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O


    转自:http://pengjiaheng.iteye.com/

    说说IO(一)- IO的分层  

    IO 性能对于一个系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系统经过多项优化以后,瓶颈往往落在数据库;而数据库经过多种优化以后,瓶颈最终会落到 IO 。而 IO 性能的发展,明显落后于 CPU 的发展。 Memchached 也好, NoSql 也好,这些流行技术的背后都在直接或者间接地回避 IO 瓶颈,从而提高系统性能。

    IO 系统的分层:

     

    1.    三层结构

    上图层次比较多,但总的就是三部分。磁盘 (存储)、 VM (卷管理)和文件系统 。专有名词不好理解,打个比方说:磁盘就相当于一块待用的空地; LVM 相当于空地上的围墙(把空地划分成多个部分);文件系统则相当于每块空地上建的楼房(决定了有多少房间、房屋编号如何,能容纳多少人住);而房子里面住的人,则相当于系统里面存的数据。

    • 文件系统—数据如何存放?

    对应了上图的 File System 和 Buffer Cache 。

    File System (文件系统):解决了空间管理的问题 ,即:数据如何存放、读取。

    Buffer Cache :解决数据缓冲的问题。对读,进行 cache ,即:缓存经常要用到的数据;对写,进行buffer ,缓冲一定数据以后,一次性进行写入。

    • VM —磁盘空间不足了怎么办?

    对应上图的 Vol Mgmt 。

    VM 其实跟 IO 没有必然联系。他是处于文件系统和磁盘(存储)中间的一层。 VM 屏蔽了底层磁盘对上层文件系统的影响 。当没有 VM 的时候,文件系统直接使用存储上的地址空间,因此文件系统直接受限于物理硬盘,这时如果发生磁盘空间不足的情况,对应用而言将是一场噩梦,不得不新增硬盘,然后重新进行数据复制。而 VM 则可以实现动态扩展,而对文件系统没有影响。另外, VM 也可以把多个磁盘合并成一个磁盘,对文件系统呈现统一的地址空间,这个特性的杀伤力不言而喻。

    • 存储—数据放在哪儿?如何访问?如何提高IO 速度?

    对应上图的 Device Driver 、 IO Channel 和 Disk Device

    数据最终会放在这里,因此,效率、数据安全、容灾是这里需要考虑的问题。而提高存储的性能,则可以直接提高物理 IO 的性能

        2. Logical IO vs Physical IO

    逻辑 IO 是操作系统发起的 IO ,这个数据可能会放在磁盘上,也可能会放在内存(文件系统的 Cache )里。

    物理 IO 是设备驱动发起的 IO ,这个数据最终会落在磁盘上。

           逻辑 IO 和物理 IO 不是一一对应的。

    说说IO(二)- IO模型

    这部分的东西在网络编程经常能看到,不过在所有 IO 处理中都是类似的。

    IO 请求的两个阶段 

           等待资源阶段 : IO 请求一般需要请求特殊的资源(如磁盘、 RAM 、文件),当资源被上一个使用者使用没有被释放时, IO 请求就会被阻塞,直到能够使用这个资源。

           使用资源阶段 :真正进行数据接收和发生。

           举例说就是排队 和服务。

      等待数据 阶段, IO 分为阻塞 IO 和非阻塞 IO 。

           阻塞 IO :资源不可用时, IO 请求一直阻塞,直到反馈结果(有数据或超时)。

           非阻塞 IO :资源不可用时, IO 请求离开返回,返回数据标识资源不可用

      使用资源 阶段, IO 分为同步 IO 和异步 IO 。

           同步 IO :应用阻塞在发送或接收数据的状态,直到数据成功传输或返回失败。

           异步 IO :应用发送或接收数据后立刻返回,数据写入 OS 缓存,由 OS 完成数据发送或接收,并返回成功或失败的信息给应用。

     

    按照 Unix 的 5 个 IO 模型划分

    • 阻塞 IO
    • 非阻塞 IO
    • IO 复用
    • 信号驱动的 IO
    • 异步 IO

    从性能上看,异步 IO 的性能无疑是最好的。

    各种 IO 的特点

    • 阻塞IO :使用简单,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会形成阻塞,需要独立线程配合,而这些线程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没有进行运算的。 Java 的 BIO 使用这种方式,问题带来的问题很明显,一个 Socket 需要一个独立的线程,因此,会造成线程膨胀。
    • 非阻塞IO :采用轮询方式,不会形成线程的阻塞。 Java 的 NIO 使用这种方式,对比 BIO 的优势很明显,可以使用一个线程进行所有 Socket 的监听( select )。大大减少了线程数。
    • 同步IO :同步 IO 保证一个 IO 操作结束之后才会返回,因此同步 IO 效率会低一些,但是对应用来说,编程方式会简单。 Java 的 BIO 和 NIO 都是使用这种方式进行数据处理。
    • 异步IO :由于异步 IO 请求只是写入了缓存,从缓存到硬盘是否成功不可知,因此异步 IO 相当于把一个IO 拆成了两部分,一是发起请求,二是获取处理结果。因此,对应用来说增加了复杂性。但是异步 IO 的性能是所有很好的,而且异步的思想贯穿了 IT 系统放放面面。

