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种设计模式简要描述


    1.单例模式

    确定某个类只有一个实例,而且自行实例化并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

    2.工厂模式

    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工厂方法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

    3.抽象工厂模式

    为创建一组相关或相互依赖的对象提供一个接口,而且无需指定他们的具体类

    4.模版方法模式

    定义一个操作中的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其子类,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一个算法的结构即可重定义该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

    5.建造着模式

    将一个复杂的对象的构建与他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6.代理模式

    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7.原型模式

    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并且通过拷贝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

    8.中介者模式

    用一个中介对象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中介者使各对象间不需要显示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其耦合松散,而且可以独立的改变他们之间的交互

    9.命令模式

    把一个请求或者操作封装在命令对象中。命令模式允许系统使用不同的请求把客户端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者记录请求日志,可以提供命令的撤销或恢复功能

    10.责任链模式

    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类请求的发送对象和接受对象之间的耦合关系,将这些对象连接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

    11.装饰模式

    动态的给一个对象增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增加功能来说,他相比生成子类更加灵活

    12.策略模式

    定义一种算法,使每个算法都封装起来,并且使他们可以互相转换

    13.适配器模式

    将一个类的接口变换成客户所需要的另外一种接口,从而使原本因接口不匹配而无法在一起工作的两个类能够在一起工作

    14.迭代器模式

    提供一种方法访问一个对象中各个元素,而又不需暴露该对象的内部实现细节

    15.组合模式

    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16.观察者模式

    定义对象中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使得每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使得所有依赖与他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17.门面模式

    要求一个子系统的外部与其内部的通信必须通过一个统一的对象进行,门面模式提供一个高层次的接口,使得子系统更容易使用

    18.备忘录模式

    在不破坏一个对象的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这样以后就可以将该对象恢复到之前保存的状态

    19.访问者模式

    封装一些作用于某种数据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他可以不改变数据结构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的操作

    20.状态模式

    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时允许其改变行为,这个对象看起来像是改变了其类

    21.解释器模式

    给定一种语言,定义他的文法的一种表示,并定义一个解释器,该解释器使用该表示解释语言中的句子

    22.亨元模式

    使用共享对象可有效的支持大量的细粒度的对象

    23.桥梁模式

    将抽象和实现解耦,使得两者可以独立的变化

  • 相关阅读:
    目录或文件被损坏且无法读取怎么办
    mvn前端node版本工具操作手册
    经典算法思想1——动态规划( Dynamic Programming)
    二叉树的遍历
    2.1最长递增子序列动态规划解法
    二叉树遍历分析(后缀算法的灵魂)
    记一次hive提交spark任务报错
    Ue4 CharacterMovementComponent 角色移动组件
    Ue4 TArray的属性同步
    Python 特殊语法 filter、map、reduce、lambda、yield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angzxblog/p/899594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