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中系统状态检测命令


    1.ifconfig用于获取网卡配置与网络状态等信息,格式为:ifconfig [网络设备] [参数]

    2.uname命令用于查看系统内核版本等信息,格式为:uname [-a]

    查看系统的内核名称、内核发行版、内核版本、节点名、硬件名称、硬件平台、处理器类型、操作系统等信息:

    3.如果您想查看系统详细版本信息就看redhat-release

    命令:cat /etc/redhat-release

    4.uptime命令用于查看系统的负载情况,格式为:uptime

     也可使用 watch -n 1 uptime 命令来每秒刷新一次获得当前的系统负载情况,输出内容为:系统当前时间、系统已运行时间、当前在线用户以及平均负载值。

    平均负载值分为最近1分钟、5分钟、15分钟的系统负载情况,负载值越低越好(小于1是正常)

    5.free命令用于显示当前系统中内容的使用量情况,格式为:free 【-m/-g】

    -b  以Byte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k  以K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m  以M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g   以G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o  不显示缓冲区调节列。 
    -s<间隔秒数>  持续观察内存使用状况。 
    -t  显示内存总和列。 
    -V  显示版本信息。

    total:总计物理内存的大小。
    used:已使用多大。
    free:可用有多少。
    Shared:多个进程共享的内存总额。
    Buffers/cached:磁盘缓存的大小。
    第三行(-/+ buffers/cached):
    used:已使用多大。
    free:可用有多少。
    第四行是交换分区SWAP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虚拟内存。

    6.who 命令用于查看当前登入主机的用户情况,格式为:who 【参数】

     

    7.last命令用于查看所有系统的登入记录,格式为:last 【参数】

    8.history命令用于显示历史执行过的命令,格式为:history

    参数:

    -N: 显示历史记录中最近的N个记录;(此处直接使用数字,例如:history 5-c:清空当前历史命令;
    -a:将历史命令缓冲区中命令写入历史命令文件中;
    -r:将历史命令文件中的命令读入当前历史命令缓冲区;
    -w:将当前历史命令缓冲区命令写入历史命令文件中;
    -d<offset>:删除历史记录中第offset个命令
    -n<filename>:读取指定文件

    历史命令会被保存到用户家目录中的“.bash_history”文件中。Linux系统中以点(.)开头的文件均代表隐藏文件,一般会是系统文件。

    cat ~/.bash_history

    history 默认会保存1000条执行过的命令,若要修改可直接编辑/etc/profile文件的HISTSIZE值。

    !+历史命令编号,可直接再次执行该命令,例如

    9. sosreport命令用于收集系统配置并诊断信息后输出结论文档,格式为:sosreport

  • 相关阅读:
    天地图专题六:复杂操作,天地图上标注点的连线以及模拟点击事件
    天地图专题五:在天地图上绘制电子区域并保存数据
    天地图专题四:在天地图上显示运行轨迹
    天地图专题三:根据标注点的范围确定天地图的中心点和缩放级别
    天地图专题二:在天地图上循环显示标注点以及悬停显示信息窗口
    天地图专题一:加载天地图
    从百度地图批量获取中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边界坐标
    【百度地图API】如何获取行政区域的边界? (转载)
    高德地图api之location定位
    url中的空格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uncle-qi/p/939092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