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onv内容,convmv文件名,unix2dos,dos2unix文件格式转换,od/cut/wc/dd/diff/uniq/nice/du等命令,linux文件名乱码,文件名,文件内容,vim编码设置,下载的文件名「乱码」各平台的解决方法,echo 文件名乱码 | iconv -t latin1 | iconv -f gbk


    
    

    1.enconv文件名编码转换,比如要将一个GBK编码的文件转换成UTF-8编码,操作如下 enconv -L zh_CN -x UTF-8 filename enconv -L GB2312 -x UTF-8 test.txt
    
    
    2.convmv文件名编码转换:
    从Linux往windows拷贝文件或者从windows往Linux拷贝文件,有时会出现中文文件名乱码的情况,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因为,windows的文件名中文编码默认为GBK,而Linux中默认文件名编码为UTF8,由于编码不一致,所以导致了文件名乱码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文件名进行转码。在Linux中专门提供了一种工具convmv进行文件名编码的转换,可以将文件名从GBK转换成UTF-8编码,或者从UTF-8转换到GBK。
    yum -y install convmv
    下面看一下convmv的具体用法:
    sudo convmv -f gbk -t utf-8 -r –notest  /home
     常用参数: -r 递归处理子文件夹 --notest 真正进行操作,请注意在默认情况下是不对文件进行真实操作的,而只是试验。 --list 显示所有支持的编码 --unescap 可以做一下转义,比如把%20变成空格 比如我们有一个utf8编码的文件名,转换成GBK编码,命令如下: convmv -f UTF-8 -t GBK --notest utf8编码的文件名 这样转换以后"utf8编码的文件名"会被转换成GBK编码(只是文件名编码的转换,文件内容不会发生变化) 
    就是将/home目录下原来文件名是gbk编码方式的全部改为utf-8格式的。这里 -f  后面为原来的编码方式,-t 后面是要更改为的编码方式, -r 表示这个目录下面的所有文件, –notest 表示马上执行,而不是仅仅测试而已。另外这命令好像要root才能执行,因此要加上 sudo。
    
    
    3.iconv文件内容编码转换:
    iconv转换,比如将一个UTF-8 编码的文件转换成GBK编码
    iconv -c -f GBK    -t UTF-8 file1    -o file2
    iconv -c -f GB2312 -t UTF-8 test.txt -o test2.txt  
    下载地址:
    ftp://ftp.gnu.org/pub/gnu/libiconv/libiconv-1.8.tar.gz 
    -f为原来的编码方式,-t 为输出文件的编码方式, -o表示输出文件名,这利用outfile表示,最后跟上要更改编码方式的文件名sourcefile  。
    通过这两个工具,中文文件乱码的问题终于解决。
    
    
    4.unix2dos,dos2unix转换:
    使用od -c -t x1 abc.txt 查看文本文件里的特殊字符,DOS/Windows使用/r/n作为行尾符,Unix使用/n作为行尾符: 
    unix2dos < unix.txt > dos.txt 将Unix格式的纯文本文件转换成DOS/Windows格式的纯文本文件 
    dos2unix < dos.txt > unix.txt 将DOS/Windows格式的纯文本文件转换成Unix格式的纯文本文件 
    
    如果你在openoffice里编辑,是完全兼容的,如果你在vi里 出现/M等符号,可以使用 tr 或 sed工具过滤掉
    
    在Linux下正常换行的文字,到了Windows下后,不再换行。
    在Windows下换行时,有两个字符:回车(/r)和换行(/n)。但在Linux下,只有一个换行(/n)
    可使用unix2dos和dos2unix命令进行格式的转换:
    参数:
    -k  保持输出文件和输入文件的日期时间戳不变
    -o file   默认模式 . 将file转换,并输出到file
    -n  infile outfile 新模式. 转换infile, 并输出到outfile
    1. unix2dos 假设用vi新建一文本文件,输入123456 [root@centos test]# ls -l a.txt -rw-r--r-- 1 root root 7 Jan 7 21:31 a.txt [root@centos test]# hexdump -c a.txt 0000000 1 2 3 4 5 6 /n 0000007 [root@centos test]# unix2dos -n a.txt b.txt unix2dos: converting file a.txt to file b.txt in DOS format ... [root@centos test]# ls -l total 8 -rw-r--r-- 1 root root 7 Jan 7 21:31 a.txt -rw------- 1 root root 8 Jan 7 21:34 b.txt [root@centos test]# hexdump -c a.txt 0000000 1 2 3 4 5 6 /n 0000007 [root@centos test]# hexdump -c b.txt 0000000 1 2 3 4 5 6 /r /n 0000008 b.txt是转换后的DOS下的文件 2. dos2unix [root@centos test]# dos2unix -n b.txt c.txt dos2unix: converting file b.txt to file c.txt in UNIX format ... [root@centos test]# ls -l total 12 -rw-r--r-- 1 root root 7 Jan 7 21:31 a.txt -rw------- 1 root root 8 Jan 7 21:34 b.txt -rw------- 1 root root 7 Jan 7 21:38 c.txt [root@centos test]# hexdump -c b.txt 0000000 1 2 3 4 5 6 /r /n 0000008 [root@centos test]# hexdump -c c.txt 0000000 1 2 3 4 5 6 /n 0000007 c.txt是转换后unix下的文本文件

