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网络运维相关


    删除特殊的用户和用户组
    userdel games
    group games
     
    关闭不需要的服务
    chkconfig
    chkconfig --level 345 bluetooth off
     
    删减系统登录欢迎信息
    本地登录/etc/issue
    远程SSH/etc/issue.net 默认不显示,需要设置/etc/ssh/sshd_config Banner /etc/issue.net
    /etc/motd 系统公告信息
     
    禁止control-alt-delete键盘关闭命令
    centos5.x
    vi /etc/inittab
    找到ca::ctrlaltdel:/sbin/shutdown -t3 -r now 加#屏蔽
    telinit q
    centos6.x
    /etc/init/control-alt-delete.conf
    exec /sbin/shutdown -r now "Control-Alt-Delete pressed"
     
    ssh
    ssh服务配置文件 vi /etc/ssh/sshd_config
     
    shell历史记录
    用户目录下.bash_history
    修改/etc/bashrc
    HISTFILESIZE=4000
    HISTSIZE=4000
    HISTTIMEFORMAT='%F %T'
    export HISTTIMEFORMAT
    可以实现history记录4000,带时间
     
    启用tcp_wrappers防火墙
    linux自带两层防火墙,iptables tcp_wrappers
    查看系统是否安装防火墙
    rpm -q tcp_wrappers
    rpm -qa | grep tcp
    主要通过设置/etc/hosts.allow /etc/hosts.deny来实现
    service:host(sshd:192.168.1.2)
     
    锁定系统重要文件
    chattr
    lsattr
     
    文件权限检查和修改
    查找系统中任何用户都有写权限的文件或目录
    查找文件:find / -type f -perm -2 -o -perm -20 |xargs ls -al
    查找目录:find / -type d -perm -2 -o -perm -20 |xargs ls -ld
     
    查找系统中所有含有“s”位的程序
    find / -type -perm -4000 -o -perm -2000 -print -20 | xargs ls -al
     
    检查系统中又有suid及sgid文件
    find / -user root -perm -2000 -print -exec md5sum {}
    find / -user root -perm -4000 -print -exec md5sum {}
     
    检查系统中没有属主的文件
    find /-nouser -o -nogroup

    yum安装和配置
    rpm -qa查看已经安装的软件包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资源库配置文件
    yum install
    yum remove
    yum check-update
    yum update跟新某个包
    yum upgrade大规模更新
    yum info 查看rpm包信息
    yum info intalled列出已经安装的
    yum list列出资源库中所有可以安装或更新的rpm包
    yum list updates
    yum list intalled
    yum list extras 列出已经安装但不包含在资源库中的rpm包
    yum search 搜索匹配特定包
     
    yum操作暂存信息/var/cache/yum
    yum clean package清楚暂存的rpm包
    yum clean headers 清除暂存的rpm头文件
    yum clean oldheaders清除暂存就得rpm头文件
    yum clean all清除所有
     
    aide 系统文件完整性检查,预防文件级rootkit入侵
    rkhunter -c专业检测rootkit
    定时执行
    09 3 * * * root rkhunter --check --cronjob
     
    检查文件系统的完整性
    rpm -Va
     
    网络安全运维
     
    监控网卡实时流量
    iftop -P -i eth0 -i指定网卡
    iftop可以用来监控网卡的实时流量(可以指定网段)、反向解析IP、显示端口信息等,详细的将会在后面的使用参数中说明。'
    1、iftop界面相关说明
    界面上面显示的是类似刻度尺的刻度范围,为显示流量图形的长条作标尺用的。
    中间的<= =>这两个左右箭头,表示的是流量的方向。
    TX:发送流量
    RX:接收流量
    TOTAL:总流量
    Cumm:运行iftop到目前时间的总流量
    peak:流量峰值
    rates:分别表示过去 2s 10s 40s 的平均流量
    2、iftop相关参数
    常用的参数
    -i设定监测的网卡,如:# iftop -i eth1
    -B 以bytes为单位显示流量(默认是bits),如:# iftop -B
    -n使host信息默认直接都显示IP,如:# iftop -n
    -N使端口信息默认直接都显示端口号,如: # iftop -N
    -F显示特定网段的进出流量,如# iftop -F 10.10.1.0/24或# iftop -F 10.10.1.0/255.255.255.0
    -h(display this message),帮助,显示参数信息
    -p使用这个参数后,中间的列表显示的本地主机信息,出现了本机以外的IP信息;
    -b使流量图形条默认就显示;
    -f这个暂时还不太会用,过滤计算包用的;
    -P使host信息及端口信息默认就都显示;
    -m设置界面最上边的刻度的最大值,刻度分五个大段显示,例:# iftop -m 100M
     
