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pack4.x详细入门讲解


    前言

    本文主要从webpack4.x入手,会对平时常用的Webpack配置一一讲解,各个功能点都有对应的详细例子,所以本文也比较长,但如果你能动手跟着本文中的例子完整写一次,相信你会觉得Webpack也不过如此。
     

    一、什么是webpack,为什么使用它?

    1

    1.1 什么是webpack?

    简单来说,它其实就是一个模块打包器
     

    1.2 为什么使用它?

    如果像以前开发时一个html文件可能会引用十几个js文件,而且顺序还不能乱,因为它们存在依赖关系,同时对于ES6+等新的语法,less, sass等CSS预处理都不能很好的解决……,此时就需要一个处理这些问题的工具。

    Webpack就是为处理这些问题而生的,它就是把你的项目当成一个整体,通过一个入口主文件(如:index.js),从这个文件开始找到你的项目所有的依赖文件并处理它们,最后打包成一个(或多个)浏览器可识别的JavaScript文件。

    npm init
    

      

    二、一个简单的打包例子

    2.1 准备工作

    首先新建一个空文件夹,用于创建项目,在终端中进入文件夹,如下我在桌面建了一个名为webpack-project的文件夹,使用终端进入文件夹后,使用npm init命令创建一个package.json文件。

    2

    输入这个命令后,终端会问你一系列诸如项目名称,项目描述,作者等信息,不过如果你不打算发布这个模块,直接一路回车就好。(也可以使用npm init -y这个命令来一次生成package.json文件,这样终端不会询问你问题)。
     

    2.2 安装webpack

    如果你想一步到位的话,就把全局webpack和本地项目webpack全都先装了,因为后面一些模块会用到。安装本地项目webapck时把webpack-cli也装上,因为webpack模块把一些功能分到了webpack-cli模块,安装方法如下:

    npm install webpack --global                //这是安装全局webpack命令
    npm install webpack webpack-cli --save-dev  //这是安装本地项目模块

    tips:

    上述命令可采用简写,install可简写为i,--global可简写为-g,--save-dev可简写为-D(这个命令是用于把配置添加到package.json的开发环境配置列表中,后面会提到),--save可简写为-S,同时国内我们可以采用cnpm,如下:

    cnpm i webpack -g               //这是安装全局webpack命令
    cnpm i webpack webpack-cli -D   //这是安装本地项目模块

    2.3 新建文件

    webpack-project文件夹中新建两个文件夹,分别为src文件夹和dist文件夹,接下来再创建三个文件:

    index.html --放在dist文件夹中;
    hello.js --放在src文件夹中;
    index.js --放在src文件夹中;
    

      

    此时,项目结构如下:

    3

    我们在index.html中写下html代码,它的作用是为了引入我们打包后的js文件: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Webpack Project</title>
    </head>
    <body>
        <div id='root'></div>
        <script src="bundle.js"></script>   <!--这是打包之后的js文件,我们暂时命名为bundle.js-->
    </body>
    </html>
    

      

    我们在hello.js中导出一个模块:

    // hello.js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
        let hello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hello.innerHTML = "Long time no see!";
        return hello;
      };
    

      

    然后在index.js中引入这个模块(hello.js):

    //index.js 
    const hello = require('./hello.js');
    document.querySelector("#root").appendChild(hello());
    

      

    上述操作就相当于我们把hello.js模块合并到了index.js模块,之后我们打包时就只需把index.js模块打包成bundle.js,然后供index.html引用即可,这就是最简单的webpack打包原理。
     

    2.4 开始进行webpack打包

    在终端中使用如下命令进行打包:

    // webpack全局安装的情况下
    webpack src/index.js --output dist/bundle.js  
    // --output可简写为-o
    

      

    上述就相当于把src文件夹下的index.js文件打包到dist文件下的bundle.js,这时就生成了bundle.jsindex.html文件引用。

    结果如下:

    4

    可以看出webpack同时编译了index.jshello.js,现在打开index.html,可以看到如下结果:

    5

    没错,我们已经成功使用webpack进行打包,原来webpack也不过如此嘛!但是,每次都在终端中输入这么长的命令,感觉好烦啊,还好有懒人方法,让我们看看。
     

    2.5 通过配置文件来使用webpack

    其实webpack是有很多功能的,也是很方便的,我们可以在当前项目的根目录下新建一个配置文件webpack.config.js,我们写下如下简单配置代码,目前只涉及入口配置(相当于我们的index.js,从它开始打包)和出口配置(相当于我们打包生成的bundle.js)。

    // webpack.config.js
    module.exports = {
        entry: __dirname + "/src/index.js", // 入口文件
        output: {
            path: __dirname + "/dist", //打包后的文件存放的地方
            filename: "bundle.js" //打包后输出文件的文件名
        }
    }
    

      

    注:__dirname是node.js中的一个全局变量,它指向当前执行脚本所在的目录,即C:UserssjtDeskTopwebpack-project(这是我当前的目录)

    但平时我们看到的脚手架配置也比较喜欢采用node.js的path模块来处理绝对路径,所以我们也可以采用如下的写法,和上述的效果是一样的:

    // webpack.config.j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module.exports = {
        entry: path.join(__dirname, "/src/index.js"), // 入口文件
        output: {
            path: path.join( __dirname, "/dist"), //打包后的文件存放的地方
            filename: "bundle.js" //打包后输出文件的文件名
        }
    }
    

      

    注:path.join的功能是拼接路径片段。

    有了这个配置文件,我们只需在终端中运行webpack命令就可进行打包,这条命令会自动引用webpack.config.js文件中的配置选项,示例如下:

    6

    搞定,是不是这样更方便了,感觉没那么low了,但还能不能更便捷智能呢?那必须的!
     

