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Day04


    函数和模块的使用

    在讲解本章节的内容之前,我们先来研究一道数学题,请说出下面的方程有多少组正整数解。

    $$x_1 + x_2 + x_3 + x_4 = 8$$

    事实上,上面的问题等同于将8个苹果分成四组每组至少一个苹果有多少种方案。想到这一点问题的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C_M^N =frac{M!}{N!(M-N)!}, ext{(M=7, N=3)} $$

    可以用Python的程序来计算出这个值,代码如下所示。

    """
    输入M和N计算C(M,N)
    """
    
    m = int(input('m = '))
    n = int(input('n = '))
    fm = 1
    for num in range(1, m + 1):
        fm *= num
    fn = 1
    for num in range(1, n + 1):
        fn *= num
    fmn = 1
    for num in range(1, m - n + 1):
        fmn *= num
    print(fm // fn // fmn)

    函数的作用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做了3次求阶乘,这样的代码实际上就是重复代码。编程大师Martin Fowler先生曾经说过:“代码有很多种坏味道,重复是最坏的一种!”,要写出高质量的代码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重复代码的问题。对于上面的代码来说,我们可以将计算阶乘的功能封装到一个称之为“函数”的功能模块中,在需要计算阶乘的地方,我们只需要“调用”这个“函数”就可以了。

    定义函数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def关键字来定义函数,和变量一样每个函数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而且命名规则跟变量的命名规则是一致的。在函数名后面的圆括号中可以放置传递给函数的参数,这一点和数学上的函数非常相似,程序中函数的参数就相当于是数学上说的函数的自变量,而函数执行完成后我们可以通过return关键字来返回一个值,这相当于数学上说的函数的因变量。

    在了解了如何定义函数后,我们可以对上面的代码进行重构,所谓重构就是在不影响代码执行结果的前提下对代码的结构进行调整,重构之后的代码如下所示。

    def factorial(num):
        """
        求阶乘
        
        :param num: 非负整数
        :return: num的阶乘
        """
        result = 1
        for n in range(1, num + 1):
            result *= n
        return result
    
    
    m = int(input('m = '))
    n = int(input('n = '))
    # 当需要计算阶乘的时候不用再写循环求阶乘而是直接调用已经定义好的函数
    print(factorial(m) // factorial(n) // factorial(m - n))

    **说明:**Python的math模块中其实已经有一个factorial函数了,事实上要计算阶乘可以直接使用这个现成的函数而不用自己定义。下面例子中的某些函数其实Python中也是内置了,我们这里是为了讲解函数的定义和使用才把它们又实现了一遍,实际开发中不建议做这种低级的重复性的工作。

    函数的参数

    函数是绝大多数编程语言中都支持的一个代码的“构建块”,但是Python中的函数与其他语言中的函数还是有很多不太相同的地方,其中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Python对函数参数的处理。在Python中,函数的参数可以有默认值,也支持使用可变参数,所以Python并不需要像其他语言一样支持函数的重载,因为我们在定义一个函数的时候可以让它有多种不同的使用方式,下面是两个小例子。

    from random import randint
    
    
    def roll_dice(n=2):
        """
        摇色子
        
        :param n: 色子的个数
        :return: n颗色子点数之和
        """
        total = 0
        for _ in range(n):
            total += randint(1, 6)
        return total
    
    
    def add(a=0, b=0, c=0):
        return a + b + c
    
    
    # 如果没有指定参数那么使用默认值摇两颗色子
    print(roll_dice())
    # 摇三颗色子
    print(roll_dice(3))
    print(add())
    print(add(1))
    print(add(1, 2))
    print(add(1, 2, 3))
    # 传递参数时可以不按照设定的顺序进行传递
    print(add(c=50, a=100, b=200))

    我们给上面两个函数的参数都设定了默认值,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在调用函数的时候如果没有传入对应参数的值时将使用该参数的默认值,所以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调用add函数,这跟其他很多语言中函数重载的效果是一致的。