    说说IO(三)- IO性能的重要指标

    最重要的三个指标

    IOPS

    IOPS ,即每秒钟处理的 IO 请求数量。 IOPS 是随机访问类型业务( OLTP 类 )很重要的一个参考指标。

    • 一块物理硬盘能提供多少 IOPS 

    从磁盘上进行数据读取时,比较重要的几个时间是:寻址时间 (找到数据块的起始位置),旋转时间 (等待磁盘旋转到数据块的起始位置),传输时间 (读取数据的时间和返回的时间)。其中寻址时间是固定的(磁头定位到数据的存储的扇区即可),旋转时间受磁盘转速的影响,传输时间受数据量大小的影响和接口类型的影响(不用硬盘接口速度不同),但是在随机访问类业务中,他的时间也很少。因此,在硬盘接口相同的情况下, IOPS主要受限于寻址时间和传输时间。以一个 15K 的硬盘为例,寻址时间固定为 4ms ,传输时间为60s/15000*1/2=2ms ,忽略传输时间。 1000ms/6ms=167 个 IOPS 。

    • OS 的一次 IO 请求对应物理硬盘一个 IO 吗?

    在没有文件系统、没有 VM (卷管理)、没有 RAID 、没有存储设备的情况下,这个答案还是成立的。但是当这么多中间层加进去以后,这个答案就不是这样了。物理硬盘提供的 IO 是有限的,也是整个 IO 系统存在瓶颈的最大根源。所以,如果一块硬盘不能提供,那么多块在一起并行处理,这不就行了吗?确实是这样的。可以看到,越是高端的存储设备的 cache 越大,硬盘越多,一方面通过cache 异步处理IO ,另一方面通过盘数增加,尽可能把一个OS 的IO 分布到不同硬盘上,从而提高性能 。文件系统则是在 cache 上会影响,而 VM则可能是一个 IO 分布到多个不同设备上( Striping )。

    所以,一个 OS 的IO 在经过多个中间层以后,发生在物理磁盘上的IO 是不确定的。可能是一对一个,也可能一个对应多个 。

    • IOPS 能算出来吗?

    对单块磁盘的 IOPS 的计算没有没问题,但是当系统后面接的是一个存储系统时、考虑不同读写比例, IOPS 则很难计算,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试。主要的因素有:   

      • 存储系统本身有自己的缓存 。缓存大小直接影响 IOPS ,理论上说,缓存越大能 cache 的东西越多,在 cache 命中率保持的情况下, IOPS 会越高。
      • RAID 级别 。不同的 RAID 级别影响了物理 IO 的效率。
      • 读写混合比例 。对读操作,一般只要 cache 能足够大,可以大大减少物理 IO ,而都在 cache 中进行;对写操作,不论 cache 有多大,最终的写还是会落到磁盘上。因此, 100% 写的 IOPS 要越是小于 100% 的读的 IOPS 。同时, 100% 写的 IOPS 大致等同于存储设备能提供的物理的 IOPS 。
      • 一次IO 请求数据量的多少 。一次读写 1KB 和一次读写 1MB ,显而易见,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当时上面 N 多因素混合在一起以后, IOPS 的值就变得扑朔迷离了。所以,一般需要通过实际应用的测试才能获得。  

    IO Response Time

    即 IO 的响应时间。 IO 响应时间是从操作系统内核发出一个 IO 请求到接收到 IO 响应的时间。因此, IO Response time 除了包括磁盘获取数据的时间,还包括了操作系统以及在存储系统内部 IO 等待的时间。一般看,随 IOPS 增加,因为 IO 出现等待, IO 响应时间也会随之增加。对一个 OLTP 系统, 10ms 以内的响应时间,是比较合理的。下面是一些 IO 性能示例:

    • 一个8K 的 IO 会比一个 64K 的 IO 速度快 ,因为数据读取的少些。
    • 一个64K 的 IO 会比 8 个 8K 的 IO 速度快 ,因为前者只请求了一个 IO 而后者是 8 个 IO 。
    • 串行IO 会比随机 IO  ,因为串行 IO 相对随机 IO 说,即便没有 Cache ,串行 IO 在磁盘处理上也会少些操作。

