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MongoDB Replica Sets的三种架构(转)


    原文:http://blog.nosqlfan.com/html/1750.html

    MongoDB 的replication机制除了最普通的Master/Slave模式之外,更强大的就是其支持自动故障转移的Replica Sets模式了。相对于其问题多多的auto-sharding机制,Replica Sets还是相对比较稳定。

    作为MongoDB使用大户,Foursquare(简称4sq) 在MongoDB使用上有相当丰富的经验,下面是4sq的一篇文章,描述了Replica Sets机制在4sq 中的几种架构方式。

    原文链接:Fun with MongoDB replica sets

    1.在原有的Master/Slave 机制上添加一台arbiter

    4sq 在早期有一些Master/Slave的MongoDB架构,但这种模式不能实现自动的故障转移,需要在发生故障时手动进行切换。在Replica Sets出现后,这种结构被迁移成为三台机器的Replica Sets:一台Primary,一台Secondary,一台Arbiter。

    迁移过程:

    修改Master和slave的配置,添加如下几项,并重启MongoDB。

    replSet = auxdb
    fastsync = true
    rest = true

    fastsync 使得重启动可以使用到原来的数据文件,重启会非常快。然后再在Primary上用rs.add 和 rs.addArb 将Secondary和Arbiter添加上。就算完成了。

    2.一个 Primary用于写,多个Secondary用于读和一个Secondary用于备份

    在写多读少的应用中,4sq主要使用了Replica Sets来实现读写分离。通过在连接时指定slaveOk,将读操作放到Secondary上,Primary只承担写操作。同时指定一台 priority为0,hidden为true的Secondary来进行备份(这样设置后此机器在读写中都不可见,并且不会被选举为Primary)

    3.MongoDB经典配置,上层是Auto-Sharding,每个Sharding结点又是一个Replica Sets

    虽然4sq在这上面吃过亏,但很明显他们已经吸取了教训并且在更合理更小心的使用Auto-Sharding这一诱人的功能。


    备注:

    分片功能性能上损失不小,其他的集群方式都不能解决扩容的问题。当前还是客户端均衡好了。

  • 相关阅读:
    vue检查用户名是否重复
    后端注册接口完善
    django添加检查用户名和手机号数量接口
    Vue联调,图片及短信验证码
    swift webView 提出这样的要求你能忍吗?
    iOS 如何给Xcode7项目添加“.pch”文件
    swift 定制自己的Button样式
    Swift 为你的webView定制标题
    swift 如何获取webView的内容高度
    如何在MAC上使用SVN,简单几行命令搞定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ommyli/p/228166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