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生说,小鱼叶是白茶中的隐士,并不为众人所知。说到白茶吧,套路无非什么“单芽是银针,一芽一叶叫牡丹,一芽二叶属寿眉”等等通过茶叶的外在去评定。可以看到,同一棵树下的叶子,不同时间出来的就是不同命运。大家都喜欢喝春茶,特别是头春的白毫银针,经过了严冬的考验,积累下来的“第一泡”都是精华所在,这也是正宗头春的白毫银针可以贵到没有亲戚的原因。
林先生还告诉我,严格来说,只有头春的芽才算得上叫白毫银针,二春再冒出来的,其实差别已经很大,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喝得出来。所以,白茶也慢慢地被市场孵化出“二春”乃至“三春”银针的存在。白毫银针的价值还在于它的量相对较少,因为留给茶农采摘的时间非常紧迫,稍不留神,芽就变成小嫩叶了。当市场认准“单芽”叫银针的概念时,这些按奈不住成长出来的小叶子就挂上了“脚下料”的恶名了,不配银针,就只能把它们都挑出来。突然,想想这些没能考上100只得99的孩子被她们的父母嫌弃的样子,还挺心酸的。
我相信,觉得自己像“小鱼叶”这种怀才不遇的,应该不在少数,因为我曾经也是这样。人是观念的产物,而主观乃是主流,觉得自己还是不错的乐观的心态,应该是大部分人的主流想法。从而衍生了自己各种“高要求”的存在,但现实却往往大相径庭。自信有很多评判标准,当我没有学习到其他标准之前,各种外在的评价,就是我自信的来源,没有之一。“你做得还不错”,“你很平易近人”,“大家都很喜欢你”,“你的想法我很喜欢”......,这是我出来工作之后听到最多的声音,大家出来社会讲究的是“情商”,随随便便评判别人被认为是情商“低”的表现,所以没有人会说自己的不是,除非自己干涉了别人的利益。就算想法不一样,别人也得赞美个天花龙凤才说出最后那一句“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敢于否定自己的,太少了。这就是为什么自我改变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改变别人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亏,我已经吃了好多年。
如果觉得我好,很简单, 赞赏的话可以不用多说,买我的单就可以。这是我近年才刚刚学会的以“市场”角度作为我自信判断的唯一标准。我三年前喜欢上了写,到目前为止,算上各种草稿应该也超过了20+万字了。“你可以转行做作家了”等等类似的朋友圈回复会有,但不多,我还是会很真诚地和“调侃性”地回复他们一句:“你愿意买单吗?”。工作上,部门的各种技术售前工作几乎都被我承包了,我的方案和演绎基本都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你们是我们交流过最有想法和先进理念的公司”,如果没有“市场”的维度,我完全可以兴致勃勃地去跟老板谈升级加薪,理由是客户们都很喜欢我。当然,客户高兴,是成功交易的一个关键起点,但并不代表一定就会成功交易。所以,在公司,我经常鼓励每一位同事主动去接触市场,看看自己在公司的付出到底有没有成为产品或服务的一部分被客户接纳,甚至完全可以跳出自己的职能范围去看看我们整个团队到底哪里出现问题,如何更好地配合其他职能把产品或服务做好,让市场愿意买单。我希望传递的观念是:为自己打工,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小鱼叶。
想起“小鱼叶”,多少我还是有点沮丧,毕竟也是春茶,品质并不比银针差太多,只是被“单芽”的外在评判标准让白毫银针的品相没那么“好看”而已。我继续追问了林先生,那些被挑选出来的小鱼叶怎么办,有人愿意买单吗?林先生告诉我,被挑选出来的这些小叶子,很多都被茶农自己留下来品尝了。听到这里,心里舒缓了一点,至少还有他们的主人在赏识。小鱼叶的存在是必然的,但这么好的东西仅仅因为外观而被人“嫌弃”,确实有点让人惋惜。我问林先生,能否从采摘工艺上尽量减少小鱼叶的产生,保留他们该有的价值。他跟我说,现在小鱼叶直接跟银针一起卖了,而且不是建立在价格下降的基础上,甚至现在一年比一年更高价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