    进入iftop画面后的一些操作命令(注意大小写)
    按h切换是否显示帮助;
    按n切换显示本机的IP或主机名;
    按s切换是否显示本机的host信息;
    按d切换是否显示远端目标主机的host信息;
    按t切换显示格式为2行/1行/只显示发送流量/只显示接收流量;
    按N切换显示端口号或端口服务名称;
    按S切换是否显示本机的端口信息;
    按D切换是否显示远端目标主机的端口信息;
    按p切换是否显示端口信息;
    按P切换暂停/继续显示;
    按b切换是否显示平均流量图形条;
    按B切换计算2秒或10秒或40秒内的平均流量;
    按T切换是否显示每个连接的总流量;
    按l打开屏幕过滤功能,输入要过滤的字符,比如ip,按回车后,屏幕就只显示这个IP相关的流量信息;
    按L切换显示画面上边的刻度;刻度不同,流量图形条会有变化;
    按j或按k可以向上或向下滚动屏幕显示的连接记录;
    按1或2或3可以根据右侧显示的三列流量数据进行排序;
    按<根据左边的本机名或IP排序;
    按>根据远端目标主机的主机名或IP排序;
    按o切换是否固定只显示当前的连接;
    按f可以编辑过滤代码,这是翻译过来的说法,我还没用过这个!
    按!可以使用shell命令,这个没用过!没搞明白啥命令在这好用呢!
    按q退出监控。

    ntop
    Ntop是一种监控网络流量的工具,用NTOP显示网络的使用情况比其他一些网管软件更加直观、详细。NTOP甚至可以列出每个节点计算机的网络带宽利用率
    Ntop支持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所以可以进行网络流量监控。Ntop几乎可以监测网络上的所有协议: TCP/UDP /ICMP、(R)ARP、IPX、Telnet、DLC、Decnet、DHCP-BOOTP、AppleTalk、Netbios、TCP/UDP、 FTP、HTTP、DNS、Telnet、SMTP/POP/IMAP、SNMP、NNTP、NFS、X11、SSH和基于P2P技术的协议 eDonkey。
     
    chown -R nobody /val/lib/ntop
    ntop -A 设置admin密码
    ntop -i eth0 -L -d 启动
    chkconfig --level 2345 ntop on

    网络性能评估工具iperf
    iperf命令是一个网络性能测试工具。iperf可以测试TCP和UDP带宽质量。iperf可以测量最大TCP带宽,具有多种参数和UDP特性。iperf可以报告带宽,延迟抖动和数据包丢失。利用iperf这一特性,可以用来测试一些网络设备如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等的性能。
     
