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大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等代数II期末考试情况分析


    一、期末考试成绩班级前几名

    胡晓波(90)、杨彦婷(88)、宋卓卿(85)、唐指朝(84)、陈建兵(83)、宋沛颖(82)、王昊越(81)、白睿(80)、韩沅伯(80)、王艺楷(80)、张漠林(80)、张子涵(80)

    二、总成绩计算方法

    平时成绩根据交作业的次数决定,本学期共交作业12次,10次以上(包括10次)100分,少一次扣10分。

    总成绩=平时成绩*20%+期中考试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60%

    三、最终成绩及人数

    最终成绩 人数
    A 26
    A- 1
    B+ 14
    B 16
    B- 20
    C+ 4
    C 3
    C- 2
    D 1
    F 1
    缺考 2
    合计 90

    成绩

    人数

    A

    26

    A-

    1

    B+

    14

    B

    16

    B-

    20

    C+

    4

    C

    3

    C-

    2

    D

    1

    F

    1

    缺考

    合计

    90人

    四、期末卷面成绩及人数

    卷面成绩 人数
    90分--100分 1
    80分--89分 11
    70分--79分 28
    60分--69分 23
    50分--59分 15
    40分--49分 9
    40分以下 1
    缺考 2
    合计 90

    五、期末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期末试卷前面70分着重考察大家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计算基本功的掌握(如Jordan标准型和矩阵的QR分解的计算等),但计算量并不大且计算过程比较舒适;后面30分的三道证明题着重考察大家对重要定理、理论和技巧的灵活应用(如矩阵可对角化的应用和正定矩阵的深入性质等);试卷区分度较好,使得各个层次的同学都能得到发挥。从卷面成绩上看,71.6%的同学卷面成绩能上60分,45.5%的同学卷面成绩能上70分,这足以说明15级同学对高等代数II最基本的内容掌握地较好,完全达到了本学期高等代数II的教学目标。由于最后三道证明题都具有相当的难度(而往年会有一道简单证明题垫底),所以这次期末考试上90分的同学只有一个,上80分的同学只有12个,整体分数比往届低了6--7分,这也部分反映了15级同学解难题功力不足的问题。

    六、对15级同学的寄语和期望

    我印象中的15级同学整体比较沉闷,不太善于和老师沟通和交流。每次我在微信中公布最新的每周一题(难度和期末考试压轴题类似),极少有同学会把思考题的证明认真地写出并将解答交(发)给我审阅,这一度打击了我出每周一题的信心和勇气(所幸最终并没有放弃)。另外,15级同学在课后读我写的高代白皮书,极少有同学会和我交流读白皮书的心得和体会,并探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平心而论,这次期末考试的最后三题的确比较难,但复习课上我都讲过类似的例题,例如利用Jordan标准型来求非异阵的m次方根等,但在做第六大题时,只有很少的同学想到要用Jordan标准型来做。据我统计最后三道大题完全做对的人数:第六大题5人、第七大题0人、第八大题1人,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正常的数据。

    我认为大一的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既是基础课,又是整个大学四年从难度上看最容易的课,今后大家要学的专业课,如常微分方程、抽象代数、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拓扑学和泛函分析等都远远比数分高代难的多。如果大家仍以学习高代的态度和热情去学习那些专业课,那么你们将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和更大的挑战!不管你们是否还热爱着数学或者是否对前途感到迷茫,我觉得还是要尽力培养更好的学习氛围和良性的竞争环境,只有这样你们才能在数学专业的学习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这个学期我在易班网站随堂录制了高等代数II的整套教学视频,十分感谢15级同学的大力协助!同时也要感谢15级同学一年来的陪伴!希望你们在后面三年专业课的学习中,更加active、更加努力,期待你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 相关阅读:
    f2fs源码解析(五) node管理结构梳理
    没有什么好神秘的: wait_on_page_bit
    write_back 浅浅分析
    f2fs解析(六)
    转载软件需求文档标准格式
    转载 如何设计一个优秀的数据库
    转载 MySQL创建表的语句 示例
    equals和==的区别 (Java基础)
    转载 【Linux】Linux中常用操作命令
    windows 注册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orsor/p/562811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