    5. enca (如果你的系统中没有安装这个命令,可以用sudo yum install -y enca 安装 )查看文件编码
    $ enca filename
    filename: Universal transformation format 8 bits; UTF-8
    CRLF line terminators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enca对某些GBK编码的文件识别的不是很好,识别时会出现:
    Unrecognized encoding
     
    5.vim中fileencoding设置文件编码,见文章末尾

    od命令 用户通常使用od命令查看特殊格式的文件内容。通过指定该命令的不同选项可以以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和ASCII码来显示文件。 语法:od [选项] 文件… 命令中各选项的含义: - A 指定地址基数,包括: d 十进制 o 八进制(系统默认值) x 十六进制 n 不打印位移值 - t 指定数据的显示格式,主要的参数有: c ASCII字符或反斜杠序列 d 有符号十进制数 f 浮点数 o 八进制(系统默认值为02) u 无符号十进制数 x 十六进制数 除了选项c以外的其他选项后面都可以跟一个十进制数n,指定每个显示值所包含的字节数。 说明:od命令系统默认的显示方式是八进制,这也是该命令的名称由来(Octal Dump)。但这不是最有用的显示方式,用ASCII码和十六进制组合的方式能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输出。
    od 和 hexdump 显示文件内容或流的八进制、十六进制或其他编码的字节。它们对于访问或可视地检查文件中不能直接显示在终端上的字符很有用。 s-w8每行只用8个字节显示: [tim@L gx]$ od -Ad -tax1 -w8 a.txt 0000000 1 2 3 4 5 6 cr nl 31 32 33 34 35 36 0d 0a 0000008 a b c d e f cr nl 61 62 63 64 65 66 0d 0a 0000016 h e l l o , w o 68 65 6c 6c 6f 2c 77 6f 0000024 r l d cr nl 72 6c 64 0d 0a -j2字符方式输出test内容,跳过前两个字节: [tim@L gx]$ od -Ad -tax1 -j2 a.txt 0000002 3 4 5 6 cr nl a b c d e f cr nl 33 34 35 36 0d 0a 61 62 63 64 65 66 0d 0a 6 0000018 l l o , w o r l d cr nl 6c 6c 6f 2c 77 6f 72 6c 64 0d 0a 0000029 -N2只显示两个字节,用字符方式显示: [tim@L gx]$ od -Ad -tax1 -N2 a.txt 0000000 1 2 31 32 S
    使用wc命令來進行文本內容統計:
    指令名稱:wc
    語法:wc [clw] file
    說明:按照不同選項來統計字節數、字數、行數等。具體應用實例請自行 'man wc'來查看。
    例子:統計當前目錄下文件的個數,使用命令 ls -l | wc -l
    ps:該指令的參數選項比較少,曾有人使用C語言實現了wc的功能,你也可以試試哦!
    使用sort命令對文本內容進行排序: 指令名稱:sort 語法:sort [-bcdfimMnr][-o<输出文件>][-t<分隔字符>][+<起始栏位>-<结束栏位>][--help][--verison][文件] 選項解釋:(更多說明請自行man sort) -n:按照數目排序,number -r:降序排序 -u:去除重複項

    使用uniq命令對文本進行重複列的查看和刪除: 指令名稱:uniq 語法:uniq [選項] file 說明:顯示文本中行的某些特性。 選項解釋:(更多說明請自行 man uniq) -c:在行首加上該行出現的次數,count的縮寫。 -d:只顯示重複行 -u:顯示不重複的行
    使用diff命令對文本進行比較操作: 指令名稱:diff 語法:diff [選項] file1 file2 說明:diff是以逐行的方式,對兩個文件進行異同的操作。 選項解釋:(更多說明請自行 man diff) -i:忽略大小寫的差別 -b:忽略空格的差別
    使用du命令統計目錄或文件佔用磁盤空間大小: 指令名稱:du 語法:du [選項] 目錄或文件 選項解釋:(更多說明請自行 man du) -k/m/g: 以kb、mb、gb顯示大小 du -S | sort -n 列出佔用空間最大的目錄 -sh:只查看指定的目錄,子目錄不查看
    使用cut命令來提取想要的數據: 指令名稱:cut 語法:cut [選項] 文件 用法說明: -b:截取字節 -c:截取字符 cut -c1-15 表示截取從第一列到15列的內容 cut -c1-4,8- 表示截取1到4列的內容,還有從第八列到最後的內容 -f:截取字段 cut -f1 -d‘:' 表示截取第一列,是以:作為分隔符來截取的 cut -f1- -s:表示截取中間的分隔符為Tab鍵分割的文本 ps:截取中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中文字符是作為2個英文字符組成的。
    使用dd命令來測試磁盤速度、創建新文件: 指令名稱:dd 指令說明:從指定位置copy數據到指定輸出位置 應用實例:bs指定每次操作塊的大小,count指定操作的次數 創建2M大小的文件。 # dd if=/dev/zero of=/home/test/2M.txt bs=1024 count=2048 同樣的,測試磁盤讀寫速度 # dd if=/dev/zero of=/home/rwspeed.ret bs=1024 count=1048576 複製備份系統 # dd if=/home/test/my_fiter of=/其他設備 bs=512 count=256 ps:windows平臺上也存在著創建指定大小文件的命令,是 fsutil 。
    使用nice命令來調整程序執行的優先級: 指令名稱:nice 指令說明:調整進程的優先級 應用實例:Linux進程的優先級是從 -20 ~ +20 的,數字越小,優先級越高,也就是佔用CPU的時間越多。 普通用戶只能降低程序的優先級,root用戶可以提高/降低進程的優先級。 # nice 查看默認的優先級 # nice ./a.out 默認執行,給a.out增加10個優先級,也就是分配更少的cpu時間。 # nice -n -20 a.out 為a.out執行最高的優先級 Unix/Linux上面的命令很多,這是無數黑客和全世界的程序員們的智慧結晶。 熟練的掌握和使用系統提供的命令,往往會事倍功半。這裡只列出了很少的一部份, 其它的命令可以參考該網站的介紹,或者是找本介紹詳細的書籍來看看。

