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学习了关于reverse数组相关的东东(http://www.cnblogs.com/webor2006/p/6727419.html),这次再来对链表进行reverse一下,在面试中也很容易被问到,而对于reverse链表有两种实现方式:递归方式和非递归方式,下面具体来实现下。
递归方式:
首先先来挼一下实现思路,假如有个链表如下:
实现思路就是永远都是取出头结点的第二个结点将它的next指向head结点,然后再将head结点的next指向null,对应上面这个链表就是:
而如果发现node2之后还有结点,则继续按上面的规则递归,直到碰到一个结点的next为null,也就是node3时则直接返回新的头接点,如下:
而图中由于node3的next为null,所以直接返回它,也就是新的链表的头,到此就实现了通过递归方式达到reverse的目的,有了思路之后下面看具体代码实现,还是基于之前链表的代码(http://www.cnblogs.com/webor2006/p/6659211.html)进行实现,先看一下目前的运行结果:
运行结果:
加上reverse的代码:
编译运行:
对于这个递归的方法它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呢,下面来分析一下:
也就是T(0)、T(1)时为O(1)。
也就是
T(n) = T(n-1) + O(1) = T(n-2) + O(1) + O(1) = T(n-3) + 3 * O(1) = .... = n * O(1) = O(n)
非递归方式:
总的思路是比较简单的,也就是循环遍历,每次都改相临的两个元素的关系,直到遍历完成,这里直接贴出实现代码:
运行结果:
而它的时间复杂度也是O(n),随着元素的增加时间成本也会增加
总结:对于以上两个实现方式,效率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只是说对于实现方式来说第一种更加容易实现,第二种非递归的方式加了一些临时变量可能在面试时写起来麻烦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