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冬天,我把自己毕业季求职经历写成了近三万字的《我的超长综合面经》,在人人网上发表后意料之外地被无数转发和转载,登上了报纸、电台、杂志,大概称得上成为了“初代网红”;之后的几年,每到校招季,我的面经又会被捞起来转发一波。2015年的夏天,我转换职业路径成为了一名校招HR,一年收五位数的简历,去很多城市宣讲和面试,用严苛的层层筛选招一批非常精英的应届生;之后的几年,每到校招季,我又把这样的过程再重复一遍。2019年的今天,我已经完整地做了四个周期的校招,并开启了第五个周期。从桌子那一头的“面霸”,到桌子这一头的“操盘手”,这奇幻的经历像是一部首尾呼应的纪录片,记录了我自己的成长,记录了校招求职市场的风云变幻,也记录了一波又一波的年轻人,在自我与梦想之间的迷惘和突围。 我想可能是时候写个续篇了,以飨所有“看我面经长大”的人。
你将读到:
Part 1 这些年我经历了什么
Part 2 回看当年找工作的自己,哪里明智&哪里幼稚
Part 3 想对校招同学们说的话
(这次没有三万字,只有一万一)
【Part 1】这些年我经历了什么
工作八年,我历经了三家公司,横跨两个不太相关的行业,体验了三种几乎完全不同的职能,先后做了七个职位。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往下读我的流水账。但是我希望你不戴滤镜也不带价值判断地去看,因为我写它的时候既不作为“成功经验”,也不作为“失败教训”,这就是我走过的路,没有繁花也没有荆棘,但至少一路风景不负年华。
2011年7月,正如你们都已经知道的“前篇结局”,我加入宝洁,成了个“卖洗发水的”。我的第一个职位,是在天津负责大卖场渠道的门店运营,更直观点说,是带着一个五六个人的销售代表团队,保证宝洁产品在30个大卖场足够卖、并有希望卖得越来越多。这份工作极大地满足了我最初选择在快消做销售的“理想主义情怀”。在坐着不同的交通工具去到城市不同角落的时刻,在凌晨搭完了堆头和促销员坐在屋顶喝一瓶汽水的时刻,在围坐在肯德基开团队会表扬某个销售代表提前完成目标的时刻,我能真实地触摸到所谓“平凡生活里的英雄梦想”。多年以后,我负责玛氏的管理培训生项目,这个项目要在三年里去三个不同的部门轮岗。许多管培生想去做区域销售的动机和我当年一模一样,因为这个经历可以“吹一辈子牛”,和从来不是一个世界里的人称兄道弟,还领着这帮兄弟打下一片江山。应该说后两句话多多少少是实现了,但相比于“吹一辈子牛”,我更可能一辈子怀念这段简单的日子,摆完一面货架就有盛大的成就感,请吃一顿饭就能和对方推心置腹,做完一个小项目就能得到Sales GM抄送全公司的赞美。我以为我会认识一个复杂的江湖,其实这个江湖清澈见底;我以为我用这种方式能迅速完成向成熟社会人的转化,其实是享用了这个社会最善意的保护。
2012年11月,因为第一个职位上经营的成绩和信任,我在同届小伙伴里最早升职,打包行李搬家去了杭州,担任华东一个大客户的客户经理。这是在第一个职位的时候最为艳羡的角色,相比于穿梭在门店间纠缠种种陈列细节,这个角色掌握资源、运筹帷幄,甚至还有一个助理。然而,这也是我并没有完全做好准备就仓皇上岗的一个职位。我仍记得在那个杭州几十年来最冷的冬天,我绝望地蜷缩在被窝里,甚至不想起床走过两米的路去到房间另一头我的办公桌;我仍记得在每一个谈判进入僵局的傍晚,我独自坐在客户楼下的麦当劳,啃着汉堡薯条却几乎感觉不到它们的味道;我仍记得每当有朋友要来杭州游玩的时候,我多么兴奋地去规划行程,因为哪怕只有两三日的陪伴也是我孤独日子里难得的阳光。当天气终于暖和起来的时候,我的工作才慢慢步入了正轨,数字也逐渐好看了许多。但我没有感觉到劫后余生的快乐,也没有感觉到突出重围的成长,甚至于当我看向那些团队里极其优秀的前辈时,我也没有仰慕。再给我两三年去成为ta们,对我来说没有吸引力,当然也很可能我根本不能成为ta们。我在深夜细细拨开自己于这两个岗位上的体验,发现“达成结果”本身给我带来的,更多是一种虚荣心的满足,那是一种浅在的、短暂的愉悦,远不足以成为我长久动力的来源。而能够让我久久回味、发自内心骄傲的,是和人有关的部分——观察人们的多样,共情人们的内心,见证人们的成就。在我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常常会被问是对数字更感兴趣、还是对人更感兴趣,但其实那个时候我不明白这个问题的内涵,我的数学和逻辑不错,沟通技巧也挺好,所以我会回答我站在中间、哪边都可以。经历了这些我才明白,粗略地具有做一件事的能力,和发自内心地喜欢做一件事,是完全不一样的。后来我也经常问候选人这个问题,通常我还会加上一个选择——数字、人、流程,我也不确定他们中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但希望我问了,就能让他们多一点机会去思考。