    需要注意, IOPS 与 IO Response Time 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情况下, IOPS 增加,说明 IO 请求多了, IO Response Time 会相应增加。但是会出现 IOPS 一直增加,但是 IO Response Time 变得非常慢,超过 20ms 甚至几十 ms ,这时候的 IOPS 虽然还在提高,但是意义已经不大,因为整个 IO 系统的服务时间已经不可取。

    Throughput

    为吞吐量。这个指标衡量标识了最大的数据传输量。如上说明,这个值在顺序访问或者大数据量访问的情况下会比较重要 。尤其在大数据量写的时候。

    吞吐量不像 IOPS 影响因素很多,吞吐量一般受限于一些比较固定的因素,如:网络带宽、 IO 传输接口的带宽、硬盘接口带宽等。一般他的值就等于上面几个地方中某一个的瓶颈。

       

    一些概念

      IO Chunk Size

    即单个 IO 操作请求数据的大小。一次 IO 操作是指从发出 IO 请求到返回数据的过程。 IO Chunk Size 与应用或业务逻辑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比如像 Oracle 一类数据库,由于其 block size 一般为 8K ,读取、写入时都此为单位,因此, 8K 为这个系统主要的 IO Chunk Size 。 IO Chunk Size

    小,考验的是 IO 系统的 IOPS 能力; IO Chunk Size 大,考验的时候 IO 系统的 IO 吞吐量。

     

    Queue Deep

    熟悉数据库的人都知道, SQL 是可以批量提交的,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操作效率。 IO 请求也是一样, IO 请求可以积累一定数据,然后一次提交到存储系统,这样一些相邻的数据块操作可以进行合并,减少物理 IO 数。而且Queue Deep 如其名,就是设置一起提交的 IO 请求数量的。一般 Queue Deep 在 IO 驱动层面上进行配置。

    Queue Deep 与 IOPS 有着密切关系。 Queue Deep 主要考虑批量提交 IO 请求,自然只有 IOPS 是瓶颈的时候才会有意义,如果 IO 都是大 IO ,磁盘已经成瓶颈, Queue Deep 意义也就不大了。一般来说, IOPS 的峰值会随着 Queue Deep 的增加而增加 ( 不会非常显著 ) , Queue Deep 一般小于 256 。

     

    随机访问(随机IO )、顺序访问(顺序IO 

    随机访问的特点是每次 IO 请求的数据在磁盘上的位置跨度很大 (如:分布在不同的扇区),因此 N个 非常小的 IO 请求(如: 1K ),必须以 N 次 IO 请求才能获取到相应的数据。

    顺序访问的特点跟随机访问相反,它请求的数据在磁盘的位置是连续的 。当系统发起 N个 非常小的 IO 请求(如: 1K )时,因为一次 IO 是有代价的,系统会取完整的一块数据(如 4K 、 8K ),所以当第一次 IO 完成时,后续 IO 请求的数据可能已经有了。这样可以减少 IO 请求的次数。这也就是所谓的预取。

    随机访问和顺序访问同样是有应用决定的。如数据库、小文件的存储的业务,大多是随机 IO 。而视频类业务、大文件存取,则大多为顺序 IO 。

       

    选取合理的观察指标:

    以上各指标中,不用的应用场景需要观察不同的指标,因为应用场景不同,有些指标甚至是没有意义的。

    随机访问和IOPS : 在随机访问场景下, IOPS 往往会到达瓶颈,而这个时候去观察 Throughput ,则往往远低于理论值。

    顺序访问和Throughput :在顺序访问的场景下, Throughput 往往会达到瓶颈(磁盘限制或者带宽),而这时候去观察 IOPS ,往往很小。

    说说IO(四)- 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各有不同,其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解决磁盘空间的管理问题,同时提供高效性、安全性。如果在分布式环境下,则有相应的分布式文件系统。 Linux 上有 ext 系列, Windows 上有 Fat 和 NTFS 。如图为一个 linux 下文件系统的结构。

    其中 VFS ( Virtual File System )是 Linux Kernel 文件系统的一个模块,简单看就是一个 Adapter ,对下屏蔽了下层不同文件系统之间的差异,对上为操作系统提供了统一的接口 .