    2.6 更智能的打包方式

    我们现在只在终端中使用webpack命令来进行打包,要是以后在打包的同时还有更多的操作呢,那不是还得写上更多的命令?所以我们得想办法把这些命令都集成起来,这时候之前的package.json文件就派上用场了。
    现在的package.json文件大概就是如下这样:

    {
      "name": "webpack-project",
      "version": "1.0.0",
      "description": "",
      "main": "index.js",
      "scripts": {
        "test": "echo "Error: no test specified" && exit 1" //我们要修改的是这里,JSON文件不支持注释,引用时请清除
      },
      "keywords": [],
      "author": "",
      "license": "ISC",
      "devDependencies": {
        "webpack": "^4.23.1",
        "webpack-cli": "^3.1.2"
      }
    }
    

      

    修改如下:

    {
      "name": "webpack-project",
      "version": "1.0.0",
      "description": "",
      "main": "index.js",
      "scripts": {
        "start": "webpack", //改成这样,注意使用时把注释删掉
      },
      "keywords": [],
      "author": "",
      "license": "ISC",
      "devDependencies": {
        "webpack": "^4.23.1",
        "webpack-cli": "^3.1.2"
      }
    }
    

      

    注:package.json中的script会按你设置的命令名称来执行对应的命令。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终端中直接执行npm start命令来进行打包,start命令比较特殊,可以直接npm加上start就可以执行,如果我们想起其他的名称,如build时,就需要使用npm run加上build,即npm run build命令。
    现在我们执行npm start命令:

    7

    OK,搞定,是不是很简单,但webpack的功能远不止于此,下面我们继续。
     

    三、构建本地服务器

    现在我们是通过打开本地文件来查看页面的,看起来总感觉比较low,看别人用vue,react框架时都是运行在本地服务器上的,那我们能不能也那样呢?那必须的!
     

    3.1 webpack-dev-server配置本地服务器

    Webpack提供了一个可选的本地开发服务器,这个本地服务器基于node.js构建,它是一个单独的组件,在webpack中进行配置之前需要单独安装它作为项目依赖:

    cnpm i webpack-dev-server -D

    devServer作为webpack配置选项中的一项,以下是它的一些配置选项:

    • contentBase :设置服务器所读取文件的目录,当前我们设置为"./dist"
      port :设置端口号,如果省略,默认为8080
      inline :设置为true,当源文件改变时会自动刷新页面
      historyApiFallback :设置为true,所有的跳转将指向index.html
      

        

    现在我们把这些配置加到webpack.config.js文件上,如下:

    // webpack.config.j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module.exports = {
        entry: path.join(__dirname, "/src/index.js"), // 入口文件
        output: {
            path: path.join( __dirname, "/dist"), //打包后的文件存放的地方
            filename: "bundle.js" //打包后输出文件的文件名
        },
        devServer: {
            contentBase: "./dist", // 本地服务器所加载文件的目录
            port: "8088",   // 设置端口号为8088
            inline: true, // 文件修改后实时刷新
            historyApiFallback: true, //不跳转
        }
    }
    

      

    我们继续在package.json文件中添加启动命令:

    {
      "name": "webpack-project",
      "version": "1.0.0",
      "description": "",
      "main": "index.js",
      "scripts": {
        "build": "webpack",
        "dev": "webpack-dev-server --open"
      },
      "keywords": [],
      "author": "",
      "license": "ISC",
      "devDependencies": {
        "webpack": "^4.23.1",
        "webpack-cli": "^3.1.2",
        "webpack-dev-server": "^3.1.10"
      }
    }
    

      

    我们把start命令名称改为了build,这样比较语义化,平时的脚手架也多数采用这个名称,我们用dev(development的缩写,意指开发环境)来启动本地服务器,webpack-dev-server就是启动服务器的命令,--open是用于启动完服务器后自动打开浏览器,这时候我们自定义命令方式的便捷性就体现出来了,可以多个命令集成在一起运行,即我们定义了一个dev命令名称就可以同时运行了webpack-dev-server--open两个命令。

    现在在终端输入npm run dev运行服务器:

    8

    这样我们即可在http://localhost:8088/中查看页面(退出服务器,可使用ctrl+c后,再按y确认,即可退出服务器运行)
     

    3.2 Source Maps调试配置

    作为开发,代码调试当然少不了,那么问题来了,经过打包后的文件,你是不容易找到出错的地方的,Source Map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通过如下配置,我们会在打包时生成对应于打包文件的.map文件,使得编译后的代码可读性更高,更易于调试。

    // webpack.config.j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module.exports = {
        entry: path.join(__dirname, "/src/index.js"), // 入口文件
        output: {
            path: path.join( __dirname, "/dist"), //打包后的文件存放的地方
            filename: "bundle.js" //打包后输出文件的文件名
        },
        devServer: {
            contentBase: "./dist", // 本地服务器所加载文件的目录
            port: "8088",  // 设置端口号为8088
            inline: true, // 文件修改后实时刷新
            historyApiFallback: true, //不跳转
        },
        devtool: 'source-map'  // 会生成对于调试的完整的.map文件,但同时也会减慢打包速度
    }
    

      

    配置好后,我们再次运行npm run build进行打包,这时我们会发现在dist文件夹中多出了一个bundle.js.map文件如下:
    9
    如果我们的代码有bug,在浏览器的调试工具中会提示错误出现的位置,这就是devtool: 'source-map'配置项的作用。
     

    四、Loaders

    loaders是webpack最强大的功能之一,通过不同的loader,webpack有能力调用外部的脚本或工具,实现对不同格式的文件的处理,例如把scss转为css,将ES66、ES7等语法转化为当前浏览器能识别的语法,将JSX转化为js等多项功能。

