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笔记:死锁的详细解释


    死锁的机制 
        由多线程带来的性能改善是以可靠性为代价的,主要是因为有可能产生线程死锁。死锁是这样一种情形:多个线程同时被阻塞,它们中的一个或者全部都在等待某个资源被释放。由于线程被无限期地阻塞,因此程序不能正常运行。简单的说就是:线程死锁时,第一个线程等待第二个线程释放资源,而同时第二个线程又在等待第一个线程释放资源。这里举一个通俗的例子:如在人行道上两个人迎面相遇,为了给对方让道,两人同时向一侧迈出一步,双方无法通过,又同时向另一侧迈出一步,这样还是无法通过。假设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这样就会发生死锁现象。 


        导致死锁的根源在于不适当地运用“synchronized”关键词来管理线程对特定对象的访问。“synchronized”关键词的作用是,确保在某个时刻只有一个线程被允许执行特定的代码块,因此,被允许执行的线程首先必须拥有对变量或对象的排他性访问权。当线程访问对象时,线程会给对象加锁,而这个锁导致其它也想访问同一对象的线程被阻塞,直至第一个线程释放它加在对象上的锁。 


        Java中每个对象都有一把锁与之对应。但Java不提供单独的lock和unlock操作。下面笔者分析死锁的两个过程“上锁”和“锁死” 。


    上锁 
        许多线程在执行中必须考虑与其他线程之间共享数据或协调执行状态,就需要同步机制。因此大多数应用程序要求线程互相通信来同步它们的动作,在 Java 程序中最简单实现同步的方法就是上锁。在 Java 编程中,所有的对象都有锁。线程可以使用 synchronized 关键字来获得锁。在任一时刻对于给定的类的实例,方法或同步的代码块只能被一个线程执行。这是因为代码在执行之前要求获得对象的锁。 


        为了防止同时访问共享资源,线程在使用资源的前后可以给该资源上锁和开锁。给共享变量上锁就使得 Java 线程能够快速方便地通信和同步。某个线程若给一个对象上了锁,就可以知道没有其他线程能够访问该对象。即使在抢占式模型中,其他线程也不能够访问此对象,直到上锁的线程被唤醒、完成工作并开锁。那些试图访问一个上锁对象的线程通常会进入睡眠状态,直到上锁的线程开锁。一旦锁被打开,这些睡眠进程就会被唤醒并移到准备就绪队列中。 


    锁死 
        如果程序中有几个竞争资源的并发线程,那么保证均衡是很重要的。系统均衡是指每个线程在执行过程中都能充分访问有限的资源,系统中没有饿死和死锁的线程。当多个并发的线程分别试图同时占有两个锁时,会出现加锁冲突的情形。如果一个线程占有了另一个线程必需的锁,互相等待时被阻塞就有可能出现死锁。 


        在编写多线程代码时,笔者认为死锁是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因为死锁可能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生,所以查找和修正它既费时又费力。


    几种常见死锁及对策 

      (1)数据库死锁 
      在数据库中,如果一个连接占用了另一个连接所需的数据库锁,则它可以阻塞另一个连接。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接相互阻塞,则它们都不能继续执行,这种情况称为数据库死锁。 


      数据库死锁问题不易处理,通常数据行进行更新时,需要锁定该数据行,执行更新,然后在提交或回滚封闭事务时释放锁。由于数据库平台、配置的隔离级以及查询提示的不同,获取的锁可能是细粒度或粗粒度的,它会阻塞(或不阻塞)其他对同一数据行、表或数据库的查询。基于数据库模式,读写操作会要求遍历或更新多个索引、验证约束、执行触发器等。每个要求都会引入更多锁。此外,其他应用程序还可能正在访问同一数据库模式中的某些对象,并获取不同应用程序所具有的锁。 


      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数据库死锁几乎不可能被消除了。值得庆幸的是,数据库死锁通常是可恢复的:当数据库发现死锁时,它会强制销毁一个连接(通常是使用最少的连接),并回滚其事务。这将释放所有与已经结束的事务相关联的锁,至少允许其他连接中有一个可以获取它们正在被阻塞的锁。 


    由于数据库具有这种典型的死锁处理行为,所以当出现数据库死锁问题时,数据库常常只能重试整个事务。当数据库连接被销毁时,会抛出可被应用程序捕获的异常,并标识为数据库死锁。如果允许死锁异常传播到初始化该事务的代码层之外,则该代码层可以启动一个新事务并重做先前所有工作。 


