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P(地址解析协议)


    1.目的:

    将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

    2.使用背景:

    源主机需要发送(或转发)一个IP数据包到下一路网络时,已知对方的IP地址,不知对方的MAC地址。

    链路层传输时,需要将MAC地址封装到以太网帧中,因此需要到MAC地址

    3.转换过程:

    源地址:广播,针对特定IP的ARP请求包

    所有主机:接收,将包中的IP与自身的IP匹配。若失败,则丢弃。若成功,则向源主机单播一条ARP响应包

    源主机:接收ARP响应包,获取MAC地址

    4.报文格式

                  下层硬件类型(2B)                |             上层协议类型(2B)

    硬件地址长度(1B) | 协议地址长度(1B) |                          操作(2B)

                                                     发送方MAC地址(4B)

                                                       发送方IP地址(4B)

                                                    目标方MAC地址(4B)

                                                        目标方IP地址(4B)

  • 相关阅读:
    java timer 指定某时间点执行
    java jdbc 同时操作查询删除操作
    java ResultSet获得总行数
    c# 根据枚举Value 获得名称
    c# 备份数据
    MySQL主从集群搭建
    单机安装MySQL多实例
    2019年度总结
    go goroutine id
    go语言中 json转换--nil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indmissing/p/255985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