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报


    与同行业企业横向对比,不同数据占比差异体现了什么?根据应收应付预收预付进行纵向对比,体现了企业在上下游之间的地位与谈判能力。

     

    利润表很容易造假,因为它采用权责发生制(应收应付制),是以权力和责任的发生来确定应收和应付,而不考虑是否在本期收到或付出现金。所以很可能出现利润表非常好看,但因为应收账款等太多,实际现金收入非常少等情况,此外还有如果固定成本高且存货过多,也会摊薄成本,使得利润不够真实。

     

    关于收入,如果营业外收入占比大,或者是因变卖固定资产的投资收入占比大的话,就需要注意了。

     

    净利润除以总股本就是每股收益,但这个每股收益是不靠谱的,首先净利润的计算过程中,就有很多猫腻,比如应收账款、营业外收入、变卖资产收入等,而即使是货真价实的净利润,也要扣除盈余公积等,实际可能给股东分红的部分是非常有限的。那么自然建立在每股收益基础上的市盈率PE(股价/每股收益)也就更不靠谱啦,千万不要以为市盈率就是投资分红回本的年限,实际想靠分红回本的年限,要远比市盈率要高。对于一个企业,市盈率不重要(但可以排除一些过高市盈率的企业),重要是成长性,如果看重分红,可以参考该企业每年分红的历史记录,估算实际回报率。

     

    现金流量表里期初现金总额和期末现金总额是最准确的数字,资产负债表里的货币资金除了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外,还包括受限制的货币(如准备金,有期限的存款等),所以一般资产负债表里的货币资金比现金流量表里的期末现金总额要多,多出来的部分就是受限制的货币。

     

    盈余公积,公司法规定盈利的10%作为盈余公积,当盈余公积超过注册资金 50%后可由企业自行决定,盈余公积只能用来弥补经营亏损或派红股,如果是用来派红股,要求送股后盈余公积仍然要大于注册资本的25%。

     

    送红股:使用未分配利润或盈余公积送股,需要缴所得税。

    转增股:使用资本公积项目里的钱送股,不需要缴所得税。

     

    一般风险准备:要求金融企业撮的款项,用于弥补未来可能出现的亏损,其实有点类似盈余公积的作用了,可能是金融企业风险要求更高,所以多了这个吧。

     

    未分配利润可能是现金,可能变成了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其它投资,甚至是应收账款等。

     

     

    净利润增长率是一个很容易迷惑人的指标,净利润要结合净资产一起看,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净资产,,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ROE还有另一个计算方法:ROE=PB/PE,即市净率/市盈率,感觉一般长期投资,ROE要15%以上,苛刻点也可以要求20%以上。

     

    新上市的公司,ROE可能会比较高,但并不能完全代表什么,一般而言,要根据过去五年的ROE水平来判断,这样会比较稳。

    在毛利率低的行业,如果企业的ROE连续多年超过15%,反映出的是公司高管的能力。在低毛利率行业,能做到多年高ROE的公司,一般是从激烈竞争中拼杀出来的,相比出生富贵之家的企业,体质更好,更能抵御经济和行业的寒冬。这类企业往往能基业长青,给坚定的持有者相当丰厚的回报。

    Roe和资产负债率一定要一起看。负债率是对高roe的检验。就像现金流是对利润可信度的一个检验。https://xueqiu.com/3037882447/53233858

     

    财报需要精读的地方:重要提示(会计师建议:只有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报告才有阅读价值 && 分红方案)、财务会计报告、董事会报告(好吧,这个一直没认真读,最好多年连起来读,可以判断董事会说话是否可信、市场判断能力等)、重要事项、附注。次要的也可以关注一下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管理人员和员工情况。股东人数变化反映了市场博弈,员工 人数变化反映了公司的扩张与收缩。

     

    员工当年平均薪酬的计算:资产负债表中应付员工薪酬期末值减期初值,再加上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就是员工薪酬总额,再除以员工数,就是平均薪酬了。平均薪酬一般用来和往年相比,和同行相比,看看是否有异常。

     

    母公司的预收账款没有观察价值,因为可以预收子公司的账款,来划拨货币,同样,母公司的货币资金也没有观察价值。

     

    关于货币资金,需要注意的有:

    1、货币资金余额比短期负债小很多,说明短期偿债能力不足。

    2、货币资金充裕,但借了很多有息甚至高息负债,或流动资金却严重不足,说明有鬼。

     

    增值税是流转税和价外税。

    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里及收到的现金里,是包括增值税的,应交税费里也包括增值税,但利润表里的营业收入,是剔除了增值税的结果,这一点需要注意。

     

    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

    票据的贴现,转贴现,再贴现,产生了票据交易市场。买票据就相当于迅速放出了一笔贷款(一般票据购买价格低于面值)

    现金好于银行承兑汇票,好于商业承兑汇票,好于应收账款。应收账款过多的利润是虚的,需要注意,可能会为了利润好看在此作假。

    应收账款需要关注其明细构成,比如账龄分布,坏账准备(留意企业的坏账计提标准是否突然发生变化)等,如果应收账款过大,同时回款速度很低,就需要注意了。

    计提的坏账准备,是资产损失,是一种费用,需要从利润里扣除降低当期利润。可以通过计提坏账准备来操作利润。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它应收款、预付账款都是已经减过坏账准备后的净值。

     

    预付款突然大幅增长,如果是预付工程款、专利技术等,可能是企业想通过预付款流出资金,再以营业收入方式将资金重新流回企业来虚增利润。另外,如果预付款长时间挂账,很可能是这笔资金被挪为他用了。

    总之,对于一个公司历年报表进行分析,如果有些数据发生重大变化,就需要找出原因,如果找不到合理解释,就可能存在风险。

     

    其它应收款,它就是一个垃圾桶,越小越好。

    长期应收款,指企业融资租赁产生的就收款项和采用递延方式分期付款,都是变相融资行为。

    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尤其是一些新鲜食品行业,其存货跌价风险很高,需要留意,是否做了合理的计提跌价准备。

    存货的计价方式也需要关注,如果公司突然改变存货计价方式,就需要格外注意了。

    企业操作计提坏账准备(应收账款)、计提跌价准备(存货)都可以调节当期利润,然后来年将计提部分转回,以增加利润。造假收入是需要抽税的,所以造假有成本,但有些行业免征所得税,造假成本低,如农林渔牧等行业,高科技行业享有15%所得税率等。

     

    固定资产是需要计提折旧的,计提折旧不同于计提坏账和计提跌价,是不能转回的。同样,所有计提方式突然发生变化,则都需要格外注意。

    折旧是费用,需要从利润表中扣除,减少当期利润,也减少税收。所以优秀的公司一般倾向快速折旧方式,而在乎利润表现的企业倾向慢速折旧方式。

    对无形资产的折旧叫“摊销”,本质跟折旧是一回事,同样减值损失是不可转回的。

    对无形资产的研究支出,一般记录为管理费用,比如一些技术的研发,因为结果收益是不确定性的,但如果研发的无形资产有了市场价值,也可以算到无形资产里去。利润高的企业偏向将其记为管理费用,这样会减少税收,而创业公司或出于某种原因,偏向记录到无形资产中,这样资产和利润都更好看些。

     

    土地使用权一般归属无形资产,但对于房地产开发公司,为了建造房子出售买的地是算作存货的。

     

    商誉:只有在收购活动中,比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多付的那笔款,才可以被记录为商誉。

    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计价方式

    历史成本计价是一种比较保守的计价方式,只要没有新的交易产生,其价值就只可能会减少而不会增加。(折旧、摊销、减值)

     

    将费用放进长期待摊费用中,假装它是一笔资产,可以减少当期费用,增加当期利润,增加当期税收,一般长期待摊费用过大,就需要注意。这也叫“费用资本化”,这种资产没有任何变现价值,长期待摊费用越大,企业资产质量越差。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

    一般由于税务局计算的公司利润和财务计算不一致而产生。

    对股东有利的是递延所得税负债,而不是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相当于公司得到税务局的一份无息贷款。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能互相抵销,因为各有不同的原因产生。

     

    我国一般所得税税率为25%,高科技企业享受15%税率。

     

    交易性金融资产:打算短期持有获取差价的,不需要计提折旧减值,直接以当期公允价值变动作为该项资产的当期损益,记录到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里,影响当期利润,但该利润税务局并不认可,所以并不收税,这也是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一个重要来源。根据上面的描述,如果企业持有较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比如其它公司股票,当股价上升或下跌时,会影响到当期利润的财报。交易产生的费用作为当期费用从利润表中扣除,持有期间的分红或利息,作为投资收益加到利润中。

