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甫】☀内侧小解析---小行动(1)


    三层架构:

    1:数据访问层:主要是对非原始数据(数据库或者文本文件等存放数据的形式)的操作层,而不是指原始数据,也就是说,是对数据的操作,而不是数据库,具体为业务逻辑层或表示层提供数据服务.
    2:业务逻辑层:主要是针对具体的问题的操作,也可以理解成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如果说数据层是积木,那逻辑层就是对这些积木的搭建。
    3:界面层:主要表示WEB方式,也可以表示成WINFORM方式,WEB方式也可以表现成:aspx,如果逻辑层相当强大和完善,无论表现层如何定义和更改,逻辑层都能完善地提供服务。

     区分方法

    1:数据访问层:主要看数据层里面有没有包含逻辑处理,实际上它的各个函数主要完成各个对数据文件的操作。而不必管其他操作。
    2:业务逻辑层:主要负责对数据层的操作。也就是说把一些数据层的操作进行组合。
    3:表示层:主要对用户的请求接受,以及数据的返回,为客户端提供应用程序的访问。
    表示层,位于最外层(最上层),最接近用户。用于显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操作的界面。
    优点:
    1、开发人员可以只关注整个结构中的其中某一层;
    2、可以很容易的用新的实现来替换原有层次的实现;
    3、可以降低层与层之间的依赖;
    4、有利于标准化;
    5、利于各层逻辑的复用。
    6、结构更加的明确
    7、在后期维护的时候,极大地降低了维护成本和维护时间
    缺点:
    1、降低了系统的性能。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不采用分层式结构,很多业务可以直接造访数据库,以此获取相应的数据,如今却必须通过中间层来完成。
    2、有时会导致级联的修改。这种修改尤其体现在自上而下的方向。如果在表示层中需要增加一个功能,为保证其设计符合分层式结构,可能需要在相应的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中都增加相应的代码。
    3、增加了开发成本。
  • 相关阅读:
    Effective.Java第67-77条(异常相关)
    淘宝店的图片哪里来的
    SEO高手在扯蛋?
    多少人,没能熬过那最初的三厘米!
    网站要提高权重要总结三点
    真正的干货是什么?
    google打不开怎么办?谷歌打不开的解决方法
    StatCounter
    教你如何抢注一个快过期的域名
    正确识别希捷Backup Plus新睿品1TB正品,杜绝奸商猖獗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angxiangxiang/p/539737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