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是指把测试的过程和结果写成文档,对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为纠正软件的存在的质量问题提供依据,同时为软件验收和交付打下基础。

    一份详细的测试报告包含足够的信息,包括产品质量和测试过程的评价,测试报告基于测试中的数据采集以及对最终的测试结果分析。

    测试报告的主体框架为:

    1、首页

    ·· 报告名称(软件名称+版本号+用户端类型(android,iphone,后台管理等等)+测试范围(单元,集成,系统,模块等等)+测试报告)

    ·· 报告委托方,报告责任方,报告日期等

    ·· 版本变化历史

    ·· 密级

    2、引言

    2.1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的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范围。

    2.2 项目背景

    对项目目标和目的进行简要说明。必要时包括简史,这部分不需要脑力劳动,直接从需求或者招标文件中拷贝即可。

    2.3 系统简介

    如果设计说明书有此部分,照抄。注意必要的框架图和网络拓扑图能吸引眼球。

    2.4 术语和缩略语

    列出设计本系统/项目的专用术语和缩写语约定。对于技术相关的名词和与多义词一定要注明清楚,以便阅读时不会产生歧义。

    2.5 参考资料

    3、测试概要

    测试的概要介绍,包括测试的一些声明、测试范围、测试目的等等,主要是测试情况简介。(其他测试经理和质量人员关注部分)

    3.1测试方法(和工具)

    简要介绍测试中采用的方法(和工具)。

    3.2测试范围

    介绍本次所测试的软件功能

    3.3测试环境与配置

    简要介绍测试环境及其配置。

    4、测试结果与缺陷分析

    整个测试报告中这是最激动人心的部分,这部分主要汇总各种数据并进行度量,度量包括对测试过程的度量和能力评估、对软件产品的质量度量和产品评估。对于不需要过程度量或者相对较小的项目,例如用于验收时提交用户的测试报告、小型项目的测试报告,可省略过程方面的度量部分;而采用了CMM/ISO或者其他工程标准过程的,需要提供过程改进建议和参考的测试报告-主要用于公司内部测试改进和缺陷预防机制-则过程度量需要列出。

    4.1测试执行情况与记录

    描述测试资源消耗情况,记录实际数据。(测试、项目经理关注部分)

    4.1.1测试组织

    可列出简单的测试组架构图

    4.1.2测试时间

    列出测试的跨度和工作量,最好区分测试文档和活动的时间。数据可供过程度量使用。

    4.1.3测试版本

    4.2覆盖分析

    4.2.1需求覆盖

    需求覆盖率是指经过测试的需求/功能和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所有需求/功能的比值,通常情况下要达到100%的目标。

    4.2.2测试覆盖

    需求/功能(或编号) 用例个数 执行总数 未执行 未/漏测分析和原因

    测试覆盖率计算 执行数/用例总数 ×100%

    .3缺陷的统计与分析

    缺陷统计主要涉及到被测系统的质量,因此,这部分成为开发人员、质量人员重点关注的部分。

    4.3.1缺陷汇总

    被测系统 系统测试 回归测试 总计

    合计

    按严重程度

    严重 一般 微小

    按缺陷类型

    用户界面 一致性 功能 算法 接口 文档 用户界面 其他

    按功能分布

    功能一 功能二 功能三 功能四 功能五 功能六 功能七

    最好给出缺陷的饼状图和柱状图以便直观查看。俗话说一图胜千言,图标能够使阅读者迅速获得信息,尤其是各层面管理人员没有时间去逐项阅读文章。

    4.3.2缺陷分析

    本部分对上述缺陷和其他收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缺陷综合分析

    缺陷发现效率 = 缺陷总数/执行测试用时

    可到具体人员得出平均指标

    用例质量 = 缺陷总数/测试用例总数 ×100%

    缺陷密度 = 缺陷总数/功能点总数

    缺陷密度可以得出系统各功能或各需求的缺陷分布情况,开发人员可以在此分析基础上得出那部分功能/需求缺陷最多,从而在今后开发注意避免并注意在实施时予与关注,测试经验表明,测试缺陷越多的部分,其隐藏的缺陷也越多。

    4.3.3残留缺陷与未解决问题

    残留缺陷

    评价: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也就是这些问题如果发出去了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5、测试结论与建议

    5.1 测试结论

    1. 测试执行是否充分(可以增加对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功能性描述)

    2. 对测试风险的控制措施和成效

    3. 测试目标是否完成

    4. 测试是否通过

    5. 是否可以进入下一阶段项目目标

    5.2 建议

    1.对系统存在问题的说明,描述测试所揭露的软件缺陷和不足,以及可能给软件实施和运行带来的影响

    2.可能存在的潜在缺陷和后续工作

    3.对缺陷修改和产品设计的建议

    4.对过程改进方面的建议

    6、附录

    · 缺陷列表

    · 缺陷等级定义标准

    · 测试通过标准

  • 相关阅读:
    vb6 控件未注册问题解决
    Collection of algorithm for sorting. 常见排序算法集(二)
    Unity中uGUI的多分辨率处理
    大型站点技术架构PDF阅读笔记(一):
    GTK入门学习:glade的介绍
    java io (java输入输出流)具体解释
    python类的继承
    Python基础二--基本控制语句
    restlet Framework2.2和2.3版本号的对照
    crm创建团队设置团队的业务部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wyydd/p/1423445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