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篇文章属于矩阵乘法的提高篇,虽然会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不过建议先进行学习后再来阅读。
不保证能对您的水平带来多大的提高,但一般来说会有的。
正文:
(ps):以下文章小写字母及希腊字母代表一个实数,大写字母代表矩阵,(f_i)代表斐波那契数列的第(i)项。
(Part.1) 矩阵运算
(1).加减法
若(C=Apm B),则:
代码实现:
struct jz
{
long long a[105][105];
};
//两个n*n的矩阵
jz add(jz x,jz y,int n)
{
jz c;
for(int i=1;i<=n;i++)
{
for(int j=1;j<=n;j++) c.a[i][j]=0;
}
for(int i=1;i<=n;i++)
{
for(int j=1;j<=n;j++) c.a[i][j]=x.a[i][j]+y.a[i][j];
}
return c;
}
(2).数乘
若(C=kA),则:
代码实现:
struct jz
{
long long a[105][105];
};
//一个n*n的矩阵
jz mathmul(jz x,long long k,int n)
{
jz c;
for(int i=1;i<=n;i++)
{
for(int j=1;j<=n;j++) c.a[i][j]=0;
}
for(int i=1;i<=n;i++)
{
for(int j=1;j<=n;j++) c.a[i][j]=x.a[i][j]*k;
}
return c;
}
(3).乘法
若(C=A×B),则:
(这里的(n)代表(A)的行数或(B)的列数,当这两个值不同时,相乘无意义)
代码实现:
struct jz
{
long long a[105][105];
};
//两个n*n的矩阵
jz mul(jz x,jz y,int n)
{
jz c;
for(int i=1;i<=n;i++)
{
for(int j=1;j<=n;j++) c.a[i][j]=0;
}
for(int i=1;i<=n;i++)
{
for(int j=1;j<=n;j++)
{
for(int k=1;k<=n;k++)
{
c.a[i][j]=c.a[i][j]%MOD+x.a[i][k]*y.a[k][j]%MOD;
}
}
}
return c;
}
(4).求逆
不会,先咕着。
(Part.2) 矩阵快速幂
我们用自己定义的乘法跑快速幂即可。
例题题目链接:P3390 【模板】矩阵快速幂
代码实现: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jz
{
long a[105][105];
};
jz o;
const int MOD=1e9 +7;
int n;
jz yu;
long long ci;
jz mul(jz x,jz y)
{
jz c;
for(int i=1;i<=n;i++)
{
for(int j=1;j<=n;j++) c.a[i][j]=0;
}
for(int i=1;i<=n;i++)
{
for(int j=1;j<=n;j++)
{
for(int k=1;k<=n;k++)
{
c.a[i][j]=c.a[i][j]%MOD+x.a[i][k]*y.a[k][j]%MOD;
}
}
}
return c;
}
jz quickpow(jz cc,long long k)
{
jz ans=o,base=cc;
while(k)
{
if(k&1) ans=mul(ans,base);
base=mul(base,base);
k>>=1;
}
return ans;
}
inline int read()
{
int x=0,w=1;
char c=getchar();
while(c>'9'||c<'0')
{
if(c=='-')w=-1;
c=getchar();
}
while(c<='9'&&c>='0')
{
x=(x<<3)+(x<<1)+c-'0';
c=getchar();
}
return x*w;
}
int main()
{
scanf("%d%lld",&n,&ci);
for(int i=1;i<=n;i++)
{
for(int j=1;j<=n;j++) yu.a[i][j]=read();
}
for(int i=1;i<=n;i++) o.a[i][i]=1;
//这里的o是一个单位矩阵,大家可以想想为什么是这样的
jz d=quickpow(yu,ci);
for(int i=1;i<=n;i++)
{
for(int j=1;j<=n;j++)
{
printf("%lld ",d.a[i][j]%MOD);
}
printf("
");
}
return 0;
}
记得取模即可。
(Part.3) 疑惑
你可能会问:这是什么破算法,他能干啥?
刚学的我何尝没有这样的疑问,不过现在了解之后,不会让你们再有疑问了。
矩阵乘法是一种巧妙地方式将加法转化成乘法的方式,以便在较短的方式解决递推问题。
如果还是不太清楚,那我们就看些例子吧。
(Part.4) 简单好啃的栗子
洛谷是有板子的:
题目链接:P1939 【模板】矩阵加速(数列)
对于这种加法形递推式,一般都可以使用矩阵乘法加速递推。
我们做矩阵乘法的原理是用一个矩阵封装有用的变量,使用乘法实现多元加法,得到这个参数的下一项。
我们开始考虑要维护什么,显然是(a_i)辣。
那我们考虑如何由(a_{i-1})得到(a_i).