      当出现问题就重试,由于数据库可以自由地获取锁,所以几乎不可能保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程不发生数据库死锁。此方法至少能保证在出现某些数据库死锁情况时,应用程序能正常运行。

    (2)资源池耗尽死锁 


      客户端的增加导致资源池耗尽死锁是由于负载而造成的,即资源池太小,而每个线程需要的资源超过了池中的可用资源。假设连接池最多有10个连接,同时有10个对外部并发调用。这些线程中每一个都需要一个数据库连接用来清空池。现在,每个线程都执行嵌套的调用。则所有线程都不能继续,但又都不放弃自己的第一个数据库连接。这样,10个线程都将被死锁。 


      研究此类死锁,会发现线程存储中有大量等待获取资源的线程,以及同等数量的空闲且未阻塞的活动数据库连接。当应用程序死锁时,如果可以在运行时检测连接池,就能确认连接池实际上已空。


      修复此类死锁的方法包括:增加连接池的大小或者重构代码,以便单个线程不需要同时使用很多数据库连接。或者可以设置内部调用使用不同的连接池,即使外部调用的连接池为空,内部调用也能使用自己的连接池继续。 


      (3)单线程、多冲突数据库连接死锁 


      对同一线程执行嵌套的调用有时出现死锁,此情形即使在非高负载系统中通常也会发生。当第一个(外部)连接已获取第二个(内部)连接所需要的数据库锁,则第二个连接将永久阻塞第一个连接,并等待第一个连接被提交或回滚,这就出现了死锁情形。因为数据库没有注意到两个连接之间的关系,所以数据库不会将此情形检测为死锁。这样即使不存在并发,此代码也将导致死锁。此情形有多种具体的变种,可以涉及多个线程和两个以上的数据库连接。 


      (4)Java虚拟机锁与数据库锁冲突 


      这种情形发生在数据库锁与Java虚拟机锁并存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线程占有一个数据库锁并尝试获取Java虚拟机锁。同时,另一个线程占有Java虚拟机锁并尝试获取数据库锁。此时,数据库发现一个连接阻塞了另一个连接,但由于无法阻止连接继续,所以不会检测到死锁。Java虚拟机发现同步的锁中有一个线程,并有另一个尝试进入的线程,所以即使Java虚拟机能检测到死锁并对它们进行处理,它还是不会检测到这种情况。 


    死锁的经验法则


    (1) 对大多数的Java程序员来说最简单的防止死锁的方法是对竞争的资源引入序号,如果一个线程需要几个资源,那么它必须先得到小序号的资源,再申请大序号的资源。可以在Java代码中增加同步关键字的使用,这样可以减少死锁,但这样做也会影响性能。如果负载过重,数据库内部也有可能发生死锁。 


        (2)了解数据库锁的发生行为。假定任何数据库访问都有可能陷入数据库死锁状况,但是都能正确进行重试。例如了解如何从应用服务器获取完整的线程转储以及从数据库获取数据库连接列表(包括互相阻塞的连接),知道每个数据库连接与哪个Java线程相关联。了解Java线程和数据库连接之间映射的最简单方法是向连接池访问模式添加日志记录功能。 


        (3)当进行嵌套的调用时,了解哪些调用使用了与其它调用同样的数据库连接。即使嵌套调用运行在同一个全局事务中,它仍将使用不同的数据库连接,而不会导致嵌套死锁。 


        (4)确保在峰值并发时有足够大的资源池。 


        (5)避免执行数据库调用或在占有Java虚拟机锁时,执行其他与Java虚拟机无关的操作。 


  • 相关阅读:
    模仿微信右上角菜单栏
    改变checkbox的默认样式
    webpack中的静态资源处理
    如何解决Unsupported Architecture. Your executable contains unsupported architecture '[x86_64, i386]
    页面生命周期
    关于在使用Exchange2003系统时无法向sina,yahoo,hotmail等邮箱发送邮件问题的解决方法
    重置TCP/IP协议堆栈的经历
    网通电信双线路上网,网通的走网通线路,电信的走电信线路,内网通过NAT上网,双线路故障自动切换
    在OUTLOOK或OWA中查看邮件的SCL级别(转)
    常用的RBL服务器列表及介绍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ryitboy/p/423112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