    其实上面的add函数还有更好的实现方案,因为我们可能会对0个或多个参数进行加法运算,而具体有多少个参数是由调用者来决定,我们作为函数的设计者对这一点是一无所知的,因此在不确定参数个数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可变参数,代码如下所示。

    # 在参数名前面的*表示args是一个可变参数
    # 即在调用add函数时可以传入0个或多个参数
    def add(*args):
        total = 0
        for val in args:
            total += val
        return total
    
    
    print(add())
    print(add(1))
    print(add(1, 2))
    print(add(1, 2, 3))
    print(add(1, 3, 5, 7, 9))

    用模块管理函数

    对于任何一种编程语言来说,给变量、函数这样的标识符起名字都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因为我们会遇到命名冲突这种尴尬的情况。最简单的场景就是在同一个.py文件中定义了两个同名函数,由于Python没有函数重载的概念,那么后面的定义会覆盖之前的定义,也就意味着两个函数同名函数实际上只有一个是存在的。

    def foo():
        print('hello, world!')
    
    
    def foo():
        print('goodbye, world!')
    
    
    # 下面的代码会输出什么呢?
    foo()

    当然上面的这种情况我们很容易就能避免,但是如果项目是由多人协作进行团队开发的时候,团队中可能有多个程序员都定义了名为foo的函数,那么怎么解决这种命名冲突呢?答案其实很简单,Python中每个文件就代表了一个模块(module),我们在不同的模块中可以有同名的函数,在使用函数的时候我们通过import关键字导入指定的模块就可以区分到底要使用的是哪个模块中的foo函数,代码如下所示。

    module1.py

    def foo():
        print('hello, world!')

    module2.py

    def foo():
        print('goodbye, world!')

    test.py

    from module1 import foo
    
    # 输出hello, world!
    foo()
    
    from module2 import foo
    
    # 输出goodbye, world!
    foo()

    也可以按照如下所示的方式来区分到底要使用哪一个foo函数。

    test.py

    import module1 as m1
    import module2 as m2
    
    m1.foo()
    m2.foo()

    但是如果将代码写成了下面的样子,那么程序中调用的是最后导入的那个foo,因为后导入的foo覆盖了之前导入的foo

    test.py

    from module1 import foo
    from module2 import foo
    
    # 输出goodbye, world!
    foo()

    test.py

    from module2 import foo
    from module1 import foo
    
    # 输出hello, world!
    foo()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我们导入的模块除了定义函数之外还中有可以执行代码,那么Python解释器在导入这个模块时就会执行这些代码,事实上我们可能并不希望如此,因此如果我们在模块中编写了执行代码,最好是将这些执行代码放入如下所示的条件中,这样的话除非直接运行该模块,if条件下的这些代码是不会执行的,因为只有直接执行的模块的名字才是“__main__”。

    module3.py

    def foo():
        pass
    
    
    def bar():
        pass
    
    
    # __name__是Python中一个隐含的变量它代表了模块的名字
    # 只有被Python解释器直接执行的模块的名字才是__main__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int('call foo()')
        foo()
        print('call bar()')
        bar()

    test.py

    import module3
    
    # 导入module3时 不会执行模块中if条件成立时的代码 因为模块的名字是module3而不是__main__

    字符串和常用数据结构

    使用字符串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使了现代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当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用计算机来计算导弹的弹道,因此在计算机刚刚诞生的那个年代,计算机处理的信息主要是数值,而世界上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每秒钟能够完成约5000次浮点运算。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对数值运算仍然是计算机日常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但是今天的计算机处理得更多的数据都是以文本信息的方式存在的,而Python表示文本信息的方式我们在很早以前就说过了,那就是字符串类型。所谓字符串,就是由零个或多个字符组成的有限序列,一般记为$${displaystyle s=a_{1}a_{2}dots a_{n}(0leq n leq infty)}$$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代码来了解字符串的使用。

