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之法》读后感


    《构建之法》总共有十七个章节,阅读完前三章,我明白了几个问题,第一个什么是bug,简单来说就是软件的行为和用户的期望值不一样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这就叫bug。这使我很困惑,世界上那么多人,肯定每一个软件都会和很多人的期望不一样的啊,这样岂不是每一个软件都是一个bug?不过课本后面又说到一个软件是否是bug,取决于用户和开发者的不同角度。什么是单元测试? 绝大部分软件都是由多人合作完成的,大家的工作相互有依赖性。单元一般指一个函数或一个类。单元测试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要进行的最低级别的测试活动,在单元测试活动中,软件的独立单元将在与程序的其他部分相隔离的情况下进行测试。初级软件工程师如何成长 ?  1、积累软件开发相关知识,提升技术技能  2、积累问题领域的知识和经验 3、对通用的软件设计思想和软件工程思想的理解 4、提升职业技能 5、实际成果 。同样是在电脑前敲敲打打,有时候查文件,有时候上网,和同事聊天、讨论等,但是从这些方方面面还是可以成就人才的。

    第四章讲了代码规范,代码规范还是很重要的,平时自己敲代码的时候比较不会去注重代码规范,可是一到出现错误的时候我的脑袋就大了,完全找不出那个代码的出处,只是致命的一点。为什么要结对编程?简单的说就是为了要提高效率,提高代码的高效性。一个人写代码比较难检查出代码的错误,如果结对的话,检查对方的代码就比较容易检查出问题。

    第五章讲了团队和流程,一根筷子很容易就折断了,但是一把筷子就不容易折断。而且团队的模式也很重要,各自有各自的分工,这样才能写出好的代码。软件的开发流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软件开发、运营和维护的效率,以及提升用户满意度、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第六七章讲的是敏捷的开发流程,开发软件一共有4步敏捷流程 ,第一步:弄懂需求与任务是相互依赖的关系;第二步:想要学会把一个任务从产品层级的描述逐步细化到技术实现层面,那么技术能力和交流能力尤为重要的,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来分配任务以保证任务的高效完成;第三步:个人要有自己的坚定目标,学会如何测试,是检验一个程序员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第四步:验证增量的软件发布。

    第八到十二章主要讲的是需求分析、微软PM、典型的用户和场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用户体验。软件开发的一些问题与怎么解决,看完这几章的内容,才明白敲一段代码做一个软件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件事情,需要注意很多事项。

    第十三到第十七章讲的是软件测试、质量保证、发布阶段、IT创新和人,绩效和职业道德。开发团队写完代码之后还要进行软件测试,保证代码不出现bug,不出现与用户不相符合的功能以及检查是否达到了用户的需求然后发布。

    开发软件不是一件不是除了会写代码就可以的,还需要有很多的程序,读完《构建之法》,才发现敲代码只是开发一个软件的其中一部分,希望能够了解更多的知识。

    问题一:别人都说软件开发不适合女生,我想听听专业人士的见解。

    问题二:PM如何找到需求?这个还不是很懂。

    问题三:如何做到高内聚低耦合?

    问题四:在学生时期,没有很多项目经验,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怎么做。对此该如何学习。

    问题五:在敏捷流程和传统的一系列做法中,我们应该如何平衡。

  • 相关阅读:
    行人检测
    异步推理SSD
    道路分割
    NATS_13:NATS Streaming案例讲解
    csv模块
    头部姿态评估
    行人属性
    图像、视频读取显示及操作
    natspy
    openvino_yoloV3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uhuijuan/p/551340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