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ySQL高级—— SQL优化、应用优化、查询优化、内存优化


    第一章 SQL优化

    1.1 大批量插入数据

    环境准备 :

    CREATE TABLE `tb_user`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username` varchar(45) NOT NULL,
      `password` varchar(96) NOT NULL,
      `name` varchar(45) NOT NULL,
      `birthday` datetime DEFAULT NULL,
      `sex` char(1) DEFAULT NULL,
      `email` varchar(45) DEFAULT NULL,
      `phone` varchar(45) DEFAULT NULL,
      `qq` varchar(32) DEFAULT NULL,
      `status` varchar(32) NOT NULL COMMENT '用户状态',
      `create_time` datetime NOT NULL,
      `update_time` datetime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UNIQUE KEY `unique_user_username` (`username`)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

    当使用load 命令导入数据的时候,适当的设置可以提高导入的效率。

    1556269346488

    对于 InnoDB 类型的表,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提高导入的效率:

    1) 主键顺序插入

    因为InnoDB类型的表是按照主键的顺序保存的,所以将导入的数据按照主键的顺序排列,可以有效的提高导入数据的效率。如果InnoDB表没有主键,那么系统会自动默认创建一个内部列作为主键,所以如果可以给表创建一个主键,将可以利用这点,来提高导入数据的效率。

    脚本文件介绍 :
    sql1.log ----> 主键有序
    sql2.log ----> 主键无序

    插入ID顺序排列数据:

    load data local infile '/root/sql1.log' into table `tb_user` fields terminated by ',' lines terminated by '\n';

    插入ID无序排列数据:

    load data local infile '/root/sql2.log' into table `tb_user` fields terminated by ',' lines terminated by '\n';

     对比 发现有序导入数据会更快

    2) 关闭唯一性校验

    在导入数据前执行 SET UNIQUE_CHECKS=0,关闭唯一性校验,在导入结束后执行SET UNIQUE_CHECKS=1,恢复唯一性校验,可以提高导入的效率。

    3) 手动提交事务

    如果应用使用自动提交的方式,建议在导入前执行 SET AUTOCOMMIT=0,关闭自动提交,导入结束后再执行 SET AUTOCOMMIT=1,打开自动提交,也可以提高导入的效率。

    2.2 优化insert语句

    当进行数据的insert操作的时候,可以考虑采用以下几种优化方案。

    • 如果需要同时对一张表插入很多行数据时,应该尽量使用多个值表的insert语句,这种方式将大大的缩减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的连接、关闭等消耗。使得效率比分开执行的单个insert语句快。

      示例, 原始方式为: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1,'Tom');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2,'Cat');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3,'Jerry');

      优化后的方案为 :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1,'Tom'),(2,'Cat'),(3,'Jerry');
    • 在事务中进行数据插入。

      start transaction;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1,'Tom');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2,'Cat');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3,'Jerry');
      commit;
    • 数据有序插入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4,'Tim');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1,'Tom');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3,'Jerry');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5,'Rose');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2,'Cat');

      优化后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1,'Tom');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2,'Cat');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3,'Jerry');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4,'Tim');
      insert into tb_test values(5,'Rose');

    1.3 优化order by语句

    1.3.1 环境准备

    CREATE TABLE `emp`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100) NOT NULL,
      `age` int(3) NOT NULL,
      `salary` int(11)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mb4;
    ​
    insert into `emp` (`id`, `name`, `age`, `salary`) values('1','Tom','25','2300');
    insert into `emp` (`id`, `name`, `age`, `salary`) values('2','Jerry','30','3500');
    insert into `emp` (`id`, `name`, `age`, `salary`) values('3','Luci','25','2800');
    insert into `emp` (`id`, `name`, `age`, `salary`) values('4','Jay','36','3500');
    insert into `emp` (`id`, `name`, `age`, `salary`) values('5','Tom2','21','2200');
    insert into `emp` (`id`, `name`, `age`, `salary`) values('6','Jerry2','31','3300');
    insert into `emp` (`id`, `name`, `age`, `salary`) values('7','Luci2','26','2700');
    insert into `emp` (`id`, `name`, `age`, `salary`) values('8','Jay2','33','3500');
    insert into `emp` (`id`, `name`, `age`, `salary`) values('9','Tom3','23','2400');
    insert into `emp` (`id`, `name`, `age`, `salary`) values('10','Jerry3','32','3100');
    insert into `emp` (`id`, `name`, `age`, `salary`) values('11','Luci3','26','2900');
    insert into `emp` (`id`, `name`, `age`, `salary`) values('12','Jay3','37','4500');
    ​
    create index idx_emp_age_salary on emp(age,salary);