那我们先写一个不全的递推式:
然后尝试在左边加上某个(些)东西使等号成立。
很简单:
显然要考虑维护(a_{i-3}),并且记得去维护下一个下标的(a_{i-3}),显然是(a_{i-2})。
接着考虑维护(a_{i-2})的下一个是(a_{i-1}),这个我们已经保存了,那么就好了。
我们尝试用找到的规律画一张表,标出相应的系数:
(a_{i-1}) | (a_{i-2}) | (a_{i-3}) | |
---|---|---|---|
(a_{i-1}longrightarrow a_i) | (1) | (0) | (1) |
(a_{i-2}longrightarrow a_{i-1}) | (1) | (0) | (0) |
(a_{i-3}longrightarrow a_{i-2}) | (0) | (1) | (0) |
这是我们构造和表格一样的矩阵(A):
和:
模拟下矩阵乘法,就会发现这就是我们所有想要的运算。
我们考虑从(i=3)开始,递推(k-2)次,即把(A)进行(k-2)次幂。
然后乘上基础的矩阵得到的值即可得到答案。
为防止文章过长,代码自己写吧,我就不给了。
(Part.5) 活学活用
再给你一道题:
题目链接:P1962 斐波那契数列
构造转移矩阵:
太简单了,再来一道:
题目链接;P1349 广义斐波那契数列
转移矩阵:
初始矩阵:
直接做就好了。
(Part.6) 尝试搞事情
其实斐波那契数列有很多强势的做法,这里只叙述两种:
(1).我自己(yy)的。
比较久远,大家可以去我的博客查看。-->快戳这儿,戳这儿
这里给出关键的式子,并命名为“斐波那契数列性质(1)”;
可以用斐波那契数列定义(递推式)去证明,不再赘述了。
(2).较为普及的算法。
我们称之为“斐波那契数列性质(2)”:
第一个式子可以化简:
数学归纳法证明。
首先验证(0<n<5)时成立。
设第(2n)项之前的所有项都成立(不包含)。
那么:
得证。
另一种情况:
得证。
其实很简单的了,大头在后面。
(Part.7) 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
众所周知:
根据二项式定理展开可以得到(称为斐波那契数列性质(3)):
暴力展开即可证明,不再赘述。
我们要用两种方式证明通向公式:
方法一:生成函数法(不懂可以跳过):
设斐波那契数列的生成函数为(G(x)),即:
然后套路的减一下:
(ps):上式靠手玩。
因式分解:
博主只会暴算和乱凑,谁有好方法鸭?
然后裂项:
我再(bb)一下裂项吧:
对于上例,可以设(a,b),令:
暴力解得(a,b);
分治前面这一项,并把系数(-dfrac{1}{sqrt{5}})提出来,要处理的就是这么一个玩意:
考虑到生成函数是等比数列求和的形式,把公比设成(q),那么:
把已知与极限代入可得:
解得:
后面那些同理即得:
这啥玩意,还这么难算?
方法二:特征根法:
首先明确所有线性递推数列(学名“线性常系数齐次递推”)都是等比数列。
我们有(f_n=f_{n-1}+f_{n-2}),那么有公比(a)满足(f_n=a^n),所有的(a)即为递推式的特征根。
显然:
同时除以(a^{n-2}),得:
那么有
把(f_0=0,f_1=1),分别带入,得:
同样得到通项公式。
(Part.8) 斐波那契数列的几何意义
给一张图,奥妙无穷。
(Part.9) 稍有思维难度的矩阵题
上面扯出矩阵了,我们再扯回来。
注意:
(1).下面的题都是口胡题解,如果有锅请积极提出,另外没有代码。
(2).我会“布置”一些作业,如果你觉得太屑了,就不做了吧。
(3).下面所有运算都在(mod)一个数的意义下,我就不写了。
(4).数据范围:(nleqslant 10^{18})。
(T1).
求(sumlimits_{i=1}^n f_i) 。
做法一:
构造:
做法二:
利用斐波那契数列性质(4):
证明:
分类讨论:
当(n)为奇数时:
假设相等,那么:
我们会发现无限拆下去,出现了:
的情况,并且这是成立的。
对于(n)为偶数的情况,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验证结论是成立的。
其实上面的证明都是吃多了的做法!
