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限修饰符
概述
在Java当中提供了四种权限修饰符,使用不同的访问权限修饰符修饰时,被修饰的内容会有不同的访问权限。
public:公共的
protect:受保护的
(default):默认不写
private:私有的
不同的权限修饰符有不同的访问能力
public | protected | (default) | private | |
---|---|---|---|---|
同一类中 | √ | √ | √ | √ |
同一包下不同类中 | √ | √ | √ | × |
不同包的子类中 | √ | √ | × | × |
不同包的非子类中 | √ | × | × |
可见,private 是最小的权限,public是最大的权限。
编写代码建议使用:
成员变量:使用private ,隐藏细节
构造方法:使用public,方便创建对象
成员方法:建议使用public,方便调用。
备注:【默认级别】,是不写的
内部类
概述
什么是内部类
将类A定义在另一个类B里面,里面的类A就称为内部类,类B则称为外部类。
成员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定义在类中方法外的类
格式:
修饰符 class 外部类名称 { 修饰符 class 内部类名称{ //...... } //..... }
在描述事物时,如果一个事物包含另外的其他的事物,就可以使用内部类这种结构。定义在【成员位置】
比如:心脏和身体的关系,此时就需要使用内部类的结构来描述这类事物。
访问特点
内部类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包括私有成员
外部类要访问内部类的成员,必须建立内部类的对象
创建内部类对象的格式
外部类类名.内部类类名 对象名 = new 外部类类名().new 内部类类名();
备注:内部类仍然是一个独立的类,编译之后依然会生成一个独立的.class文件,该类文件名称:外部类类名$内部类名.class
匿名内部类【重点】
匿名内部类:是内部类的简写。他本质其实是一个带着具体实现父类或者父接口的匿名的子类对象
开发中,最常用到的内部类是【匿名内部类】
前提
匿名内部类必须【继承一个父类】或者【实现一个接口】,伴随着重写父类或者父接口当中的抽象方法。
new 父类名或者父接口名 { // 方法的重写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 // 重写的方法体内容。。。 } };
通常在方法的形式参数是接口或者抽象类时,一般将匿名内部类作为实参进行参数传递。
public interface Animal { // 吃 public abstract void eat(); } // 定义一个启动类 public class DemoAnonymous { // 定义成员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showEat(Animal animal){ animal.ea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采用匿名内部类的方式来写 // 多态写法 // 等号左边:接口 // 等号右边:本质是Animal接口的子类对象 Animal animal = new Animal() { @Override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猫吃鱼"); } }; showEat(animal); // 猫吃鱼 // 简化一下 showEat(new Animal(){ @Override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猫吃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