    iperf -s设置服务器端 5001端口
    iperf -c ip客户端测试命令
    -i 指定更新时间
    -P指定线程数
    -f结果按Mbytes/s显示
    -u测试utp传输性能
    命令行选项 描述
    客户端与服务器共用选项  
    -f, --format [bkmaBKMA] 格式化带宽数输出。支持的格式有:
    'b' = bits/sec 'B' = Bytes/sec
    'k' = Kbits/sec 'K' = KBytes/sec
    'm' = Mbits/sec 'M' = MBytes/sec
    'g' = Gbits/sec 'G' = GBytes/sec
    'a' = adaptive bits/sec 'A' = adaptive Bytes/sec
    自适应格式是kilo-和mega-二者之一。除了带宽之外的字段都输出为字节,除非指定输出的格式,默认的参数是a。
    注意:在计算字节byte时,Kilo = 1024, Mega = 1024^2,Giga = 1024^3。通常,在网络中,Kilo = 1000, Mega = 1000^2, and Giga = 1000^3,所以,Iperf也按此来计算比特(位)。如果这些困扰了你,那么请使用-f b参数,然后亲自计算一下。
    -i, --interval # 设置每次报告之间的时间间隔,单位为秒。如果设置为非零值,就会按照此时间间隔输出测试报告。默认值为零。
    -l, --len #[KM] 设置读写缓冲区的长度。TCP方式默认为8KB,UDP方式默认为1470字节。
    -m, --print_mss 输出TCP MSS值(通过TCP_MAXSEG支持)。MSS值一般比MTU值小40字节。通常情况
    -p, --port # 设置端口,与服务器端的监听端口一致。默认是5001端口,与ttcp的一样。
    -u, --udp 使用UDP方式而不是TCP方式。参看-b选项。
    -w, --window #[KM] 设置套接字缓冲区为指定大小。对于TCP方式,此设置为TCP窗口大小。对于UDP方式,此设置为接受UDP数据包的缓冲区大小,限制可以接受数据包的最大值。
    -B, --bindhost 绑定到主机的多个地址中的一个。对于客户端来说,这个参数设置了出栈接口。对于服务器端来说,这个参数设置入栈接口。这个参数只用于具有多网络接口的主机。在Iperf的UDP模式下,此参数用于绑定和加入一个多播组。使用范围在224.0.0.0至239.255.255.255的多播地址。参考-T参数。
    -C, --compatibility 与低版本的Iperf使用时,可以使用兼容模式。不需要两端同时使用兼容模式,但是强烈推荐两端同时使用兼容模式。某些情况下,使用某些数据流可以引起1.7版本的服务器端崩溃或引起非预期的连接尝试。
    -M, --mss #[KM} 通过TCP_MAXSEG选项尝试设置TCP最大信息段的值。MSS值的大小通常是TCP/ip头减去40字节。在以太网中,MSS值 为1460字节(MTU1500字节)。许多操作系统不支持此选项。
    -N, --nodelay 设置TCP无延迟选项,禁用Nagle's运算法则。通常情况此选项对于交互程序,例如telnet,是禁用的。
    -V (from v1.6 or higher) 绑定一个IPv6地址。
    服务端:$ iperf -s –V
    客户端:$ iperf -c -V
    注意:在1.6.3或更高版本中,指定IPv6地址不需要使用-B参数绑定,在1.6之前的版本则需要。在大多数操作系统中,将响应IPv4客户端映射的IPv4地址。
    服务器端专用选项  
    -s, --server Iperf服务器模式
    -D (v1.2或更高版本) Unix平台下Iperf作为后台守护进程运行。在Win32平台下,Iperf将作为服务运行。
    -R(v1.2或更高版本,仅用于Windows) 卸载Iperf服务(如果它在运行)。
    -o(v1.2或更高版本,仅用于Windows) 重定向输出到指定文件
    -c, --client host 如果Iperf运行在服务器模式,并且用-c参数指定一个主机,那么Iperf将只接受指定主机的连接。此参数不能工作于UDP模式。
    -P, --parallel # 服务器关闭之前保持的连接数。默认是0,这意味着永远接受连接。
    客户端专用选项  
    -b, --bandwidth #[KM] UDP模式使用的带宽,单位bits/sec。此选项与-u选项相关。默认值是1 Mbit/sec。
    -c, --client host 运行Iperf的客户端模式,连接到指定的Iperf服务器端。
    -d, --dualtest 运行双测试模式。这将使服务器端反向连接到客户端,使用-L 参数中指定的端口(或默认使用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端的端口)。这些在操作的同时就立即完成了。如果你想要一个交互的测试,请尝试-r参数。
    -n, --num #[KM] 传送的缓冲器数量。通常情况,Iperf按照10秒钟发送数据。-n参数跨越此限制,按照指定次数发送指定长度的数据,而不论该操作耗费多少时间。参考-l与-t选项。
    -r, --tradeoff 往复测试模式。当客户端到服务器端的测试结束时,服务器端通过-l选项指定的端口(或默认为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端的端口),反向连接至客户端。当客户端连接终止时,反向连接随即开始。如果需要同时进行双向测试,请尝试-d参数。
    -t, --time # 设置传输的总时间。Iperf在指定的时间内,重复的发送指定长度的数据包。默认是10秒钟。参考-l与-n选项。
    -L, --listenport # 指定服务端反向连接到客户端时使用的端口。默认使用客户端连接至服务端的端口。
    -P, --parallel # 线程数。指定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使用的线程数。默认是1线程。需要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同时使用此参数。
    -S, --tos # 出栈数据包的服务类型。许多路由器忽略TOS字段。你可以指定这个值,使用以"0x"开始的16进制数,或以"0"开始的8进制数或10进制数。
    例如,16进制'0x10' = 8进制'020' = 十进制'16'。TOS值1349就是:
    IPTOS_LOWDELAY minimize delay 0x10
    IPTOS_THROUGHPUT maximize throughput 0x08
    IPTOS_RELIABILITY maximize reliability 0x04
    IPTOS_LOWCOST minimize cost 0x02
    -T, --ttl # 出栈多播数据包的TTL值。这本质上就是数据通过路由器的跳数。默认是1,链接本地。
    -F (from v1.2 or higher) 使用特定的数据流测量带宽,例如指定的文件。
    $ iperf -c -F <file-name>
    -I (from v1.2 or higher) 与-F一样,由标准输入输出文件输入数据。
    杂项  
    -h, --help 显示命令行参考并退出 。
    -v,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和编译信息并退出。
    UDP模式
    服务器端:
    iperf -u -s
    客户端:
    iperf -u -c 192.168.1.1 -b 100M -t 60
    在udp模式下,以100Mbps为数据发送速率,客户端到服务器192.168.1.1上传带宽测试,测试时间为60秒。
    iperf -u -c 192.168.1.1 -b 5M -P 30 -t 60
    客户端同时向服务器端发起30个连接线程,以5Mbps为数据发送速率。
    iperf -u -c 192.168.1.1 -b 100M -d -t 60
    以100M为数据发送速率,进行上下行带宽测试。
    TCP模式
    服务器端:
    iperf -s
    客户端:
    iperf -c 192.168.1.1 -t 60
    在tcp模式下,客户端到服务器192.168.1.1上传带宽测试,测试时间为60秒。
    iperf -c 192.168.1.1 -P 30 -t 60
    客户端同时向服务器端发起30个连接线程。
    iperf -c 192.168.1.1 -d -t 60
    进行上下行带宽测试。