笔者在散步时想出了简单易懂的证明方法。
考虑数学归纳法。
我们验证(n=1)时成立。
那我们假设(n)及以前都成立:
那么:
得证。
然后用矩阵乘法求出(f_{n+2})就好了。
作业(1):用几何法证明利用斐波那契数列性质(4)。
(T2).
求(sumlimits_{i=1}^nf_i^2)。
有难度,但是可以尝试:
显然需要一个(f_i^2)。
考虑:
由于:
那么考虑维护(f_{n-2}^2)和(f_{n-1}f_{n-2})。
由于(f_{n-2}^2)到(f_{n-1}^2)可以直接继承,不用管了。
又因为:
都是可以继承的,那么我们构造矩阵:
好难啊!
我们可以证明斐波那契数列性质(5)来解决问题。
我们设(S(n)=sumlimits_{i=1}^nf_i^2,C(n)=sumlimits_{i=3}^nf_{i-1}f_{i-2})
我们发现:
两边差分一下得:
很容易拓展到:
算出(f_n,f_{n+1})即可。
作业(2).用几何法证明斐波那契数列性质(5)。
(T3).
求(sumlimits_{i=1}^n(n-i+1)f_i)。
带变化性系数,一眼很不可做。
但是发现他就是这么个东西:
根据斐波那契数列性质(4):
利用矩阵直接计算即可。
(T4).
把(n)个方块排成一排,共有红、蓝、黄、绿四种颜色。求红色与绿色方块个数为偶数的方案数(不考虑顺序,只考虑各种颜色的个数)。
一道好题。
方法一:
设当有(i)个方块时,记红绿都为偶数的方案数为(a_i),一个位偶数的方案数为(b_i),都不是的方案数为(c_i)。
容易得到:
那么构造:
方法二:
学过生成函数的同学都知道这是指数生成函数的入门题。
容易得到:
容易得到通项公式:
emmm...直接快速幂就好了。
(Part.10) 另一类模型
题目链接:CF1182E Product Oriented Recurrence
带上乘法就很难搞了,不过这是一种模型。
考虑维护系数,我们记((f)不再是斐波那契数列):
容易得到递推式:
我们不妨让数列从第(4)个开始编号,即:
然后构造一大堆矩阵,发现(x,y,z)比较套路,就不说了。
对于(w_i),构造:
我们再运用拓展欧拉定理,来优化系数:不会的戳这里
由于(varphi(1e9+7)=1e9+6),那我们把系数(mod 1e9+6)就好了。
但我们记得当数大于(varphi(m))时,要加(varphi(m)),我们打个表判断就好,事实证明超过(1e9+6)的(x_i,y_i,z_i,w_i)对应的数列项数(从一开始编号,即把矩阵数列下标(+1).)分别为(38,38,37,35),判断一下即可。
要注意定义矩阵后清空,否则会死的很惨(随机赋值我佛了)。
代码实现: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
#include<cmath>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ll long long
#define read(x) scanf("%lld",&x)
#define MOD 1000000006
#define MODD 1000000007
ll c,f1,f2,f3,rt;
ll ansx,ansy,ansz,answ;
ll ans=1;
struct mat
{
ll a[10][10];
}e;
mat mul(mat x,mat y,int n,int mod)
{
mat c;
for(int i=1;i<=n;i++)
{
for(int j=1;j<=n;j++) c.a[i][j]=0;
}
for(int i=1;i<=n;i++)
{
for(int j=1;j<=n;j++)
{
for(int k=1;k<=n;k++)
{
c.a[i][j]=c.a[i][j]%mod+x.a[i][k]*y.a[k][j]%mod;
}
}
}
return c;
}
mat qp(mat cc,ll k,int n,int mod)
{
mat ans=e,base=cc;
while(k)
{
if(k&1) ans=mul(ans,base,n,mod);
base=mul(base,base,n,mod);
k>>=1;
}
return ans;
}
ll quickpow(ll a,ll b,ll mod)
{
ll ans=1,base=a%mod;
while(b)
{
if(b&1) ans=ans*base%mod;
b>>=1;
base=base*base%mod;
}
return ans%mod;
}
int main()
{
read(rt),read(f1),read(f2),read(f3),read(c);
//mod 1000000006;
for(int i=1;i<=5;i++) for(int j=1;j<=5;j++) e.a[i][j]=0;
for(int i=1;i<=5;i++) e.a[i][i]=1;
mat x,xx;
if(rt<=6) ansx=(rt<=5)?1:2;
