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ySQL简要架构总结


    1.MySQL简要架构

    MySQL整体分为三层:客户端、MySQL服务、文件系统。

    • 客户端:是各种编程语言的connector。

    • MySQL服务:内部包含各种组件,实现各种功能。例如:连接器、缓冲池、分析器、优化器、执行器、存储引擎等。

    • 文件系统:数据存储与日志。

     

    2.客户端

    2.1 数据库连接策略

    1.主从数据库链接

    • 主从链接选择方式:开启事务则自动选择主库链接,其他情况自动选择从库链接。

    • 写数据自动选择主库,读数据默认选中从库,也可以手动选择主库。多个从库使用随机策略选择。

     

    2.2 数据库写策略

    1.预防SQL注入

    • mysql_real_escape_string()函数转义 SQL 语句中使用的字符串中的特殊字符。

    • 使用PDO预处理prepare方式。

    2.预防死锁

    • 以相同的顺序访问表和行。避免逐步加锁导致锁等待,从而造成死锁。

    • 大事务拆小。并且事务中禁止调用外部接口,因为外部接口响应时间过长时,会导致事务超时,也提升了死锁的几率。

    • 注意where条件的强制类型转换和函数计算,会导致扫描全表,从而锁住全表的每一条数据。

    • 尽量使用主键作为条件更新数据,普通索引会有gap锁(间隙锁),锁住当前数据的相邻数据,死锁几率增大。

    3.并发问题

    • 预防离线更新丢失

      • 事务中禁止调用外部接口。因为事务中调用外部接口之后,出现数据回滚,会导致外部接口接收到数据,而本系统没有数据。

    • 预防不一致读导致的更新丢失

      • 更新数据时对比版本号(通常是数据的update_time),因为如果不对比版本号,那么可能会出现数据在读取之后发生了变化,而更新的时候用了变化之前的数据。从而导致数据更新丢失。

    • 预防本地数据更新丢失

      • 事务中SQL异常必须处理,如果不处理,那么会重新连接数据库,从而导致最后提交(commit)的数据只有异常之后的数据,前半部分数据丢失。

      • 禁止使用嵌套事务,MySQL已经开启事务后,再开启事务(start transaction),会隐式的提交(commit)上一个事务。如果下一个事务回滚,会导致只提交了前半部分数据,后半部分数据丢失。

    4.写数据效率问题

    • 单条写优化为批量写(可以提升10倍的速度,从100条/s提升到1000条/s),受硬盘转速和连接资源消耗影响。

      • 批量添加数据示例:INSERT INTO {table} ({$field}) VALUES (),();

      • 批量更新数据示例:UPDATE {table} SET {field} = CASE {primaryKey} WHEN {key} THEN {val} END WHERE {where}。

     

    2.3 数据库读策略

    1.where条件必须命中索引,预防不能命中索引的常见场景:

    • 字段允许为null,负向查询时不能命中索引(此字段负向查询还会把null排除,完整的悲剧)。

    • where条件的强制类型转换,不能命中索引,会扫描全表。

    • 前导模糊查询不能使用索引。例如:like '%xx';

    • 在where条件里进行函数计算不能命中索引。例如:YEAR(date)

    • 组合索引的where条件,需满足最左前缀的原则。

    2.查询结果处理

    • 如果明确只有一条数据,那么使用limit 1。因为limit 1能告诉数据库主动停止游标移动。

    • 计算放到业务层,可以节省数据的CPU,例如:CURDATE()。

    • 一次性不宜返回太多数据。返回太多数据会增加MySQL查询和业务层内存压力。

     

    3.MySQL服务

    3.1 连接器

    1.连接器负责跟客户端建立连接、获取权限、维持和管理连接。

    • 数据库链接验证:权限信息会放入内存,数据库连接由user表里的Host/user/password三个列进行验证。

    • SQL请求验证:验证有没有权限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如:(create , drop , select , delete等等。)

    2.长连接和短连接的选择

    • 长连接能节省连接时通讯造成的资源浪费,但是链接过多后,会导致mysql占用内存较大,从而可能被系统强行杀掉(OOM)。

    • 短链接没有占用内存较大的风险,但是会频繁建立链接,从而消耗资源。

    • 因此长连接和短连接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 普通的页面访问建议使用短连接

      • 脚本处理大量数据可适度选择用长连接(注意用完之后mysql_reset_connection释放链接资源。)

     

    3.2 分析器

    1.分析器分析SQL语法

    • 词法分析:分析SQL语句中的字符串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 语法分析:分析SQL语句是否满足MySQL语法。

     