    Loaders需要单独安装并且需要在webpack.config.js中的modules配置项下进行配置,Loaders的配置包括以下几方面:

    test:一个用以匹配loaders所处理文件的拓展名的正则表达式(必须)
    loader:loader的名称(必须)
    include/exclude:手动添加必须处理的文件(文件夹)或屏蔽不需要处理的文件(文件夹)(可选);
    options:为loaders提供额外的设置选项(可选)

    4.1 配置css-loader

    如果我们要加载一个css文件,需要安装配置style-loadercss-loader:

    cnpm i style-loader css-loader -D
    

      

    // webpack.config.j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module.exports = {
        entry: path.join(__dirname, "/src/index.js"), // 入口文件
        output: {
            path: path.join( __dirname, "/dist"), //打包后的文件存放的地方
            filename: "bundle.js" //打包后输出文件的文件名
        },
        devServer: {
            contentBase: "./dist", // 本地服务器所加载文件的目录
            port: "8088",  // 设置端口号为8088
            inline: true, // 文件修改后实时刷新
            historyApiFallback: true, //不跳转
        },
        devtool: 'source-map',  // 会生成对于调试的完整的.map文件,但同时也会减慢打包速度
        module: {
            rules: [
                {
                    test: /.css$/,   // 正则匹配以.css结尾的文件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 需要用的loader,一定是这个顺序,因为调用loader是从右往左编译的
                }
            ]
        }
    }
    

      

    我们在src文件夹下新建css文件夹,该文件夹内新建style.css文件:

    /* style.css */
    body {
        background: gray;
    }
    

      

    index.js中引用它:

    //index.js 
    import './css/style.css';  //导入css
    
    const hello = require('./hello.js');
    document.querySelector("#root").appendChild(hello());
    

      

    这时我们运行npm run dev,会发现页面背景变成了灰色。

    如果是要编译sass文件呢?
     

    4.2 配置sass

    cnpm i sass-loader node-sass -D // 因为sass-loader依赖于node-sass,所以还要安装node-sass
    

      

    增加sass的rules:

    // webpack.config.j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module.exports = {
        entry: path.join(__dirname, "/src/index.js"), // 入口文件
        output: {
            path: path.join( __dirname, "/dist"), //打包后的文件存放的地方
            filename: "bundle.js" //打包后输出文件的文件名
        },
        devServer: {
            contentBase: "./dist", // 本地服务器所加载文件的目录
            port: "8088",  // 设置端口号为8088
            inline: true, // 文件修改后实时刷新
            historyApiFallback: true, //不跳转
        },
        devtool: 'source-map',  // 会生成对于调试的完整的.map文件,但同时也会减慢打包速度
        module: {
            rules: [
                {
                    test: /.css$/,   // 正则匹配以.css结尾的文件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 需要用的loader,一定是这个顺序,因为调用loader是从右往左编译的
                },
                {
                    test: /.(scss|sass)$/,   // 正则匹配以.scss和.sass结尾的文件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sass-loader']  // 需要用的loader,一定是这个顺序,因为调用loader是从右往左编译的
                }
            ]
        }
    }
    

      

    在css文件夹中新建blue.scss文件:

    /* blue.scss */
    $blue: blue;
    body{
        color: $blue;
    } 
    

      

    index.js中引入blue.scss

    //index.js 
    import './css/style.css';   // 导入css
    import './css/blue.scss';   // 导入scss
    
    const hello = require('./hello.js');
    document.querySelector("#root").appendChild(hello());
    

      

    这时npm run dev重新启动服务器,应该会出现如下结果:

    10

    还有诸如图片loader、字体loader等就不一一列出来了
     

    五、Babel

    Babel其实是一个编译JavaScript的平台,它可以编译代码帮你达到以下目的:

    • 让你能使用最新的JavaScript代码(ES6,ES7...),而不用管新标准是否被当前使用的浏览器完全支持;
    • 让你能使用基于JavaScript进行了拓展的语言,比如React的JSX;
       

    5.1 Babel的安装与配置

    Babel其实是几个模块化的包,其核心功能位于称为babel-core的npm包中,webpack可以把其不同的包整合在一起使用,对于每一个你需要的功能或拓展,你都需要安装单独的包(用得最多的是解析ES6的babel-preset-env包和解析JSX的babel-preset-react包)。

    cnpm i babel-core babel-loader babel-preset-env babel-preset-react -D
    

      

    // babel-preset-env的env表示是对当前环境的预处理,而不是像以前使用babel-preset-es2015只能针对某个环境 
    // webpack.config.j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module.exports = {
        entry: path.join(__dirname, "/src/index.js"), // 入口文件
        output: {
            path: path.join( __dirname, "/dist"), //打包后的文件存放的地方
            filename: "bundle.js" //打包后输出文件的文件名
        },
        devServer: {
            contentBase: "./dist", // 本地服务器所加载文件的目录
            port: "8088",  // 设置端口号为8088
            inline: true, // 文件修改后实时刷新
            historyApiFallback: true, //不跳转
        },
        devtool: 'source-map',  // 会生成对于调试的完整的.map文件,但同时也会减慢打包速度
        module: {
            rules: [
                {
                    test: /.css$/,   // 正则匹配以.css结尾的文件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 需要用的loader,一定是这个顺序,因为调用loader是从右往左编译的
                },
                {
                    test: /.(scss|sass)$/,   // 正则匹配以.scss和.sass结尾的文件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sass-loader']  // 需要用的loader,一定是这个顺序,因为调用loader是从右往左编译的
                },
                {                             // jsx配置
                    test: /(.jsx|.js)$/,   
                    use: {                    // 注意use选择如果有多项配置,可写成这种对象形式
                        loader: "babel-loader",
                        options: {
                            presets: [
                                "env", "react"
                            ]
                        }
                    },
                    exclude: /node_modules/
                }
            ]
        }
    }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支持ES6及JSX的语法了,我们用react来试试,但使用react还得先安装两个模块reactreact-dom

    cnpm i react react-dom -D
    

      

