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路工程》——(三)步行街规划、自行车专用道、公交车专用道和停靠站及道路无障碍系统设施


    步行街规划

    步行街理论:

    将市中心一定的区域作为行人专用区,在这里原则上排除汽车交通,改建成适合行人活动的优先区,在其周围设置停车场。

    步行街不仅有商业服务,而且还有供居民休闲、漫步、娱乐的设施以及绿化地带和美化环境的建筑小品。

    步行街类型

    1. 完全步行街(封闭式步行街)
    2. 公共交通步行街
    3. 局部步行街
    4. 地下步行街

    步行街设置原则:

    1. 保证便捷的交通联系
    2. 体现公交优先并注重地区经济效益
    3. 横断面的布置要便于步行

    自行车专用道

    自行车是一种 门到门、连续性的 个体交通工具,是我国中小城市常规三大出行方式(公交车、自行车、步行)之一。

    专用自行车道设计

    1. 设置条件

      德国规定 当汽车交通量为 (3000辆/日) 、自行车交通量超过 (200辆/日)应设自行车道。

      英国规定 自行车交通量超过 (100辆/日) 的工矿居民区,需要设置自行车道。

      在 超过 (1500辆/日) 的城镇地区,应独立设置自行车专用道。

    2. 专用自行车道的线性设计

      • 视距——制动停车视距是反应时间(骑车人发现障碍物后,到开始控闸的时间)、骑行的距离及控闸后到停车时所行距离之和

        反应时间以 (1s) 计算,以 (15km/h) 的速度行驶,反应时行驶的距离为 $l_反 = cfrac{V_自}{3.6} t_反 = 4.1m $ ,日本经实验测定,控闸到停车的距离 (S_制 = 2m) ,则视距 (S) 为:(S_自 = l_反 + S_制 = 4.1 + 2 = 6.1m)

      • 自行车道的曲线半径——在居住区街坊,自行车专用道曲线半径可小些,下坡时为保证安全,应增大半径。

      • 超高——在纵坡平缓及单向上坡路段,有无超高并不影响安全。在 (3\%) 以上的连续下坡时,自行车有相当的速度,其坡长与坡度的乘积大于 (500) 时,应设小于 (5\%) 的超高。

      • 曲线加宽

      • 纵坡——对陡坡要限制坡长

      纵坡度 (5.0\%) (4.5\%) (4.0\%) (3.5\%) (3.0\%) (2.5\%)
      限制坡长 (m) 50 100 200 250(150) 500(200) (300)

      注:( )内的数值为我国自行车限制坡长数值;无括弧内数值为日本自行车限制坡长数值。

      • 竖曲线——竖曲线长度为 (5 sim 10m)
    3. 自行车专用道与机动车道的交叉

      自行车专用道与机动车道或铁路在同一平面交叉或连接时,应按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计算,交叉口形状宜正交。交叉口要标有鲜明的路面标志线,并采用防滑路面以利安全,连接处的路面尽可能平顺。

    4. 自行车道与人行道合道

      在不具备专用自行车道系统的城市,在自行车交通量或行人交通量不大的街道上可对城市道路横断面不知进行优化:

      • 非机动车与人行道设在同一平面,机动车道在另一平面
      • 在交叉口建立无障碍通道
      • 完善隔离措施
      • 合理安排道路附属设备
      • 合理布置地下管线

      自行车与行人合道方案有点:

      •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彻底隔离
      • 无障碍系统得到保证
      • 降低道路建设成本
      • 非机动车停车问题有较好的空间位置
      • 污染隔离完善
      • 地下管线共同沟位置较好
      • 留有较大的余地

    公共交通用专用车道和停靠站设计

    主、次干路每条车道交通量大于 (500pcu/h) 及公交车辆大于 (90辆/h) 时,宜设置常规公交专用车道。

    常规公交车专用车道通常设置在最外侧车道上,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 (3.5m) ,在平交路口宜连续设置。

    城区公共交通停靠站间距宜为 (400 sim 800m) ,郊区停靠站间距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停靠站设置

    公交停靠站可分为直接式和港湾式。

    城市主、次干路交通量较大的支路上的车站宜采用港湾式公交停靠站。

    图2-12公共交通停靠站设计.jpg

    道路无障碍系统设施

    1. 缘石坡道——缘石坡道是为乘轮椅者避免人行道路缘石带来的通行障碍(原为 (15 sim 17cm) 的高差)而设置的一种坡道。

      图2-13缘石坡道图.jpg

    2. 坡道和梯道——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所设置的轮椅坡道和安全梯道,在坡道和梯道两侧应设扶手。城市中心地区可设置垂直升降梯取代轮椅坡道。

    3. 盲道——盲道是在人行道上铺设一种固定形态的地面砖,使视残者产生不同的脚感,借助盲杖触及,诱导他们向前行走和辨别方向以及到达目的地的通道。盲道表面触感部分以下的厚度应与人行道砖一致,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可有电线杆、拉线、 树木等障碍物。分为行进盲道提示盲道两种。

      • 行进盲道是在人行道纵向辟出一条适当宽度的带状范围,表面呈条形状。行进盲道的宽度一般为 (0.3 sim 0.6m) ,视人行道宽度选下限或上限。人行道设有树池的,行进盲道可设在距树池(0.25sim0.5m)处;人行道外侧有围墙、花台或绿地带的,行进盲道距它们 盲道的起占、终占及拐弯外应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图2-14盲道板材平面布置图.jpg

      • 提示盲道表面呈圆点状,设在盲道拐弯处,终点处和需要示意服务设施的地方。终点处和需要示意服务设施的地方,如人行 横道处、公交车站处、有障碍物处,故也称为转向停步块。提示盲道的长度大于行进盲道的宽度,人行道中有台阶、坡道和障碍物等,在相距(0.25 sim 0.5m)处应设提示盲道。距人行横道入口、广场入口、地下铁道入口等(0.25 sim 0.5m)处应设提示盲道,其长度与各入口的宽度相对应。提示盲道的宽度为(0.3 sim 0.6m)。候车站牌 一侧应设提示盲道,其长度为(4 sim 6m),提示盲道距路边应为(0.25 sim 0.5m)
        图2-15~18提示盲道.jpg

    作者: 暮颜 —— 衣带渐宽终不悔
    出处:https://www.cnblogs.com/vocaloid-fan1995/
    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vocaloid-fan1995/p/WalkingStreet_CycleWay_etc.html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知识共享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 相关阅读:
    InnoDB的数据页结构
    InnoDB的行溢出数据,Char的行结构存储
    InnoDB的行记录格式, Compact, Redundant, Compressed, Dynamic
    python py_innodb_page_info.py -v /usr/local/var/mysql/ibdata1
    InnoDB的表类型,逻辑存储结构,物理存储结构
    InnoDB存储引擎的表空间文件,重做日志文件
    MYSQL数据库的套接字文件,pid文件,表结构文件
    MYSQL数据库的日志文件
    MYSQL数据库的参数文件
    InnoDB的启动,关闭,恢复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vocaloid-fan1995/p/WalkingStreet_CycleWay_etc.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