    def main():
        str1 = 'hello, world!'
        # 通过len函数计算字符串的长度
        print(len(str1))  # 13
        # 获得字符串首字母大写的拷贝
        print(str1.capitalize())  # Hello, world!
        # 获得字符串变大写后的拷贝
        print(str1.upper())  # HELLO, WORLD!
        # 从字符串中查找子串所在位置
        print(str1.find('or'))  # 8
        print(str1.find('shit'))  # -1
        # 与find类似但找不到子串时会引发异常
        # print(str1.index('or'))
        # print(str1.index('shit'))
        # 检查字符串是否以指定的字符串开头
        print(str1.startswith('He'))  # False
        print(str1.startswith('hel'))  # True
        # 检查字符串是否以指定的字符串结尾
        print(str1.endswith('!'))  # True
        # 将字符串以指定的宽度居中并在两侧填充指定的字符
        print(str1.center(50, '*'))
        # 将字符串以指定的宽度靠右放置左侧填充指定的字符
        print(str1.rjust(50, ' '))
        str2 = 'abc123456'
        # 从字符串中取出指定位置的字符(下标运算)
        print(str2[2])  # c
        # 字符串切片(从指定的开始索引到指定的结束索引)
        print(str2[2:5])  # c12
        print(str2[2:])  # c123456
        print(str2[2::2])  # c246
        print(str2[::2])  # ac246
        print(str2[::-1])  # 654321cba
        print(str2[-3:-1])  # 45
        # 检查字符串是否由数字构成
        print(str2.isdigit())  # False
        # 检查字符串是否以字母构成
        print(str2.isalpha())  # False
        # 检查字符串是否以数字和字母构成
        print(str2.isalnum())  # True
        str3 = '  jackfrued@126.com '
        print(str3)
        # 获得字符串修剪左右两侧空格的拷贝
        print(str3.strip())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除了字符串,Python还内置了多种类型的数据结构,如果要在程序中保存和操作数据,绝大多数时候可以利用现有的数据结构来实现,最常用的包括列表、元组、集合和字典。

    使用列表

    下面的代码演示了如何定义列表、使用下标访问列表元素以及添加和删除元素的操作。

    def main():
        list1 = [1, 3, 5, 7, 100]
        print(list1)
        list2 = ['hello'] * 5
        print(list2)
        # 计算列表长度(元素个数)
        print(len(list1))
        # 下标(索引)运算
        print(list1[0])
        print(list1[4])
        # print(list1[5])  # IndexError: list index out of range
        print(list1[-1])
        print(list1[-3])
        list1[2] = 300
        print(list1)
        # 添加元素
        list1.append(200)
        list1.insert(1, 400)
        list1 += [1000, 2000]
        print(list1)
        print(len(list1))
        # 删除元素
        list1.remove(3)
        if 1234 in list1:
            list1.remove(1234)
        del list1[0]
        print(list1)
        # 清空列表元素
        list1.clear()
        print(list1)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和字符串一样,列表也可以做切片操作,通过切片操作我们可以实现对列表的复制或者将列表中的一部分取出来创建出新的列表,代码如下所示。

    def main():
        fruits = ['grape', 'apple', 'strawberry', 'waxberry']
    	fruits += ['pitaya', 'pear', 'mango']
    	# 循环遍历列表元素
        for fruit in fruits:
            print(fruit.title(), end=' ')
        print()
        # 列表切片
        fruits2 = fruits[1:4]
        print(fruits2)
        # fruit3 = fruits  # 没有复制列表只创建了新的引用
        # 可以通过完整切片操作来复制列表
        fruits3 = fruits[:]
        print(fruits3)
        fruits4 = fruits[-3:-1]
        print(fruits4)
        # 可以通过反向切片操作来获得倒转后的列表的拷贝
        fruits5 = fruits[::-1]
        print(fruits5)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下面的代码实现了对列表的排序操作。