    文件编码转换

    convert_encoding.py    基于Python的文本文件转换工具;

    decodeh.py    提供算法和模块来谈测字符的编码;

    1)设置文件集合,即要对哪些文件进行操作,可以使用通配符,比如我通常是对 C/C++ 源程序进行编码转换

    :args *.h *.cpp

    2)给出要在每个文件上执行的命令,这里是转换编码:

    :argdo set fenc=utf-8 | update 

      


        首先,我们先要知道控制Linux OS 的语言环境变量是 $LANG和$LC_ALL,要解决乱码的情况我们只需要把上述的两个变量正确设置即可. 

    乱码分两种情况: 
    1.终端(纯shell界面)的乱码 
    vi /etc/profile 
    export LC_ALL="zh_CN.GB18030:zh_CN.GB2312:zh_CN.GBK:zh_CN:en_US.UTF-8:en_US:en:zh:zh_TW:zh_CN.BIG5" 
    保存退出,reboot系统即可.. 

    2.X-window(图形界面)的乱码 
    vi /etc/sysconfig/i18n 
    LANG="zh_CN.GB18030:zh_CN.GB2312:zh_CN.GBK:zh_CN:en_US.UTF-8:en_US:en:zh:zh_TW:zh_CN.BIG5" 
    LANGUAGE="zh_CN.GB18030:zh_CN.GB2312:zh_CN.GBK:zh_CN:en_US.UTF-8:en_US:en:zh:zh_TW:zh_CN.BIG5" 
    保存reboot即可... 

    由于中文的字符集编码很多,我自己也不是十分清楚彼此的兼容性如何,所以就尽可能的找了很多种不同的编码都写了上去,大家也可以自己筛选下,总的解决思路就是修改控制环境参数的变量,增加OS所支持的字符集(前提要内核上存在该字符,否则需要编译内核)...


    正在开发的WEB系统是部署在RED   HEAD 。 
    RH版本信息: 
    LSB   Version:         :core-3.1-amd64:core-3.1-ia32:core-3.1-noarch:graphics-3.1-amd64:graphics-3.1-ia32:graphics-3.1-noarch 
    Distributor   ID:   RedHatEnterpriseServer 
    Description: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release   5   (Tikanga) 
    Release:                 5 
    Codename:               Tikanga 
    ------------------------------- 
    locale   信息 
    LANG=zh_CN.UTF-8 
    LC_CTYPE="zh_CN.UTF-8" 
    LC_NUMERIC="zh_CN.UTF-8" 
    LC_TIME="zh_CN.UTF-8" 
    LC_COLLATE="zh_CN.UTF-8" 
    LC_MONETARY="zh_CN.UTF-8" 
    LC_MESSAGES="zh_CN.UTF-8" 
    LC_PAPER="zh_CN.UTF-8" 
    LC_NAME="zh_CN.UTF-8" 
    LC_ADDRESS="zh_CN.UTF-8" 
    LC_TELEPHONE="zh_CN.UTF-8" 
    LC_MEASUREMENT="zh_CN.UTF-8" 
    LC_IDENTIFICATION="zh_CN.UTF-8" 
    LC_ALL= 
    --------------------------------- 
    因为程序目录有若干文件要读出来显示在页面上,文件名为中文名 
    我使用File.list()方法得到了文件名列表,可是显示出来的都是乱码。 
    new   String(filename.getBytes("utf-8"),"GBK"); 
    new   String(filename.getBytes("iso-8859-1"),"GBK"); 
    new   String(filename.getBytes(),GBK"); 

    都不起作用, 
    使用 System.getProperty("file.encoding") 得出的是"utf-8" 
    另外,使用   ls   命令查看的时候,是乱码,使用   ls   --show-control-chars   命令就能显示中文名(控制台)




    添加 locale, 估计你的系统不支持gbk字符集。
    ubuntu下是 vi /var/lib/locales/supported.d/local 
    加完后 locale-gen一下, 重新刷新字符集缓存。

