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第十四章 如何阅读想象文学


      当目前为止本书讨论的只是大部分人阅读的一半而已(论述性作品),或许更少。如果同时讨论想象文学和论述性作品可能带来困扰,但现在不能忽略
    这一点了。
      在此之前有一个奇怪的矛盾说法:阅读想象文学作品更困难,而一般人却似乎更广泛的拥有阅读文学的技巧。为什么呢?很多人喜欢小说却说不出理由
    ,可能只是阅读了表象。想象文学的主要目的是娱乐而非教育,所以更容易讨好,而知道为什么能讨好则比较困难。要分析美丽比美丽自身困难多了。
      这里只给出一些如何阅读想象文学的建议,先从否定的说法谈起,其次用类推将非小说规则转为小说阅读规则,最后在下一章会谈到阅读特殊形态
    想象文学发生的事情。
    读想象文学的“不要”
      为了用否定的心态来说明,有必要先掌握论述性与想象文学的差异,以便理解规则的差异。
      ①最明显的差异:目标不同。论述性作品要传达的是知识,想象文学是在阐述经验本身,而这对心智有不同的要求。我们经由感官与想象体验,运用判断与
    推理即理智来理解。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一边倒只是比重偏向不同。小说主要时运用想象力,这与理性的科学与哲学相反。
      关于上述事实引出否定指令: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
      主动的阅读适用于任何阅读,但适用的方法不大相同。阅读论述性的作品应保持警觉,用理性做观点的筛子;而阅读诗与小说时,我们应放松警惕,带着
    活力的热情让故事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让故事贯穿我们,做任何它想做的事。我们一定得打开心灵接纳它。
      论述性的作品给我们真实世界,让我们尽可能理解客观世界。但我们也不是完全活在这些东西里,偶尔我们要逃避真实世界,逃避到一个更深沉或更伟大的
    世界里,这是我们内在的真实世界,我们独特的世界观。阅读想象文学应该以达成某种深沉的经验为目标,这些规则应该尽可能地去除我们体验这种深沉感的阻碍
      ②论述性与想象文学目标的不同又必然造成写法的不同。论说性作品逻辑清晰,每个字都有明确的意思,清晰唯一的描述事实。而想象文学尽量让文字多义,
    字里行间蕴含多重隐喻,增加文章的丰富和渲染力。
      从这个事实我们得到另一个否定的指令:在想象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那是逻辑的,不是诗的。(但想象文学中也包含类似的因素)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想象文学中学习----我们可以从每天生活的经验中学习,所以我们也可以从小说创造出的经验中学习,但这与从哲学或科学中学习不同。论说性
    作品不会提供新奇的经验而只是我们已经有的或者可以获得的。而想象文学则藉由创造我们可以从中学习的经验,教导我们衍生的意义(什么是衍生的意义?),为此
    我们需要从自己的经验中思考。
      ③最后一个否定的指令:不要用适用于传递知识的,与真理一致的标准来批评小说。
      我们阅读小说时想要的是一个故事,对一个好故事来说,所谓“真理”就是一种写实,一种内在可能性,或与真实的神似,只要它能自圆其说有一个合理的整体就
    可以了。这个故事只要确实能在小说家笔下所创造,再经过我们内心重新创造的世界中发生,就够了。不需要客观反映现实(类似于画画与拍照的区别)。你不能通过
    生活经验判断故事的真实性,因为那都是独一无二的体验。
    阅读想象文学的一般规则
      为了让上面“不要”的规则更有帮助,还需要一些由阅读论说性作品衍生出的建设性的建议。
      阅读论说性作品的三组规则:找出作品的整体及部分结构;定义与诠释书中的共识,主旨与论述;评论作者的学说,以赞同或反对的意见完成我们对作品的理解。
    我们称这三组规则为架构性,诠释性与评论性。
      ①架构性:
      1)你必须将想象文学归类。(小说,诗歌,戏剧等)
      2)你要能抓住整本书的大意,即简短说明一本书说了什么。对于论述性作品的大意可以用解决问题的方程式,会对问题的回答来说明。而一篇故事的大意总是在
    情节之中,除非你能简要的说明剧情----不是主旨或论述(这时否定的指令)----否则你还没抓住重点。
      3)你要知道整本书各部分是如何架构起来的。在论说性作品中部分架构是与整体架构有关的,部分问题的解决对整体问题的解决有帮助。在小说中这些部分是不
    同的阶段,作者借此发展情节----角色与故事的细节。要了解故事的架构,你要知道故事如何开始、经过、结局,什么因素带来故事的高潮,及在哪发生,这之后的
    影响是什么(故事高潮发生后的结果)。
      小说各部分更加紧密,而论说性作品的各个部分可以独立解读。
      ②诠释性:
      1)小说的要素是插曲、事件、角色(角色的思想,语言,动作),作者通过要素的变化来说故事。小说的要素对应论说性作品的共识。论说性作品中你需要与作者
    达成共识,在小说中你要熟知每个事物与人物的细节,否则你无法感同身受。
      2)共识与主旨有关,小说的要素与整个表现的场景或背景有关。阅读小说时类似找出主旨的规则:在这个想象的世界中宾至如归。把自己放在这个世界里,了解
    这个世界,用同情心与洞察力参与事件的发生,就像在现实世界中一样。这样小说中的要素便不会像是机械的棋子,而被赋予真正存活的活力。
      3)如果说论述性作品有任何活动,那就是论述的发展:由证据与理由到结构的逻辑演变,所以阅读时你需要追踪论述的发展。在找出共识与主旨后,你要分析其推论。
    阅读小说时,在你熟悉要素、加入想象的生活、同意世界的设定后,你要跟随他们完成这场探险。这些场景或背景、社会的组合,是小说中各要素静态的联系(与主旨相同)。
    而情节的披露(论述的发展)是动态的联系。
      这些类似的规则就像是隐喻或象征,不需要去仔细检验。了解这些规则不但不会破坏阅读想象文学的乐趣,你还会对自己喜乐的来源有更多了解,现在你知道你为什么
    喜欢。
      ③解释性:
      在论述性作品中,在你还不了解一本书之前,不要评论一本书----不要说你同意或反对这个观点。这里类似的规则是:在你衷心感激作者试着为你创造的经验之前,不要
    批评一本想象的作品。
      这里有一个重要推论:一个好读者不会质疑作者所创造出来,然后在他自己心中又重新再创造一遍的世界。我们要接纳作者的主题、想法与前提。我们所能批评的只是他所
    创造出的结果。换句话说,对于小说,我们不应该反对或赞成,而是喜欢或不喜欢。论述性作品中我们关心的事实,而这里我们关心的是它的美丽。
      你完成这些阅读阶段之后,就可以评论了。你的评论来自你的品位(欣赏美丽的水平),你要指出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说出那些地方是好的或不好的并给出理由。
     
  • 相关阅读:
    Vue 第六章 组件切换component、transition-group渲染
    Vue 第五章 钩子函数实现半场动画
    Vue 第四章 动画效果、animate第三方插件动画效果
    Vue 第三章 使用vue-resource列表案例、全局根域名配置
    hive介绍
    Hive性能优化--map数和reduce数
    Storm实现实时大数据分析
    hive架构原理简析-mapreduce部分
    hive入门学习线路指导
    HBase基本概念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like-code/p/1350711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