2013年下半年,我开始零敲碎打地谋划离开。11月,当又一个冬天来临的时候,我的个人生活也因为一系列变故经历了极寒,而玛氏的offer,雪中送炭。后来,玛氏还赋予了我很多很多,包括最富有意义的职业方向转换。但仅仅在这个时刻,玛氏的机会让我能物理上换一个生活环境、心理上一切重新开始,把我从沮丧的沼泽拉扯上岸,就足够我感恩一生。
2014年1月,我回到北京,租了公司街对面的房子。这份工作是销售部门的培训讲师,工作的日常是飞行在祖国大江南北的各个城市,给销售团队讲课,课程内容包括销售技巧、领导力、品类趋势等等,包罗万象。尽管是新的职能,对于生长在人民教师家族的我来说,好像基因里写着讲课的技巧,一开始就得心应手。我感谢这份几乎没有走过学习曲线就获得的得心应手,它让我以最快的速度走出了低谷。但最让我开心的地方,怕是连我自己都没有料到——规律地往返办公室、坐在老板旁边随时可以提问或汇报、中午能和团队小伙伴们一起吃饭聊天、结识了销售各部门大佬还有机会和他们谈笑风生。这些稀松平常,在之前两年多都是偶得的奢求。或许不是每个年轻人都一样,但对我来说,在职业早期阶段,还是挺需要这些外界的力量去塑造我对工作的投入,很多时候它们带来的不是具体的帮助,只是一种抽象的被支持感,便已经价值无穷。工作了大约一年后,讲课已经驾轻就熟,与此同时我有机会结识了一些外部的资深讲师。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再怎么精进的讲课技巧也就不过如此,本质上能区分讲师功力的,还是ta的经历、经验、洞见,而这些绝不是一直讲课、或者一直做学习发展这个职能能够获取的。另一个方面,我开始与人事部合作,负责玛氏销售培训生项目的管理,比起手舞足蹈讲一天课、给学员留下几条有限的take-away,让一群有抱负的年轻人能够得到真正有益的支持,显然更加接近我内在的动力源泉。
2015年夏天,人事部突如其来地有了一个岗位空缺,负责校园招聘、雇主品牌和玛氏大名鼎鼎的综合管理培训生项目。我不知道在别的公司这样跨部门换岗位(甚至伴随晋升)会以怎样的速度和方式发生,但玛氏真的有这样神奇的土壤——所有人都渴求看到你的发展。我仍记得原来团队的上级经理一条条对着岗位要求帮我模拟面试,从入职就带我教我的前辈专门从外地打电话来给我传授经验。竞聘面试有一个环节是案例分析,要在半开的大白纸上写报告展示的内容,这也是做讲师的时候重要的一项技能。尽管时间匆促,而且我知道这并不会决定面试成功与否,我依然要求自己把大白纸书写绘制得像准备课程一样精致,因为在我心里,这份答卷不是交给面试官的,而是交给我无以为报的销售培训团队。
面试的结果当然是我获得了这个职位,就这样既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地,走上了新的职业道路。2015年,我负责玛氏巧克力事业部的校招和管培生项目;2016年,随着人事共享服务中心的成立,我的工作范围扩大到玛氏中国所有事业部;2017年,玛氏大部分团队向广州迁移,而我想长期留在北京工作,在找寻新机会时很幸运地遇到了hulu——这个世外桃源般不可多得的“最佳职场”,于是我一面涕泪婆娑地离开了玛氏,一面在第二个工作日就兴高采烈地加入了hulu,从那时开始,混迹于异常刺激的互联网校招界;2019年初,我在hulu的工作内容从校招拓展到了所有的招聘,带领团队继续在这个疯狂的顶尖技术人才的市场上惊心动魄地战斗着。后面还要写很多关于校招的心得,这里就不再展开细讲这几个职位上的经历,但想聊一聊我对HR工作的体会。很多人问过我从销售转到HR的感受,在我看来最大的区别或许是成就感获取的速度。销售每天都有压在脑袋上的数字,能够享受到高频度达成目标的快感,而且目标全然量化,人人平等无可辩驳,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来说是快速获取外界和自我认可的好机会;而HR看似没有迫在眉睫的指标压力,却是要用更长的时间、去耕耘一个更加宏大的目标,这个目标没有捷径可走,即使是招聘这样短周期的工作,成功与否早在前期许多其它的工作里埋下了伏笔,这个目标或许虚化泛化却影响深远,今天栽下的种子三五年后可能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侵蚀整片土壤。