    网络探测工具
    nmap network mapper
    nmap 目标ip
    -A全面扫描
    -T4指定扫描过程中使用的时序模板
    -v显示扫描细节
    -O操作系统检测
     
    Linux用nmap对局域网扫描,查看arp缓存表就可以知道局域内主机ip和mac了,方法如下:
    1.进行ping扫描,打印出对扫描做出响应的主机 
    nmap -sP 192.168.1.0/24  
    2.使用UDP ping探测主机
    nmap -PU 192.168.1.0/24  
    3.使用频率最高的扫描选项(SYN扫描,又称为半开放扫描)执行得很快
    nmap -sS 192.168.1.0/24
    4.扫描之后查看arp缓存表获取局域网主机IP地址
    cat /proc/net/arp
     
     
    Nmap所识别的6个端口状态。
    open(开放的)
    应用程序正在该端口接收TCP 连接或者UDP报文。发现这一点常常是端口扫描 的主要目标。安全意识强的人们知道每个开放的端口 都是攻击的入口。攻击者或者入侵测试者想要发现开放的端口。 而管理员则试图关闭它们或者用防火墙保护它们以免妨碍了合法用户。 非安全扫描可能对开放的端口也感兴趣,因为它们显示了网络上那些服务可供使用。
    closed(关闭的)
    关闭的端口对于Nmap也是可访问的(它接受Nmap的探测报文并作出响应), 但没有应用程序在其上监听。 它们可以显示该IP地址上(主机发现,或者ping扫描)的主机正在运行up 也对部分操作系统探测有所帮助。 因为关闭的关口是可访问的,也许过会儿值得再扫描一下,可能一些又开放了。 系统管理员可能会考虑用防火墙封锁这样的端口。 那样他们就会被显示为被过滤的状态,下面讨论。
    filtered(被过滤的)
    由于包过滤阻止探测报文到达端口, Nmap无法确定该端口是否开放。过滤可能来自专业的防火墙设备,路由器规则 或者主机上的软件防火墙。这样的端口让攻击者感觉很挫折,因为它们几乎不提供 任何信息。有时候它们响应ICMP错误消息如类型3代码13 (无法到达目标: 通信被管理员禁止),但更普遍的是过滤器只是丢弃探测帧, 不做任何响应。 这迫使Nmap重试若干次以访万一探测包是由于网络阻塞丢弃的。 这使得扫描速度明显变慢。
    unfiltered(未被过滤的)
    未被过滤状态意味着端口可访问,但Nmap不能确定它是开放还是关闭。 只有用于映射防火墙规则集的ACK扫描才会把端口分类到这种状态。 用其它类型的扫描如窗口扫描,SYN扫描,或者FIN扫描来扫描未被过滤的端口可以帮助确定 端口是否开放。
    open|filtered(开放或者被过滤的)
    当无法确定端口是开放还是被过滤的,Nmap就把该端口划分成 这种状态。开放的端口不响应就是一个例子。没有响应也可能意味着报文过滤器丢弃 了探测报文或者它引发的任何响应。因此Nmap无法确定该端口是开放的还是被过滤的。 UDP,IP协议, FIN,Null,和Xmas扫描可能把端口归入此类。
    closed|filtered(关闭或者被过滤的)
    该状态用于Nmap不能确定端口是关闭的还是被过滤的。 它只可能出现在IPID Idle扫描中。
     