    3.3 优化器

    1.优化器生成执行计划,选择索引

    • 选择索引:优化器是在表里面有多个索引的时候,决定使用哪个索引。

    • 在一个语句有多表关联(join)的时候,决定各个表的连接顺序。

     

    3.4 执行器

    1.执行语句

    • 开始执行的时候,要先判断用户对这个表T有没有查询权限,如果没有,就会返回权限的错误。

    • 如果有权限,就打开表继续执行。打开表的时候,执行器就会根据表的引擎定义,去使用这个引擎提供的接口。

     

    3.5 存储引擎

    1.了解存储引擎

    • 存储引擎是数据库存储数据到文件或者内存中的一种技术,不同的存储引擎具有不同的存储机制、索引技巧、锁水平。

    • MySQL常用的存储引擎有InnoDB、MyISAM、Memory,其中InnoDB使用范围最广。

      • InnoDB:支持ACID事务,支持行级锁定,支持外键,是聚集索引,数据文件和索引是绑在一起的。

      • MyISAM: 不支持ACID事务,不支持外键,是非聚集索引,数据文件和索引是分离的,索引保存的是数据文件的指针。

      • Memory:文件数据保存在内存中。

    • 根据不同的数据存储场景,选择不同的存储引擎。例如:需要事务的写数据场景,使用InnoDB。不需要事务,读频繁的读数据场景可以使用MyISAM。

    • 数据表中设置ENGINE=InnoDB,即可使用InnoDB存储引擎。

    2.InnoDB的性能优化技巧

    • 合理设置写缓冲池大小,以此解决磁盘读写性能瓶颈问题。通过innodb_buffer_pool_size可以配置缓冲池大小,innodb_change_buffer_max_size配置写缓冲池的占比。

    • 大量数据操作修改为批量操作,以此解决硬盘转速瓶颈,并减少客户端和服务端的通信开销。例如 : INSERT INTO yourtable VALUES (1, 2), (5, 5);

    • 配置定期刷盘:

      •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0,每隔1s将日志缓冲区的数据刷到系统缓冲区和磁盘。性能最好,但数据库崩溃有1s的数据丢失可能。

      •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1,每次事务提交都刷系统缓冲区和落盘,Innodb默认配置。性能较低,但能保证事务ACID特性。

      •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2,每次事务提交都刷系统缓冲区,但是每隔1s批量刷盘。批量优化的最佳选择,只要系统不崩溃,数据就不会丢失。(系统崩溃的概率,远小于数据库服务崩溃的概率)

    • 配置redo log缓冲,优化其性能。可通过innodb_log_buffer_size配置。

     

    3.6 缓冲池

    1.了解缓冲池

    • 缓冲池是一种把数据和索引缓冲到内存中的一种机制。数据放到内存后,可以避免每次操作进行磁盘IO,从而提升MySQL的性能。

    • MySQL缓冲池是按照局部性原理,进行预读,一次读取一页数据(一般是4k)。使用LRU算法管理,LRU算法是用链表进行管理的,遵循最晚淘汰原则。

    • MySQL缓冲池相关的配置有:

      • innodb_buffer_pool_size可以配置缓冲池大小。

      • innodb_old_blocks_pct配置老生代占整个LRU链长度。

      • innodb_old_blocks_time配置老生代停留时间窗口。

      • innodb_change_buffer_max_size 配置写缓冲占整个缓冲池的比例,默认25%。

      • innodb_change_buffering 配置哪些写操作启用写缓冲池,可以配置all/none/insert/delete。

    2.缓冲池的相关疑问?

    • 写缓冲写入动作

      • 如果是缓存池中的页,那么会有一次内存操作和一次磁盘顺序写操作。如果修改不在缓冲池的页,那么会有一次磁盘随机读操作、一次内存操作、一次磁盘顺序写操作。

    • 写缓冲如何保证数据一致性?

      • 数据库异常崩溃,能够从redo log中恢复数据。

      • 写缓冲不只是一个内存结构,它也会被定期刷盘到表空间。

      • 数据读取时,会将数据合并到缓冲池。

     

    3.7 redo log日志

    1.了解redo log日志

    • redo log被称为重做日志,其用于保证事务的ACID特性,同时也能提升数据库的写性能。

    • 数据库遭遇故障重启时,可以使用redo log进行数据恢复,从而保证事务的ACID特性。

    • redo log有3层架构:日志缓冲区log buffer、系统缓冲区OS cahce、磁盘的日志文件log file。可以通过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配置来调整顺序写和批量写:

      •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0,每隔1s将日志缓冲区的数据刷到系统缓冲区和磁盘。性能最好,但数据库崩溃有1s的数据丢失可能。