    1.3.2 两种排序方式

    1). 第一种是通过对返回数据进行排序,也就是通常说的 filesort 排序,所有不是通过索引直接返回排序结果的排序都叫 FileSort 排序。

    2). 第二种通过有序索引顺序扫描直接返回有序数据,这种情况即为 using index,不需要额外排序,操作效率高。

    多字段排序

    了解了MySQL的排序方式,优化目标就清晰了:尽量减少额外的排序,通过索引直接返回有序数据。where 条件和Order by 使用相同的索引,并且Order By 的顺序和索引顺序相同, 并且Order by 的字段都是升序,或者都是降序。否则肯定需要额外的操作,这样就会出现FileSort。

    1.3.3 Filesort 的优化

    通过创建合适的索引,能够减少 Filesort 的出现,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条件限制不能让Filesort消失,那就需要加快 Filesort的排序操作。对于Filesort , MySQL 有两种排序算法:

    1) 两次扫描算法 :MySQL4.1 之前,使用该方式排序。首先根据条件取出排序字段和行指针信息,然后在排序区 sort buffer 中排序,如果sort buffer不够,则在临时表 temporary table 中存储排序结果。完成排序之后,再根据行指针回表读取记录,该操作可能会导致大量随机I/O操作。

    2)一次扫描算法:一次性取出满足条件的所有字段,然后在排序区 sort buffer 中排序后直接输出结果集。排序时内存开销较大,但是排序效率比两次扫描算法要高。

    MySQL 通过比较系统变量 max_length_for_sort_data 的大小和Query语句取出的字段总大小, 来判定是否那种排序算法,如果max_length_for_sort_data 更大,那么使用第二种优化之后的算法;否则使用第一种。

    可以适当提高 sort_buffer_size 和 max_length_for_sort_data 系统变量,来增大排序区的大小,提高排序的效率。

    1.4 优化group by 语句

    由于GROUP BY 实际上也同样会进行排序操作,而且与ORDER BY 相比,GROUP BY 主要只是多了排序之后的分组操作。当然,如果在分组的时候还使用了其他的一些聚合函数,那么还需要一些聚合函数的计算。所以,在GROUP BY 的实现过程中,与 ORDER BY 一样也可以利用到索引。

    如果查询包含 group by 但是用户想要避免排序结果的消耗, 则可以执行order by null 禁止排序。如下 :

    drop index idx_emp_age_salary on emp;
    ​
    explain select age,count(*) from emp group by age;

    优化后

    explain select age,count(*) from emp group by age order by null;

    只想分组,不想去排序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第一个SQL语句需要进行"filesort",而第二个SQL由于order by null 不需要进行 "filesort", 而上文提过Filesort往往非常耗费时间。

    创建索引 ,进一步优化:

    create index idx_emp_age_salary on emp(age,salary);

    1.5 优化嵌套查询

    Mysql4.1版本之后,开始支持SQL的子查询。这个技术可以使用SELECT语句来创建一个单列的查询结果,然后把这个结果作为过滤条件用在另一个查询中。使用子查询可以一次性的完成很多逻辑上需要多个步骤才能完成的SQL操作,同时也可以避免事务或者表锁死,并且写起来也很容易。但是,有些情况下,子查询是可以被更高效的连接(JOIN)替代。

    示例 ,查找有角色的所有的用户信息 :

     explain select * from t_user where id in (select user_id from user_role );

    执行计划为 :

    优化后 :

    explain select * from t_user u , user_role ur where u.id = ur.user_id;

    连接(Join)查询之所以更有效率一些 ,是因为MySQL不需要在内存中创建临时表来完成这个逻辑上需要两个步骤的查询工作。

    1.6 优化OR条件

    对于包含OR的查询子句,如果要利用索引,则OR之间的每个条件列都必须用到索引 , 而且不能使用到复合索引; 如果没有索引,则应该考虑增加索引。

    获取 emp 表中的所有的索引 :

    示例 :

    explain select * from emp where id = 1 or age = 30;

     

    建议使用 union 替换 or :

    我们来比较下重要指标,发现主要差别是 type 和 ref 这两项

    type 显示的是访问类型,是较为重要的一个指标,结果值从好到坏依次是:

    system > const > eq_ref > ref > fulltext > ref_or_null  > index_merge > unique_subquery > index_subquery > range > index > ALL

    UNION 语句的 type 值为 ref,OR 语句的 type 值为 range,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差距