如果你认真读过我的面经,可能有印象当时我不愿意去做in-house财务的原因是即使职业发展到顶端,CFO也不如其它CXO重要,而今看来实属见识短浅。在我后来的经历里,我知道很多时候公司要做个重大决策,陪在CEO身边的是CFO和CHRO,之后才把决策传递给业务部门。固然HR在公司的地位因公司和文化有很大不同,但总体趋势是在所有语境下都越来越重要,因为无需更多解释,“人才”这件事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要做一个真正让人觉得你重要的HR,却并不那么容易。中国的HR群体,正在由一些越来越精英的人组成,他们双商俱高,概览全局,既懂业务又懂专业,而最最重要的是,他们深知如何创造价值。正是为了创造价值,HR业界的创新速度也是惊人的,我常常觉得每隔半年到一年,某个领域的市场最佳实践就会被彻底颠覆,业界也不存在绝对的领军企业或大神权威,每个人都能自己打造出新的典范。所以HR成为了我中途出家、但走上了就不想离开的一条道路。短频快的成就感对我来说失去了最初的刺激,我想用更长的时间去解决一些更本质的问题,我想透过能照见更多人、更多部门的窗户去获得更开阔的视野,或者再说得不自量力一些,我想留下一些在人们心中的东西,而不仅仅是留下报表上的数字。额外说一点个人的成长,我觉得做了HR以后,我变成了一个自己更喜欢的人。因为接触的人多了,我变得更包容了,多样性是如此自然存在而妙不可言,不施价值判断是如此利人又利己;因为常常有机会站在局外去观察或调解一些矛盾和纷争,我变得更有同理心了,凡事不指责不抱怨,先站在别人的角度去尝试理解,自己也就少了很多愤怒……凡此种种,我想如果不是做HR,说不定再有十年才能抵达这种内心的平静和成熟。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她还真是一如既往地三心二意。是啊,就像找工作的时候我愿意去体验那么多不同的行业和公司,职业生涯里我也总是忍不住想去尝试新的选择,感谢这个时代容得下我的好奇心,更要感恩我就职过的公司不断给我这样的机会。其实有时我也羡慕从一开始就笃定一条道路的人,他们可以骄傲地说自己有10年XX经验,他们可能晋升得也会更快更顺利。但我从未后悔所经历的这些“波折”,因为所有这一切都融进了我的血液里、我的认知系统里,我并不会功利地期盼有朝一日它们给我带来什么所谓独特的竞争力,而是在内心庆幸它们让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进而让我拥有了更深刻更准确的自我认知,这才弥足珍贵。
最后提一点个人生活。在超长面经的评论里,不少人猜测我会是个工作狂,很遗憾让大家失望了(手动笑哭脸)。工作里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常年高举“反对加班”的大旗,大多数日子都是“到点就下班”,因为业余时间有太多想做的事。重度沉迷手帐和文具,保持一日一页手帐,也是安利各色文具的一把好手,所以有了这个一两月更新一次的公众号“Ashley的手帐生活誌”;结婚三年有余,日常喜欢和先生一起买菜做饭、看电影、看综艺,假期一起周游列国、拍照摄影,是彼此的好朋友也是靠谱伴侣;还有不少时间在追各国高分好剧,并努力保持每周两次有氧运动的习惯。我心目中理想的工作状态是“不期盼周末”,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不害怕周一”,近几年应该说都达到了,也期望能够一直保持下去吧。
【Part 2】
回看当年找工作的自己,哪里明智&哪里幼稚
如果我站在HR的角度,在这个部分写下一堆对自己当年面试技巧的驳斥,我相信会让这篇文章很有看点,但遗憾的是我并不打算、也无法这么做。当年的我并没有经过什么面试技巧的培训,看过的面经非常有限,所谓的技巧都是“原生”的。这些原生的东西,大多关乎对“找工作”这件事的价值观,以及对“怎样能通过面试”的观点看法,而并非某些具体的技巧。所以如今当我去回看的时候,我想去评判的也是这些价值观和观点看法。相比于在很多地方可以看到的面试方法技巧,我希望写给大家的,也正是这些更接近本质的东西。
先说说哪些地方幼稚。
