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Sphere vCenter的个人理解及问题


     

    vSphere vCenter的个人理解及问题

      上文说到,要实现领导说的对ESXI服务器进行限权和资源限额需求。所以也是按这个顺序去逐步测试的:先测试限权,再测试资源限额。

      总的来说,这个VMware vSphere vCenter很多奇奇怪怪的问题!!!(也许装的6.0版本比较旧,公司的ESXI刚好也是6.0,配套只能凑合着用),但,值得学习使用,尤其对于运维人员,视野会开阔很多

      装完之后,看着界面,挺懵逼的:

      先吐槽下,要打开这个连接,比较坑,要装flash player(要装3个东西),然后,谷歌浏览器装了也无法连接,报错还是没装,反反复复引导我去flash player的生命周期结束的介绍页面。所以整个测试下来,都在360极速浏览器的兼容模式和IE浏览器打开的。

      而且这个界面经常会无端跳出到登录前页面,另外就是中文显示问题,今天看到一个比较好的解决中文管理界面设置方法:https://blog.csdn.net/hejun1218/article/details/82586765

       不得不否认,vsphere web client这个界面功能很丰富,对比以前的vsphere client。以至于搞混了一些概念,下面深入浅出,用大白话文介绍下(可能有误导成分,欢迎大家吐槽)

      层级关系上:数据中心是最大的,然后是群集,再到主机,最后是虚拟机,文件夹穿插在其中

    (1)数据中心(DataCenter):类比成机房,想象成什么同城数据中心,异地备份中心,里面有很多很多机器,各种各类,别人的、我们的都有

    (2)群集(Cluster):调转过来看,即集群,一个群集由多台ESXi服务器组成,提供同一功能的多台ESXI服务器通常会放入一个群集

    (3)主机(Host):一台台ESXI主机。既可以加入到群集也可以直接隶属于数据中心;

    (4)虚拟机(VM):可以放在主机当中,群集当中。
     
     
    一、限权
      vsphere vcenter是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也就是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简单来说:人,角色,权限。人分为用户和组,一个人可以属于多个组,然后对人或组进行授权,整个测试下来,我觉得,对人直接授权跟对组授权差不多。

    官网对特权的说明:https://docs.vmware.com/cn/VMware-vSphere/6.0/com.vmware.vsphere.security.doc/GUID-ED56F3C4-77D0-49E3-88B6-B99B8B437B62.html#GUID-ED56F3C4-77D0-49E3-88B6-B99B8B437B62

      参考这个特权说明文档,缺什么补什么权限就行,不过这个反复试错的过程比较折腾人,譬如现在还有些问题,给授权好的用户新建windows虚拟机,找不到硬盘

    二、资源限额

      用到一个资源池的东西,设置的时候包括:份额、预留、限制

      (1)份额:有低、正常、高的设置,不仅可以对资源池进行份额设置,也可以单独对资源池下的虚拟机进行设置。可以类比成优先级,试想,当多个资源池竞争资源的时候,份额高的会分配更多的资源。这个关系比率大致是1:2:4,对应数值分别:2000:4000:8000

     
     

    可惜的是,当时用了两个 stress 和 sysbench去测的时候,测不到这个关系

     (2)预留:给资源池或虚拟机预先保留的资源量

     (3)限制:顾名思义,就是资源池或虚拟机,怎么用,撑死都不能超过这个限制

    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结论:

    (1)单个子资源池的上限不能超过父资源池的上限(最多等于)
    默认有个无形的根资源池,cpu限制可以设置为ESXI的容量值,也就是24*2.399GHz(57.576GHz),内存限制设置为196514.3MB。

      可能是因为有些资源默认要预留系统,所以会稍小,留意上图的cpu限制,上限为:51432MHz, 内存上限为:186414MB。如果新建资源池A,实际上隶属于根资源池下,资源池下可以再新建自己的子资源池

    (a)子资源池-开发3

     (b)父资源池-开发

     实际上,资源池-开发2,上限也可以设置最大为6000HHz,到时就是根据份额去分配

    (2)多个子资源池的预留值之和不超过父资源池预留值

  • 相关阅读:
    简单的模板解析函数
    HTML通过事件传递参数到js 二 event
    HTML通过事件传递参数到js一
    通过this获取当前点击选项相关数据
    LeetCode 20. 有效的括号(Valid Parentheses)
    LeetCode 459. 重复的子字符串(Repeated Substring Pattern)
    LeetCode 14. 最长公共前缀(Longest Common Prefix)
    LeetCode 168. Excel表列名称(Excel Sheet Column Title)
    LeetCode 171. Excel表列序号(Excel Sheet Column Number) 22
    LeetCode 665. 非递减数列(Non-decreasing Array)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indysai/p/1580006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