    def main():
        list1 = ['orange', 'apple', 'zoo', 'internationalization', 'blueberry']
        list2 = sorted(list1)
        # sorted函数返回列表排序后的拷贝不会修改传入的列表
        # 函数的设计就应该像sorted函数一样尽可能不产生副作用
        list3 = sorted(list1, reverse=True)
        # 通过key关键字参数指定根据字符串长度进行排序而不是默认的字母表顺序
        list4 = sorted(list1, key=len)
        print(list1)
        print(list2)
        print(list3)
        print(list4)
        # 给列表对象发出排序消息直接在列表对象上进行排序
        list1.sort(reverse=True)
        print(list1)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我们还可以使用列表的生成式语法来创建列表,代码如下所示。

    import sys
    
    
    def main():
        f = [x for x in range(1, 10)]
        print(f)
        f = [x + y for x in 'ABCDE' for y in '1234567']
        print(f)
        # 用列表的生成表达式语法创建列表容器
        # 用这种语法创建列表之后元素已经准备就绪所以需要耗费较多的内存空间
        f = [x ** 2 for x in range(1, 1000)]
        print(sys.getsizeof(f))  # 查看对象占用内存的字节数
        print(f)
        # 请注意下面的代码创建的不是一个列表而是一个生成器对象
        # 通过生成器可以获取到数据但它不占用额外的空间存储数据
        # 每次需要数据的时候就通过内部的运算得到数据(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
        f = (x ** 2 for x in range(1, 1000))
        print(sys.getsizeof(f))  # 相比生成式生成器不占用存储数据的空间
        print(f)
        for val in f:
            print(val)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除了上面提到的生成器语法,Python中还有另外一种定义生成器的方式,就是通过yield关键字将一个普通函数改造成生成器函数。下面的代码演示了如何实现一个生成斐波拉切数列的生成器。所谓斐波拉切数列可以通过下面递归的方法来进行定义:

    $${displaystyle F_{0}=0}$$

    $${displaystyle F_{1}=1}$$

    $${displaystyle F_{n}=F_{n-1}+F_{n-2}}({n}geq{2})$$

    def fib(n):
        a, b = 0, 1
        for _ in range(n):
            a, b = b, a + b
            yield a


    def main():
        for val in fib(20):
            print(val)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使用元组

    Python 的元组与列表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元组的元素不能修改,在前面的代码中我们已经不止一次使用过元组了。顾名思义,我们把多个元素组合到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元组,所以它和列表一样可以保存多条数据。下面的代码演示了如何定义和使用元组。

    def main():
        # 定义元组
        t = ('骆昊', 38, True, '四川成都')
        print(t)
        # 获取元组中的元素
        print(t[0])
        print(t[3])
        # 遍历元组中的值
        for member in t:
            print(member)
        # 重新给元组赋值
        # t[0] = '王大锤'  # TypeError
        # 变量t重新引用了新的元组原来的元组将被垃圾回收
        t = ('王大锤', 20, True, '云南昆明')
        print(t)
        # 将元组转换成列表
        person = list(t)
        print(person)
        # 列表是可以修改它的元素的
        person[0] = '李小龙'
        person[1] = 25
        print(person)
        # 将列表转换成元组
        fruits_list = ['apple', 'banana', 'orange']
        fruits_tuple = tuple(fruits_list)
        print(fruits_tuple)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这里有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已经有了列表这种数据结构,为什么还需要元组这样的类型呢?