首先一条,是“好学生病”——trying to be too good。我在面经里写过一段上海大众的电话面试,财务经理问我经历过的挫折,我讲了一段学不会高数痛哭流涕、而后又经过努力快速翻盘的故事。如果是今天的我听到这样的面试回答,心里大概会举个小牌,“毫无营养”。我把故事的起承转合讲得很好,这个挫折对于一个本科生来说也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挫折,但它依然毫无营养,因为我着意想展现的分明是翻盘的后半段,而从未细细体味我在挫折里的痛苦和挣扎,甚至于,它们因为旋即到来的成功显得轻飘飘。
而今如果有人在工作环境里问我经历过的失败,我愿意讲很多没有翻盘的故事,如果有人让我列举自己的缺点,我可以坦诚地列出一个很长的单子。因为我懂得了它们的价值,失败可以是成功之母,也可以不是,缺点可以是你努力去提升的方向,也可以不是,与它们相处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成长。
Trying to be too good的另一种表现,是当我面对一些我也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时,我倾向于给出“我认为是对的/好的”的答案。如果是现在,我更愿意承认自己不知道,或者问问面试官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世界这么大,一个年轻人又怎么可能通晓一切,与其自以为是地抖落自己的浅薄,莫不如真诚地掏出一分好奇心。自信与谦逊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平衡,面试官最顾虑的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候选人,最惊喜的是“不知道自己知道”的候选人,而有鉴于后者实在凤毛麟角,我希望自己、也希望大家,至少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
第二条,是只知道什么是“优秀的”,不知道什么是“合适的”。我不得不为那时的自己开脱,那时的我所经历过的教育和环境里,太大的比例教给我们要在一个排位的游戏里向上攀爬,教给我们要在一套既定的得分规则里分毫必争,哪怕北大足够开放自由的环境已经赋予了极大的空间,也还未能使我真正明白,“优秀”的道路永远没有尽头,而“合适”的道路才是每个人应当去找寻的。我之所以敢于开脱,也因为这远远不是我一个人的幼稚之处。我遇见10个想进快消行业的应届毕业生,9.5个想要去市场部;我收10份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的简历,超过一半想做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体现在面试里,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这个岗位时,大多回答是关于这个岗位具有怎样的影响力、能带来怎样的职业发展,鲜有谈及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所以我选择这个岗位、不选择那个岗位。那时的我也是这样,自信有这一身好功夫,没有什么打不下来的offer,问我为什么申请XX岗位,以为只是个走过场的问题,从未走心地思考过。而做了面试官之后,我才知道这部分问答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优秀的人有着相似的优秀,而合适的人才是可遇不可求。当然,现在的条件好太多了,不同岗位的职场经历长文唾手可及,各个公司也争先恐后在公开渠道展现自己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就算不去亲身体验,只要多读、多看,都能对目标岗位有身临其境的认识。所以对于现在参加校招的你,不能再给自己开脱的理由了。