      •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1,每次事务提交都刷系统缓冲区和落盘,Innodb默认配置。性能较低,但能保证事务ACID特性。

      •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2,每次事务提交都刷系统缓冲区,但是每隔1s批量刷盘。批量优化的最佳选择,只要系统不崩溃,数据就不会丢失。(系统崩溃的概率,远小于数据库服务崩溃的概率)

     

    3.8 binlog 日志

    1.了解binlog日志

    • binlog是记录所有数据库表结构变更(例如CREATE、ALTER TABLE…)以及表数据修改(INSERT、UPDATE、DELETE…)的二进制日志。包括索引文件和内容文件。

    • binlog可以用于:恢复数据、复制数据(主从复制)、审计数据。

      • 恢复数据:应用于增量备份的数据恢复过程。当遇到数据误删或者服务异常造成数据丢失时,可以binlog重放到异常之前以此来恢复数据。

      • 复制数据:主库有一个log dump线程,将binlog传给从库,从库有两个线程,一个I/O线程,一个SQL线程,I/O线程读取主库传过来的binlog内容并写入到relay log,SQL线程从relay log里面读取内容,写入从库的数据库。

      • 审计数据:

     

    4.数据库设计

    4.1 数据库设计的基概

    1.单库架构:一个库进行数据存储。

    2.分组架构:

    • 一主多从,主从同步,读写分离数据库架构。

    • 一主多从结构,可以线性提升数据库读性能。通过读写分离消除读写锁冲突,从而提升数据库写性能。

    • 主从之间通过binlog进度数据同步。多个数据库实例数据结构完全相同,实质是将数据进行复制。

    • 这种架构,可以支持生产环境千万级别的数据。

    3.分片架构:

    • 水平切分数据,多个数据库实例构成一个数据库集群。(画外音:数据表还有垂直切分,把大表拆成多个小表)

    • 分片可以很容易将数据迁移到不同的数据库实例,拥有更好的扩展性。

    • 水平切分可以依据主键有两种策略:

      • 范围法:以业务主键为依据,划分为多个范围的数据。

      • 哈希法:通过对业务主键进行哈希取摸,查询不同的数据。

    • 分片架构可以线性提升数据库的写性能,降低单库数据容量。

    4.分组+分片结构:

    • 一主多从结构,加上水平切分的对个数据库实例,构成一个数据库集群。

    • 可以线性提升数据库写性能、读性能,同时保证读高可用。(提供灾备数据库)

    • 这种架构,可以支持生产环境亿级别的数据。

     

    4.2 数据库安全方案

    1.全量备份+增量备份

    • 定期将数据库文件进行全量备份,例如:每月将库文件通过tar -czvf进行备份。

    • 定期将binlog进行增量备份。

    • 数据恢复过程

      • 首先,将最近一次全量备份找到,拷贝回来解压、应用。

      • 然后,将每一天的增量备份找到,拷贝回来依次重放,直至删库之前的binlog。

    2.1小时延时从库(灾备数据库)

    • 每隔1小时同步一次主库,同步完成后断开。

    • 数据恢复过程

      • 首先,从没有删除数据的从库中恢复数据。

      • 然后,将1小时延时的binlog找到重放。

    3.双份1小时延时从库

    • 为预防删库时刚好是1小时延时从库同步的一小段时间,可以使两个从库岔开半小时。

    • 数据恢复过程

      • 首先,从没有删除数据的从库中恢复数据。

      • 然后,将1小时延时的binlog找到重放。

     

    5.MySQL常用知识

    5.1 MySQL死锁问题

    1.什么是死锁?

    • 死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程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竞争资源或者由于彼此通信而造成的一种阻塞的现象,若无外力作用,它们都将无法推进下去。

    2.MySQL是怎么出现死锁的?

    • 首先了解MySQL的加锁情况

      • InnoDB使用的是聚集索引,普通索引的叶子节点存储主键值,主键索引的叶节点存储行数据。对主键进行操作会锁住整行数据,对普通索引操作会锁住索引和行数据,如果没有索引会锁住整个表。

      • 锁和隔离级别也有关系,可重复读(RR)级别下,给索引上的记录添加上X锁,此外,还在非唯一索引与相邻两个索引的区间加上锁。

    • 对两条数据,在两个事务执行不同顺序的写入操作。例如:事务1(A->B),事务2(B->A),会出现事务1等待B的资源,事务2等待A的资源。

    • 不同索引锁冲突,使用范围条件做写入条件,则可能会出现在聚簇索引上加锁顺序不一致,从而造成死锁。

    • gap锁(间隙锁)冲突,可重复读(RR)级别下,会给相邻索引的区间加上锁。

    3.如何解决死锁问题?