    中间部分为各个不同文件系统的实现。

    再往下是 Buffer Cache 和 Driver 。

     

    文件系统的结构

    各种文件系统实现方式不同,因此性能、管理性、可靠性等也有所不同。下面为 Linux Ext2 ( Ext3 )的一个大致文件系统的结构。

     

    Boot Block 存放了引导程序。

    Super Block 存放了整个文件系统的一些全局参数,如:卷名、状态、块大小、块总数。他在文件系统被 mount 时读入内存,在 umount 时被释放。

     

    上图描述了 Ext2 文件系统中很重要的三个数据结构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Inode : Inode 是文件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结构。如图,他里面记录了文件相关的所有信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meta 信息。包括:文件类型、权限、所有者、大小、 atime 等。 Inode 里面也保存了指向实际文件内容信息的索引。其中这种索引分几类:

    • 直接索引:直接指向实际内容信息,公有 12 个。因此如果,一个文件系统 block size 为 1k ,那么直接索引到的内容最大为 12k
    • 间接索引
    • 两级间接索引
    • 三级间接索引

    如图:

     

    Directory 代表了文件系统中的目录,包括了当前目录中的所有 Inode 信息。其中每行只有两个信息,一个是文件名,一个是其对应的 Inode 。需要注意, Directory 不是文件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结构,他实际上也是一个文件,有自己的 Inode ,而它的文件内容信息里面,包括了上面看到的那些文件名和 Inode 的对应关系。如下图:

     

    Data Block 即存放文件的时间内容块。 Data Block 大小必须为磁盘的数据块大小的整数倍,磁盘一般为 512 字节,因此Data Block 一般为 1K 、 2K 、 4K 。

    Buffer Cache

    Buffer & Cache

    虽然 Buffer 和 Cache 放在一起了,但是在实际过程中 Buffer 和 Cache 是完全不同了。 Buffer 一般对于写而言,也叫“缓冲区”,缓冲使得多个小的数据块能够合并成一个大数据块,一次性写入; Cache 一般对于读而且,也叫“缓存”,避免频繁的磁盘读取。如图为 Linux 的 free 命令,其中也是把 Buffer 和 Cache 进行区分,这两部分都算在了 free 的内存。

     

    Buffer Cache

    Buffer Cache 中的缓存,本质与所有的缓存都是一样,数据结构也是类似,下图为 VxSF 的一个 Buffer Cache 结构。

     

    这个数据结构与 memcached 和 Oracle SGA 的 buffer 何等相似。左侧的 hash chain 完成数据块的寻址,上方的的链表记录了数据块的状态。

    Buffer vs Direct I/O

    文件系统的 Buffer 和 Cache 在某些情况下确实提高了速度,但是反之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一方面文件系统增加了一个中间层,另外一方面,当 Cache 使用不当、配置不好或者有些业务无法获取 cache 带来的好处时, cache 则成为了一种负担。

            适合 Cache 的业务:串行的大数据量业务,如: NFS 、 FTP 。

            不适合 Cache 的业务:随机 IO 的业务。如: Oracle ,小文件读取。

    块设备、字符设备、裸设备

    这几个东西看得很晕,找了一些资料也没有找到很准确的说明。

    从硬件设备的角度来看,

    • 块设备就是以块(比如磁盘扇区)为单位收发数据的设备,它们支持缓冲和随机访问(不必顺序读取块,而是可以在任何时候访问任何块)等特性。块设备包括硬盘、 CD-ROM  和  RAM  盘。
    • 字符设备则没有可以进行物理寻址的媒体。字符设备包括串行端口和磁带设备,只能逐字符地读取这些设备中的数据。

    从操作系统的角度看(对应操作系统的设备文件类型的 b 和 c ),

    # ls -l /dev/*lv

    brw-------    1 root      system        22,   2 May 15 2007   lv

    crw-------    2 root      system        22,   2 May 15 2007   rlv

    •   块设备能支持缓冲和随机读写 。即读取和写入时,可以是任意长度的数据。最小为 1byte 。对块设备,你可以成功执行下列命令: dd if=/dev/zero of=/dev/vg01/lv bs=1  count=1 。即:在设备中写入一个字节。硬件设备是不支持这样的操作的(最小是 512 ),这个时候,操作系统首先完成一个读取(如 1K ,操作系统最小的读写单位,为硬件设备支持的数据块的整数倍),再更改这 1k 上的数据,然后写入设备。
    • 字符设备只能支持固定长度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这里的长度就是操作系统能支持的最小读写单位,如 1K ,所以块设备的缓冲功能,这里就没有了,需要使用者自己来完成。由于读写时不经过任何缓冲区,此时执行 dd if=/dev/zero of=/dev/vg01/lv bs=1 count=1 ,这个命令将会出错,因为这里的 bs ( block size )太小,系统无法支持。如果执行 dd if=/dev/zero of=/dev/vg01/lv bs=1024  count=1 ,则可以成功。这里的 block size 有 OS 内核参数决定。

    如上,相比之下,字符设备在使用更为直接,而块设备更为灵活。文件系统一般建立在块设备上,而为了追求高性能,使用字符设备则是更好的选择,如 Oracle 的裸设备使用。