第三条,是缺乏长期职业规划的意识。我找工作的时候21岁,比起现在更大比例是研究生的校招大军,也尤为年轻气盛。因为有大把的年轻时光可以挥霍,哪会想什么地久天长的职业规划,问我“未来3-5年的想法是什么”,我心里真实的反应是“开玩笑吗,我哪会知道5年后我在哪里”。这一点并非是在说,毕业时你真要有一个详尽的职业发展计划,1年掌握什么技能、3年成为什么级别、5年跳槽到什么公司,而是要有“意识”——哪怕是一个很模糊的感知。这个意识包括你会工作多长时间(毕竟这是个35岁就要失业的时代),会有多长时间受雇于人(毕竟这也是一个人人创业的时代),根据你对自己的了解你大概率会走“宽”成为一个综合管理型的人才还是会走“深”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你分别放在工作和生活上的时间精力比重会是怎样……等等,基于所有这些信息和分析,你能够为自己寻找一个最佳的起点。那时的我全无这些意识,我把全部的眼光放在“做一件20几岁才会想做的事”“不枉费未来两三年的时光”。当然,最前面我就说过了,我一点也不后悔,而且充满感恩。但如果时光倒转,我会希望那时的我能有这样的意识,即使我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和决定,也是基于这些意识去做出的,步子走起来也会更踏实一些。
再说说哪些地方明智。就具体的面试技巧而言,如果你在备战校招,我想请你充分信任那篇面经里提及的大部分方法和技巧,它们有些可能比较浅薄,但基本是正确的。除了技巧以外,我首先
想感谢当年的自己去亲身探索了那么多不同的行业、公司和职位。这段经历本身为我储备了大量的知识、眼界、观点——最直接的,那么多“稀奇古怪”的面试方式和工具,至今还在为我的工作提供业界实践参考;这段经历也让我有机会看到了不同行业中处于职业中段、甚至高阶的人是什么样的、是什么状态的,这些感知像一面面镜子,日久弥新地照见自己。我也感谢在我最终的选择里,我明确了我最看重的是一起工作的人和公司的文化,这两条标准至今仍是我选择职场、职位时最具优先级的。一起工作的人决定了你个人能力成长的上限,也决定了你所能完成的工作质量的上限;公司的文化决定了你每天起床想到要去上班是开心的或者至少是舒服的,还是无法自持地抗拒的。当年我在面经里写,“所有工作都是脚镣,选择能跳舞的那一个”;而今我会觉得,工作并不是什么脚镣,如果一起工作的人和公司文化是你认同的,它是一段非常愉悦的旅程,沿途有欢笑,终点有风光。最后我感谢自己忠于内心。我知道自己很幸运,一直都遇到三观超正的公司、给力的老板、靠谱的团队,而且不断有机会挑战新的、喜欢的工作,但运气以外也的确有相当的部分是自己的选择,而且选择就意味着放弃。我放弃过高薪,放弃过稳定,我没想过要一个北京户口,我不在意一份工作的外表是否光鲜,毕业时是这样,现在也是。这些全都是好东西,但我清楚地知道这些不是带给我持久快乐和动力的东西。生活最基本的真相就是你不可能什么都拥有,而一个人的成熟最基本的标志就是知道自己内心真正的能量源泉。
【Part 3】想对同学们说的话
大学怎么过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才刚刚开始大学生活或是还有好多年可以在校园里,我真是太羡慕你了,你会遇到很多有趣的机会,你会认识很多好玩的朋友,你对未来充满精彩的遐想,你的一切都有各种可能。你肯定不喜欢听“老人言”,不过下面这些建议或许还是值得你一看。
你要开始学会管理你的时间。我们在很长的学生生涯里,大量的时间是被安排的,只有少量上课以外的时间可以自己支配,然而大学以后、特别随着年级的提升,这个比例会逐渐变化成为绝大部分的时间都需要自己管理。你把时间放在哪里,往往决定了你走向哪里,或者反过来说,如果你心里有一个方向,你的时间也应该投掷往那里;随同时间一起,需要被管理的还有你的精力,你应当摸索和发现自己精力值曲线的规律,以及适合自己的、提升精力值的方法;你不是不可以“浪费时间”,但当你在做一些并不给自己增值的事情时,你要明确地知晓——“我选择了浪费这段时间”,而不是等时光匆匆流过才回头找寻丢失的时间。
你要多去尝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建立自我认知,把自己看透彻,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实践,在亲身的体验里感知自己的喜欢与厌恶、擅长与惶恐、喜悦与崩塌。无论你学习什么专业,试着去了解别的专业,甚至旁听几节课;不要在意参加这个社团、这个比赛能不能给简历加分,感兴趣的活动就去参加,如果有能够成为组织者的机会也不要往后站;有时间多找几家公司实习,试试不同性质的公司甚至不同的岗位,实习的时候不要只盯着自己的活儿,也多观察观察身边的人都在做什么……我也建议你多去旅行,多去恋爱,多交朋友,你的眼界越开阔,用来定位自己的坐标系就越精准。