    vim 编码设置
    和所有的流行文本编辑器一样,Vim 可以很好的编辑各种字符编码的文件,这当然包括UCS-2、UTF-8 等流行的Unicode 编码方式。然而不幸的是,和很多来自 Linux 世界的软件一样,这需要你自己动手设置。
    Vim 有四个跟字符编码方式有关的选项,encoding、fileencoding、fileencodings、termencoding (这些选项可能的取值请参考 Vim 在线帮助 :help encoding-names),它们的意义如下:
    * encoding: Vim 内部使用的字符编码方式,包括 Vim 的 buffer (缓冲区)、菜单文本、消息文本等。默认是根据你的 locale选择.用户手册上建议只在 .vimrc 中改变它的值,事实上似乎也只有在.vimrc 中改变它的值才有意义。你可以用另外一种编码来编 辑和保存文件,如你的vim的encoding为utf-8,所编辑的文件采用cp936编码,vim会自动将读入的文件转成utf-8(vim的能读懂 的方式),而当你写入文件时,又会自动转回成cp936(文件的保存编码).
    * fileencoding: Vim 中当前编辑的文件的字符编码方式,Vim 保存文件时也会将文件保存为这种字符编码方式 (不管是否新文件都如此)。
    * fileencodings: Vim自动探测fileencoding的顺序列表,启动时会按照它所列出的字符编码方式逐一探测即将打开的文件的字 符编码方式,并且将 fileencoding 设置为最终探测到的字符编码方式。因此最好将Unicode 编码方式放到这个列表的最前面,将拉丁语系 编码方式 latin1 放到最后面。
    * termencoding: Vim 所工作的终端 (或者 Windows 的 Console 窗口) 的字符编码方式。如果vim所在的 term与vim编码相同,则无需设置。如其不然,你可以用vim的termencoding选项将自动转换成term 的编码.这个选项 在 Windows 下对我们常用的 GUI 模式的 gVim 无效,而对 Console 模式的Vim 而言就是 Windows 控制台的代码 页,并且通常我们不需要改变它。


    ~/.vimrc 文件中添加以下内容:

    set encoding=utf-8 fileencodings=ucs-bom,utf-8,cp936

    这样,就可以让vim自动识别文件编码(可以自动识别UTF-8或者GBK编码的文件),其实就是依照fileencodings提供的编码列表尝试,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编码,就用latin-1(ASCII)编码打开

    Vim 的多字符编码工作方式
    1. Vim 启动,根据 .vimrc 中设置的 encoding 的值来设置 buffer、菜单文本、消息文的字符编码方式。
    2. 读取需要编辑的文件,根据 fileencodings 中列出的字符编码方式逐一探测该文件编码方式。并设置 fileencoding 为探测到的,看起来是正确的 (注1) 字符编码方式。
    3. 对比 fileencoding 和 encoding 的值,若不同则调用 iconv 将文件内容转换为encoding 所描述的字符编码方 式,并且把转换后的内容放到为此文件开辟的 buffer 里,此时我们就可以开始编辑这个文件了。注意,完成这一步动作需要调用外部 的 iconv.dll(注2),你需要保证这个文件存在于 $VIMRUNTIME 或者其他列在 PATH 环境变量中的目录里。

    4. 编辑完成后保存文件时,再次对比 fileencoding 和 encoding 的值。若不同,再次调用 iconv 将即将保存 的 buffer 中的文本转换为 fileencoding 所描述的字符编码方式,并保存到指定的文件中。同样,这需要调用 iconv.dll由 于 Unicode 能够包含几乎所有的语言的字符,而且 Unicode 的 UTF-8 编码方式又是非常具有性价比的编码方式 (空间消耗 比 UCS-2 小),因此建议 encoding 的值设置为utf-8。这么做的另一个理由是 encoding 设置为 utf- 8 时,Vim 自动探测文件的编码方式会更准确 (或许这个理由才是主要的  。我们在中文 Windows 里编辑的文件,为了兼顾与其他软件的兼容 性,文件编码还是设置为 GB2312/GBK 比较合适,因此 fileencoding 建议设置为 chinese (chinese 是个别名, 在 Unix 里表示 gb2312,在 Windows 里表示cp936,也就是 GBK 的代码页)。

     

    
    
    3.在Vim中查看,转换文件编码

    vim中查询修改文件编码格式
    
    set fileencoding
    查看现在文本的编码
    
    :set fenc=编码
    转换当前文本的编码为指定的编码
    
    :set enc=编码
    以指定的编码显示文本,但不保存到文件中。
    这里的“编码”常见为gbk utf-8 big5 cp936
    
    :set ff?
    查看当前文本的模式类型,一般为dos,unix
    
    :set ff=dos
    设置为dos模式
    
    也可以用一下方式转换为unix模式
    :%s/^M//g
    等同于:set ff=unix 



            5、FAQ 
            为什么在Vim中一次只能删除半个汉字? 
            因为encoding设置错误,把encoding设置为cp936就可以解决此问题。在Unix环境下Vim会根据locale来设置默认的encoding,如果没有正确设置locale并且没有设置encoding就会一次只能删除半个汉字。 
            VIM为什么不能输入繁体字? 
            把euc-cn或者GB2312改为cp936就可以了。euc-cn是GB2312的别名,不支持繁体汉字。cp936是GBK的别名,是GB2312的超集,可以支持繁体汉字。 
            VIM为什么提示不能转换? 
            因为在编译Vim时没有加入iconv选项,重新编译Vim才能解决。 
            如何打开一个GBK编码的文件并另存为UTf-8编码? 
            保存文件时运行命令|:set fileencoding=utf-8|就可以了。 
    :set fileencoding ,gb2312不转utf8不能使用egrep 即可显示文件编码格式。 如果你只是想查看其它编码格式的文件或者想解决 用Vim查看文件乱码 的问题,那么你可以在 ~/.vim rc 文件中添加以下内容: set encoding=utf-8 fileencodings=ucs-bom,utf-8,cp936 这样,就可以让vim自动 识别文件编码(可以自动识别UTF-8或者GBK编码的文件),其实就是依照fileencodings提供的编码列表尝试,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编码,就用latin-1(ASCII)编码打开。
    出现^M( )(回车符号),原因是:
    