    裸设备

    裸设备也叫裸分区,就是没有经过格式化、没有文件系统的一块存储空间。可以写入二进制内容,但是内容的格式、其中信息的组织等问题,需要使用它的人来完成。文件系统就是建立在裸设备之上,并完成裸设备空间的管理。

    CIO

    CIO 即并行 IO ( Concurrent IO )。在文件系统中,当某个文件被多个进程同时访问时,就出现了 Inode 竞争的问题。一般地,读操作使用的共享锁,即:多个读操作可以并发进行,而写操作使用排他锁。当锁被写进程占用时,其他所有操作均阻塞。因此,当这样的情况出现时,整个应用的性能将会大大降低。如图:

     

    CIO 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且 CIO 带来的性能提高直逼裸设备。当文件系统支持 CIO 并开启 CIO 时, CIO 默认会开启文件系统的 Direct IO ,即:让 IO 操作不经过 Buffer 直接进行底层数据操作。由于不经过数据 Buffer ,在文件系统层面就无需考虑数据一致性的问题,因此,读写操作可以并行执行。

    在最终进行数据存储的时候,所有操作都会串行执行, CIO 把这个事情交个了底层的 driver 。

     

     
     

    说说IO(五)- 逻辑卷管理

    LVM(逻辑卷管理),位于操作系统和硬盘之间,LVM屏蔽了底层硬盘带来的复杂性。最简单的,LVM使得N块硬盘在OS看来成为一块硬盘,大大提高了系统可用性。

    LVM 的引入,使得文件系统和底层磁盘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灵活,而且更方便关系。 LVM 有以下特点:

    • 统一进行磁盘管理。按需分配空间,提供动态扩展。
    • 条带化( Striped )
    • 镜像( mirrored )
    • 快照( snapshot )

    LVM 可以做动态磁盘扩展,想想看,当系统管理员发现应用空间不足时,敲两个命令就完成空间扩展,估计做梦都要笑醒:)

    LVM 的磁盘管理方式

    LVM 中有几个很重要的概念:

    • PV (physical volume  :物理卷。在 LVM 中,一个 PV 对应就是操作系统能看见的一块物理磁盘,或者由存储设备分配操作系统的 lun 。一块磁盘唯一对应一个 PV , PV 创建以后,说明这块空间可以纳入到 LVM 的管理。创建PV 时,可以指定 PV 大小,即可以把整个磁盘的部分纳入 PV ,而不是全部磁盘。这点在表面上看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如果主机后面接的是存储设备的话就很有意义了,因为存储设备分配的 lun 是可以动态扩展的,只有当 PV 可以动态扩展,这种扩展性才能向上延伸。
    • VG (volume group  :卷组。一个 VG 是多个 PV 的集合,简单说就是一个 VG 就是一个磁盘资源池。 VG 对下屏蔽了多个物理磁盘,上层是使用时只需考虑空间大小的问题,而 VG 解决的空间的如何在多个 PV 上连续的问题。
    • LV (logical volume  :逻辑卷。 LV 是最终可供使用卷, LV 在 VG 中创建,有了 VG , LV 创建是只需考虑空间大小等问题,对 LV 而言,他看到的是一直联系的地址空间,不用考虑多块硬盘的问题。

    有了上面三个, LVM 把单个的磁盘抽象成了一组连续的、可随意分配的地址空间。除上面三个概念外,还有一些其他概念:

    • PE (physical extend ) :  物理扩展块。 LVM 在创建 PV ,不会按字节方式去进行空间管理。而是按 PE 为单位。PE 为空间管理的最小单位。即:如果一个 1024M 的物理盘, LVM 的 PE 为 4M ,那么 LVM 管理空间时,会按照256 个 PE 去管理。分配时,也是按照分配了多少 PE 、剩余多少 PE 考虑。
    • LE (logical extend  :逻辑扩展块。类似 PV , LE 是创建 LV 考虑,当 LV 需要动态扩展时,每次最小的扩展单位。

    对于上面几个概念,无需刻意去记住,当你需要做这么一个东西时,这些概念是自然而然的。PV把物理硬盘 转换成LVM中对于的逻辑(解决如何管理物理硬盘的问题),VG是PV的集合(解决如何组合PV的问题),LV是VG上空间的再划分(解决如何给OS使用 空间的问题);而PE、LE则是空间分配时的单位。

     

    如图,为两块 18G 的磁盘组成了一个 36G 的 VG 。此 VG 上划分了 3 个 LV 。其 PE 和 LE 都为 4M 。其中 LV1 只用到了sda 的空间,而 LV2 和 LV3 使用到了两块磁盘。

          

    串联、条带化、镜像

     

