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模型【转】


    本节我们讨论 Kubernetes 网络这个重要主题。

    Kubernetes 作为编排引擎管理着分布在不同节点上的容器和 Pod。Pod、Service、外部组件之间需要一种可靠的方式找到彼此并进行通信,Kubernetes 网络则负责提供这个保障。本章包括如下内容:

    1. Kubernetes 网络模型

    2. 各种网络方案

    3. Network Policy

    Kubernetes 网络模型

    Kubernetes 采用的是基于扁平地址空间的网络模型,集群中的每个 Pod 都有自己的 IP 地址,Pod 之间不需要配置 NAT 就能直接通信。另外,同一个 Pod 中的容器共享 Pod 的 IP,能够通过 localhost 通信。

    这种网络模型对应用开发者和管理员相当友好,应用可以非常方便地从传统网络迁移到 Kubernetes。每个 Pod 可被看作是一个个独立的系统,而 Pod 中的容器则可被看做同一系统中的不同进程。

    下面讨论在这个网络模型下集群中的各种实体如何通信。知识点前面都已经涉及,这里可当做复习和总结。

    Pod 内容器之间的通信

    当 Pod 被调度到某个节点,Pod 中的所有容器都在这个节点上运行,这些容器共享相同的本地文件系统、IPC 和网络命名空间。

    不同 Pod 之间不存在端口冲突的问题,因为每个 Pod 都有自己的 IP 地址。当某个容器使用 localhost 时,意味着使用的是容器所属 Pod 的地址空间。

    比如 Pod A 有两个容器 container-A1 和 container-A2,container-A1 在端口 1234 上监听,当 container-A2 连接到 localhost:1234,实际上就是在访问 container-A1。这不会与同一个节点上的 Pod B 冲突,即使 Pod B 中的容器 container-B1 也在监听 1234 端口。

    Pod 之间的通信

    Pod 的 IP 是集群可见的,即集群中的任何其他 Pod 和节点都可以通过 IP 直接与 Pod 通信,这种通信不需要借助任何的网络地址转换、隧道或代理技术。Pod 内部和外部使用的是同一个 IP,这也意味着标准的命名服务和发现机制,比如 DNS 可以直接使用。

    Pod 与 Service 的通信

    Pod 间可以直接通过 IP 地址通信,但前提是 Pod 得知道对方的 IP。在 Kubernetes 集群中, Pod 可能会频繁的销毁和创建,也就是说 Pod 的 IP 不是固定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Service 提供了访问 Pod 的抽象层。无论后端的 Pod 如何变化,Service 都作为稳定的前端对外提供服务。同时,Service 还提供了高可用和负载均衡功能,Service 负责将请求转发给正确的 Pod。

    外部访问

    无论是 Pod 的 IP 还是 Service 的 Cluster IP,它们只能在 Kubernetes 集群中可见,对集群之外的世界,这些 IP 都是私有的。

    Kubernetes 提供了两种方式让外界能够与 Pod 通信:

    1. NodePort
      Service 通过 Cluster 节点的静态端口对外提供服务。外部可以通过 <NodeIP>:<NodePort> 访问 Service。

    2. LoadBalancer
      Service 利用 cloud provider 提供的 load balancer 对外提供服务,cloud provider 负责将 load balancer 的流量导向 Service。目前支持的 cloud provider 有 GCP、AWS、Azur 等。

    以上就是 Kubernetes 网络模型的相关讨论。
    下一节我们来看看 Kubernetes 支持的网络方案。

  • 相关阅读:
    nginx $remote_addr 详解
    Alipay SDK验签PHP低于5.5版本错误
    Alipay支付宝调用错误:Call to undefined function openssl_sign()
    nginx.conf 下日志host.access.log 说明
    vim全选,全部复制,全部删除
    jquery 获取上传文件大小
    linux网络配置
    crontab 定时任务简单备份数据库
    linux进程管理
    mysql 动态增加列,查找表中有多少列,具体什么列。 通过JSON生成mysql表 支持子JSON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wobrother/p/1114931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