    接下来我们把hello.js文件修改一下:

    // hello.js
    import React, {Component} from 'react'; // 这两个模块必须引入
    
    let name = 'Alan';
    
    export default class Hello extends Component{
        render() {
            return (
                <div>
                    {name}
                </div>
            );
        }
    }
    

      

    修改index.js文件:

    //index.js 
    import './css/style.css';  // 导入css
    import './css/blue.scss';  // 导入scss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render} from 'react-dom';
    import Hello from './hello'; // 可省略.js后缀名
    
    render(<Hello />, document.getElementById('root'));
    

      

    此时运行npm run dev后你可能会发现如下结果:

    11

    这是因为官方默认babel-loader | babel对应的版本需要一致: 即babel-loader需要搭配最新版本babel

    两种解决方案:

    • 回退低版本
    cnpm i babel-loader@7 babel-core babel-preset-env -D
    

      

    • 更新到最高版本:
    cnpm i babel-loader @babel/core @babel/preset-env webpack -D
    

      

    我这里采取的是第一个方案,回退后,再此运行npm run dev,得到如下结果:

    12

    到这里了是不是感觉很爽,不就是配置嘛,想要使用什么就配置什么。
     

    5.2 优化babel配置

    虽然babel完全可以在webpack.config.js中进行配置,但现在不是都提倡模块化嘛,也许之后babel膨胀了,增加了更多的配置项呢?
    那我们不如把它提取出来,把它放到根目录下的.babelrc文件下(webpack会自动调用.babelrc里的babel配置选项)。

    我们在项目根目录下新建.babelrc文件:

    13

    // webpack.config.j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module.exports = {
        entry: path.join(__dirname, "/src/index.js"), // 入口文件
        output: {
            path: path.join( __dirname, "/dist"), //打包后的文件存放的地方
            filename: "bundle.js" //打包后输出文件的文件名
        },
        devServer: {
            contentBase: "./dist", // 本地服务器所加载文件的目录
            port: "8088",  // 设置端口号为8088
            inline: true, // 文件修改后实时刷新
            historyApiFallback: true, //不跳转
        },
        devtool: 'source-map',  // 会生成对于调试的完整的.map文件,但同时也会减慢打包速度
        module: {
            rules: [
                {
                    test: /.css$/,   // 正则匹配以.css结尾的文件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 需要用的loader,一定是这个顺序,因为调用loader是从右往左编译的
                },
                {
                    test: /.(scss|sass)$/,   // 正则匹配以.scss和.sass结尾的文件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sass-loader']  // 需要用的loader,一定是这个顺序,因为调用loader是从右往左编译的
                },
                {                             // jsx配置
                    test: /(.jsx|.js)$/,   
                    use: {                    // 注意use选择如果有多项配置,可写成这种对象形式
                        loader: "babel-loader"
                    },
                    exclude: /node_modules/   // 排除匹配node_modules模块
                }
            ]
        }
    }
    // .babelrc 使用时把注释删掉,该文件不能添加注释
    {
        "presets": ["env", "react"]
    }
    

      

    此时不出问题的话应该一切运行正常,接下来让我们进入强大的插件模块。
     

    六、插件(Plugins)

    插件(Plugins)是用来拓展Webpack功能的,它们会在整个构建过程中生效,执行相关的任务。
    Loaders和Plugins常常被弄混,但是他们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可以这么来说,loaders是在打包构建过程中用来处理源文件的(JSX,Scss,Less..),一次处理一个,插件并不直接操作单个文件,它直接对整个构建过程其作用。
     

    6.1 插件如何使用

    使用某个插件,需要通过npm进行安装,然后在webpack.config.js配置文件的plugins(是一个数组)配置项中添加该插件的实例,下面我们先来使用一个简单的版权声明插件。

    // webpack.config.js
    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 这个插件不需要安装,是基于webpack的,需要引入webpack模块
    
    module.exports = {
        ...
        module: {
            rules: [
                {
                    test: /.css$/,   // 正则匹配以.css结尾的文件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 需要用的loader,一定是这个顺序,因为调用loader是从右往左编译的
                },
                {
                    test: /.(scss|sass)$/,   // 正则匹配以.scss和.sass结尾的文件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sass-loader']  // 需要用的loader,一定是这个顺序,因为调用loader是从右往左编译的
                },
                {                             // jsx配置
                    test: /(.jsx|.js)$/,   
                    use: {                    // 注意use选择如果有多项配置,可写成这种对象形式
                        loader: "babel-loader"
                    },
                    exclude: /node_modules/   // 排除匹配node_modules模块
                }
            ]
        },
        plugins: [
            new webpack.BannerPlugin('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 new一个插件的实例 
        ]
    }
    

      

    运行npm run build打包后我们看到bundle.js文件显示如下:

    14
     

    6.2 自动生成html文件(HtmlWebpackPlugin)

    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是使用一开始建好的index.html文件,而且也是手动引入bundle.js,要是以后我们引入不止一个js文件,而且更改js文件名的话,也得手动更改index.html中的js文件名,所以能不能自动生成index.html且自动引用打包后的js呢?HtmlWebpackPlugin插件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首先安装该插件

    cnpm i html-webpack-plugin -D
    

      

    然后我们对项目结构进行一些更改:

    1. dist整个文件夹删除;
    2. src文件夹下新建一个index.template.html(名称自定义)文件模板(当然这个是可选的,因为就算不设置模板,HtmlWebpackPlugin插件也会生成默认html文件,这里我们设置模块会让我们的开发更加灵活),如下:
    <!-- index.template.html -->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Here is Template</title>
      </head>
      <body>
        <div id='root'>
        </div>
      </body>
    </html>
    

