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类和实例
我们先编写一个学生的类,它存储了有关学生的信息,还有一个整合学生信息的方法:
student.py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初始化学生信息"""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get_desc(self): """得到学生的描述信息""" long_name = str(self.age) + ' ' + self.name return long_name stu1 = Student('joker',18) print(stu1.get_desc())
console:
解释:__init__() 用于初始化实例的属性,在get_desc() 中,使用了self.name 和 self.age 用户访问此实例中的属性,用来打印学生的基本信息。
二、给属性赋默认值以及修改属性的值
类中的每个属性都必须有初始值,就算它是0或者空字符串,那也必须要有。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__init__() 用于初始化,但如果有属性
在__init__() 中已被赋与初始值,则在实例化对象时,无需包含为它提供初始值的形参。
student.py
1 class Student(): 2 3 def __init__(self,name): 4 """初始化学生信息""" 5 self.name = name 6 self.age = 0 7 8 def get_desc(self): 9 """得到学生的描述信息""" 10 long_name = str(self.age) + ' ' + self.name 11 return long_name 12 13 stu1 = Student('joker') 14 print(stu1.get_desc()) 15 stu1.age = 18 16 print(stu1.get_desc())
console:
解释:
现在,在Python调用__init__() 来创建新实例时,只需要传入姓名即可实例化对象,因为第六行代码,给age 赋予了初始值,且init方法中也只需要除self外一个name形参,所以第一次打印的年龄为0,再看第15行代码,我们用这种方式给age重新赋值18,所以第二次打印的年龄是18,所以,如果我们需要修改对象中的属性可以使用这种方式,但却不是最好的方式。
接下来使用第二种方式:用方法给属性赋值:
student.py
1 class Student(): 2 3 def __init__(self,name): 4 """初始化学生信息""" 5 self.name = name 6 self.age = 0 7 8 def get_desc(self): 9 """得到学生的描述信息""" 10 long_name = str(self.age) + ' ' + self.name 11 return long_name 12 13 def update_age(self,new_age): 14 """用于更新学生的年龄""" 15 self.age = new_age 16 17 stu1 = Student('joker') 18 print(stu1.get_desc()) 19 stu1.update_age(19) 20 print(stu1.get_desc())
console:
解释:
我们在类中,新增了一个用于更新学生年龄的方法,需要传入一个新的年龄,方法将把这个新的年龄,重新赋值给age来完成age的更新。在第19行代码中我们传入19,然后打印出的信息确实显示了我们所传入的年龄,即用方法更新属性的值是可行的。其实,这种方式是我们常用的,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直接访问类中的属性,所以需要用方法来做“中间人”,因为这样,我们可以在方法中做一些额外的操作,比如在重新赋值前先判断年龄是否非法(负数),如果非法就不改变原先属性值或将原先的值设置为默认值。
友谊是如此的甜美稳固忠诚,又至死不渝的神圣情感,只要他们不跟你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