     

    无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需要向社会公开批露财务、生产、经营管理等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则不需要。
    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有的股份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本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注册为个体户的优点:对注册资金实行申报制,不进行验资,简单省钱,按定税金额交税,不用按月申报税务报表。
    以个人财产对工作室的债务负责。

    有限责任公司需要设立董事会,所所有董事共同组成,董事会设董事长一人,是公司或集团的最高负责人,通常也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在一定规模的有限责任公司里,需要设立监事会,其成员不少于3人,股东人数较少和规模较小的,可以设一至两名监事。
    经理及财务负责人不得兼任监事。监事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


    竞争价格下降,毛利润下降,开工率不足,去产能。

    降低成本:简化设计,提升管理成本,规模化生产等等。

    薄利多销:毛利润低,周转率高。
    高端产品:毛利润高,周转率低,质量高,用户少。

    成本领先战略(效率致胜的战略)和差异化战略(效益致胜的战略)。


    计提坏账各公司有很强的自主权,要比较同行业计提情况。

    资产减值损失。(如应收账款减值)
    税法规定计提坏账不能超过应收账款的千分之五,以防避税,但会计准则是可以使用较为自由的计提比例。

    利用计提坏账:扭亏为盈(去ST),平滑利润(使用业绩波动较小,看上去稳定成长),新总经理上任(为了个人业绩)。

    其它应收款:杂物间。

    购买资产,可能会产生待摊费用,如购买办公用品,六个月用完,则每月有待摊,还有工厂设备等。

    资产计价体系是一个历史成本的体系,一定要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扣除这个资产的减值,而加值则忽略。但有些资产是可以使用当前市场的当前价格来表现的,比如股票等金融市场。
    即优先采用当前市场价格来计价,如果不行才使用历史成本计价方式。使用当前市场价格的前提是,该资产具有公允价值。
    一般除了房地产和金融资产之外,其它大多数资产都是使用历史成本计价。

    所以出现一个操作手段,就是将历史成本计价的资产卖出去,再买回来,这样就可以刷新计价。在历史成本计价下,要增加资产价值的唯一途径就是发生一个新的交易。

    资产和费用的关系,资产使用过程中产生折旧,就产生了费用。


    在会计看来,租赁分为两种,即经营性租赁和融资性租赁。如果租赁期限比较长、涉及金额比较大就是融资性租赁,反之则是经营性租赁。
    融资性租赁本质是一种融资行为,它为承租人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难题,也是一种分期付款的方式,而投资人也有了新的风险较小的投资渠道,相当于0首付购买并进行分期付款。
    经营性租赁,只影响利润表,属于经营费用。
    融资性租赁,相当于0首付购买,每个月会产生折旧费和利息费。(利息费就是出租人的收入)


    两种不同的租赁方式会影响财务比率,使用经营租赁,房客的杠杆率会大幅下降,从银行融资更容易,所以超级市场、航空公司偏好运营租赁;而融资租赁则会极大的提高租客的运营现金流,因为一部分现金流转移到了融资现金流中)

    股东投入公司的钱,分为股本和资本公积,股本必须等于注册资本,多出的部分就是资本公积。有限责任公司不一定有资本公积,但上市公司一定有资本公积。
    股票的面值是1元,如果发行1亿股,就表示对应1亿的股本,如果每股售价20元,就相当于筹集了20亿资本,除股本之外的19亿就是资本公积。


    而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公积是如何来的呢?如果你创办一个公司,实收资本是100万,经营得不错,有人想拿走你的50%股份,可能需要付出500万元。因为你的投入是100万,他要拿50%股份,所以也要投100万到股本中,而多出来的400万就变成了资本公积。
    公司的多个股东的股权比例,不是按投资比例来确定的,而是按股本中所占的比例来确定的,这一点要注意。
    当然,资本公积也是全体股东按比例共有的。
    在中国,股本就是等于公司的注册资本,股本的总额体现了这个公司对外承担法律责任的上限。而股本的组成则确定了多个股东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股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法律意义。


    公司赚的钱,被放到两个项目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其中盈余公积是法律不允许分配的利润,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自己不想分的利润。
    法律规定企业要将净利润的至少10%作为盈余公积