else
{
for(int i=1;i<=3;i++) for(int j=1;j<=3;j++) x.a[i][j]=0;
for(int i=1;i<=3;i++) for(int j=1;j<=3;j++) xx.a[i][j]=0;
x.a[1][1]=x.a[1][2]=x.a[1][3]=x.a[2][1]=x.a[3][2]=1;
xx.a[1][1]=2,xx.a[2][1]=xx.a[3][1]=1;
mat op1=qp(x,rt-6,3,MOD);
op1=mul(op1,xx,3,MOD);
ansx=op1.a[1][1]%MOD;
}
mat y,yy;
if(rt<=6) ansy=rt-3;
else
{
for(int i=1;i<=3;i++) for(int j=1;j<=3;j++) y.a[i][j]=0;
for(int i=1;i<=3;i++) for(int j=1;j<=3;j++) yy.a[i][j]=0;
y.a[1][1]=y.a[1][2]=y.a[1][3]=y.a[2][1]=y.a[3][2]=1;
yy.a[1][1]=3,yy.a[2][1]=2,yy.a[3][1]=1;
mat op2=qp(y,rt-6,3,MOD);
op2=mul(op2,yy,3,MOD);
ansy=op2.a[1][1]%MOD;
}
mat z,zz;
if(rt<=6) ansz=pow(2,rt-4);
else
{
for(int i=1;i<=3;i++) for(int j=1;j<=3;j++) z.a[i][j]=0;
for(int i=1;i<=3;i++) for(int j=1;j<=3;j++) zz.a[i][j]=0;
z.a[1][1]=z.a[1][2]=z.a[1][3]=z.a[2][1]=z.a[3][2]=1;
zz.a[1][1]=4,zz.a[2][1]=2;zz.a[3][1]=1;
mat op3=qp(z,rt-6,3,MOD);
op3=mul(op3,zz,3,MOD);
ansz=op3.a[1][1]%MOD;
}
mat w,ww;
if(rt<=6){if(rt==4) answ=2;else if(rt==5) answ=6;else answ=14;}
else
{
for(int i=1;i<=5;i++) for(int j=1;j<=5;j++) w.a[i][j]=0;
for(int i=1;i<=5;i++) for(int j=1;j<=5;j++) ww.a[i][j]=0;
w.a[1][1]=w.a[1][2]=w.a[1][3]=w.a[1][4]=1;
w.a[2][1]=w.a[3][2]=1;
w.a[4][4]=w.a[4][5]=w.a[5][5]=1;
ww.a[1][1]=14,ww.a[2][1]=6,ww.a[3][1]=2,ww.a[4][1]=8,ww.a[5][1]=2;
mat op4=qp(w,rt-6,5,MOD);
op4=mul(op4,ww,5,MOD);
answ=op4.a[1][1]%MOD;
}
if(rt>=38) ans=ans*quickpow(f1,ansx+MOD,MODD)%MODD,ans=ans*quickpow(f2,ansy+MOD,MODD)%MODD;
else ans=ans*quickpow(f1,ansx,MODD)%MODD,ans=ans*quickpow(f2,ansy,MODD)%MODD;
if(rt>=37) ans=ans*quickpow(f3,ansz+MOD,MODD)%MODD;
else ans=ans*quickpow(f3,ansz,MODD)%MODD;
if(rt>=35) ans=ans*quickpow(c,answ+MOD,MODD)%MODD;
else ans=ans*quickpow(c,answ,MODD)%MODD;
printf("%lld
",ans%MODD);
return 0;
}
这种模型的原理:
利用已知的数列元素,把后面每一项表示出来,这是通常是这个元素幂的积的形式,通常使用拓展欧拉定理优化幂次。
核心思想是: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拓展:
求(prodlimits_{i=1}^nf_i)(这里的(f_i)指上面定义的数列)
我们考虑维护(sum x_i,sum y_i,sum z_i,sum w_i)
最后把(x,y,z)总和加上(1)即可。
(Part.11) 结语
首先感谢@Miraclys 大佬的审稿。
垃圾博主tlx同学耗费将近(8)个小时完成了这篇博客的构思(+)叙述。
他很累,当然他要写的东西还有很多,好在他很快乐于与他人分享学习成果。
可悲的是(AFO)离他越来越近了。
以后像这么长的文章不知还有没有,喜欢的话就给他点鼓励吧(愣着干啥,点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