    串联( Concatenation ):  按顺序使用磁盘,一个磁盘使用完以后使用后续的磁盘。

    条带化( Striping ):  交替使用不同磁盘的空间。条带化使得 IO 操作可以并行,因此是提高 IO 性能的关键。另外,Striping 也是 RAID 的基础。如: VG 有 2 个 PV , LV 做了条带数量为 2 的条带化,条带大小为 8K ,那么当 OS 发起一个16K 的写操作时,那么刚好这 2 个 PV 对应的磁盘可以对整个写入操作进行并行写入。

     
     
     
    Striping 带来好处有:
    • 并发进行数据处理。读写操作可以同时发送在多个磁盘上,大大提高了性能。

    Striping 带来的问题:

    • 数据完整性的风险。 Striping 导致一份完整的数据被分布到多个磁盘上,任何一个磁盘上的数据都是不完整,也无法进行还原。一个条带的损坏会导致所有数据的失效。因此这个问题只能通过存储设备来弥补。
    • 条带大小的设定很大程度决定了 Striping 带来的好处。如果条带设置过大,一个 IO 操作最终还是发生在一个磁盘上,无法带来并行的好处;当条带设置国小,本来一次并行 IO 可以完成的事情会最终导致了多次并行 IO 。

    镜像( mirror 

    如同名字。 LVM 提供 LV 镜像的功能。即当一个 LV 进行 IO 操作时,相同的操作发生在另外一个 LV 上。这样的功能为数据的安全性提供了支持。如图,一份数据被同时写入两个不同的 PV 。

     

    使用 mirror 时,可以获得一些好处:

    • 读取操作可以从两个磁盘上获取,因此读效率会更好些。
    • 数据完整复杂了一份,安全性更高。
    但是,伴随也存在一些问题 :
    • 所有的写操作都会同时发送在两个磁盘上,因此实际发送的 IO 是请求 IO 的 2 倍
    • 由于写操作在两个磁盘上发生,因此一些完整的写操作需要两边都完成了才算完成,带来了额外负担。
    • 在处理串行 IO 时,有些 IO 走一个磁盘,另外一些 IO 走另外的磁盘,一个完整的 IO 请求会被打乱, LVM 需要进行IO 数据的合并,才能提供给上层。像一些如预读的功能,由于有了多个数据获取同道,也会存在额外的负担。

    快照(Snapshot)

     

    快照如其名,他保存了某一时间点磁盘的状态,而后续数据的变化不会影响快照,因此,快照是一种备份很好手段。

    但是快照由于保存了某一时间点数据的状态,因此在数据变化时,这部分数据需要写到其他地方,随着而来回带来一些问题。关于这块,后续存储也涉及到类似的问题,后面再说。

    说说IO(六)- Driver & IO Channel

    这部分值得一说的是多路径问题。 IO 部分的高可用性在整个应用系统中可以说是最关键的,应用层可以坏掉一两台机器没有问题,但是如果 IO 不通了,整个系统都没法使用。如图为一个典型的 SAN 网络,从主机到磁盘,所有路径上都提供了冗余,以备发生通路中断的情况。

    • OS 配置了 2 块光纤卡,分别连不同交换机
    • SAN 网络配置了 2 个交换机
    • 存储配置了 2 个 Controller ,分别连不同交换机

     

    如上图结构,由于存在两条路径,对于存储划分的一个空间,在 OS 端会看到两个(两块磁盘或者两个 lun )。可怕的是, OS并不知道这两个东西对应的其实是一块空间,如果路径再多,则 OS 会看到更多。还是那句经典的话,“计算机中碰到的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增加的一个中间层来解决”,于是有了多路径软件。他提供了以下特性:

    • 把多个映射到同一块空间的路径合并为一个提供给主机
    • 提供 fail over 的支持。当一条通路出现问题时,及时切换到其他通路
    • 提供 load balance 的支持。即同时使用多条路径进行数据传送,发挥多路径的资源优势,提高系统整体带宽。

    Fail over 的能力一般 OS 也可能支持,而 load balance 则需要与存储配合,所以需要根据存储不同配置安装不同的多通路软件。

    多路径除了解决了高可用性,同时,多条路径也可以同时工作,提高系统性能。

    说说IO(七)- RAID

    Raid 很基础,但是在存储系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所有涉及存储的书籍都会提到 RAID 。 RAID 通过磁盘冗余的方式提高了可用性和可高性,一方面增加了数据读写速度,另一方面增加了数据的安全性。

    RAID 0

    对数据进行条带化。使用两个磁盘交替存放连续数据。因此可以实现并发读写,但带来的问题是如果一个磁盘损坏,另外一个磁盘的数据将失去意义。 RAID 0 最少需要 2 块盘。

