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的键命令、HyperLogLog 命令、脚本命令、连接命令、服务器命令
Redis 的键命令
Redis 的键命令主要用于管理 Redis 的键,如删除键、查询键、修改键及设置某个键等。
1. EXISTS 命令:判断键是否存在
2. KEYS 命令:查找键
KEYS 命令用于按照指定的模式(pattern)查找所有的 key。参数 pattern 类似于正则表达式。
● KEYS*:表示匹配查找数据库中的所有 key。
● KEYS r?dis:表示匹配 radis、redis、rxdis 等。
● KEYS r*dis:表示匹配 rdis、redis、reeedis 等。
● KEYS r[ae]dis:表示匹配 radis 和 redis,但是不会匹配 ridis。
遇到特殊符号需要使用「」隔开(转义)。
3. OBJECT 命令:查看键的对象
OBJECT 命令用于从内部查看给定 key 的 Redis 对象。该命令通常用在除错或者为了节省空间而对 key 使用特殊编码的情况下。如果要用 Redis 来实现与缓存相关的功能,则可以使用 OBJECT 命令来决定是否清除 key。
OBJECT 命令有如下子命令:
● OBJECT REFCOUNT key 用于返回给定 key 引用所存储的值的次数,多用于除错。
● OBJECT ENCODING key 用于返回给定 key 所存储的值所使用的底层数据结构。
● OBJECT IDLETIME key 用于返回给定 key 自存储以来的空闲时间,以秒为单位。
Redis 对象具有多种编码格式。
● 针对字符串可以被编码为 raw(一个字符串)或 int(Redis 会将字符串表示的 64 位有符号整数编码为整数来存储,以此来节约内存)。
● 针对列表可以被编码为 ziplist 或 linkedlist。ziplist 是压缩列表,用来表示占用空间较小的列表。
● 针对集合可以被编码为 intset 或 hashtable。intset 是只存储数字的小集合的特殊表示。
● 针对哈希表可以被编码为 zipmap 或 hashtable。zipmap 是小哈希表的特殊表示。
● 针对有序集合可以被编码为 ziplist 或 skiplist。ziplist 主要用于表示小的有序集合;而 skiplist 可以表示任意大小的有序集合。
返回值:OBJECT 命令的子命令 REFCOUNT 和 IDLETIME 会返回数字,而 ENCODING 会返回相对应的编码类型。
4. RANDOMKEY 命令:随机返回一个键
127.0.0.1:6379> exists student:name
(integer) 1
127.0.0.1:6379> keys *
1) "bookorder"
2) "book"
3) "student:id"
4) "str1"
5) "student:age"
6) "video:10010"
7) "student:name"
8) "student:home"
127.0.0.1:6379> object encoding video:10010
"raw"
5. RENAME 命令:修改键的名称(如果 newkey 已经存在,则 RENAME 命令执行后将会覆盖旧值。)
6. RENAMENX 命令:修改键的名称 (当且仅当 newkey 不存在时才能修改)
127.0.0.1:6379> rename str1 str
OK
7. DUMP 命令:序列化键
8.RESTORE 命令:对序列化值进行反序列化
使用 DUMP 命令序列化生成的值具有以下特点:
● 这个值具有 64 位的校验和,用于检测错误。RESTORE 命令在进行反序列化之前,会先检查校验和。
● 这个值的编码格式和 RDB 文件的编码格式保持一致。
● RDB 版本会被编码在序列化值中。如果 Redis 的版本不同,那么这个 RDB 文件会存在不兼容,Redis 也就无法对这个值进行反序列化。
● 这个序列化的值中没有生存时间信息。
127.0.0.1:6379> dump str
"x00xc0{x06x00xdex0f;axf5/[*"
9. PTTL 命令:获取键的生存时间(毫秒)
10. TTL 命令:获取键的生存时间(秒)
11. EXPIRE 命令:设置键的生存时间(秒)
12. PEXPIRE 命令:设置键的生存时间(毫秒)
13. EXPIREAT 命令:设置键的生存 UNIX 时间戳(秒)
14. PEXPIREAT:设置键的生存 UNIX 时间戳(毫秒)
127.0.0.1:6379> expire str 10
(integer) 1
127.0.0.1:6379> ttl str
(integer) 5
15. MIGRATE 命令:转移键值对到远程目标数据库
migrate host port key destination-db timeout [copy] [replace]
MIGRATE 命令是原子操作,它在执行的时候会阻塞进行转移的两个数据库,直到转移成功,或转移失败,又或者出现等待超时。
