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Django的Rest Framework框架的RESTful规范研究


    一、什么是RESTful规范

      总的来说:RESTful规范就是一个非技术,人为约定的一个面向资源的架构理念。

    • REST与技术无关,代表的是一种软件架构风格,REST是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的简称,中文翻译为“表征状态转移”
    • REST从资源的角度类审视整个网络,它将分布在网络中某个节点的资源通过URL进行标识,客户端应用通过URL来获取资源的表征,获得这些表征致使这些应用转变状态
    • REST与技术无关,代表的是一种软件架构风格,REST是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的简称,中文翻译为“表征状态转移”
    • 所有的数据,不过是通过网络获取的还是操作(增删改查)的数据,都是资源,将一切数据视为资源是REST区别与其他架构风格的最本质属性
    • 对于REST这种面向资源的架构风格,有人提出一种全新的结构理念,即:面向资源架构(ROA:Resour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二、RESTful规范的API设计

    • API与用户的通信协议,总是使用HTTPs协议
    • 域名
    • 版本
    • 路径:这里的路径通常使用名词,且请求的都是资源(可以是复数)
    • 请求方法(get,post,put,patch等等),包含了所有的请求方式
    • 过滤:相当于在看路径上用k=v的方式搭载请求条件
    • 状态码
    • 错误的信息:包含error作为key
    • 返回结果:针对不同的操作,都有相应的返回结果。可以不参照,只是规范罢了
    • Hypermedia API,RESTful API最好做到Hypermedia,即返回结果中提供链接,连向其他API方法,使得用户不查文档,也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三、基于Django实现的

    路由系统:

    urlpatterns = [
        url(r'^users/$', views.Users.as_view()),
        url(r'^users2/$', views.user2),
    
    ]

    视图函数:

    复制代码
    import json
    
    def  user2(request):
        if request.method=='GET':
            dic = {'status':200,'name': 'lqz2', 'age': 18}
            return HttpResponse(json.dumps(dic))
        elif request.method=='POST':
            dic = {'status': 200, 'msg': '修改成功'}
            return JsonResponse(dic)
    
    class Users(View):
        def get(self, request):
            dic = {'status':200,'name': 'lqz', 'age': 18}
            return HttpResponse(json.dumps(dic))
    
        def post(self, request):
            dic = {'status': 200, 'msg': '修改成功'}
            return JsonResponse(dic)
    复制代码
  • 相关阅读:
    springmvc文件上传后访问上传的图片时404
    springmvc文件上传
    springmvc的注解开发
    使用maven简单搭建springmvc
    mybatis的逆向工程
    mybatis的动态sql
    使用maven创建项目配置mybatis
    使用maven和myeclipse配置hibernate以及基本的入门程序
    maven的常用命令
    try-with-resources和multi-catch的使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anglei957/p/1111529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