    1. 元组中的元素是无法修改的,事实上我们在项目中尤其是多线程环境(后面会讲到)中可能更喜欢使用的是那些不变对象(一方面因为对象状态不能修改,所以可以避免由此引起的不必要的程序错误,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不变的对象要比可变的对象更加容易维护;另一方面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线程能够修改不变对象的内部状态,一个不变对象自动就是线程安全的,这样就可以省掉处理同步化的开销。一个不变对象可以方便的被共享访问)。所以结论就是:如果不需要对元素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元组,当然如果一个方法要返回多个值,使用元组也是不错的选择。
    2. 元组在创建时间和占用的空间上面都优于列表。我们可以使用sys模块的getsizeof函数来检查存储同样的元素的元组和列表各自占用了多少内存空间,这个很容易做到。我们也可以在ipython中使用魔法指令%timeit来分析创建同样内容的元组和列表所花费的时间。 

    使用集合

    Python中的集合跟数学上的集合是一致的,不允许有重复元素,而且可以进行交集、并集、差集等运算。

    def main():
        set1 = {1, 2, 3, 3, 3, 2}
        print(set1)
        print('Length =', len(set1))
        set2 = set(range(1, 10))
        print(set2)
        set1.add(4)
        set1.add(5)
        set2.update([11, 12])
        print(set1)
        print(set2)
        set2.discard(5)
        # remove的元素如果不存在会引发KeyError
        if 4 in set2:
            set2.remove(4)
        print(set2)
        # 遍历集合容器
        for elem in set2:
            print(elem ** 2, end=' ')
        print()
        # 将元组转换成集合
        set3 = set((1, 2, 3, 3, 2, 1))
        print(set3.pop())
        print(set3)
        # 集合的交集、并集、差集、对称差运算
        print(set1 & set2)
        # print(set1.intersection(set2))
        print(set1 | set2)
        # print(set1.union(set2))
        print(set1 - set2)
        # print(set1.difference(set2))
        print(set1 ^ set2)
        # print(set1.symmetric_difference(set2))
        # 判断子集和超集
        print(set2 <= set1)
        # print(set2.issubset(set1))
        print(set3 <= set1)
        # print(set3.issubset(set1))
        print(set1 >= set2)
        # print(set1.issuperset(set2))
        print(set1 >= set3)
        # print(set1.issuperset(set3))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说明:Python中允许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来为某种类型或数据结构自定义运算符(后面的章节中会讲到),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对集合进行运算的时候可以调用集合对象的方法,也可以直接使用对应的运算符,例如&运算符跟intersection方法的作用就是一样的,但是使用运算符让代码更加直观。

    使用字典

    字典是另一种可变容器模型,类似于我们生活中使用的字典,它可以存储任意类型对象,与列表、集合不同的是,字典的每个元素都是由一个键和一个值组成的“键值对”,键和值通过冒号分开。下面的代码演示了如何定义和使用字典。

    def main():
        scores = {'骆昊': 95, '白元芳': 78, '狄仁杰': 82}
        # 通过键可以获取字典中对应的值
        print(scores['骆昊'])
        print(scores['狄仁杰'])
        # 对字典进行遍历(遍历的其实是键再通过键取对应的值)
        for elem in scores:
            print('%s	--->	%d' % (elem, scores[elem]))
        # 更新字典中的元素
        scores['白元芳'] = 65
        scores['诸葛王朗'] = 71
        scores.update(冷面=67, 方启鹤=85)
        print(scores)
        if '武则天' in scores:
            print(scores['武则天'])
        print(scores.get('武则天'))
        # get方法也是通过键获取对应的值但是可以设置默认值
        print(scores.get('武则天', 60))
        # 删除字典中的元素
        print(scores.popitem())
        print(scores.popitem())
        print(scores.pop('骆昊', 100))
        # 清空字典
        scores.clear()
        print(scores)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 相关阅读:
    ubuntu 14.04 安装gvim 后报出warning
    ubuntu 如何搭建svn 服务器
    如何为wordpress 添加favicon
    如何为wordpress 的文章添加分页
    ubuntu 如何添加alias
    wordpress 如何防止盗链
    ubuntu 14.04 如何设置静态ip
    钉钉与金蝶ERP对接开发方式
    金蝶组件无法正常工作
    金蝶补丁安装失败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hy098/p/1131145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