MIGRATE 命令的实现原理为:在当前数据库(源数据库)中,对给定的 key 执行 DUMP 命令,将它序列化后,转移到目标数据库中,目标数据库再使用 RESTORE 命令对数据进行反序列化,将反序列化后的结果保存到数据库中;源数据库就好像目标数据库的客户端一样,只要遇到 RESTORE 命令返回 OK,就会调用 DEL 命令删除自己数据库中的 key。
● 参数 timeout:用于设置当前数据库与目标数据库进行转移时的最大时间间隔,单位为毫秒。当转移的时间超过了 timeout 时,就会报请求超时。
MIGRATE 命令需要在 timeout 时间范围内完成 I/O 操作。如果在转移数据的过程中发生了 I/O 操作,或者达到了超时时间,那么该命令将会终止执行,并返回一个特殊的错误:IOERR。出现 IOERR 错误有两种情况:
➢ 源数据库和目标数据库中可能同时存在这个 key。
➢ key 也可能只在源数据库中存在。
此时读者可能会问:会不会存在 key 丢失的情况?答案是:key 丢失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果 MIGRATE 命令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其他错误,那么该命令可以保证这个 key 只存在于源数据库中。
● 参数 COPY:如果在 MIGRATE 命令中设置了 COPY 参数,则表示在转移之后不会删除源数据库中的 key。
● 参数 REPLACE:如果在 MIGRATE 命令中设置了 REPLACE 参数,则表示在转移过程中会替换目标数据库中已经存在的 key。
16. MOVE 命令:转移键值对到本地目标数据库
127.0.0.1:6379> move student:name 1
(integer) 1
127.0.0.1:6379> select 1
OK
127.0.0.1:6379[1]> keys *
1) "student:name"
17. SORT 命令:对键值对进行排序
排序默认以数字作为对象,值会被解释为 double 类型的浮点数,然后进行比较。
18. TYPE 命令:获取键对应值的类型
127.0.0.1:6379[1]> type student:name
string
19. DEL 命令:删除键
127.0.0.1:6379[1]> del student:name
(integer) 1
20. PERSIST 命令:删除键的生存时间
HyperLogLog 命令
基数:举一个例子,有数据集{1,3,5,8,5,8,9},去掉重复数据之后,得到这个数据集的基数集为{1,3,5,8,9},这个基数集的基数就是 5。
基数的特点:基数不可重复,且基数估计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HyperLogLog 是 Redis 用来做基数统计的算法。当 Redis 数据库中的数据量非常庞大时,使用 HyperLogLog 命令来计算相关基数时,它具有所需空间固定、所占空间小的优点。在 Redis 中,每个 HyperLogLog 键只需要耗费 12KB 的内存,就可以计算接近 2^64 个不同元素的基数。HyperLogLog 不会存储输入的元素,它仅仅根据输入的元素来计算基数,因此它不会返回输入的元素。
使用HyperLogLog可以统计网站每天的uv数据
1.PFADD 命令:向 HyperLogLog 中添加键值对。
127.0.0.1:6379> pfadd age-log 18 19 20 12 19 18
(integer) 1
2.PFCOUNT 命令:获取 HyperLogLog 的基数。
127.0.0.1:6379> pfcount age-log
(integer) 4
当给定的 key 有多个时,PFCOUNT 命令返回给定 HyperLogLog 的并集的近似基数,这个近似基数是通过将所有给定的 HyperLogLog 合并到一个临时的 HyperLogLog 中计算出来的。
3.PFMERGE 命令:合并多个 HyperLogLog 为一个新的 HyperLogLog。
脚本命令
Redis 脚本使用 Lua 解释器来执行。使用 Redis 脚本可以一次性将多个请求命令发送出去,以减少网络的开销;使用 Redis 脚本实现原子操作,Redis 会将整个脚本作为一个整体执行,中间不会有其他命令被执行,以此来保证原子性;使用 Redis 脚本可以达到复用的目的,因为 Redis 会永久保存客户端发送的脚本,所以其他客户端可以直接复用这个脚本。
Redis 脚本命令用于操作 Redis 脚本。
1.SCRIPT LOAD 命令:添加 Lua 脚本到缓存中
SCRIPT LOAD 命令用于将脚本 script 添加到脚本缓存中,但是并不会立即执行这个脚本。该命令与 EVAL 命令相似,但是 EVAL 命令在将脚本添加到缓存中后,会立即对输入的脚本进行求值操作。如果给定的脚本已经在缓存中存在,那么这个命令什么也不做。脚本被加入缓存中以后,可以通过 EVALSHA 命令使用脚本的 SHA1 校验和来调用这个脚本。
Lua 脚本可以在 Redis 的缓存中长时间保存,直到遇到 SCRIPT FLUSH 命令为止。
2.SCRIPT EXISTS 命令:判断脚本是否已在缓存中
3.EVAL 命令:对 Lua 脚本求值
eval script numkeys key [key ...] arg [arg ...]
