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说


    有些道理明白之后不想跟别人说,不是唯恐别人知道,而是觉得说了没有意义。道理就是那样,说与不说它都在那里。不说倒显得这个道理简洁清晰,说多了反倒是累赘繁琐、画蛇添足、误导别人。
    道理是虚空而难以言表的,一旦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个道理就变得狭隘了些,仿佛站在特定角度观察这个道理。而一旦彻底明白之后,就会觉得看清楚了这个道理的四面八方,虽然还是站在一个角度观察它,但是已经能够飞快地从各个角度观察它了。
    世间万物的分布都仿佛跟三维空间一样。道理中有各种空间。
    比如围棋,它就像起伏不定的大地,广袤无垠,有山峦、有深谷、有平原、有峭壁。
    我们学习一门技能就仿佛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闲逛,逛的多了就熟知了这门技能。而我们不在一个地方居住,很快就会忘记那个地方的布局。三维世界就像人的思维。
    在三维空间中,要想去某个地方,不需要清楚地知道东南西北,只需要知道在特定情况下应该采取何种决策、知道在哪个路口向左转还是向右转即可,我们思考问题时,也是不需要想太多,想好相对坐标系就可以了。

    果断是一种优秀品质,优柔寡断是一种病态的性格。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聪明是饱满、是敏捷、是神采奕奕。

    编程能力是什么?是“闻斯行之”,一做就成,是每有思路能快速实现,是遇见case能快速理解,是遇到需求能快速产生原型,是遇见难题能够凭借直觉快速想到解决思路。

    不要轻易否定自己的思路,不要因为一些暂时的困难就认为自己的想法不可行,效果不好的原因可能是执行不到位而非思路有问题。要果敢冷静地分析真正的原因,而不是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

    为什么要把原理搞清楚?

    • 出了问题能够钻进底层去理解、去解决,而不是总是浮在表面。对于那些几乎不会出问题的东西,没必要搞清楚原理,比如计算机硬件几乎不会出错,钻进去研究太深浪费时间
    • 弄清楚那些发挥作用的部件。任何系统都可以进行分析,对它每个模块、每个步骤的作用都了然于胸才能在更精细的层面上应用这些部件。比如Redis,如果不了解原理,你只是学会了Redis本身,而了解了原理之后,你得到的就是一系列组件:各种数据结构、各种分布式机制。这些组件可以在其它地方得到应用。
    • 为了再创造。这一点跟第2点有许多共通之处,当我们弄清楚了每个部件的具体作用,我们就能够分析出每个部件的缺点和优点,从而可以针对优缺点扬长避短制作出更加高效完美的部件。比如神经网络为何有效?如果我们搞清楚了有效算法的必备要素,我们就可以重新开创一套类似的体系。

    越来越感觉自己像孔乙己,总是喜欢研究边边角角不入流的小趣味题,却对面前浩瀚的难题海洋、经世致用之学逃避畏怯。我研究的东西,跟“茴香豆的四种写法”似乎没什么区别。

    世俗的眼光总是以利论英雄。放到历史长河中是以成败论英雄,放到当今则是以财产论英雄。大事干成了,你所说的句句都是名言,无处不闪烁智慧光芒,就算一时未觉奇异也会先对自己的理解能力怀疑一下。

    伟大的程序都是丑陋的。要想高效就要无所不用其极,就要偏僻扭曲,就要适用范围狭窄,就要可读性差,就要难以理解。
    然而,有的程序要解决的问题并不伟大,却滥用“制造伟大程序”的方法,导致代码矫揉造作、小题大做、画蛇添足。

    让数据驱动UI,而不是让UI控制UI,每个UI组件之间都是独立的,每个UI组件都不互相影响。UI组件只能影响数据,并且UI组件只能受到数据的影响。明白这个道理,就能够做到“不乱”。每个UI组件都可以写成一个class,不同的UI组件都访问data。

    情商可以来源于三个方面:

    • 来自于世俗经验,这样的情商略显虚伪
    • 来自于发自内心的同理心
    • 来自于真正的爱

    这三方面并不是孤立的,不同的人的情商可以用三维点来表示,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人表现出来的情商是不一样的。

    学术上的东西拿到实践中未必管用,工程中的东西往往不值得发论文。工程中的东西往往简单粗暴的方法很有效。

    论寡头
    世界上许多事物都是一家独大,强者通吃。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有些产业只允许一个人活。许多场景下,要么成为独角兽,要么被吞并,没有中间状态。
    智商也是如此,一个聪明的脑袋会承包掉许许多多问题,不给比较聪明的人留出路。

  • 相关阅读:
    ubuntu下安装JDK(复制)
    idea的ssm搭建(复制)
    linux常用命令(复制)
    Ubuntu安装nginx(复制)
    win7分盘(复制)
    mysql环境变量配置(复制)
    mysql的下载及配置(复制1)
    java环境变量的配置
    Windows 右键添加「cmd 打开」
    快速开启Windows 的各种任务及 bat(ch)脚本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eiyinfu/p/952123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