你要学习和原生家庭分离。不知道有没有惊讶到你,这一点在其它类似文章里可能很少会被提及,但我却逐渐发现它根深蒂固地、长久地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分离是说你要逐渐成为一个独立于你父母的人,有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大事小事自己做决定同时自己负责任,建立自己的生活节奏,感恩和爱你的父母但同时客观地认识他们自身的局限性。分离不是叛逆,你应该与父母同步你思想上的变化和成长,你应该与父母沟通你建构起的可能是新的认知体系,你不必说服他们,你也势必要包容他们的不同观点,因为如果执着于相互说服、相互控制,那恰恰是分离的反面。很多人都说大学时光是塑造认知、稳定人格的关键时期,而在我看来,只有你积极去做了上面这三点,才算是充分地给了自己塑造认知、稳定人格的机会。
工作怎么选
选一份怎样的工作,选一个怎样的公司,你终究会面临这个问题,可能是在你开始准备求职的时候,也可能是在你手握很多offer要最终做出选择的时候。我当然没有唯一正确的标准给你,但我想给你一些思考的角度作为参考。
关于选行业,你应当关注你是否认可这个行业的底层商业逻辑。在中国,热门行业变化太快了。记得有位宝洁校友说过,“我们毕业那会儿,学习成绩得有多差才会去参加阿里的宣讲会”,十年不到,当年你的爱搭不理如今可能已是高攀不起。用你的职业生涯去追赶热门行业的变化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或许你会因为有一个好的职业起步而奠定基础,或许你会因为赶上某一段猪也能飞的风口而积累财富,但这些终究是短暂的。随着你级别的提升、工作范围的扩大,你就会越来越靠近这个行业的底层商业逻辑。选择你所认同的底层商业逻辑,你信任它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一百年,你认为这种商业逻辑和你自己的价值观能够相互统一,你感受到这种商业逻辑是不断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
关于选公司,有很多需要关注的,包括我前面提及的公司文化和一起工作的人,不过我建议你最应当关注的(也是最可能忽略的)是这个公司的人眼睛都盯在哪里。有的公司,人们眼睛都盯在事情上,如何把事情做得比现在好、比竞争对手好、让客户更满意;有的公司,人们眼睛都盯在领导身上,如何让领导满意、如何让领导高兴、如何让领导能够支持我;有的公司,人们眼睛都盯在自己身上,如何提升自己的绩效、如何更快地获得晋升、如何尽可能获取更多的资源……每个组织都有它运行的特征,这种特征正是表现在人们眼光的注视点,并且被人们日复一日的注视强化着。每一种特征都没有好坏优劣,重要的是选择你能够认同和融入的那一种。
关于选岗位,我建议你关注这个岗位给你带来的个人增值。增值有很多种,身价(薪资)是一种最显而易见的增值,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也是一种可衡量可感知的增值,但其实还有很多隐藏的增值,比如你在这个岗位上可以积累的心智成长、你通过这个岗位能够获取的社会资源、你借由这个岗位可以拓宽的眼界,等等。想象有一天你离开现在选择的岗位,留在你身体里的、能够被你带走的,就是你的增值。你想要哪一种增值,你的人生会因为哪一种增值让你感到更加富有意义,用这个答案去选择。
职场怎么混
每一个职场、乃至每一个“微职场”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这几条建议不能保你一生平安,但我相信是有普适性的,尤其对于初入职场的几年会有帮助,所以分享给你。
其实这几条建议有个统一原则,也是我个人一直要求自己努力去遵循的——“不吐槽”。最初工作的几年里,我也很喜欢吐槽,跟小伙伴在一起能不停不歇抱怨一两个小时,但逐渐地,我发现吐完槽情绪没有变好多少,精力和时间浪费了,而令你头疼的问题依然在那里,一点儿也没改善。于是我开始尝试去思量和理解我所抱怨的人和事,开始尝试第一反应不是抱怨、而是想想有没有什么我自己没做到位的地方。当我这么做之后,慢慢地我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了,我能够更快地找到和对方利益一致的基点了,我所有的工作都更有效率了。人都是会被正面回馈所激励的动物,在这样的回馈越来越多之后,“不吐槽”成为我很自然的习惯,一点也不困难。