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CSS中定义a:link、a:visited、a:hover、a:active顺序


     
     
    以前用CSS一直没有遇到过这个问题,在最近给一个本科同学做的项目里面。出现一些问题,搜索引擎查了一些网站和资料,发现很多人问到这个问题,给出的结果我试了试,大部分都不正确。
     
    给出我试的顺序,可能会对大家有一些帮助:

     

    A:link {
     color: #000000;
     TEXT-DECORATION: none
    }
    A:visited {
     COLOR: #000000;
     TEXT-DECORATION: none
    }
    A:hover {
     COLOR: #ff7f24;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A:active {
     COLOR: #ff7f24;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今天看到一位匿名朋友的问题,又去查了一些资料,这个人讲的非常透彻:引自灵眸●第一炉沉香博客
     
    a :link、a:hover、a:visited这几个元素,定义CSS时候的顺序不同,也会直接导致链接显示的效果不同。
    我想,原因就在于浏览器解释CSS时遵循的“就近原则”。

    举例来说:
    我想让未访问链接颜色为蓝色,活动链接为绿色,已访问链接为红色:
    • 第一种情况:我定义的顺序是a:visited、a:hover、a:link,这时会发现:把鼠标放到未访问过的蓝色链接上时,它并不变成绿色,只有放在已访问的红色链接上,链接才会变绿。
    • 第二种情况:我把CSS定义顺序调整为:a:link、a:visited、a:hover,这时,无论你鼠标经过的链接有没有被访问过,它都会变成绿色啦。

    这是因为,一个鼠标经过的未访问链接同时拥有a:link、a:hover两种属性,在第一种情况下,a:link离它最近,所以它优先满足a:link,而放弃a:hover的重复定义。
    在第二种情况,无论链接有没有被访问过,它首先要检查是否符合a:hover的标准(即是否有鼠标经过它),满足,则变成绿色,不满足,则继续向上查找,一直找到满足条件的定义为止。


    一句话:在CSS中,如果对于相同元素有针对不同条件的定义,宜将最一般的条件放在最上面,并依次向下,保证最下面的是最特殊的条件。
    这样,浏览器在显示元素时,才会从特殊到一般、逐级向上验证条件,才会使你的每一个CSS语句都起到效果。
    当然,如果故意打乱顺序,也会造成一些特殊的效果。比如,可以为链接制造出下划线颜色与文字颜色的差异。

    近日突然发现,原来这个CSS问题早已有高人提出啦。还是个老外呢。他给总结了一个便于记忆的“爱恨原则”(LoVe/HAte),即四种伪类的首字母:LVHA。
    再重复一遍正确的顺序:a:link、a:visited、a:hover、a:active .
     
     
     
     

    最后经验补充:

    1.鼠标经过的“未访问链接”同时拥有a:link、a:hover两种属性,后面的属性会覆盖前面的属性定义;

    2.鼠标经过的“已访问链接”同时拥有a:visited、a:hover两种属性,后面的属性会覆盖前面的属性定义

    所以说,a:hover定义一定要放在a:link、a:visited的后面,,,

  • 相关阅读:
    jstl插件使用
    IDEA配置tomcat
    Spring框架
    2020/7/17 JAVA模拟斗地主发牌洗牌
    2020/7/15 JAVA之Map接口
    2020/7/14 Java之增强for循环、泛型、List接口、Set接口
    2020/7/13 集合之ArrayList集合、Collection接口、Iterator迭代器
    2020/7/13 常用API之基本类型包装类、System类、Math类、Arrays类、大数据运算
    2020/7/11 日期相关类
    2020/7/8 JAVA总结之:匿名对象/内部类/包的声明与访问/访问修饰符/代码块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ebqiand/p/432344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