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保证Redis与数据库的数据一致性


    一般来说,只要你用到了缓存,不管是Redis还是memcache,就可能会涉及到数据库缓存与数据的一致性问题,这里我们以Redis为例。

    我们该如何保证Redis与数据库的一致性呢?

     So easy:

    • 更新的时候,先更新数据库,然后再删除缓存。
    • 读的时候,先读缓存;如果没有的话,就读数据库,同时将数据放入缓存,并返回响应。

    乍一看,一致性问题貌似很好的得到了解决。但仔细一想,你会发现还是有问题:如果先更新了数据库,删除缓存的时候失败了怎么办?那么数据库中是新数据,缓存中是老数据,数据出现不一致了。

    改进方案:

    先删除缓存,后更新数据库。因为即使后面更新数据库失败了,缓存是空的,读的时候会从数据库中重新拉,虽然都是旧数据,但数据是一致的。

    所以方案就变成了:

    • 更新的时候,先删除缓存,然后再更新数据库。
    • 读的时候,先读缓存;如果没有的话,就读数据库,同时将数据放入缓存,并返回响应。

    到这里是不是问题就得到了彻底的解决了呢?其实并没有,在高并发的场景下,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数据发生了变更,先删除了缓存,然后去修改数据库。此时还没来得及修改,一个请求过来了,去读缓存,发现缓存空了,去读数据库,读到了准备修改前的旧数据,并且把旧数据放到了缓存。随后,数据变更程序完成了数据库的修改。那么完了,这个时候发生数据不一致了......

    解决方案: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先把“修改DB”的操作放到一个JVM队列,后面读请求过来之后,“更新缓存”的操作也放进同一个JVM队列,每个队列,对于一个作业线程,按照队列的顺序,依次执行相关操作,这样就可以保证“更新缓存”一定是在DB修改之后,以保证数据一致性,具体如下图所示:

    细想该方案,其实还有几个优化点

    1、读请求过多的时候,队列里面会有多个“更新缓存”操作串在一起,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往队列里面塞数据的时候可以先判断一下,有的话就不用再塞进去了

    2、遇到更新DB比较频繁的业务场景时,可能会导致读请求长时间阻塞,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扩机器增加吞吐量,或者可以先返回一个旧的值。

  • 相关阅读:
    URLDNS 利用链分析
    Java 代码审计 — 3. Dynamic Proxies
    13. darkhole_1 靶机
    1. 20141116
    Java 代码审计 — 1. ClassLoader
    16. bluesky 靶机
    14. darkhole_2 靶机
    温故而知新异常和异常处理
    温故而知新何时使用委托而不使用接口
    温故而知新带有命名方法的委托和带有匿名方法的委托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uzm/p/1367144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