    
    輸入 :set ff=unix 後,儲存該文件檔案即可。
    vim文件编码转换:在Vim中直接进行转换文件编码,比如将一个文件转换成utf-8格式:set fileencoding=utf-8


    vim 编码方式选项(encoding、fileencoding、fileencodings、termencoding介绍)

    * encoding: Vim 内部使用的字符编码方式,包括 Vim 的 buffer (缓冲区)、菜单文本、消息文本等。默认是根据你的locale选择.用户手册上建议只在 .vimrc 中改变它的值,事实上似乎也只有在.vimrc 中改变它的值才有意义。你可以用另外一种编码来编辑和保存文件,如你的vim的encoding为utf-8,所编辑的文件采用cp936编码,vim会 自动将读入的文件转成utf-8(vim的能读懂的方式),而当你写入文件时,又会自动转回成cp936(文件的保存编码).

    * fileencoding: Vim 中当前编辑的文件的字符编码方式,Vim 保存文件时也会将文件保存为这种字符编码方式 (不管是否新文件都如此)。

    * fileencodings: Vim自动探测fileencoding的顺序列表,启动时会按照它所列出的字符编码方式逐一探测即将打开的文件的字符编码方式,并且将 fileencoding 设置为最终探测到的字符编码方式。因此最好将Unicode 编码方式放到这个列表的最前面,将拉丁语系编码方式 latin1 放到最后面。

    * termencoding: Vim 所工作的终端 (或者 Windows 的 Console 窗口) 的字符编码方式。如果vim所在的term与vim编码相同,则无需设置。如其不然,你可以用vim的termencoding选项将自动转换成term 的编码.这个选项在 Windows 下对我们常用的 GUI 模式的 gVim 无效,而对 Console 模式的Vim 而言就是 Windows 控制台的代码页,并且通常我们不需要改变它。

    好了,解释完了这一堆容易让新手犯糊涂的参数,我们来看看 Vim 的多字符编码方式支持是如何工作的。

    1. Vim 启动,根据 .vimrc 中设置的 encoding 的值来设置 buffer、菜单文本、消息文的字符编码方式。

    2. 读取需要编辑的文件,根据 fileencodings 中列出的字符编码方式逐一探测该文件编码方式。并设置 fileencoding 为探测到的,看起来是正确的 (注1) 字符编码方式。

    3. 对比 fileencoding 和 encoding 的值,若不同则调用 iconv 将文件内容转换为encoding 所描述的字符编码方式,并且把转换后的内容放到为此文件开辟的 buffer 里,此时我们就可以开始编辑这个文件了。注意,完成这一步动作需要调用外部的 iconv.dll(注2),你需要保证这个文件存在于 $VIMRUNTIME 或者其他列在 PATH 环境变量中的目录里。

    4. 编辑完成后保存文件时,再次对比 fileencoding 和 encoding 的值。若不同,再次调用 iconv 将即将保存的 buffer 中的文本转换为 fileencoding 所描述的字符编码方式,并保存到指定的文件中。同样,这需要调用 iconv.dll由于 Unicode 能够包含几乎所有的语言的字符,而且 Unicode 的 UTF-8 编码方式又是非常具有性价比的编码方式 (空间消耗比 UCS-2 小),因此建议 encoding 的值设置为utf-8。这么做的另一个理由是 encoding 设置为 utf-8 时,Vim 自动探测文件的编码方式会更准确 (或许这个理由才是主要的 ;)。我们在中文 Windows 里编辑的文件,为了兼顾与其他软件的兼容性,文件编码还是设置为 GB2312/GBK 比较合适,因此 fileencoding 建议设置为 chinese (chinese 是个别名,在 Unix 里表示 gb2312,在 Windows 里表示cp936,也就是 GBK 的代码页)。

    在 Vim 中,有四个与编码有关的选项,它们是:fileencodings、fileencoding、encoding 和 termencoding。在实际使用中,任何一个选项出现错误,都会导致出现乱码。因此,每一个 Vim 用户都应该明确这四个选项的含义。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这四个选项的含义和作用。
    1 encoding
    
    encoding 是 Vim 内部使用的字符编码方式。当我们设置了 encoding 之后,Vim 内部所有的 buffer、寄存器、脚本中的字符串等,全都使用这个编码。Vim 在工作的时候,如果编码方式与它的内部编码不一致,它会先把编码转换成内部编码。如果工作用的编码中含有无法转换为内部编码的字符,在这些字符就会丢失。因此,在选择 Vim 的内部编码的时候,一定要使用一种表现能力足够强的编码,以免影响正常工作。
    
    由于 encoding 选项涉及到 Vim 中所有字符的内部表示,因此只能在 Vim 启动的时候设置一次。在 Vim 工作过程中修改encoding 会造成非常多的问题。如果没有特别的理由,请始终将 encoding 设置为 utf-8。为了避免在非 UTF-8 的系统如 Windows 下,菜单和系统提示出现乱码,可同时做这几项设置:
    set encoding=utf-8
    set langmenu=zh_CN.UTF-8
    language message zh_CN.UTF-8
    2 termencoding
    
    termencoding 是 Vim 用于屏幕显示的编码,在显示的时候,Vim 会把内部编码转换为屏幕编码,再用于输出。内部编码中含有无法转换为屏幕编码的字符时,该字符会变成问号,但不会影响对它的编辑操作。如果 termencoding 没有设置,则直接使用encoding 不进行转换。
    
