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AID0,RAID1,RAID10,RAID5描述


    RAID 0
    RAID 0即Data Stripping(数据分条技术)。整个逻辑盘的数据是被分条(stripped)分布在多个物理磁盘上,可以并行读/写,提供最快的速度,但没有冗余能力。要求至少两个磁盘。我们通过RAID 0可以获得更大的单个逻辑盘的容量,且通过对多个磁盘的同时读取获得更高的存取速度。RAID 0首先考虑的是磁盘的速度和容量,忽略了安全,只要其中一个磁盘出了问题,那么整个阵列的数据都会不保了。

    问:RAID0至少几块盘?
    答:RAID0最少要两块硬盘才能实现。 

    RAID 1
    RAID 1,又称镜像方式,也就是数据的冗余。在整个镜像过程中,只有一半的磁盘容量是有效的(另一半磁盘容量用来存放同样的数据)。同RAID 0相比,RAID 1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容量减半、速度不变。

    问:RAID1至少几块盘?
    答:RAID1最少要两块硬盘才能实现。 

    RAID 0+1(RAID 10)
    为了达到既高速又安全,出现了RAID 10(或者叫RAID 0+1),可以把RAID 10简单地理解成由多个磁盘组成的RAID 0阵列再进行镜像。

    问:RAID0+1至少几块硬盘才能实现?
    答:RAID0+1至少需要4块盘。 

    RAID 3和RAID 5
    RAID 3和RAID 5都是校验方式。RAID 3的工作方式是用一块磁盘存放校验数据。由于任何数据的改变都要修改相应的数据校验信息,存放数据的磁盘有好几个且并行工作,而存放校验数据的磁盘只有一个,这就带来了校验数据存放时的瓶颈。RAID 5的工作方式是将各个磁盘生成的数据校验切成块,分别存放到组成阵列的各个磁盘中去,这样就缓解了校验数据存放时所产生的瓶颈问题,但是分割数据及控制存放都要付出速度上的代价。

    问:RAID5需要几块硬盘?为什么损失一个盘的容量?
    答:至少3块。
    RAID5把数据和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其中任意N-1块磁盘上都存储完整的数据,也就是说有相当于一块磁盘容量的空间用于存储奇偶校验信息。因此当RAID5的一个磁盘发生损坏后,不会影响数据的完整性,从而保证了数据安全。当损坏的磁盘被替换后,RAID还会自动利用剩下奇偶校验信息去重建此磁盘上的数据,来保持RAID5的高可靠性。

  • 相关阅读:
    ubuntu gcc g++ 未找到命令 安装 gcc4.4 /bin/bash: cc: 未找到命令
    Atitit.工作流系统的本质是dsl 图形化的dsl  4gl
    Atitit.5gl 第五代语言编程语言 PROLOG教程  人工智能语言的标准 与实现
    Atitit.jsou html转换纯文本 java c# php
    userService 用户 会员 系统设计 v2 q224 .doc
    atitit.groovy 语法特性
    Atitit.跨语言反射api 兼容性提升与增强 java c#。Net  php  js
    Atitit.struts排除url 的设计and 原理 自定义filter 排除特定url
    Atitit避免出现空指针异常解决方案
    Atitit .c#的未来新特性计划草案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indy2008/p/228034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