● 参数 script 是一段 Lua 脚本程序,它运行在 Redis 的服务器中。
● 参数 numkeys 用于指定键名参数的个数。
● 键名参数 key [key...]从 EVAL 命令的第三个参数开始算起,表示脚本中所用到的那些 Redis 键(key)。在 Lua 脚本中,可以使用全局变量 KEYS 数组(下标从 1 开始)
来访问这些键名参数。
● 参数 arg [arg...]是附加参数。在 Lua 脚本中,可以使用 ARGV 数组(下标从 1 开始)来访问这些附加参数。
4. EVALSHA 命令:对缓存中的脚本求值(参数及用法同上)
5. SCRIPT KILL 命令:杀死正在运行的 Lua 脚本
针对一个正在运行且没有执行过任何写操作的 Lua 脚本,可以使用 SCRIPT KILL 命令来杀死它。SCRIPT KILL 命令主要用于终止运行时间过长的脚本。该命令执行之后,当前正在运行的脚本会被杀死,执行这个脚本的客户端会从 EVAL 命令的阻塞当中退出,并收到一个错误的返回值。
如果这个正在运行的脚本执行过写操作,那么使用 SCRIPT KILL 命令是无法杀死它的。Lua 脚本是原子性执行的。如果你非要杀死这个运行中的 Lua 脚本,则可以使用 SHUTDOWN NOSAVE 命令来直接关闭整个 Redis 进程,进而停止这个脚本的运行,并防止不完整的数据写入数据库中。
6. SCRIPT FLUSH 命令:清除缓存中的 所有Lua 脚本
连接命令
Redis 连接命令主要用于连接 Redis 的服务,如查看服务状态、切换数据库等
1. AUTH 命令:用于解锁密码。
2. QUIT 命令:断开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连接。
3. PING 命令:查看服务器的运行状态。
127.0.0.1:6379> ping
PONG
4. ECHO 命令:输出打印消息。
5.SELECT 命令:切换数据库。
127.0.0.1:6379> select 1
OK
服务器命令
Redis 服务器命令主要用于操作管理 Redis 服务,比如,管理 Redis 的日志,保存数据,修改相关配置等。
1.CLIENT LIST 命令:获取客户端相关信息
127.0.0.1:6379[1]> client list
id=9 addr=127.0.0.1:52421 fd=10 name= age=457 idle=0 flags=N db=1 sub=0 psub=0 multi=-1 qbuf=0 qbuf-free=32768 obl=0 oll=0 omem=0 events=r cmd=client
返回的域含义如下。
● id:表示客户端编号。
● addr:表示客户端的地址(IP 地址 + 端口)。
● fd:表示套接字所使用的文件描述符。
● age:表示已连接时长,单位为秒。
● idle:表示连接空闲时长,单位为秒。
● flags:表示客户端 flag(见下文)。
● db:指明该客户端正在使用的数据库,数值表示数据库的索引号。
● sub:表示已订阅的消息频道数量。
● psub:表示已订阅模式的数量。
● multi:表示在事务中被执行的命令数量。
● qbuf:表示查询缓冲区的长度,0 表示没有分配查询缓冲区,单位为字节。
● qbuf-free:表示查询缓冲区剩余空间的长度,0 表示没有剩余空间,单位为字节。
● obl:表示输出缓冲区的长度,0 表示没有分配输出缓冲区,单位为字节。
● oll:表示输出列表中包含的对象数量。如果输出缓冲区没有剩余空间,则命令回复会以字符串对象的形式被添加到这个队列中。
● omem:表示输出缓冲区和输出列表占用的内存总量。
● events:表示文件描述符事件。
➢ r:在 loop 事件中,表示套接字是可读的。
➢ w:在 loop 事件中,表示套接字是可写的。
● cmd:表示最近一次执行的命令。
客户端 flag 可以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 O:客户端是 MONITOR 模式下的附属节点(slave)。
● S:客户端是一般模式下(normal)的附属节点。
● M:客户端是主节点(master)。
● x:客户端正在执行事务。