    举个例子,当你在 Windows 下通过 telnet 登录 Linux 工作站时,由于 Windows 的 telnet 是 GBK 编码的,而 Linux 下使用 UTF-8 编码,你在 telnet 下的 Vim 中就会乱码。此时有两种消除乱码的方式:一是把 Vim 的 encoding 改为 gbk,另一种方法是保持 encoding 为 utf-8,把 termencoding 改为 gbk,让 Vim 在显示的时候转码。显然,使用前一种方法时,如果遇到编辑的文件中含有 GBK 无法表示的字符时,这些字符就会丢失。但如果使用后一种方法,虽然由于终端所限,这些字符无法显示,但在编辑过程中这些字符是不会丢失的。
    
    对于图形界面下的 GVim,它的显示不依赖 TERM,因此 termencoding 对于它没有意义。在 GTK2 下的 GVim 中,termencoding 永远是 utf-8,并且不能修改。而 Windows 下的 GVim 则忽略 termencoding 的存在。
    3 fileencoding
    
    当 Vim 从磁盘上读取文件的时候,会对文件的编码进行探测。如果文件的编码方式和 Vim 的内部编码方式不同,Vim 就会对编码进行转换。转换完毕后,Vim 会将 fileencoding 选项设置为文件的编码。当 Vim 存盘的时候,如果 encoding 和fileencoding 不一样,Vim 就会进行编码转换。因此,通过打开文件后设置 fileencoding,我们可以将文件由一种编码转换为另一种编码。但是,由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出,fileencoding 是在打开文件的时候,由 Vim 进行探测后自动设置的。因此,如果出现乱码,我们无法通过在打开文件后重新设置 fileencoding 来纠正乱码。
    4 fileencodings
    
    编码的自动识别是通过设置 fileencodings 实现的,注意是复数形式。fileencodings 是一个用逗号分隔的列表,列表中的每一项是一种编码的名称。当我们打开文件的时候,VIM 按顺序使用 fileencodings 中的编码进行尝试解码,如果成功的话,就使用该编码方式进行解码,并将 fileencoding 设置为这个值,如果失败的话,就继续试验下一个编码。
    
    因此,我们在设置 fileencodings 的时候,一定要把要求严格的、当文件不是这个编码的时候更容易出现解码失败的编码方式放在前面,把宽松的编码方式放在后面。
    
    例如,latin1 是一种非常宽松的编码方式,任何一种编码方式得到的文本,用 latin1 进行解码,都不会发生解码失败——当然,解码得到的结果自然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乱码”。因此,如果你把 latin1 放到了 fileencodings 的第一位的话,打开任何中文文件都是乱码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以下是滇狐推荐的一个 fileencodings 设置:
    set fileencodings=ucs-bom,utf-8,cp936,gb18030,big5,euc-jp,euc-kr,latin1
    
    其中,ucs-bom 是一种非常严格的编码,非该编码的文件几乎没有可能被误判为 ucs-bom,因此放在第一位。
    
    utf-8 也相当严格,除了很短的文件外(例如许多人津津乐道的 GBK 编码的“联通”被误判为 UTF-8 编码的经典错误),现实生活中一般文件是几乎不可能被误判的,因此放在第二位。
    
    接下来是 cp936 和 gb18030,这两种编码相对宽松,如果放前面的话,会出现大量误判,所以就让它们靠后一些。cp936 的编码空间比 gb18030 小,所以把 cp936 放在 gb18030 前面。
    
    至于 big5、euc-jp 和 euc-kr,它们的严格程度和 cp936 差不多,把它们放在后面,在编辑这些编码的文件的时候必然出现大量误判,但这是 Vim 内置编码探测机制没有办法解决的事。由于中国用户很少有机会编辑这些编码的文件,因此我们还是决定把 cp936 和 gb18030 前提以保证这些编码的识别。
    
    最后就是 latin1 了。它是一种极其宽松的编码,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把它放在最后一位。不过可惜的是,当你碰到一个真的 latin1 编码的文件时,绝大部分情况下,它没有机会 fall-back 到 latin1,往往在前面的编码中就被误判了。不过,正如前面所说的,中国用户没有太多机会接触这样的文件。
    
    如果编码被误判了,解码后的结果就无法被人类识别,于是我们就说,这个文件乱码了。此时,如果你知道这个文件的正确编码的话,可以在打开文件的时候使用 ++enc=encoding 的方式来打开文件,如:
    
    :e ++enc=utf-8 myfile.txt
    5 fencview
    
    根据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通过 Vim 内置的编码识别机制,识别率是很低的,尤其是对于简体中文 (GBK/GB18030)、繁体中文 (Big5)、日文 (euc-jp) 和韩文 (euc-kr) 之间的识别。而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肉眼看出一个文件的编码方式也是很不现实的事情。因此,滇狐强烈推荐水木社区的 mbbill 开发的 fencview 插件。该插件使用词频统计的方式识别编码,正确率非常高。点击这里 下载。

     vim对文件的编解码—encoding,fileencoding,fileencodings 

            vim对于文件的编解码有三个参数,分别是encoding、fileencoding,fileencodings,下面说的应该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的问题了。 

