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728】谁也掌控不了明天


    20:00

    活着,奋斗者,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那就是一种实现。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

                                                                                                      ——贝蒂·史密斯

    二宝这次出生后的留院观察,让我思考了 许为关于生命相关的大方面问题。因为自己的脆弱,因为自己的恐惧,因为自己的无知,所以不得不让我勇敢跟自己坦诚相待,聊聊许多人不愿意聊的生死问题。

    由于大宝在八年前的一次意外事故,我们整个家庭备受打击,尤其我跟何太。按道理说,经历越深,对生活的理解越深才对,但大宝的意外让我留下了伤疤,产生凡是见到麻绳都以为是蛇的敏感,不得不让我们在再要二宝的心里路程上格外波动。但无论我们如何紧慎小心,都无法跟自然法则对抗。我觉得在大宝的意外事件身上,促使我们对生活的思考出现了偏差,还是有必要跟自己进一步探讨和纠正。

    大宝的意处并非让我们杜绝意外,而是让我们更加注意生活安全方面的考虑,但没必要一直焦虑。还有,就是让我们格外珍惜大宝与我们一家人一起幸福的生活时光。

    二宝在留院观察期间,我很是不安与焦虑。但我想给自己说说真心话,这些顾虑和不安当中有一部分是属于外界因素,例如,我会顾虑万一二宝有什么问题,别人会用怎样的眼光看待我们家庭;我还会顾虑,自己已经向外界公布了“母女平安”这个消息,万一二宝被检查异样,我该如何向大家交代。直到最后,我才开始想到何太,如果二宝被检查出什么问题,我该如何跟何太一起度过这最大的心理屏障,以及孩子未来的生活。

    你看,我的潜意识,把别人对自己的眼光看得比自己或家人本身的生命问题还重要。如果我果真要思考生命,我就必须先把别人的眼光问题这一关过了再说。

    在得知二宝要留院观家的那一天。回到家里的凌晨时分,母亲给了我微信留言,让我在孩子平安出院之前不要再发关于二宝的朋友圈。在别人看来,这是不光彩的事,在小农思想的影响下尤其突出。我觉得吧,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会有这样的想法,母亲也有这个想法,我们所在的圈子也肯定有这样的想法,而且圈子还环环相扣,推算下来,应该许多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潜在比较思想。当然,人本身就是一种对比动物,许多优越感,都是在对比中产生的。孔子也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

    我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凡人,想让自己完全杜绝这样一种人性是不可能,但我觉得自身还是可以约束自己这一巴掌,尽可能降低这种相互拍打的互动出现。首先,做任何事情之前,要想清楚自己做这么一件事情的核心动机,是否存在炫耀等虚荣的心理成份。如果有,就相当于自己把这一巴掌主动拍了出去,遇到不光彩的事情时必然会接收“丢脸”的回应。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如果是真正亲朋戚友,有好事,相互分享,大家一起开心,如果有不如意,他们会想办法帮自己分担一部分顾虑,并会真心给予我们关心和安抚。我觉得要自己去区别不难,难就难在要时时自我警惕。就像一个人养成自律十分困难,但想让自己从自律变成放纵却十分容易。

    拗开这些外在的眼光问题,回归在我们自己和家人身上时,我觉得自己还是相对理性的,也算看得开。这一点,在我看来,做得还是值得自己认可的。关于大宝这事,我看得可能比何太要开一点,至少目前为止,我觉得大宝是一个很正常很幸福的孩了,有家人的亲切陪伴,有上等的物质条件,同时在孩子对我们的依赖下,我们也确确实实感到成就和幸福。

    大宝出了意外,花光了我们仅有的那么点积蓄,还借了外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能奋发图强,赢下了在一线大城市定居的机会,有房有车还算有一点存款,事业稳定,我觉自己真的很了不起了,而且生活还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当然,我们都希望给予大宝更多,多到足以让她哪怕不能自给自足也能美好地过完她的一生。

    但是,我觉得这种想法还是过于虚无,虚到反而让自己没有了方向,只能停留在理想之中而无法落地。什么才叫足够, 什么才叫过完孩子的一生,在我们自己都没能足够理解人生和生命之前,是无法给出这个这些问题的答案的。所以,我们需自己真正去体会生命,理解生命,才能让我们在大宝身上有接地气的想法。而且,随着我们的年长,对生命的理解一定会发生改变,从而改变有关我们对大宝,甚至二宝的人生想法,但一定会往越来越好。

    从目前来看,大宝以后可以自理的概率还是挺大的,但自给自足丰衣足食可能相对困难。所以,我跟何太也做好了照顾大宝一辈子的准备,而且也想的多生两个个孩子去接力我们照顾大宝的责任考虑。我觉得,我们两夫妻在有生之年对大宝不离不弃可以有百分之百的保证,但想让她的其他兄弟姐妹也完全跟随我们这个意愿多少有点不切实际的。所以,我们只能尽最大的可能以身作则去提高这概率,但一定不要让自己陷入对后者绝对控制的无理陷阱,否则,无论前者做得多么好,对后者的完美期待只会让我们自己终生脆弱,一直活得惊心胆颤。

    怎么解决?我觉得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这是我们绝对能把控的,也是我们仅仅只能这么做的唯一出路。每个孩子我们都会一视同仁,都会倾尽我们所有的爱。至于未来的造化,就看他们自己的了,谁也掌控不了明天。

    我觉得最让自己心累的,就是老想着如何在自己死亡之前要做到什么份上,例如要买多少房子,存多少钱,给孩子买多少保险才能离开人世。但死神并不会听命于我们,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并不会让我们过好每一天。而生活到目前这个岁数,发现每天跟孩子家人相互陪伴,就是最大的价值。所以,与其老想着以后想要给孩子准备什么,还不如一心一意地跟孩子享受生活的琐碎,而这才是孩子最想要的东西。

    如果孩子身边没有了亲人,没有了人爱,再多的物质都让她活得空虚,更何况她们也未必会管理财产。所以,我们之前的那些想给孩子留下多少财产的问题都自欺欺人的。如果兄弟姐妹之间懂得爱,没钱也照样会相互帮助和爱护。这么看,我们要做的就是一心一意的专注陪伴和教育,过好每一天,用实际行动用爱过好每个时刻,用爱教会孩们去爱,谁都可以做到,仅此而已。因为爱,所以我们夫妻两也要懂得爱自己,让自己更加自律健康,去挣钱让家人更幸福,而过好每一天就是很自然而然的事了。

    在这种态度下生活,至于我们什么时候被死亡,那也无关要紧了。每活一天,我们就赚一天了。退一万步来说,如果孩子都无法相互照顾,当我们夫妻都离开的那一天,我们就已经完成了我们的使命,也活出了我们最大的成就,无怨无悔。剩下的就是把孩子们交给社会,交给时代,交给宇宙,交给他们自己的命运,我们会在天堂随时等候他们重新一家人团聚。

  • 相关阅读:
    UML箭头含义整理
    协变返回类型
    Thymeleaf取出model中的数据
    宝塔面板中的mysql查看密码问题
    宝塔面板如何登录
    mysql查看数据库、表的基本语句
    springboot拦截器实例
    Thymeleaf中的fragments学习
    食物链
    银河英雄传说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cd144140/p/1653661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