    • 避免死锁的方法:

      • 以相同的顺序访问表和行。

      • 大事务拆小。

      • 降低隔离级别。

      • 为表添加索引,避免不走索引而导致数据每行都加锁的情况。(这里有个常见问题,where条件类型转换,会导致扫描全表,从而锁住全部记录)

    • 分析、定位死锁:

      •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分析最近的锁日志

      • Explain执行计划,可分析对应SQL语句的扫描情况。

      • 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设置事务等待的超时时间。

    4.理解死锁的好处。

    • 减少事务等待,避免死锁而造成服务资源浪费,提升服务性能。

    • 降低数据回滚频率,提升系统可用性。

     

    5.2 Explain分析SQL的执行计划

    1.type扫描方式

    • system: 从系统表查询数据,这些数据已经加载到了内存,不需要磁盘IO。

    • const: 命中索引并且被连接的部分是一个常量。

    • eq_ref: join查询,命中主键或者非空唯一索引,等值链接。

    • ref: 命中非普通索引。

    • range: 索引范围扫描。

    • index: 索引范围内的全表扫描。

    • all: 全表扫描。

    2.Extra

    • Using where SQL使用了where条件过滤数据。

    • Using index SQL所需数据都在一棵索引树上,无需访问实际的行记录。

    • Using index condition SQL命中了索引,但不是所有列数据都在索引树上,需要访问实际的行记录。

    • Using filesort SQL所需的结果集,需要对所有记录进行文件排序。

    • Using temporary SQL需要建立临时表来暂存中间结果集。

    • Using join buffer SQL需要进行嵌套循环计算。

     

    5.3 聚集索引和普通索引

    1.聚集索引

    • 聚集索引,叶子节点存的是整行数据,直接通过这个聚集索引的键值找到某行。数据行和相邻的键值紧凑地存储在一起,因为无法同时把数据行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方,所以一个表只能有一个聚集索引。

    2.普通索引

    • 非聚集索引,叶子节点存的是字段的值,通过这个非聚集索引的键值找到对应的聚集索引字段的值,再通过聚集索引键值找到表的某行。

    3.回表查询

    • 先通过普通索引定位到主键值,然后通过聚集索引定位到行记录。此称为回表查询。

    4.索引覆盖

    • 只需要在一棵索引树上就能获取SQL所需的所有列数据,无需回表。就是Using index 索引覆盖。

    5.联合索引

    • 多个字段上建立索引,遵循最左侧原则。

     

    5.4 热备和冷备

    1.热备

    • 热备就是逻辑备份。是通过访问MySQL服务,来获得数据库结构和数据被内容进行备份的。

    • 热备的备份力度更细,备份粒度可以全库、单库、全表、单表。可移植性也很好,可跨平台使用。不过速度较慢。

    • 热备通过将数据库信息转化为逻辑格式(SQL)进行备份。

    2.冷备

    • 冷备就是物理备份。是通过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拷贝来进行备份的。

    • 冷备的优点是速度比较快,文件大小也比较小。缺点是可移植性比较差,为保证数据一致性,往往要求数据库处理离线状态。

     

    5.5 索引的底层实现

    1.索引是一种加速查询的数据结构,常见的索引有两类:哈希索引、树索引。

    2.为什么选择树索引而不是哈希索引?

    • 哈希索引单条数据查询的复杂度是O(1),但是分组、排序、比较的复杂度有可能退化为O(n)。

    • 树索引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lg(n))。

    3.为什么要使用B+树

    • 二叉树,当数据量大时树的高度会比较高,一次查询可能会多次磁盘IO。从而导致查询会比较慢。

    • B+树即M叉树,在B树上做了改进。数据只存储在同一层的叶子节点上,并增加了链表,获取所有节点,不再需要中序遍历。B+树每个节点可以设置为一页(4k),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的局部性原理,三层树结构可以存储4G的索引数据。

    • B+树的优点:

      • 很适合磁盘存储,能够充分利用局部性原理,磁盘预读(计算机系统磁盘读取是按页读取的,一页4kb)。

      • 很低的树高度,能够存储大量数据。

      • 索引本身占用内存很小。

      • 能够很好支持单点查询、范围查询、有序性查询。

  • 相关阅读:
    H5 _拖放使用
    CSS _text-align:justify;实现两端对齐
    Tips_钉钉免登前端实现
    快速组建的开发团队要怎么活下来?
    程序员,你的安全感呢?
    从自我驱动到带领10人团队
    你会给别人提反馈吗?
    简单几步成为微信公众平台开发者
    你了解javascript中的function吗?(1)
    容器之路 HashMap、HashSet解析(一)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uchangliang/p/1235514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