    UNION 语句的 ref 值为 const,OR 语句的 type 值为 null,const 表示是常量值引用,非常快

    这两项的差距就说明了 UNION 要优于 OR 。

    1.7 优化分页查询

    一般分页查询时,通过创建覆盖索引能够比较好地提高性能。一个常见又非常头疼的问题就是 limit 2000000,10 ,此时需要MySQL排序前2000010 记录,仅仅返回2000000 - 2000010 的记录,其他记录丢弃,查询排序的代价非常大 (分页时,无序,还在对主键进行排序)。

    1.7.1 优化思路一

    在索引上完成排序分页操作,最后根据主键关联回原表查询所需要的其他列内容。

    explain select * from tb_item t, (select id from tb_item order by id limit 2000000,10) a where t.id = a.id;

    1.7.2 优化思路二

    该方案适用于主键自增的表,可以把Limit 查询转换成某个位置的查询 。(对数据要求高,主键自增且不能出现断层)

    select * from tb_item  where id >2000000 limit 10;

    1.8 使用SQL提示

    SQL提示,是优化数据库的一个重要手段,简单来说,就是在SQL语句中加入一些人为的提示来达到优化操作的目的。

    1.8.1 USE INDEX

    在查询语句中表名的后面,添加 use index 来提供希望MySQL去参考的索引列表,就可以让MySQL不再考虑其他可用的索引。

    create index idx_seller_name on tb_seller(name);

    1.8.2 IGNORE INDEX

    如果用户只是单纯的想让MySQL忽略一个或者多个索引,则可以使用 ignore index 作为 hint 。

     explain select * from tb_seller ignore index(idx_seller_name) where name = '小米科技';

    1.8.3 FORCE INDEX

    为强制MySQL使用一个特定的索引,可在查询中使用 force index 作为hint 。

    create index idx_seller_address o n tb_seller(address);

    第二章 应用优化

    前面章节,我们介绍了很多数据库的优化措施。但是在实际生产环境中,由于数据库本身的性能局限,就必须要对前台的应用进行一些优化,来降低数据库的访问压力。

    2.1 使用连接池

    对于访问数据库来说,建立连接的代价是比较昂贵的,因为我们频繁的创建关闭连接,是比较耗费资源的,我们有必要建立 数据库连接池,以提高访问的性能。

    2.2 减少对MySQL的访问

    2.2.1 避免对数据进行重复检索

    在编写应用代码时,需要能够理清对数据库的访问逻辑。能够一次连接就获取到结果的,就不用两次连接,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对数据库无用的重复请求。

    比如 ,需要获取书籍的id 和name字段 , 则查询如下:

     select id , name from tb_book;

    之后,在业务逻辑中有需要获取到书籍状态信息, 则查询如下:

    select id , status from tb_book;

    这样,就需要向数据库提交两次请求,数据库就要做两次查询操作。其实完全可以用一条SQL语句得到想要的结果。

    select id, name , status from tb_book;

    2.2.2 增加cache层

    在应用中,我们可以在应用中增加 缓存 层来达到减轻数据库负担的目的。缓存层有很多种,也有很多实现方式,只要能达到降低数据库的负担又能满足应用需求就可以。

    因此可以部分数据从数据库中抽取出来放到应用端以文本方式存储, 或者使用框架(Mybatis, Hibernate)提供的一级缓存/二级缓存,或者使用redis数据库来缓存数据 。

    2.3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是应用中使用非常普遍的一种优化方法,它的机制就是利用某种均衡算法,将固定的负载量分布到不同的服务器上, 以此来降低单台服务器的负载,达到优化的效果。

    2.3.1 利用MySQL复制分流查询

    通过MySQL的主从复制,实现读写分离,使增删改操作走主节点,查询操作走从节点,从而可以降低单台服务器的读写压力。

    1

    2.3.2 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架构

    分布式数据库架构适合大数据量、负载高的情况,它有良好的拓展性和高可用性。通过在多台服务器之间分布数据,可以实现在多台服务器之间的负载均衡,提高访问效率。

    第三章 查询缓存优化

    3.1 概述

    开启Mysql的查询缓存,当执行完全相同的SQL语句的时候,服务器就会直接从缓存中读取结果,当数据被修改,之前的缓存会失效,修改比较频繁的表不适合做查询缓存。

    3.2 操作流程

    20180919131632347

    1. 客户端发送一条查询给服务器;

    2. 服务器先会检查查询缓存,如果命中了缓存,则立即返回存储在缓存中的结果。否则进入下一阶段;

    3. 服务器端进行SQL解析、预处理,再由优化器生成对应的执行计划;

    4. MySQL根据优化器生成的执行计划,调用存储引擎的API来执行查询;

    5. 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3.3 查询缓存配置

    1. 查看当前的MySQL数据库是否支持查询缓存:

      SHOW VARIABLES LIKE 'have_query_cache';

    2. 查看当前MySQL是否开启了查询缓存 :

      SHOW VARIABLES LIKE 'query_cache_type';

    3. 查看查询缓存的占用大小 :

      SHOW VARIABLES LIKE 'query_cache_size';

      占用1M

    4. 查看查询缓存的状态变量:

      SHOW STATUS LIKE 'Qcache%';

      各个变量的含义如下:

      参数含义
      Qcache_free_blocks 查询缓存中的可用内存块数
      Qcache_free_memory 查询缓存的可用内存量
      Qcache_hits 查询缓存命中数
      Qcache_inserts 添加到查询缓存的查询数
      Qcache_lowmen_prunes 由于内存不足而从查询缓存中删除的查询数
      Qcache_not_cached 非缓存查询的数量(由于 query_cache_type 设置而无法缓存或未缓存)
      Qcache_queries_in_cache 查询缓存中注册的查询数
      Qcache_total_blocks 查询缓存中的块总数

    3.4 开启查询缓存

    MySQL的查询缓存默认是关闭的,需要手动配置参数 query_cache_type , 来开启查询缓存。query_cache_type 该参数的可取值有三个 :

    含义
    OFF 或 0 查询缓存功能关闭
    ON 或 1 查询缓存功能打开,SELECT的结果符合缓存条件即会缓存,否则,不予缓存,显式指定 SQL_NO_CACHE,不予缓存
    DEMAND 或 2 查询缓存功能按需进行,显式指定 SQL_CACHE 的SELECT语句才会缓存;其它均不予缓存

    在 /usr/my.cnf 配置中,增加以下配置 :

    query_cache_type=1

    配置完毕之后,重启服务既可生效 ;

    然后就可以在命令行执行SQL语句进行验证 ,执行一条比较耗时的SQL语句,然后再多执行几次,查看后面几次的执行时间;获取通过查看查询缓存的缓存命中数,来判定是否走查询缓存。

    3.5 查询缓存SELECT选项

    可以在SELECT语句中指定两个与查询缓存相关的选项 :

    SQL_CACHE : 如果查询结果是可缓存的,并且 query_cache_type 系统变量的值为ON或 DEMAND ,则缓存查询结果 。

    SQL_NO_CACHE : 服务器不使用查询缓存。它既不检查查询缓存,也不检查结果是否已缓存,也不缓存查询结果。

    例子:

    SELECT SQL_CACHE id, name FROM customer;
    SELECT SQL_NO_CACHE id, name FROM customer;

    3.6 查询缓存失效的情况

    1) SQL 语句不一致的情况, 要想命中查询缓存,查询的SQL语句必须一致。

    SQL1 : select count(*) from tb_item;
    SQL2 : Select count(*) from tb_item;

    2) 当查询语句中有一些不确定的时,则不会缓存。如 : now() , current_date() , curdate() , curtime() , rand() , uuid() , user() , database() 。

    SQL1 : select * from tb_item where updatetime < now() limit 1;
    SQL2 : select user();
    SQL3 : select database();

    3) 不使用任何表查询语句。

    select 'A';

    4) 查询 mysql, information_schema或 performance_schema 数据库中的表时,不会走查询缓存。

    select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engines;

    5) 在存储的函数,触发器或事件的主体内执行的查询。

    6) 如果表更改,则使用该表的所有高速缓存查询都将变为无效并从高速缓存中删除。这包括使用MERGE映射到已更改表的表的查询。一个表可以被许多类型的语句,如被改变 INSERT, UPDATE, DELETE, TRUNCATE TABLE, ALTER TABLE, DROP TABLE,或 DROP DATABASE 。

    第四章 Mysql内存管理及优化

    4.1 内存优化原则

    1) 将尽量多的内存分配给MySQL做缓存,但要给操作系统和其他程序预留足够内存。

    2) MyISAM 存储引擎的数据文件读取依赖于操作系统自身的IO缓存,因此,如果有MyISAM表,就要预留更多的内存给操作系统做IO缓存。

    3) 排序区、连接区等缓存是分配给每个数据库会话(session)专用的,其默认值的设置要根据最大连接数合理分配,如果设置太大,不但浪费资源,而且在并发连接较高时会导致物理内存耗尽。

    4.2 MyISAM 内存优化

    myisam存储引擎使用 key_buffer 缓存索引块,加速myisam索引的读写速度。对于myisam表的数据块,mysql没有特别的缓存机制,完全依赖于操作系统的IO缓存。

    key_buffer_size

    key_buffer_size决定MyISAM索引块缓存区的大小,直接影响到MyISAM表的存取效率。可以在MySQL参数文件中设置key_buffer_size的值,对于一般MyISAM数据库,建议至少将1/4可用内存分配给key_buffer_size。