            1、支持中文编码的基础 
            要更好地支持中文编码需要两个特性:+multi_byte和+iconv,可以用|:version|命令检查当前使用的Vim是否支持,否则的话需要重新编译。 

            2、影响中文编码的设置项 
            Vim中有几个选项会影响对多字节编码的支持: 
            encoding(enc):encoding是Vim的内部使用编码,encoding的设置会影响Vim内部的Buffer、消息文字等。在Unix环境下,encoding的默认设置等于locale;Windows环境下会和当前代码页相同。在中文Windows环境下encoding的默认设置是cp936(GBK)。 
            fileencodings(fencs):Vim在打开文件时会根据fileencodings选项来识别文件编码,fileencodings可以同时设置多个编码,Vim会根据设置的顺序来猜测所打开文件的编码。 
            fileencoding(fenc):Vim在保存新建文件时会根据fileencoding的设置编码来保存。如果是打开已有文件,Vim会根据打开文件时所识别的编码来保存,除非在保存时重新设置fileencoding。 
    termencodings(tenc):在终端环境下使用Vim时,通过termencoding项来告诉Vim终端所使用的编码。 
            termencodings(tenc):在终端环境下使用Vim时,通过termencoding项来告诉Vim终端所使用的编码。 

            3、Vim中的编码转换 
            Vim内部使用iconv库进行编码转换,如果这几个选项所设置的编码不一致,Vim就有可能会转换编码。打开已有文件时会从文件编码转换到encoding所设置的编码;保存文件时会从encoding设置的编码转换到fileencoding对应的编码。经常会看到Vim提示[已转换],这是表明Vim内部作了编码转换。终端环境下使用Vim,会从termencoding设置的编码转换到encoding设置的编码。 
            可以用|:help encoding-values|列出Vim支持的所有编码。 

            4、具体应用环境的设置 
            只编辑GBK编码的文件 
            set fileencodings=cp936 
            set fileencoding=cp936 
            set encoding=cp936 

            只编辑UTF-8编码的中文文件 
            set fileencodings=utf-8 
            set fileencoding=utf-8 
            set encoding=cp936 或者 set encoding=utf-8 

            同时支持GBK和UTF-8编码 
            set fileencodings=ucs-bom,utf-8,cp936 
            set fileencoding=utf-8 
            set encoding=cp936 或者 set encoding=utf-8 

            如果在终端环境下使用Vim,需要设置termencoding和终端所使用的编码一致。例如: 
            set termencoding=cp936 或者 set termencoding=utf-8 

            Windows记事本编辑UTF-8编码文件时会在文件头上加上三个字节的BOM:EFBBBF。如果fileencodings中设置ucs-bom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兼容用记事本编辑的文件,不需要的话可以去掉。Vim在保存UTF-8编码的文件时会去掉BOM。去掉BOM的最大好处是在Unix下能够使用cat a b>c来正确合并文件,这点经常被忽略。 
     
     
     
     
     
     
     
     
     

    下载的文件名「乱码」各平台的解决方法,echo 文件名乱码 | iconv -t latin1 | iconv -f gb

     

    说起「乱码」,没遇到过的电脑用户可能是极少的,尤其在国内中文环境下。暴露年龄的「烫烫烫」系列乱码已经绝迹,现如今遇到的往往是类似「%E9%AB%98%E9%A2%91」和「自在飞花轻似梦」的字符串。本文就这两种乱码情况分别给出解决方法。

    首先应该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方法是在出现文件名乱码情况下,如何恢复文件名的正确中文名称,并非一劳永逸地避免乱码的出现。这是由于下载文件名称乱码的出现,往往是系统、浏览器、网站三方面因素共同影响导致的,错综复杂。想要避免乱码的出现,只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对个人的系统或浏览器做出针对特定网站的调整配置。

    %E9类型乱码

    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网站和浏览器之间存在兼容性问题导致的,我在 macOS 英文系统上使用 Firefox 下载网盘中的文件时就遇到过,这些形如「%E9%AB%98%E9%A2%91」的字符串实际上是文件名的 URL 编码。下面介绍各系统平台上的解决方法。

    macOS 系统

    macOS系统自带强大的自动化支持,如 Automator 和 AppleScript。这里,我使用 Automator 编写了一个文件服务,使用方法:

    首先,下载「♲ 文件名 UrlDecode.workflow.zip」,解压后双击安装。

    null

    然后,右键单击需要处理的文件,选择服务子菜单中的 ♲ 文件名 UrlDecode,完毕。

    使用演示使用演示

    这个服务不需要网络,支持批量处理多个文件或文件夹。用 Automator 打开会发现其原理很简单,只有「运行 Shell 脚本」的操作,其中的 Shell 代码为:

    # 调用 Python 内置模块进行解码
    alias urldecode='python -c "import sys, urllib as ul; print ul.unquote_plus(sys.argv[1])"'
    
    # 遍历选择的文件列表,进行重命名
    for f in "$@"
    do
        newName=$(urldecode "$f")
        mv "$f" "$newName"
    done
    

    Windows 系统

    相比 macOS, Windows 缺乏友好、易用的自动化工具。在安装 Python 后,可以利用批处理命令调用代码python -c "import sys, urllib as ul; print ul.unquote_plus(sys.argv[1])"进行文件名修复。但是考虑到该过程略复杂,该类乱码出现频率较低,所以这里不提供工具,而是介绍如何利用在线网站解决问题。