     

    RAID 1

    对数据进行镜像。数据写入时,相同的数据同时写入两块盘。因此两个盘的数据完全一致,如果一块盘损坏,另外一块盘可以顶替使用, RAID 1 带来了很好的可靠性。同时读的时候,数据可以从两个盘上进行读取。但是RAID 1 带来的问题就是空间的浪费。两块盘只提供了一块盘的空间。 RAID 1 最少需要 2 块盘。

     

    RAID 5  和 RAID 4

    使用多余的一块校验盘。数据写入时, RAID 5 需要对数据进行计算,以便得出校验位。因此,在写性能上 RAID 5 会有损失。但是 RAID 5 兼顾了性能和安全性。当有一块磁盘损坏时, RAID 5 可以通过其他盘上的数据对其进行恢复。

    如图可以看出,右下角为 p 的就是校验数据。可以看到 RAID 5 的校验数据依次分布在不同的盘上,这样可以避免出现热点盘(因为所有写操作和更新操作都需要修改校验信息,如果校验都在一个盘做,会导致这个盘成为写瓶颈,从而拖累整体性能, RAID 4 的问题)。 RAID 5 最少需要 3 块盘。

     

    RAID 6

    RAID 6 与 RAID 5 类似。但是提供了两块校验盘(下图右下角为 p 和 q 的)。安全性更高,写性能更差了。RAID 0 最少需要 4 块盘。

     

    RAID 10 (Striped mirror )

    RAID 10 是 RAID 0  和 RAID 1 的结合,同时兼顾了二者的特点,提供了高性能,但是同时空间使用也是最大。RAID 10 最少需要 4 块盘。

     

    需要注意,使用 RAID 10 来称呼其实很容易产生混淆,因为 RAID 0+1 和 RAID 10 基本上只是两个数字交换了一下位置,但是对 RAID 来说就是两个不同的组成。因此,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是“ Striped mirrors ”,即:条带化后的镜像—— RAID 10 ;或者“ mirrored stripes ”,即:镜像后的条带化。比较 RAID 10 和 RAID 0+1 ,虽然最终都是用到了 4 块盘,但是在数据组织上有所不同,从而带来问题。 RAID 10 在可用性上是要高于 RAID 0+1 的:

    • RAID 0+1  任何一块盘损坏,将失去冗余。如图 4 块盘中,右侧一组损坏一块盘,左侧一组损坏一块盘,整个盘阵将无法使用。而 RAID 10 左右各损坏一块盘,盘阵仍然可以工作。
    • RAID 0+1  损坏后的恢复过程会更慢。因为先经过的 mirror ,所以左右两组中保存的都是完整的数据,数据恢复时,需要完整恢复所以数据。而 RAID 10 因为先条带化,因此损坏数据以后,恢复的只是本条带的数据。如图 4 块盘,数据少了一半。
     
     
     
    RAID 50
     
    RAID 50  同 RAID 10 ,先做条带化以后,在做 RAID 5 。兼顾性能,同时又保证空间的利用率。 RAID 50 最少需要 6 块盘。
     
     
     
     
     
    总结:
     
    • RAID 与 LVM 中的条带化原理上类似,只是实现层面不同。在存储上实现的 RAID 一般有专门的芯片来完成,因此速度上远比 LVM 块。也称硬 RAID 。
    • 如上介绍, RAID 的使用是有风险的,如 RAID 0 ,一块盘损坏会导致所有数据丢失。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高性能环境会使用 RAID 10 ,兼顾性能和安全;一般情况下使用 RAID 5 ( RAID 50 ),兼顾空间利用率和性能;

    说说IO(八)- 三分天下

    DAS 、 SAN 和 NAS

     