    在/usr/my.cnf 中做如下配置:

    key_buffer_size=512M

    read_buffer_size

    如果需要经常顺序扫描myisam表,可以通过增大read_buffer_size的值来改善性能。但需要注意的是read_buffer_size是每个session独占的,如果默认值设置太大,就会造成内存浪费。

    read_rnd_buffer_size

    对于需要做排序的myisam表的查询,如带有order by子句的sql,适当增加 read_rnd_buffer_size 的值,可以改善此类的sql性能。但需要注意的是 read_rnd_buffer_size 是每个session独占的,如果默认值设置太大,就会造成内存浪费。

    4.3 InnoDB 内存优化

    innodb用一块内存区做IO缓存池,该缓存池不仅用来缓存innodb的索引块,而且也用来缓存innodb的数据块。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该变量决定了 innodb 存储引擎表数据和索引数据的最大缓存区大小。在保证操作系统及其他程序有足够内存可用的情况下,innodb_buffer_pool_size 的值越大,缓存命中率越高,访问InnoDB表需要的磁盘I/O 就越少,性能也就越高。

    innodb_buffer_pool_size=512M

    innodb_log_buffer_size

    决定了innodb重做日志缓存的大小,对于可能产生大量更新记录的大事务,增加innodb_log_buffer_size的大小,可以避免innodb在事务提交前就执行不必要的日志写入磁盘操作。

    innodb_log_buffer_size=10M

    第五章 Mysql并发参数调整

    从实现上来说,MySQL Server 是多线程结构,包括后台线程和客户服务线程。多线程可以有效利用服务器资源,提高数据库的并发性能。在Mysql中,控制并发连接和线程的主要参数包括 max_connections、back_log、thread_cache_size、table_open_cahce。

    5.1 max_connections

    采用max_connections 控制允许连接到MySQL数据库的最大数量,默认值是 151。如果状态变量 connection_errors_max_connections 不为零,并且一直增长,则说明不断有连接请求因数据库连接数已达到允许最大值而失败,这是可以考虑增大max_connections 的值。

    Mysql 最大可支持的连接数,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给定操作系统平台的线程库的质量、内存大小、每个连接的负荷、CPU的处理速度,期望的响应时间等。在Linux 平台下,性能好的服务器,支持 500-1000 个连接不是难事,需要根据服务器性能进行评估设定。

    5.2 back_log

    back_log 参数控制MySQL监听TCP端口时设置的积压请求栈大小。如果MySql的连接数达到max_connections时,新来的请求将会被存在堆栈中,以等待某一连接释放资源,该堆栈的数量即back_log,如果等待连接的数量超过back_log,将不被授予连接资源,将会报错。5.6.6 版本之前默认值为 50 , 之后的版本默认为 50 + (max_connections / 5), 但最大不超过900。

    如果需要数据库在较短的时间内处理大量连接请求, 可以考虑适当增大back_log 的值。

    5.3 table_open_cache

    该参数用来控制所有SQL语句执行线程可打开表缓存的数量, 而在执行SQL语句时,每一个SQL执行线程至少要打开 1 个表缓存。该参数的值应该根据设置的最大连接数 max_connections 以及每个连接执行关联查询中涉及的表的最大数量来设定 :

    max_connections x N ;

    5.4 thread_cache_size

    为了加快连接数据库的速度,MySQL 会缓存一定数量的客户服务线程以备重用,通过参数 thread_cache_size 可控制 MySQL 缓存客户服务线程的数量。

    5.5 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该参数是用来设置InnoDB 事务等待行锁的时间,默认值是50ms ,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动态设置。对于需要快速反馈的业务系统来说,可以将行锁的等待时间调小,以避免事务长时间挂起; 对于后台运行的批量处理程序来说, 可以将行锁的等待时间调大, 以避免发生大的回滚操作。

  • 相关阅读:
    原则之读书笔记(生活篇)
    为 Nginx 添加 HTTP 基本认证(HTTP Basic Authentication)
    Linux搜索所有文件中的内容
    Js实现Table动态添加一行的小例子
    Android必学之数据适配器BaseAdapter
    技术共享之常见的6中种方法检测手机是否是虚拟机
    修改MySql数据库的默认时
    space.php
    self.location.href
    宝塔搭建laravel所需要的lnmp环境linux-nginx-mysql-php-composer-git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kfvawl/p/1581537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