      

    webpack.config.js中我们引入了HtmlWebpackPlugin插件,并配置了引用了我们设置的模板,如下:

    // webpack.config.j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 路径处理模块
    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 这个插件不需要安装,是基于webpack的,需要引入webpack模块
    const HtmlWebpackPlugin = require('html-webpack-plugin'); // 引入HtmlWebpackPlugin插件
    
    module.exports = {
        entry: path.join(__dirname, "/src/index.js"), // 入口文件
        output: {
            path: path.join( __dirname, "/dist"), //打包后的文件存放的地方
            filename: "bundle.js" //打包后输出文件的文件名
        },
        devServer: {
            contentBase: "./dist", // 本地服务器所加载文件的目录
            port: "8088",  // 设置端口号为8088
            inline: true, // 文件修改后实时刷新
            historyApiFallback: true, //不跳转
        },
        devtool: 'source-map',  // 会生成对于调试的完整的.map文件,但同时也会减慢打包速度
        module: {
            rules: [
                {
                    test: /.css$/,   // 正则匹配以.css结尾的文件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 需要用的loader,一定是这个顺序,因为调用loader是从右往左编译的
                },
                {
                    test: /.(scss|sass)$/,   // 正则匹配以.scss和.sass结尾的文件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sass-loader']  // 需要用的loader,一定是这个顺序,因为调用loader是从右往左编译的
                },
                {                             // jsx配置
                    test: /(.jsx|.js)$/,   
                    use: {                    // 注意use选择如果有多项配置,可写成这种对象形式
                        loader: "babel-loader"
                    },
                    exclude: /node_modules/   // 排除匹配node_modules模块
                }
            ]
        },
        plugins: [
            new webpack.BannerPlugin('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 new一个插件的实例 
            new HtmlWebpackPlugin({
                template: path.join(__dirname, "/src/index.template.html")// new一个这个插件的实例,并传入相关的参数
            })
        ]
    }
    

      

    然后我们使用npm run build进行打包,你会发现,dist文件夹和html文件都会自动生成,如下:

    15

    为什么会自动生成dist文件夹呢?因为我们在output出口配置项中定义了出口文件所在的位置为dist文件夹,且出口文件名为bundle.js,所以HtmlWebpackPlugin会自动帮你在index.html中引用名为bundle.js文件,如果你在webpack.config.js文件中更改了出口文件名,index.html中也会自动更改该文件名,这样以后修改起来是不是方便多了?
     

    6.3 清理/dist文件夹(CleanWebpackPlugin)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在我们删掉/dist文件夹之前,由于前面的代码示例遗留,导致我们的/dist文件夹比较杂乱。webpack会生成文件,然后将这些文件放置在/dist文件夹中,但是webpack无法追踪到哪些文件是实际在项目中用到的。

    通常,在每次构建前清理/dist文件夹,是比较推荐的做法,因此只会生成用到的文件,这时候就用到CleanWebpackPlugin插件了。

    cnpm i clean-webpack-plugin -D
    

      

    // webpack.config.js
    ...
    const CleanWebpackPlugin = require('clean-webpack-plugin'); // 引入CleanWebpackPlugin插件
    
    module.exports = {
        ...
        plugins: [
            new webpack.BannerPlugin('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 new一个插件的实例 
            new HtmlWebpackPlugin({
                template: path.join(__dirname, "/src/index.template.html")// new一个这个插件的实例,并传入相关的参数
            }),
            new CleanWebpackPlugin(['dist']),  // 所要清理的文件夹名称
        ]
    }
    

      

    插件的使用方法都是一样的,首先引入,然后new一个实例,实例可传入参数。

    现在我们运行npm run build后就会发现,webpack会先将/dist文件夹删除,然后再生产新的/dist文件夹。
     

    6.4 热更新(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HMR)是一个很实用的插件,可以在我们修改代码后自动刷新预览效果。
     
    方法:

    1. devServer配置项中添加hot: true参数。
    2. 因为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webpack模块自带的,所以引入webpack后,在plugins配置项中直接使用即可。
    // webpack.config.js
    ...
    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 这个插件不需要安装,是基于webpack的,需要引入webpack模块
    
    module.exports = {
        ...
        devServer: {
            contentBase: "./dist", // 本地服务器所加载文件的目录
            port: "8088",  // 设置端口号为8088
            inline: true, // 文件修改后实时刷新
            historyApiFallback: true, //不跳转
            hot: true // 热更新
        },
        ...
        plugins: [
            new webpack.BannerPlugin('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 new一个插件的实例 
            new HtmlWebpackPlugin({
                template: path.join(__dirname, "/src/index.template.html")// new一个这个插件的实例,并传入相关的参数
            }),
            new CleanWebpackPlugin(['dist']),  // 传入所要清理的文件夹名称
            new webpack.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 热更新插件 
        ]
    }
    

      

    此时我们重新启动项目npm run dev后,修改hello.js的内容,会发现浏览器预览效果会自动刷新(也许反应会比较慢,因为我们使用了source-map和其他配置的影响,后面代码分离的时候我们再处理)。
     

    七、项目优化及拓展

    7.1 代码分离

    在当前的开发环境都是提倡模块化,webpack自然不例外,我们前面的webpack.config.js配置文件,其实也没配置多少东西就这么多了,要是以后增加了更多配置,岂不是看得眼花缭乱,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拆分,方便管理:
    1. 我们在根目录下新建三个文件,分别为webpack.common.jswebpack.dev.jswebpack.prod.js,分别代表公共配置文件、开发环境配置文件、生产环境(指项目上线时的环境)配置文件。
    2. 安装一个合并模块插件:

    cnpm i webpack-merge -D
    

      

    3. 将webpack.config.js的代码拆分到上述新建的三个文件中,然后把webpack.config.js文件删除,具体如下:

    // webpack.common.j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 路径处理模块
    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 这个插件不需要安装,是基于webpack的,需要引入webpack模块
    const HtmlWebpackPlugin = require('html-webpack-plugin'); // 引入HtmlWebpackPlugin插件
    
    module.exports = {
        entry: path.join(__dirname, "/src/index.js"), // 入口文件
        output: {
            path: path.join( __dirname, "/dist"), //打包后的文件存放的地方
            filename: "bundle.js" //打包后输出文件的文件名
        },
        module: {
            rules: [
                {
                    test: /.css$/,   // 正则匹配以.css结尾的文件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 需要用的loader,一定是这个顺序,因为调用loader是从右往左编译的
                },
                {
                    test: /.(scss|sass)$/,   // 正则匹配以.scss和.sass结尾的文件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sass-loader']  // 需要用的loader,一定是这个顺序,因为调用loader是从右往左编译的
                },
                {                             // jsx配置
                    test: /(.jsx|.js)$/,   
                    use: {                    // 注意use选择如果有多项配置,可写成这种对象形式
                        loader: "babel-loader"
                    },
                    exclude: /node_modules/   // 排除匹配node_modules模块
                }
            ]
        },
        plugins: [
            new webpack.BannerPlugin('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 new一个插件的实例 
            new HtmlWebpackPlugin({
                template: path.join(__dirname, "/src/index.template.html")// new一个这个插件的实例,并传入相关的参数
            }),
            new webpack.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
    }
    // webpack.dev.js
    const merge = require('webpack-merge');  // 引入webpack-merge功能模块
    const common = require('./webpack.common.js'); // 引入webpack.common.js
    
    module.exports = merge(common, {   // 将webpack.common.js合并到当前文件
        devServer: {
            contentBase: "./dist",   // 本地服务器所加载文件的目录
            port: "8088",  // 设置端口号为8088
            inline: true,  // 文件修改后实时刷新
            historyApiFallback: true, //不跳转
            hot: true     //热加载
        }
    })
    // webpack.prod.js
    const merge = require('webpack-merge');
    const common = require('./webpack.common.js');
    const CleanWebpackPlugin = require('clean-webpack-plugin'); // 引入CleanWebpackPlugin插件
    
    module.exports = merge(common, { // 将webpack.common.js合并到当前文件
        devtool: 'source-map',  // 会生成对于调试的完整的.map文件,但同时也会减慢打包速度
        plugins: [
            new CleanWebpackPlugin(['dist']),  // 所要清理的文件夹名称
        ]
    })
    

      

    此时我们的项目目录如下:

    17

    4. 设置package.jsonscripts命令:

    {
      "name": "webpack-project",
      "version": "1.0.0",
      "description": "",
      "main": "index.js",
      "scripts": {
        "build": "webpack --config webpack.prod.js",
        "dev": "webpack-dev-server --open --config webpack.dev.js"
      },
      "keywords": [],
      "author": "",
      "license": "ISC",
      "devDependencies": {
        "babel-core": "^6.26.3",
        "babel-loader": "^7.1.5",
        "babel-preset-env": "^1.7.0",
        "babel-preset-react": "^6.24.1",
        "clean-webpack-plugin": "^0.1.19",
        "css-loader": "^1.0.0",
        "html-webpack-plugin": "^3.2.0",
        "node-sass": "^4.9.4",
        "react": "^16.6.0",
        "react-dom": "^16.6.0",
        "sass-loader": "^7.1.0",
        "style-loader": "^0.23.1",
        "webpack": "^4.23.1",
        "webpack-cli": "^3.1.2",
        "webpack-dev-server": "^3.1.10",
        "webpack-merge": "^4.1.4"
      }
    }
    

      

    我们把build命令改为了webpack --config webpack.prod.js,意思是把打包配置指向webpack.prod.js配置文件,而之前我们只需要使用一个webpack命令为什么就可以运行了?因为webpack命令是默认指向webpack.config.js这个文件名称了,现在我们把文件名称改了,所以就需要自定义指向新的文件,dev命令中的指令也同理。

    然后我们运行npm run buildnpm run dev,效果应该和我们分离代码前是一样的。

    注:说道package.json文件,顺便就多提几句,因为也许有些朋友可能对我们安装模块时加的-D-S-g命令存在一些疑惑,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加什么尾缀。
    其实这个package.json文件是用于我们安装依赖的,可以把它当成一份依赖安装说明表,就是如果我们把项目上传或者发给其他的开发同事,肯定不会把/node_modules文件夹也发送过去,因为这太大了,不现实也没必要。
    开发同事只需要有这份package.json文件,然后npm install就可以把我们所需要的依赖都安装下来,但前提是package.json文件上有记录,这就是安装模块时加上-D,-S命令的原因。
    -D的全称是--save-dev指开发环境时需要用到的依赖,会记录在package.json文件中的devDependencies选项中,而-S--save是指生产环境也就是上线环境中需要用到的依赖,会记录在package.json文件中的dependencies选项中,-g的全称是--global指安装全局命令,就是我们在本电脑的任何项目中都能使用到的命令,比如安装cnpm这个淘宝镜像命令就会用到-g命令。
    所以我们在安装模块时一定不要忘了加上对应的尾缀命令,让我们的模块有迹可循,否则其他的开发同事接手你的项目的话,会不会下班后(放学后)在门口等你就不知道了。

    扯远了,希望不要嫌弃,也是想讲得更详细嘛!
     