    1. 复制文件的乱码名称,如「%E9%AB%98%E9%A2%91」。
    2. 打开在线解码网站。粘贴到输入框,点击下方的「UrlDecode 解码」,即可得到对应中文。
    3. 复制解码后的中文,重命名文件。

    Linux 系统

    Linux 各发行版和桌面环境的差异较大,且用户折腾能力较强,这里就不给出具体工具了。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上方的 Shell 代码尝试解决。

    iOS 与 Android 系统

    手机系统上同样难以做到 macOS 上的「一键修复」,推荐使用上文中 Windows 系统小节的在线网站解决。


    自å 类型乱码

    这种乱码的形成过程基本相似,但其中涉及的编码却各有不同,错综复杂。考虑到国内电脑用户遇到的情况,多出现于从国内的政府、院校、企业等网站下载文件时,一般属于同一种类型,即 GBK 编码解码错误。下面将针对此种类型给出解决方法。

    首先,我以经常出现乱码的知网文献下载为例,使用各系统及浏览器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 Win10 1803版本 中文系统 Edge 浏览器下载文献的文件名为乱码,IE 浏览器下载文件名正常,Chrome 浏览器下载文件名为乱码。
    • macOS 10.13.4 中文系统 Safari 与 Chrome 浏览器下载文件名均正常。英文系统中,两种浏览器下载文件名均为乱码。
    • Ubuntu 16.04 系统,环境变量LC_ALL="en_US.UTF-8"情况下,Firefox 浏览器下载文件名为乱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结果仅表明使用这些系统、语言、浏览器组合进行下载时的一般情况,并不能表明该组合下载时完全有或无乱码。这是由于乱码的产生与否,是由系统、浏览器、网站三方共同决定的。

    macOS 系统

    这里,我同样是使用 Automator 编写了一个文件服务,无需网络,支持批量处理。下载「å 修复文件名乱码.workflow.zip」,解压后双击安装。

    服务安装服务安装

    然后,右键单击需要处理的文件,选择服务子菜单中的 å 修复文件名乱码,稍等即可。如果没有这个服务项,就重启试试。

    修复演示修复演示

    用 Automator 打开会发现其原理很简单,只有「运行 Shell 脚本」的操作,其中的 Shell 代码为:

    for f in "$@"
    do
        fileName=$(basename ${f})
        filePath=$(dirname ${f})
    
        # 两种乱码类型 GBK、UTF-8
        { fileNewName=$(echo $fileName | iconv -f UTF-8-Mac -t latin1 | iconv -f gbk)
        } || { fileNewName=$(echo $fileName | iconv -f UTF-8-Mac -t latin1)
        }
    
        # 文件名正常或乱码类型不属上述两种时,新文件名为空,则跳过
        if [ -n "$fileNewName" ]; then
            # 避免文件重复:如果已存在修复后的文件名,则在新文件名后加上随机字符串。
            if [ -e ${filePath}/$fileNewName ]; then
                mv "$f" "${filePath}/${fileNewName}-${RANDOM}"
            else
                mv "$f" "${filePath}/${fileNewName}"
            fi
        fi
    done
    

    可以看到上述代码是在解决两种乱码情况,其中 GBK 乱码是我们常遇到的,UTF-8 类型的则是由读者在下方评论中提出的,较为少见,顺手加上。

    Windows 系统

    首先,下载 Python3.6,然后,「文件名乱码修复.bat」,随意放在你喜欢的位置。需要修复文件名乱码时,拖动文件到 文件名乱码修复.bat 上方后释放即可,代码如下:

    python -c "import sys,os;fp=os.path.dirname(sys.argv[1]);fn=os.path.basename(sys.argv[1]);os.rename(sys.argv[1],os.path.join(fp,fn.encode('latin1').decode('gbk')))" %1 
    Win乱码修复Win乱码修复

    Linux 系统

    由于 Linux 各发行版及桌面环境差异较大,这里仅给出核心命令。

    echo 文件名乱码 | iconv -t latin1 | iconv -f gbk
    

    通过运行该命令,可得到正常的文件名称,复制后重命名即可。

    iOS 与 Android 系统

    如果在 iOS、Android 上遇到类似于「自在飞花轻似梦」文件名乱码,那么最好在电脑上重新下载后再修复名称。这是由于移动系统上对文件的处理,不像电脑系统上那么方便。而且也应该避免复制文件名称中的乱码文字,因为乱码中往往存在不可见字符,在复制粘贴过程中可能出现遗漏或错误。

    另外,如果繁体中文、日语等语言文字的电脑用户遇到类似的文件名乱码问题,可将本文代码中的gbk改为相应语言的编码名称以尝试解决,如繁体中文 BIG5、日文 JIS。

    结语

    乱码的出现总是让人烦心的。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帮助你解决遇到的问题。

    如果你想了解第一种乱码相关的 URL 编码,可以看 这篇文章
    第二种乱码相关的字符编码知识,则推荐阅读:

    > 下载 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让智能设备更好用 ⚡️

  • 相关阅读:
    201571030114/201571030143《小学四则运算练习软件》结对项目报告
    201571030114随机四则运算
    略读构建之法
    使用staruml学习画类图
    了解面向对象方法学的优点
    做项目的感受和心得
    项目:学生查看自己的作业情况和分数(php)
    php操作数据库的简单示例
    学习使用html与css,并尝试写php
    html和css的联系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imssd/p/454048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