    -O:激活操作探测;
    -P0:值进行扫描,不ping主机;
    -PT:是同TCP的ping;
    -sV:探测服务版本信息;
    -sP:ping扫描,仅发现目标主机是否存活;
    -ps:发送同步(SYN)报文;
    -PU:发送udp ping;
    -PE:强制执行直接的ICMPping;
    -PB:默认模式,可以使用ICMPping和TCPping;
    -6:使用IPv6地址;
    -v:得到更多选项信息;
    -d:增加调试信息地输出;
    -oN:以人们可阅读的格式输出;
    -oX:以xml格式向指定文件输出信息;
    -oM:以机器可阅读的格式输出;
    -A:使用所有高级扫描选项;
    --resume:继续上次执行完的扫描;
    -P:指定要扫描的端口,可以是一个单独的端口,用逗号隔开多个端口,使用“-”表示端口范围;
    -e:在多网络接口Linux系统中,指定扫描使用的网络接口;
    -g:将指定的端口作为源端口进行扫描;
    --ttl:指定发送的扫描报文的生存期;
    --packet-trace:显示扫描过程中收发报文统计;
    --scanflags:设置在扫描报文中的TCP标志。

    ssh
    用户登录
    ssh -l root 192.168.0.11
    指定端口
    ssh -l root -p 12333 216.230.230.114
    直接使用命令
    ssh -l root 192.168.0.11 ls
    默认情况下,ssh 会使用位于 /etc/ssh/ssh_config 的配置文件。这个配置文件作用于系统的所有用户。但你想要为特定的用户指定特殊的设置的话,可以把配置放入 ~/.ssh/config 文件中。如果此文件不存在,可以手工创建一个。
     
     
    scp文件传输
    1、从服务器上下载文件
    scp username@servername:/path/filename /var/www/local_dir(本地目录)
    例如scp root@192.168.0.101:/var/www/test.txt 把192.168.0.101上的/var/www/test.txt 的文件下载到/var/www/local_dir(本地目录)
     
    2、上传本地文件到服务器
    scp /path/filename username@servername:/path
    例如scp /var/www/test.php root@192.168.0.101:/var/www/ 把本机/var/www/目录下的test.php文件上传到192.168.0.101这台服务器上的/var/www/目录中
     
    3、从服务器下载整个目录
    scp -r username@servername:/var/www/remote_dir/(远程目录) /var/www/local_dir(本地目录)
    例如:scp -r root@192.168.0.101:/var/www/test /var/www/
     
    4、上传目录到服务器
    scp -r local_dir username@servername:remote_dir
    例如:scp -r test root@192.168.0.101:/var/www/ 把当前目录下的test目录上传到服务器的/var/www/ 目录
     
  • 相关阅读:
    SpringCloud大白话之服务注册中心
    Spring事物白话文
    spring的IOC过程剖析
    2、Spring-RootApplicationContext-refresh
    1、spring与springmvc父子容器
    mysql 5.7 主从设置
    centos7下安装oracle11gR2
    lepus安装报错处理
    centos 6.9安装nginx1.4
    Linux 面试题 合集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la001/p/643056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