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稀疏自编码器及TensorFlow实现


    自动编码机更像是一个识别网络,只是简单重构了输入。而重点应是在像素级重构图像,施加的唯一约束是隐藏层单元的数量。
    有趣的是,像素级重构并不能保证网络将从数据集中学习抽象特征,但是可以通过添加更多的约束确保网络从数据集中学习抽象特征。
    稀疏自编码器(又称稀疏自动编码机)中,重构误差中添加了一个稀疏惩罚,用来限定任何时刻的隐藏层中并不是所有单元都被激活。如果 m 是输入模式的总数,那么可以定义一个参数 ρ_hat,用来表示每个隐藏层单元的行为(平均激活多少次)。基本的想法是让约束值 ρ_hat 等于稀疏参数 ρ。具体实现时在原始损失函数中增加表示稀疏性的正则项,损失函数如下:
    如果 ρ_hat 偏离 ρ,那么正则项将惩罚网络,一个常规的实现方法是衡量 ρ 和 ρ_hat 之间的 Kullback-Leiber(KL) 散度。
    准备工作
    在开始之前,先来看一下 KL 散度 DKL的概念,它是衡量两个分布之间差异的非对称度量,本节中,两个分布是 ρ 和 ρ_hat。当 ρ 和 ρ_hat 相等时,KL 散度是零,否则会随着两者差异的增大而单调增加,KL 散度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下面是 ρ=0.3 时的 KL 的散度 DKL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当 ρ_hat=0.3时,DKL=0;而在 0.3 两侧都会单调递增:
    具体做法
    1. 导入必要的模块:
    1. TensorFlow 示例加载 MNIST 数据集:
    1. 定义 SparseAutoEncoder 类,除了引入 KL 散度损失之外,它与前面的自动编码机类非常相似:
    将 KL 约束条件添加到损失函数中,如下所示:
    其中,alpha 是稀疏约束的权重。该类的完整代码如下所示:
    1. 声明 SparseAutoEncoder 类的一个对象,调用 fit() 训练,然后计算重构的图像:
    1. 重构损失均方误差随网络学习的变化图:
    1. 查看重构的图像:
    结果如下:
    解读分析
    必须注意到,稀疏自编码器的主要代码与标准自动编码机完全相同,稀疏自编码器只有一个主要变化——增加了KL散度损失以确保隐藏(瓶颈)层的稀疏性。如果将两者的重构结果进行比较,则可以看到即使隐藏层中的单元数量相同,稀疏自动编码机也比标准自动编码机好很多:
    在 MNIST 数据集上,标准自动编码机训练后的重构损失是 0.022,而稀疏自编码器是 0.006,由此可见稀疏自编码器对数据的内在表示学习得更好一些。
    人工智能芯片与自动驾驶
  • 相关阅读:
    【JS】js获得下拉列表选中项的值和id
    【Java】Java处理double相加的结果异常
    【JSP】弹出带输入框可 确认密码 对话框
    【MySQL】Java对SQL时间类型的操作(获得当前、昨天、前年。。时间)
    【MySQL】通过select语句把一列数据拼接成一条字符串
    【JSP】JSP向MySQL写入|读出中文数据——乱码问题
    【CSS】使用CSS改变超链接样式
    【JSP】三种弹出对话框的用法实例
    【JSP】<meta>标签用法
    【Mysql】安装 mysql-5.7.5 指南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ujianming-110117/p/1440148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