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宋代〕

    1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2 
    3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4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 注释
     2 定风波:词牌名。
     3 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4 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5 已而:过了一会儿。
     6 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7 吟啸:吟咏长啸。
     8 芒鞋:草鞋。
     9 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10 料峭:微寒的样子。
    11 斜照:偏西的阳光。
    12 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13 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1 中心思想
    2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3 只要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顺境不骄,逆境不惧,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宁静和快乐。作者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途中遇雨所感所思,表达了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突遇风雨,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 相关阅读:
    图与链表的深拷贝
    Codeforces Round #686(Div.3) [C- Sequence
    前缀和
    递归改非递归
    STL源码剖析笔记
    第六章 进程
    C++ 设计模式--模板模式、策略模式、观察者模式
    宏定义方式 进行枚举类型和枚举类型的相互转换
    Linux常见信号介绍
    git rebase 操作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j-q/p/1493385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