    7.2 多入口多出口

    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是一个入口文件和一个出口文件,要是我不止一个入口文件呢?下面我们来试试:

    webpack.common.js中的entry入口有三种写法,分别为字符串、数组和对象,平时我们用得比较多的是对象,所以我们把它改为对象的写法,首先我们在src文件夹下新建two.js文件,名称任意。因为有多个入口,所以肯定得多个出口来进行一一对应了,所以entryoutput配置如下:

    // webpack.common.js
    ...
    module.exports = {
        entry: {
            index: path.join(__dirname, "/src/index.js"),
            two: path.join(__dirname, "/src/two.js")
        }, 
        output: {
            path: path.join( __dirname, "/dist"), //打包后的文件存放的地方
            filename: "[name].js" //打包后输出文件的文件名
        },
        ...
    }
    // two.js
    function two() {
        let element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element.innerHTML = '我是第二个入口文件';
        return eleme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root').appendChild(two());
    

      

    然后我们运行npm run build打包后发现/dist文件夹下会多出two.js文件,同时index.html也会自动将two.js引入,然后我们运行npm run dev显示如下:

    18
     

    7.3 增加css前缀、分离css、消除冗余css、分离图片

     
    1.增加css前缀
    平时我们写css时,一些属性需要手动加上前缀,比如-webkit-border-radius: 10px;,在webpack中我们能不能让它自动加上呢?那是必须的,首先肯定得安装模块了:

    cnpm i postcss-loader autoprefixer -D
    

      

    安装好这两个模块后,在项目根目录下新建postcss.config.js文件:

    // postcss.config.js
    module.exports = {
        plugins: [
            require('autoprefixer')  // 引用autoprefixer模块
        ]
    }
    

      

    style.css中增加以下样式:

    /* style.css */
    body {
        background: #999;
    }
    
    #root div{
         200px;
        margin-top: 50px;
        transform: rotate(45deg); /* 这个属性会产生前缀 */
    }
    

      

    修改webpack.common.js文件中的css-loader配置:

    ...
    module.exports = {
        ...
        module: {
            rules: [
                {
                    test: /.css$/,   // 正则匹配以.css结尾的文件
                    use: [            
                        {loader: 'style-loader'}, // 这里采用的是对象配置loader的写法
                        {loader: 'css-loader'},
                        {loader: 'postcss-loader'} // 使用postcss-loader
                    ]  
                },
                ...
            ]
        },
        ...
    }
    

      

    然后我们运行npm run dev后css样式中会自动添加前缀,显示如下:

    19
     
    2.分离css
    虽然webpack的理念是把css、js全都打包到一个文件里,但要是我们想把css分离出来该怎么做呢?

    cnpm i extract-text-webpack-plugin@next -D  // 加上@next是为了安装最新的,否则会出错
    

      

    安装完以上插件后在webpack.common.js文件中引入并使用该插件:

    // webpack.common.js
    ...
    const ExtractTextPlugin = require('extract-text-webpack-plugin') //引入分离插件
    
    module.exports = {
        ...
        module: {
            rules: [
                {
                    test: /.css$/,   // 正则匹配以.css结尾的文件
                    use: ExtractTextPlugin.extract({  // 这里我们需要调用分离插件内的extract方法
                        fallback: 'style-loader',  // 相当于回滚,经postcss-loader和css-loader处理过的css最终再经过style-loader处理
                        use: ['css-loader', 'postcss-loader']
                    })
                },
                ...
            ]
        },
        plugins: [
            ...
            new ExtractTextPlugin('css/index.css') // 将css分离到/dist文件夹下的css文件夹中的index.css
        ]
    }
    

      

    运行npm run build后会发现/dist文件夹内多出了/css文件夹及index.css文件。
     
    3.消除冗余css
    有时候我们css写得多了,可能会不自觉的写重复了一些样式,这就造成了多余的代码,上线前又忘了检查,对于这方面,我们应该尽量去优化它,webpack就有这个功能。

    cnpm i purifycss-webpack purify-css glob -D


    安装完上述三个模块后,因为正常来说是在生产环境中优化代码,所以我们应该是在webpack.prod.js文件中进行配置,引入clean-webpack-pluginglob插件并使用它们:

    // webpack.prod.js
    const merge = require('webpack-merge');
    const common = require('./webpack.common.js');
    const CleanWebpackPlugin = require('clean-webpack-plugin'); // 引入CleanWebpackPlugin插件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const PurifyCssWebpack = require('purifycss-webpack'); // 引入PurifyCssWebpack插件
    const glob = require('glob');  // 引入glob模块,用于扫描全部html文件中所引用的css
    
    module.exports = merge(common, {   // 将webpack.common.js合并到当前文件
        devtool: 'source-map',  // 会生成对于调试的完整的.map文件,但同时也会减慢打包速度
        plugins: [
            new CleanWebpackPlugin(['dist']),  // 所要清理的文件夹名称
            new PurifyCssWebpack({
                paths: glob.sync(path.join(__dirname, 'src/*.html')) // 同步扫描所有html文件中所引用的css
            })
        ]
    })
    

      

    我们在style.css文件中增加一些多余的代码试试:

    /* style.css */
    body {
        background: #999;
    }
    
    #root div{
         200px;
        margin-top: 50px;
        transform: rotate(45deg); /* 这个属性会产生前缀 */
    }
    
    .a{                 /* 冗余css */
        color: black;     
    }
    
    .b{                 /* 冗余css */
         50px;
        height: 50px;
        background: yellow;
    }
    

      

    然后我们运行npm run build后发现打包后的index.css中是没有多余的.a.b代码的:

    /* index.css */
    
    body {
      background: #999;
    }
    
    #root div {
       200px;
      margin-top: 50px;
      -webkit-transform: rotate(45deg);
      transform: rotate(45deg);
      /* 这个属性会产生前缀 */
    }
    /*# sourceMappingURL=index.css.map*/
    

      

     
    4.处理图片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讲到图片的问题,如果要使用图片,我们得安装两个loader:

    // 虽然我们只需使用url-loader,但url-loader是依赖于file-loader的,所以也要安装
    cnpm i url-loader file-loader -D 
    

      

