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rome浏览器的跨域设置-包括版本49前后两种设置 ,windows&mac


    做前后分离的webapp开发的时候,出于一些原因往往需要将浏览器设置成支持跨域的模式,好在chrome浏览器就是支持可跨域的设置,网上也有很多chrome跨域设置教程。但是新版本的chrome浏览器提高了跨域设置的门槛,原来的方法不再适用了。下面笔者简单介绍一下新版本chrome的跨域设置方法。

    版本号49之前的跨域设置

    先介绍一下老方法,参考了一些网上的教程,其实直接在打开命令上加--disable-web-security就可以了。

    具体做法为:

    1.下载并安装好chorme浏览器后在桌面找到浏览器快捷图标并点击鼠标右键的属性一栏。
    2.在属性页面中的目标输入框里加上   --disable-web-security  如下图所示:

     

    3.点击应用和确定后关闭属性页面,并打开chrome浏览器。如果浏览器出现提示“你使用的是不受支持的命令标记 --disable-web-security”,那么说明配置成功。

    MAC方法:因为mac里的app没有像windows这样的属性,所以需要命令来打开浏览器

                  在终端里通过命令行启动chrome: open -a "Google Chrome" --args --disable-web-security

    版本号49之后的chrome跨域设置

    chrome的版本升到49之后,跨域设置比以前严格了,在打开命令上加--disable-web-security之后还需要给出新的用户个人信息的目录。众所周知chrome是需要用gmail地址登录的浏览器,登录后就会生成一个存储个人信息的目录,保存用户的收藏、历史记录等个人信息。49版本之后,如果设置chrome浏览器为支持跨域模式,需要指定出一个个人信息目录,而不能使用默认的目录,估计是chrome浏览器怕用户勿使用跨域模式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主要是cookie,很多网站的登录token信息都是保存在cookie里)。

    具体做法为:

    1.在电脑上新建一个目录,例如:C:MyChromeDevUserData

    2.在属性页面中的目标输入框里加上   --disable-web-security --user-data-dir=C:MyChromeDevUserData,--user-data-dir的值就是刚才新建的目录。

    3.点击应用和确定后关闭属性页面,并打开chrome浏览器。

    MAC方法:chrome 48 跨域设置比以前严格了,想要跨域还需要需要在加上 —user-data-dir

                  在终端里通过命令行启动chrome: open -a "Google Chrome" --args --disable-web-security --user-data-dir (这里最好也加路径尝试下,推荐加路径。如果不行就用没加路径的)

    Ps. (open -n /Applications/Google Chrome.app/ --args --disable-web-security  --user-data-dir=/Users/username/MyChromeDevUserData/)

     

    再次打开chrome,发现有“--disable-web-security”相关的提示,说明chrome又能正常跨域工作了。

    跨域成功后,首页换成了google的welcome页面,同时原来收藏的链接和历史记录都不见了,而C:MyChromeDevUserData目录下则生成了新的个人信息相关的文件。

    参考:http://www.cnblogs.com/laden666666/p/5544572.html

  • 相关阅读:
    通过http.client解析url返回的数据时为什么中文变成了unicode码
    爬取微博的数据时别人用的是FM.view方法传递html标签那么jsoup怎么解析呢
    [Functional Programming] Function modelling -- 4. Reader Monda example
    [Angular] Understanding the Angular Component providers property
    [HTML5] Correctly Define Heading Levels of a Web Page
    [Functional Programming] Function modelling -- 3. Reader Monad
    [Functional Programming] 1. Function modelling -- Combine functions
    [React] When to useReducer instead of useState
    [Web component] Using Custom Events as a web component API
    [Functional Programming] 2. Function modelling -- Validation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teng/p/595000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