你也值得试试,这绝不是鸡汤,至少不是毒鸡汤。第一条,不是你的老板独断专行,可能是你们还没有相互信任。现实生活中若有凡事都“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老板,一定人人厌弃,而老板本人也并不快乐——如果下属都能独立做出高质量的决定、独立完成高质量的工作,老板高枕无忧才是神仙生活。恰恰是“信不过”,又饱受来自多方的压力,才把老板们逼成了“霸道总裁”。而建立你与老板的互信关系,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你的额外努力。你可以通过几次和老板共同探讨问题,来掌握ta的决策思路,那么下一次你参考这种思路做出的决定就更可能被认同;你可以多站在老板的角度,尝试理解ta最希望达成的业绩是什么、最焦虑的问题是什么,那么你为ta的优先级和痛点所做的工作就更可能被赞赏;你要知道老板不是万能或完美的,ta会犯错、会情绪化、会有不该提及的禁忌,但这些不是否认ta能力的理由,只是人之常情……方法种种,但我希望你不会把这些建议解读为殷勤或者“擦鞋”,人和人的关系从来都是相互的,当你常常这样去做,慢慢把“信任账户”里的存款积累起来,老板也会越来越能够理解你,越来越能够放手让你拥有自主权。
第二条,不是你的同事不靠谱,可能是你还没有激励到ta。比起对老板的吐槽,对同事的吐槽我听得更多,毕竟老板只有一个,同事却有很多,特别是跨团队、跨部门合作的同事,简直不共戴天。这个同事毫无责任感,说过截止时间的事,一催再催也不上交;那个同事私心太重,找ta分享以前的工作文档或者经验心得,遮遮掩掩生怕被偷师……我不否认有一部分人永远工作懈怠或是确实很难相处,但更多的情况下,“ta不是不配合,是不配合你”。而想要激励一个人,乃至于建立起一种ta长期都愿意积极配合你、帮助你的关系,也需要一个过程和你的额外努力。每个人被激励的要素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被物质激励,那么你给ta带点小礼物、请喝几次咖啡奶茶就能获得ta的青睐;有的人被个人成长或能力提升激励,那么如果你能告诉ta做这件事对ta个人会有哪些提高,ta便更能欣然接受;有的人被认可和表扬激励,那么你就多赞美ta,通过ta的老板赞美ta,一定会有奇效……方法不难想到,难的是你要观察和发现每个人究竟最在意什么、究竟最能被什么所激励。有朝一日当你能够熟练、快速地找到每个人易于被激励的点,把同事都变成朋友,你眼中就再也没有不靠谱的队友了。
第三条,不是你的工作没有意义,可能是你还没有看到它的意义。我带管培生项目的时候,最常面对的不满就是工作没有意义,千里挑一的管培生们都期望自己“干大事”,对于琐碎的、重复的工作全无兴致。然而这就是工作的本质,每一份工作都是靠完成那些日常的微小的事,去累积出它最终的盛大的意义——我每一年都要办校园宣讲会,这份工作是反复修改无数次的ppt,是去跟进每一个易拉宝每一张海报的印刷,是确认每一个场地几点开门有多少座椅,是给嘉宾发交通图订盒饭买饮料,每一件事都太烦人太无聊了,但是当它顺利地呈现时,意味着对几百个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让所有在场的同事深感自豪,意味着年复一年建立起公司在人才市场的口碑,我又怎么敢怠慢地说这是小事。如果你依然找不到工作的意义,那么请你试试把它做得更有意义;如果费尽心机也找不到做出意义的方式,请你一定向老板提出,公司不应该付薪水让你做如此没有意义的事,你的时间可以有更好的安排。
Ending
在“当年哪里明智”的部分,其实我还想感谢的是自己写下了那篇面经。倒不在于它给了我短暂的“网红”体验,也不在于它或许曾经确凿地帮助过一些求职的同学,而是在于它为我自己记录了那一段既勇敢又慌乱的青春,让那些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得以在时光的流水中停驻。
这个“续篇”也是一样,我想把它写下来,断然不是期望又一轮传播,仅仅是想把这八年的经历再存一次档,把当下的我对于校招、职场的想法看法留下来,再过八年十年,还能回看这时的睿智或是浅薄。所以我真诚地感谢你看到了这里,与我分享了八年的笑泪和成长,若你曾有会心一笑,让我们在灵魂上隔空握个手。“这不是一个结束,恰是一个开始。坚强地走下去,不预料任何结果,应该,会有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