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Logic11g-集群相关概念


    weblogic集群架构相关的概念有: 
    1、服务器(server,控制台选择环境-服务器) 
    2、集群(cluster,控制台选择环境-集群) 
    3、计算机(machine,控制台选择环境-计算机) 
    4、节点管理器(nodemanager,) 

    下面根据对这4个概念一一介绍【概念相对来说比较难描述的,如果有描述不当的地方,敬请指正,在此谢过!】。 
    1、服务器(server) 
    weblogic集群的服务器分三类: 
    1)AdminServer(公司老板) 
    主要用于管理,包括应用部署,动态创建server,以及各种服务配置.所以集群环境下不会将应用、数据源等服务部署到AdminServer上面,因为AdminServer仅仅是充当管理者角色而已。运维过程中,还起到监控其它服务器状态的作用。 
    2)ProxyServer(前台MM) 
    主要受理各种外部请求,然后将具体工作交给具体的服务器(一线员工)。所以集群环境下,也不会将应用部署到ProxyServer上。 
    3)Server(一线员工) 
    实际干活的服务器,把前台MM接受到的任务进行实际处理,处理完了反馈给客户端 

    由此可见,AdminServer只负责管理、ProxyServer负责受理分配、而普通的Server就负责干活。 

    2、集群(cluster) 
    控制台里面配置的集群,仅仅用于设置server之间的多播通信。server之间使用多播通信,互相告诉自己状态是否可用。 

    3、计算机(machine) 
    可选配置。控制台里面配置的计算机,仅仅用于配置“节点管理器”信息(地址、端口)。然后根据配置信息向节点管理器发送操作命令。 

    4、节点管理器(nodemanager) 
    可选服务。节点管理器在集群架构中,不是必须的。它的作用是用来管理server的生命周期,如果没有使用节点管理器,那么集群中的所有server的启动、关闭等常用的操作,必须通过运行startManagedWebLogic.cmd脚本来完成。该脚本位置是: 
    D:serverweblogic11user_projectsdomainsspringside3in 
    如果启动server1(一般称为受管服务器,即接受管理的普通server),那么启动命令如下: 
    Java代码  收藏代码
    1. startManagedWebLogic server1 127.0.0.1:7001  
    2. 其中:   
    3. server1 启动的受管服务器的名称   
    4. address 该域的管理服务器的IP地址   
    5. port    该域的管理服务器的监听端口  

    所以有些集群环境下,你能看到有多少个server,就有多少个启动脚本,实际上就是执行上面这个命令。 
    如果集群中的server分布在多台主机上面,那每次启动服务非常不方便,所以这时候,节点管理器就派上用场了,节点管理器负责管理本机server的启动、关闭等生命周期。 

    附上一幅图,肯能更直观些: 
     

    概念讲完了,接着讨论在前两篇中涉及到的一些疑问。 
    1、为什么配置集群时,把server1、server2添加到集群,而配置计算机时,添加了proxy、server1、server2呢?
    server1、server2纳入集群,是因为它们要通过组播地址互相检测运行状态,proxy在集群架构中仅仅作为前端代理,与集群的server有着本质的区别。配置计算机时,添加proxy、server1、server2,是因为这三个server在同一台主机,并且把proxy的启动、关闭交给节点管理器处理。这里也不可以不添加proxy,但是proxy的运行就要靠startManagedWebLogic proxy 127.0.0.1:7001 
    这样的命令来执行了。 

    2、控制台里面配置的集群,与整个集群架构的区别是什么? 
    控制台里面的集群仅仅是个配置(名称、消息传送模式),只有设置了消息传送模式,集群中的server才根据这个模式来互相传递消息。 
    而整个集群架构是通过对服务器、集群配置、计算机配置(可选)、节点管理器服务(可选)以及负载均衡等的统一管理,来达到高并发、高可用的目的。 
    细心的同学应该还记得消息传送模式那里有两个选择:单点传送、多点传送。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单点传送是weblogic10版本之后才有效的,之前都是多点传送方式。它们之间的区别可参考:http://www.blogjava.net/beansoft/archive/2012/02/23/370623.html 
    文章里面的两幅图已经清楚描述了通信方式的区别,其中还有个单点传送、多点传送的区别。 

    3、配置计算机的一些细节: 
    1)新建计算机的时候,有个“操作系统”,可选择:UNIX、其它。这里主要是确定节点管理所在的主机操作系统类型。windows系统就选择其它;linux、unix、solaris就选择unix。 
    2)节点管理器属性配置中,有个类型选择【SSH/RSH/SSL/普通】,这个配置是告诉AdminServer与节点管理器交互时采用哪种类型传递。weblogic使用手册中介绍节点管理器的章节可供参考: 
    http://edocs.weblogicfans.net/wls/docs92/server_start/nodemgr.html 
    节点管理器分为两种:基于java的、基于脚本的 
    我目前见过较多的还是使用java+ssl这样的组合方式。(不过ssl配置稍微麻烦点) 
    如果你的server使用了“定制标识和定制信任”,那么节点管理器配置【位置:D:serverweblogic11wlserver_10.3common odemanager odemanager.properties】也要增加如下配置: 
    Java代码  收藏代码
    1. KeyStores=CustomIdentityAndCustomTrust  
    2. CustomIdentityAlias=example  
    3. CustomIdentityKeyStoreFileName=example.jks  
    4. CustomIdentityKeyStorePassPhrase=123456  
    5. CustomIdentityPrivateKeyPassPhrase=123456  

    这是按照我之前SSL制作的秘钥库来配置的。 
    至于节点管理器的其它配置信息可参考官方文档。
  • 相关阅读:
    alpha冲刺9
    alpha冲刺8
    alpha冲刺7
    alpha冲6
    随堂小测-同学录
    alpha冲刺5
    任务3
    任务2
    任务1
    网站用户行为分析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uyida/p/630031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