● b:客户端正在等待阻塞事件。
● i:客户端正在等待 VM I/O 操作(已废弃)。
● d:一个受监视(watched)的键已被修改,EXEC 命令将执行失败。
● c:在将回复完整地写出来之后,关闭连接。
● u:客户端未被阻塞(unblocked)。
● A:尽可能快地关闭连接。
● N:未设置任何 flag。
2. CLIENT GETNAME 命令:获取客户端名字
3. CLIENT SETNAME 命令:设置客户端名字
4. CLIENT PAUSE 命令:在指定时间范围内停止运行来自客户端的命令
5. CLIENT KILL 命令:关闭客户端连接
127.0.0.1:6379[1]> client kill 127.0.0.1:52421
OK
6. COMMAND 命令:查看 Redis 命令的详细信息
127.0.0.1:6379[1]> command
1) 1) "bitpos"
2) (integer) -3
3) 1) readonly
4) (integer) 1
5) (integer) 1
6) (integer) 1
。。。。。。
7. COMMAND COUNT 命令:统计 Redis 的命令个数
8. COMMAND GETKEYS 命令:获取指定的所有键
9. COMMAND INFO 命令:查看 Redis 命令的描述信息
10. DBSIZE 命令:统计当前数据库中键的数量
11. INFO 命令:查看服务器的各种信息
127.0.0.1:6379> info server
# Server
redis_version:3.0.504
redis_git_sha1:00000000
redis_git_dirty:0
redis_build_id:a4f7a6e86f2d60b3
redis_mode:standalone
os:Windows
arch_bits:64
multiplexing_api:WinSock_IOCP
process_id:11760
run_id:cf21313e82a0f23bf2cb01e2379739b8076ad2e4
tcp_port:6379
uptime_in_seconds:82434
uptime_in_days:0
hz:10
lru_clock:8057624
config_file:
参数 section 的设置可以让 INFO 命令只返回某一部分的信息。
INFO 命令执行后,会返回如下几部分的信息。
● server 部分:该部分主要说明 Redis 的服务器信息。
● clients 部分:该部分记录了已连接客户端的信息。
● memory 部分:该部分记录了 Redis 服务器的内存相关信息。
● persistence 部分:该部分记录了与持久化(RDB 持久化和 AOF 持久化)相关的信息。
● stats 部分:该部分记录了相关的统计信息。
● replication 部分:该部分记录了 Redis 数据库主从复制信息。
● cpu 部分:该部分记录了 CPU 的计算量统计信息。
● commandstats 部分:该部分记录了 Redis 各种命令的执行统计信息,如执行命令消耗的 CPU 时间、执行次数等。
● cluster 部分:该部分记录了与 Redis 集群相关的信息。
● keyspace 部分:该部分记录了与 Redis 数据库相关的统计信息,如键的数量。
参数 section 除可以取上面的值以外,它的值还可以是 all(表示返回所有信息)和 default (表示返回默认选择的信息)。
12. LASTSAVE 命令:获取最近一次保存数据的时间(UNIX 时间戳。)
127.0.0.1:6379> lastsave
(integer) 1585106127
13. MONITOR 命令:实时打印服务器接收到的命令
14. TIME 命令:获取当前服务器的时间
15. CONFIG SET 命令:修改 Redis 服务器的配置
16. CONFIG GET 命令:查看 Redis 服务器的配置
127.0.0.1:6379> config set requirepass 123456
OK
127.0.0.1:6379> config get requirepass
(error) NOAUTH Authentication required.