    然后在webpack.common.js中配置url-loader

    // webpack.common.js
    ...
    module.exports = {
        ...
        module: {
            rules: [
                {
                    test: /.css$/,   // 正则匹配以.css结尾的文件
                    use: ExtractTextPlugin.extract({
                        fallback: 'style-loader',
                        use: ['css-loader', 'postcss-loader']
                    })
                },
                {
                    test: /.(png|jpg|svg|gif)$/,  // 正则匹配图片格式名
                    use: [
                        {
                            loader: 'url-loader'  // 使用url-loader
                        }
                    ]
                },
                ...
            ]
        },
        ...
    }
    

      

    我们修改一下style.css,把背景改为图片背景:

    /* style.css */
    body {
        background: url(../images/coffee.png) top right repeat-y;  /* 设为图片背景 */
    }
    
    #root div{
         200px;
        margin-top: 50px;
        transform: rotate(45deg); /* 这个属性会产生前缀 */
    }
    
    .a{
        color: black;
    }
    
    .b{
         50px;
        height: 50px;
        background: yellow;
    }
    

      

    运行npm run dev后显示如下:

    20

    但是背景图片变成了base64,因为webpack会自动优化图片,减少发送请求,但是如果我想把它变成路径的该怎么做?

    我们可以把webpack.common.js的loader配置更改一下,增加options选项:

    // webpack.common.js
    ...
    module.exports = {
        ...
        module: {
            rules: [
                {
                    test: /.css$/,   // 正则匹配以.css结尾的文件
                    use: ExtractTextPlugin.extract({
                        fallback: 'style-loader',
                        use: ['css-loader', 'postcss-loader']
                    })
                },
                {
                    test: /.(png|jpg|svg|gif)$/,
                    use: [
                        {
                            loader: 'url-loader',
                            options: {
                                limit: 1000  // 限制只有小于1kb的图片才转为base64,例子图片为1.47kb,所以不会被转化
                            }
                        }
                    ]
                },
                ...
            ]
        },
        ...
    }
    

      

    然后我们运行npm run build后,再运行npm run dev,额,图片是没有转成base64了,但是图片怎么不显示了?

    21

    问题就出在路径上,我们之前图片的路径是在../images文件夹下,但是打包出来后没有这个路径了,图片直接和文件同级了,所以我们需要在webpack.common.js中给它设置一个文件夹:

    // webpack.common.js
    ...
    module.exports = {
        ...
        module: {
            rules: [
                ...
                {
                    test: /.(png|jpg|svg|gif)$/,
                    use: [
                        {
                            loader: 'url-loader',
                            options: {
                                limit: 1000,  // 限制只有小于1kb的图片才转为base64,例子图片为1.47kb,所以不会被转化
                                outputPath: 'images'  // 设置打包后图片存放的文件夹名称
                            }
                        }
                    ]
                },
                ...
            ]
        },
        ...
    }
    

      

    继续npm run build打包再npm run dev运行,我的天!图片还是不显示!
    调试工具上看图片路径有images文件夹了,但是我的../呢?

    22

    这又涉及到配置路径的问题上了,我们还需要在css-loader中给背景图片设置一个公共路径publicPath: '../',如下:

    // webpack.common.js
    ...
    module.exports = {
        ...
        module: {
            rules: [
                {
                    test: /.css$/,   // 正则匹配以.css结尾的文件
                    use: ExtractTextPlugin.extract({
                        fallback: 'style-loader',
                        use: ['css-loader', 'postcss-loader'],
                        publicPath: '../'  // 给背景图片设置一个公共路径
                    })
                },
                {
                    test: /.(png|jpg|svg|gif)$/,
                    use: [
                        {
                            loader: 'url-loader',
                            options: {
                                limit: 1000,  // 限制只有小于1kb的图片才转为base64,例子图片为1.47kb,所以不会被转化
                                outputPath: 'images'  // 设置打包后图片存放的文件夹名称
                            }
                        }
                    ]
                },
                ...
            ]
        },
        ...
    }
    

      

    现在再npm run build打包再npm run dev启动,OK!没毛病!

    23

    是不是很热闹?到现在我们不知不觉中也同时解决了图片分离的问题,偷偷高兴一下吧!
     

    7.4 压缩代码

    在webpack4.x版本中当你打包时会自动把js压缩了,而且npm run dev运行服务器时,当你修改代码时,热更新很慢,这是因为你修改后webpack又自动为你打包,这就导致了在开发环境中效率很慢,所以我们需要把开发环境和生产环境区分开来,这时就体现出我们代码分离的便捷性了,webpack.dev.js代表开发环境的配置,webpack.prod.js代表生产环境的配置,这时我们只要在package.json文件中配置对应环境的命令即可:

    {
      ...
      "scripts": {
        "build": "webpack --config webpack.prod.js --mode production",
        "dev": "webpack-dev-server --open --config webpack.dev.js --mode development"
      },
      ...
      }
    }
    

      

    --mode production表示打包时是生产环境,会自己将js进行压缩,而--mode development表示当前是开发环境,不需要进行压缩。这同时也解决了之前一直遗留的警告问题:

    24
     

    总结

    好了,到现在我们基本把webapck常用的功能都走了一遍,写得有点长,感谢你能仔细的看到这里,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发现不对的地方,也请多多指教。其实webpack还有很多功能,这里也没讲述完全,但相信你现在对webpack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更多的webpack探索一定难不倒你!

    看到我的div了吗?在你那你就完蛋了
  • 相关阅读:
    canvas---HTML5新特性
    flex布局之兼容
    前端Blob对二进制流数据的处理方式
    execCommand的复制
    express快速入门
    react+redux+webpack+git技术栈
    react开发
    gulp工程化工具
    python---django安装
    vue+webpack+element-ui+git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eb-shu/p/1409689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