    股东的剩余求偿权。 股东权益=资产-负债
    资不抵债


    价外税和价内税

    增值税:是消费者承担的税费,属累退税,是基于商品或服务的增值而征税的一种间接税。

    营业费用:运费、仓储费、广告费、销售人员工资、店租、店面折旧
    管理费用:行政开支、管理部门人员工资、办公楼折旧 (这里注意,不同类型员工工资和固定资产折旧,可能属于不同的费用)
    财务费用:借款利息-存款利息的净额,汇总净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财务费用可能是一个负数

    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营业利润:毛利-营业税金-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支出:比如卖出固定资产,额外的奖励赔偿,火灾地震等造成的损失等。除企业营业执照中规定的主营业务以及附属的其它业务之外的所有收入即营业外收入。与经营活动没有任何关系,都是由偶然因素造成,不可持续。所以分析报表时,营业外收入过大的需要注意。
    补贴收入:其实也是一种营业外收入,但单独列示,是政府为一些企业提供的补贴。
    汇总损益:外贸公司影响较大。


    毛利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营业利润 = 毛利 - 期间费用 - 营业税金 - 资产减值损失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投资收益

    中国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一般是在25%,但净利润并不是利润总额的75%,这是因为税法准则和会计准则的计算有一些区别。
    利润总额是以会计准则为基础计算出来的,而这里的25%是在应税所得的基础上计算的。比如税法规定,当公司的广告支出超过营业收入的15%后,超出部分就不能在税前列支了,比如营业收入100万,广告费是20万,则超出15%的5万部分是需要应税的。

    应税所得:根据税法规定所确认的收入总额与准予扣除项目金额的差额,又称为应税利润,是企业应纳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员工工资属于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呢?如果是固定工资就是固定成本,如果是按计件的形式支付工资就是变动成本。

    产品售价可能低于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但一般高于变动成本。因为固定成本不论经营与否都会存在,而卖出更多的产品可以摊薄固定成本,使最终成本趋近变动成本。
    而有时,即使售价低于变动成本,也仍然会生产,可能是因为这是一个民生相关的,或者如果停业再次启动的成本会非常高。

    扩大产量而不扩大销量,也会增加毛利润,因为会使固定成本摊薄,导致产品成本降低,从而计算出来的毛利润增加。所以如果存货过多,需要注意有没有使用毛利润更好看了。

    研究支出属于管理费用,而产品的开发可以属于无形资产。此外,用于申请专利的费用也可计入无形资产。外购的技术属于无形资产,因为已经有了公允价值。类似的还有广告费用,也归于管理费用中。
    但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组织结构,将研发部门安排为独立的法人,这样公司就可以“外购”技术,放入无形资产了。一般利润高的公司更愿意将研究支出放入管理费用中,可以减少利润从而减少税收;而为了报表好看的企业可能将其放在开形资产中,使资产看起来更多,利润更高。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最直接的联系:利润表中的一部分利润有可能被归入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这一项。未分配利润将两张表联系在了一起。

    税收也能产生现金流入,如企业代缴的增值税,退税。

    现金流量表的意义:
    并不是单纯为了表现当期现金的流入净额是多少,因为这可以从资产负债表上计算出来。而是详细了解现金的流入流出的来龙去脉,流入的现金以经营活动最佳,因为可持续,流出的现金以投资活动最佳,因为可能未来带来回报。
    所以看现金流量表,主要是看各种活动流入和流出占的比例,及总的现金流净值就可以了。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站在收益的角度看企业,现金流量表是站在风险的角度看企业。

    银行更在乎哪张表?就像有两个人跟你借10万块钱,其中一个有一套房子,但月收入只有几千块,另一个没有房子,但月薪几万块,你是愿意借给谁呢?明显是后者,因为前者的总资产虽然高,但你并不期望他卖房子还你的钱。

  • 相关阅读:
    内容绘制到Bitmap上不成功警示
    一些c++面试题目
    Windows Socket 主要API功能
    面试问题(一)
    函数指针与指针函数
    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的网站
    vs2010打开vs2008程序出现错误
    MATLAB将矩阵使用.txt文件格式保存
    指针实现值交换
    堆与栈的区别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ianyajuanke/p/825769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