127.0.0.1:6379> Auth 123456
OK
127.0.0.1:6379> config get requirepass
1) "requirepass"
2) "123456"
17. CONFIG RESETSTAT 命令:重置 INFO 命令中的统计数据
CONFIG RESETSTAT 命令用于重置 INFO 命令中的一些统计数据,具体如下。
● Keyspace hits:表示键空间命中次数。
● Keyspace misses:表示键空间不命中次数。
● Number of commands processed:表示执行命令的次数。
● Number of connections received:表示连接服务器的次数。
● Number of expired keys:表示过期 key 的数量。
● Number of rejected connections:表示被拒绝的连接数量。
● Latest fork(2)time:表示最后执行 fork(2)的时间。
● The aof_delayed_fsync counter:表示 aof_delayed_fsync 计数器的值。
18. CONFIG REWRITE 命令:改写 Redis 配置文件
19. BGREWRITEAOF 命令:执行 AOF 文件重写操作
BGREWRITEAOF 命令用于执行一个 AOF 文件重写操作。该命令执行后,会创建一个当前 AOF 文件的优化版本。当 BGREWRITEAOF 命令执行失败时,AOF 文件数据并不会丢失。旧的 AOF 文件在 BGREWRITEAOF 命令执行成功之前是不会被修改的,因此不存在数据丢失问题。
在 Redis 的高版本(Redis 2.4 以后)中,AOF 文件的重写将由 Redis 自动触发,使用 BGREWRITEAOF 命令只是用于手动触发重写操作。
20. SAVE 命令:将数据同步保存到磁盘中
SAVE 命令用于保存数据到磁盘中。SAVE 命令具体执行的是一个同步保存操作,它以 RDB 文件的形式将当前 Redis 的所有数据快照保存到磁盘中。在生产环境中,不建议使用 SAVE 命令来保存数据,因为它在执行后会阻塞所有客户端。推荐使用 BGSAVE 命令来异步执行保存数据的任务。如果后台子进程保存数据失败,或者出现其他问题,则可以使用 SAVE 命令来做最后的保存
21.BGSAVE 命令:将数据异步保存到磁盘中
BGSAVE 命令用于在 Redis 服务后端采用异步的方式将数据保存到当前数据库的磁盘中。
BGSAVE 命令的执行原理:在 BGSAVE 命令执行后会返回 OK,之后 Redis 启动一个新的子进程,原来的 Redis 进程(父进程)继续执行客户端请求操作,而子进程则负责将数据保存到磁盘中,然后退出。
我们可以使用 LASTSAVE 命令来查看相关信息,进而判断 BGSAVE 命令是否将数据保存成功。
22. SYNC 命令,PSYNC 命令
SYNC, PSYNC 命令是 Redis 复制功能的内部命令
23. SLAVEOF 命令:修改复制功能
在 Redis 运行时,可以使用 SLAVEOF 命令动态修改复制功能的行为。我们利用 SLAVEOF host port 命令来修改当前服务器,使其转变为指定服务器的从属服务器(Slave Server)。如果当前服务器是某个主服务器的从属服务器,则在执行 SLAVEOF host port 命令后,会使当前服务器停止对旧主服务器的同步,并且将旧数据集丢弃,然后开始对新主服务器数据进行同步。
如果想在同步时不丢失数据集,则可以使用 SLAVEOF NO ONE 命令,该命令执行后不会丢弃同步数据集。当主服务器出现故障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该命令将从属服务器用作新的主服务器,实现数据不丢失,不间断运行。
24. ROLE 命令:查看主从服务器的角色
25. SLOWLOG 命令:管理 Redis 的慢日志
Slow log(慢日志)是 Redis 的日志系统,用于记录查询执行时间。查询执行时间指的是执行一个查询命令所耗费的时间,它不包括客户端响应、发送信息等 I/O 操作。Slow log 保存在内存里面,读/写速度非常快。
26. SHUTDOWN 命令:关闭 Redis 服务器或客户端
SHUTDOWN 命令具有多种作用,具体如下:
● 直接关闭 Redis 服务器。a
● 关闭(停止)所有客户端。
● 在 AOF 选项被打开的情况下,执行 SHUTDOWN 命令将会更新 AOF 文件。
● 如果 Redis 服务中至少存在一个保存点在等待,则在执行 SHUTDOWN 命令的同时将会执行 SAVE 命令。
在持久化被打开的情况下,执行 SHUTDOWN 命令,它会保证服务器正常关闭,不会丢失任何数据。
SHUTDOWN SAVE 命令会强制 Redis 数据库执行保存命令,即使没有设置保存点,也会执行。
SHUTDOWN NOSAVE 命令的作用与 SHUTDOWN SAVE 命令的作用刚好相反,它会阻止 Redis 数据库执行保存操作,即使设置了一个或多个保存点,也会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