    为了满足人们不断扩大的需求,存储方案也是在发展的。而 DAS 、 SAN 、 NAS 直接反映这种反映了这种趋势。

    • 单台主机 。在这种情况下,存储作为主机的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在,这样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由于受限于主机空间,一个主机只能装一块到几块硬盘,而硬盘空间时受限的,当磁盘满了以后,你不得不为主机更换更大空间的硬盘。
    • 独立存储空间 。为了解决空间的问题,于是考虑把磁盘独立出来,于是有了 DAS ( Direct Attached Storage ),即:直连存储。 DAS 就是一组磁盘的集合体,数据读取和写入等也都是由主机来控制。但是,随之而来, DAS 又面临了一个他无法解决的问题——存储空间的共享。接某个主机的 JBOD ( Just a Bunch Of Disks ,磁盘组),只能这个主机使用,其他主机无法用。因此,如果 DAS 解决空间了,那么他无法解决的就是如果让空间能够在多个机器共享。 因为 DAS 可以理解为与磁盘交互, DAS 处理问题的层面相对更低。使用协议都是跟磁盘交互的协议
    • 独立的存储网络 。为了解决共享的问题,借鉴以太网的思想,于是有了 SAN ( Storage Area Network),即:存储网络。对于 SAN 网络,你能看到两个非常特点,一个就是光纤网络,另一个是光纤交换机。SAN 网络由于不会之间跟磁盘交互,他考虑的更多是数据存取的问题,因此使用的协议相对 DAS 层面更高一些。
      • 光纤网络:对于存储来说,与以太网很大的一个不同就是他对带宽的要求非常高,因此 SAN 网络下,光纤成为了其连接的基础。而其上的光纤协议相比以太网协议而言,也被设计的更为简洁,性能也更高。
      • 光纤交换机:这个类似以太网,如果想要做到真正的“网络”,交换机是基础。
    • 网络文件系统。存储空间可以共享,那文件也是可以共享的。 NAS (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相对上面两个,看待问题的层面更高, NAS 是在文件系统级别看待问题。因此他面的不再是存储空间,而是单个的文件。因此,当 NAS 和 SAN 、 DAS 放在一起时,很容易引起混淆。 NAS 从文件的层面考虑共享,因此 NAS 相关协议都是文件控制协议。
      • NAS 解决的是文件共享的问题; SAN ( DAS )解决的是存储空间的问题。
      • NAS 要处理的对象是文件; SAN ( DAS )要处理的是磁盘。
      • 为 NAS 服务的主机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主机(有 OS 、有文件系统,而存储则不一定有,因为可以他后面又接了一个 SAN 网络),他考虑的是如何在各个主机直接高效的共享文件;为 SAN 提供服务的是存储设备(可以是个完整的主机,也可以是部分),它考虑的是数据怎么分布到不同磁盘。
      • NAS 使用的协议是控制文件的(即:对文件的读写等); SAN 使用的协议是控制存储空间的(即:把多长的一串二进制写到某个地址)

      

     

    如图,对 NAS 、 SAN 、 DAS 的组成协议进行了划分,从这里也能很清晰的看出他们之间的差别。

    NAS :涉及 SMB 协议、 NFS 协议,都是网络文件系统的协议。

    SAN :有 FC 、 iSCSI 、 AOE ,都是网络数据传输协议。

    DAS :有 PATA 、 SATA 、 SAS 等,主要是磁盘数据传输协议。

        从 DAS 到 SAN ,在到 NAS ,在不同层面对存储方案进行的补充,也可以看到一种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而现在我们常看到一些分布式文件系统(如 hadoop 等)、数据库的 sharding 等,从存储的角度来说,则是在 OS 层面(应用)对数据进行存储。从这也能看到一种技术发展的趋势。

    跑在以太网上的 SAN

    SAN 网络并不是只能使用光纤和光纤协议,当初之所以使用 FC ,传输效率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以太网发展到今天被不断的完善、加强,带宽的问题也被不断的解决。因此,以太网上的 SAN 或许会成为一个趋势。

    • FCIP

    如图两个 FC 的 SAN 网络,通过 FCIP 实现了两个 SAN 网络数据在 IP 网络上的传输。这个时候 SAN 网络还是以 FC 协议为基础,还是使用光纤。

     

    • iFCP

    通过 iFCP 方式, SAN 网络由 FC 的 SAN 网络演变为 IP SAN 网络,整个 SAN 网络都基于了 IP 方式。但是主机和存储直接使用的还是 FC 协议。只是在接入 SAN 网络的时候通过 iFCP 进行了转换

     

    • iSCSI

    iSCSI 是比较主流的 IP SAN 的提供方式,而且其效率也得到了认可。

     

           对于 iSCSI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SCSI 协议。 SCSI ( Small Computer Systems Interface )协议是计算机内部的一个通用协议。 是一组标准集,它定义了与大量设备(主要是与存储相关的设备)通信所需的接口和协议。如图, SCSI 为 block device drivers 之下。

     

    从 SCIS 的分层来看,共分三层:

    高层:提供了与 OS 各种设备之间的接口,实现把 OS 如: Linux 的 VFS 请求转换为 SCSI 请求

    中间层:实现高层和底层之间的转换,类似一个协议网关。

    底层:完成于具体物理设备之间的交互,实现真正的数据处理。

     

  • 相关阅读:
    React学习笔记(六)事件处理
    React学习笔记(五)State&声明周期
    学会装逼,你的人生可能会开挂
    Go指南
    JavaScript检测数据类型
    $.on()方法和addEventListener改变this指向
    JavaScript返回上一页
    js继承
    js原型二
    全局变量与局部变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hhjava/p/783292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