字节。下个偏移量至少从4开始。szBuf是5个char。偏移量为1的倍数,自然是1.所以偏移量为4。
结构体大小=最后一个元素偏移量4+最后一个元素大小5+可能补充的字节(结构体是最大元素的整数倍,最大元素是int4字节,现在是4+5=9),所以补充3=12.
再看aa1:
c的偏移量为0,c为4个char字节。下个偏移量也是至少从4开始。szBuf是5个char。偏移量为1的倍数,自然是1。所以偏移量为4。
结构体大小=最后一个元素偏移量4+最后一个元素大小5+可能补充的字节(结构体是最大元素的整数倍,最大元素是char1字节,现在是4+5=9),所以无需补充=9。
2017年2月7日 修改: 上面的原理太复杂了,不方便理解。今天又仔细想了想,参考了下百度百科的一个#pragma pack就豁然开朗了。 先附说明: 编译器中提供了#pragma pack(n)来设定变量以n字节对齐方式。n字节对齐就是说变量存放的起始地址的偏移量有两种情况:第一、如果n大于等于该变量所占用的字节数,那么偏移量必须满足默认的对齐方式,第二、如果n小于该变量的类型所占用的字节数,那么偏移量为n的倍数,不用满足默认的对齐方式。结构的总大小也有个约束条件,分下面两种情况:如果n大于所有成员变量类型所占用的字节数,那么结构的总大小必须为占用空间最大的变量占用的空间数的倍数;否则必须为n的倍数。 总结一下: 1.每个元素的对齐为 MIN(元素自身打下,系统字节对齐值)。 2.结构体总大小为 MIN(结构体中最长元素宽度,系统字节对齐值)的整数倍。 注: 1.数组元素按照单一变量看待,比如double[2]对齐长度按照double看待 2.如果结构体中有结构体。当做整体看待,不参与结构体外其余元素的字节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