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学习方法(6)


    本文所说只建立在自己对物理和编程语言的理解上~

    程序语言学习中的脱坑和物理学习中的脱坑办法是不一样的。

    Short version

    程序语言:

    1.有最佳实现的东西,理论学习为主,实践为辅(学习中适当深入,真的遇到时再深究)

    2.没有最佳实现的东西,实践为主,理论学习作为灵感来源。

    物理:

    永远是实践为主(理解原因),理论为辅(公式定律等的学习)

    Long version

    物理的坑不得不排,且不用实践的方式排永远不得其要,因为究其根本那是大自然搞的,没有那种“规范指南”的东西给你看——当然用到的数学坑就不是这样了,存粹就是数学没学好。

    但是对于那些早已定论的东西,有规范的东西就是要理论排坑为主了(注意不是只有而是为主),虽然这种规范是人抽象了大自然的规律后写的东西,比如F=ma、经典力学这种已经很成熟的东西。

    这里我举的例子不能有电磁学、理论力学这种,为什么?最后我会说明原因。

    计算机排坑虽然也和实践有关,一些细节上的东西不遇到就没法理解,但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没有任何一本书会把那种很细节的东西写出来,但是理论上说,这些坑都是可以通过看书解决的,不需要实践——因为计算机语言的语法、语义都是人定出来的,有技术规范和手册说明。当然,这里的坑指语义语法的坑,不包括实现的坑——毕竟这世上那么多实现的东西,没有人能全部做过或写出来给你看,这时候这些脱坑后学到的东西就是你最大的资本。

    比如那种业内最佳实现,这种东西就是可以靠看书解决的坑,不需要你傻逼傻逼的说“我要走自己的路,亲自体验才能真正懂”————前提是你看的书靠谱地写出了这个最佳实现的一路艰辛,不然光看还是不行,有些细节可能是作者懂了以为你也懂了没写上去。

    而一旦遇到新的东西,或者说不符合业内最佳实现的特点的东西,你不懂所谓的“最佳实现”理论上说是没问题的,但是你得有那种找到这个新东西“最佳实现”的能力,这种能力怎么来?怕是要通过不断地闷头尝试或者是借鉴别的“最佳实现”里的细节才能找出来。

    所以说了半天,我想说的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其实真的很复杂,我不知道别的学科会不会有新的看法,但就我看来,上面提到的这种思想是一种很好的指南,指出你什么时候该看书什么时候要亲自去实践了解决它——在解决中学到那些细节的东西。

    最后说最重要的一点,对于有规范的东西,并不是代表了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仔细看“规范手册”就够了,就不需要实践了,这正是我上面没有提到电磁学、理论力学的原因——虽然这两个理论也很成熟了,相关的最佳应用也用在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为什么有了规范,有时候看规范还不够?除了细节的可能不完整(写规范的人懂的和你懂的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一点上面提到过了)外,还有一个东西导致了这个结果,这也是我最近在学HTML5时发现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历史原因。

    仔细看看上面提到的东西,你能发现经典力学到了现在,已经基本不会有任何改动了,就像是一副传世的名画,画好后就裱起来装到了墙上,不管过多久都不会有什么变动了。而电磁学、理论力学由于是近代才发展,即没有真正的完整,另一方面又由于过多的应用于实际的科技中,是在不断的完善的,也就是说其在工业界的“最佳实现”数目是与日俱增的,这种增加就势必使其内容不断的扩充,那么过时的规范就会成为制约,只有你懂得真正底层的东西,才能利用这种制约去适应其变化————毕竟规范这东西,大部分都是人写的,人在变,规范势必也要变。

    理论就是写出最佳的规范(so call公式定律定理之流)来描述现实,这种规范很可能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东西,好的书就是在抽象和细节中进行权衡,做到描述细节却又不长篇大论——这往往是很难很难做到的,这时候实践的作用就来了,它能帮你补充这些东西。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数学。数学和物理其实是两种东西,物理以实验为导向,目地是解释实验,然后用实验验证解释,也就是说证伪很简单,有一个实验不符合就够了;数学则是逻辑上的自洽,要想证伪必须要推翻这种自洽,数学里很多东西就是为了自洽而引入的,比如理论化的集合论(想知道为什么可以看看有关罗素悖论的历史)。

    实践就是探索真正未知的东西。“未知”这两个字大有文章:

    个体未知和群体未知。

    个体未知:

    如果你是高中生,理论物理、微积分的一部分就是你未知的东西,这种未知是可以通过之后学习前人的知识(so call 最佳规范等)知道的——一种方式是看书,也就是上面的理论学习,当然最重要的是实践,去体会理论学习中没提到的细节;另一种是做出点什么,就是依靠以前的知识去自己解决问题并总结它找到规律,把这个规律与理论进行对比查缺补漏——当然这两种的组合或者部分组合又能有新的方法,太多了说不完,且太罗嗦就不说了。

    群体未知:

    没有人懂的或者遇见过或者没有写出来分享出来的东西。比如某种新发明用到的技术,这可能不是你想的那种“新“——即从来没有的,而可能是某些旧东西的组合。这种东西只有你个人达到一定高度后才可能遇到。

    现在我再一次重新理解了“看的书太少想的太多”的意思了。

    看书时注意书的出版日期,了解学科的发展历程很重要。

    最后我想说当世界说你错时,也许你不一定真的错了,只要你有比全世界都强的自信和能力。梦想总要去追的,搞不好梦想瞎了呢!

    wuduojia
  • 相关阅读:
    网页版台球小游戏
    代码写响应式时钟效果
    如何使用SVN?
    TP框架---View视图层---模板继承(举例说明)
    ThinkPhp框架:文件上传
    ThinkPhp框架:验证码功能
    ThinkPhp框架:父类及表单验证
    ThinkPhp框架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对thinkphp的命名空间的理解
    控制器操作方法的调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uduojia/p/764310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