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基础
信息论的基本想法 - 如何量化信息?
- 非常可能发生的事件信息量较少,确保能够发生的事件应该没有信息量。
- 较不可能发生的实践具有更高的信息量。
- 独立事件应具有增量的信息。例如,投掷的硬币两次正面朝上传递的信息量,应该是投掷一次硬币正面朝上的信息量的两倍。
为了满足上述三个性质,定义一个事件(X=x)的自信息为
其中(P(x))为观察到该事件的概率。
自信息只能处理单个的输出。可以用香农熵(Shannon entropy)来对整个概率分布中的不确定性总量进行量化:
一个分布的香农熵是指遵循这个分布的事件所产生的期望信息总量,它给出了对依据概率分布(P)生成的符号进行编码所需的比特数在平均意义上的下界(当对数底数不是 2 时,单位将有所不同)。
可以将问题理解为给一些字符编码,这些字符出现的频率不同,我们给那些出现频率高的字符,优先赋予较短的编码,给那些出现频率低的字符,赋予稍长一些的编码,这个问题可以用数据结构中的哈弗曼树解决,(-logP(x))可以理解为在这种策略下,赋予字符(x)的编码长度。
如果我们对于同一随机变量(X)有两个单独的概率分布(P(x))和(Q(x)),我们可以使用KL散度(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来衡量这两个分布的差异:
KL 散度衡量的是,当我们使用一种被设计成能够使得概率分布 Q 产生的消息的长度最小的编码(记为BQ),发送包含由概率分布 P 产生的符号的消息时,多发送的消息长度,这里的多是相对于使用能够使得概率分布 P 产生的消息的长度最小的编码(记为BP)。
因为消息是以概率P发送的,所以使用编码BP才能使消息长度最短,使用编码BQ会多发送一些比特,KL散度衡量的就是多发送的比特长度。所以我们很容易知道KL散度是非负的,KL 散度为 0 当且仅当P 和 Q 在离散型变量的情况下是相同的分布,或者在连续型变量的情况下是几乎处处相同的。
一个和 KL 散度密切联系的量是交叉熵(cross-entropy),
针对 Q 最小化交叉熵等价于最小化 KL 散度,因为 Q 并不参与被省略的那一项。在机器学习分类任务中,Q为神经网络学习到的分布,P为数据真实分布,(P(x))的取值只有1(正确分类)和0(错误分类)两种可能,所以
恒成立,即交叉熵的值与KL散度相等(信息论中,0log0=0)。
GAN之前,如何寻找数据的分布?
假设我们想找到一个数据分布(P_{data}(x)),使一张图片看起来像是二次元头像,其中(x)是一个高维向量,代表一张图片。在整个向量空间中,只有一小部分空间中的向量所代表的图片像是二次元头像,比如下图中的蓝色区域
我们所要寻找的分布(P_{data}(x)),应该在蓝色区域概率高,在其他区域概率低。
在GAN之前,我们使用的是最大似然估计方法:
- 给定一个真实数据分布(P_{data}(x)),并且我们可以从中抽样
- 假设一个数据分布(P_G(x; heta)),其中( heta)为参数(如果假设为高斯分布,( heta)就是分布的均值与方差)
- 寻找使(P_G(x; heta))最接近(P_{data}(x))的参数( heta)
- 从(P_{data}(x))中抽样得到({x^1,x^2,dots,x^m}),我们可以计算出从(P_G(x; heta))中抽样得到这些样本的概率(P_G(x^i; heta))
- 似然函数(L=prod limits ^m _{i=1} P_G(x^i; heta))
- 寻找( heta^*)使L最大
我们对( heta^*)进一步计算:
我们假设样本({x^1,x^2,dots,x^m})的分布与(P_{data}(x))的分布几乎一致,并且把(sum limits ^m _{i=1} logP_G(x^i; heta))理解为m倍的数学期望,那么
所以,求参数( heta)使似然函数最大,就是使交叉熵与KL散度最小,由上节内容可知,这就是使两个概率分布最相似。
上述做法有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数据的分布很可能不是高斯分布,而是极其复杂、很难预估的分布,我们无法提前写出(P_G(x; heta))的表达式,这时我们只能用神经网络来表示它。
生成对抗网络
生成器G是一个神经网络,它定义了一个概率分布(P_G),由于神经网络可以近似任意函数,所以无论目标概率分布多复杂,我们都可以近似它。
此时我们要寻找的生成器(G^*=argminlimits_GDiv(P_G,P_{data}))
那么,如何计算(Div(P_G,P_{data})),即两个分布的差异呢?
鉴别器D同样是一个神经网络,将生成器生成的样本与真实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输入D中,D的输出为(D(x)),
设目标函数
我们要寻找的鉴别器(D^*=argmaxlimits_DV(D,G)),给定(G),(D^*)可以最大化
即给定(x),(D^*)可以最大化(P_{data}(x)logD(x)+P_G(x)log(1-D(x)))
设(f(D)=alog(D)+blog(1-D)),求极值点得(D^*=frac{a}{a+b}),即
此时目标函数
与两个分布的JS散度正相关。
回到前面的问题,目标函数可以衡量两个分布的JS散度(差异度),所以(G^*=argminlimits_Gmaxlimits_DV(G,D)),
- 步骤1:固定生成器G,更新鉴别器D使目标函数最大
- 步骤2:固定鉴别器D,更新生成器G使目标函数最小
以上三个生成器中,(G_3)是最优的。
GAN的算法
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在一次训练迭代中,D迭代的次数比G多?
若G迭代次数过多,会使D陷入局部最优,如下图:
- 表面上,由于G的更新,找到了更小的(maxlimits_DV(G,D)),但此时G已经变为了(G_1),非常不幸的是,上文已经说过,在G的更新过程中,D是被固定的;也就是说,此时(G_1=argminlimits_GV(G_1,D_0)),而(D_0 eq argmaxlimits_DV(G_1,D));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假设(G_0approx G_1),而这要求(G)的更新不能过于频繁。同时,若(G)更新过于频繁,会产生过拟合,对于不同的输入(z),生成器只会产生最讨好(D)的那个输出,破坏了模型的多样性。
- 但若频繁更新(D),同样会使鉴别器过拟合,此时任何生成器的输出都不能满足(D),使优化更困难。
综合起来,(G)的迭代次数不能多于(D),同时两者都不能在一个训练迭代中循环太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