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p3的基本流程



    1."确认"状态

      TCP连接由POP3客户打开,POP3服务器发送一个单行的确认。这个消息可以是由CRLF结
    束的任何字符。例如,它可以是: 
        S: +OK POP3 server ready
      注意:这个消息是一个POP3应答。POP3服务器应该给出一个"确定"响应作为确认。
      此时POP3会话就进入了"确认"状态。此时,客户必须向服务器证明它的身份。在文档中介绍
    两种可能的处理机制,一种是USER和PASS命令,另一种是在后面要介绍的APOP命令。
      用USER和PASS命令进行确认过程,客户必须首先发送USER命令,如果POP3服务器以"确认"状
    态码响应,客户就可以发送PASS命令以完成确认,或者发送QUIT命令终止POP3会话。如果POP3服
    务器返回"失败"状态码,客户可以再发送确认命令,或者发送QUIT命令。
      当客户发送了PASS命令后,服务器根据USER和PASS命令的附加信息决定是否允许访问相应的
    存储邮件。
      一旦服务器通过这些数据决定允许客户访问储存邮件,服务器会在邮件上加上排它锁,以防
    止在进入"更新"状态前对邮件的改变。如果成功获得了排它锁,服务器返回一个"确认"状态码。
    会话进入"操作状态",同时没有任何邮件被标记为删除。如果邮件因为某种原因不能打开(例如,
    排它锁不能获得,客户不能访问相应的邮件或者邮件不能进行语法分析),服务器将返回"失败"
    状态码。在返回"失败"状态码后,服务器会关闭连接。如果服务器没有关闭连接,客户可以重新
    发送确认命令,重新开始,或者发送QUIT命令。
      在服务器打开邮件后,它为每个消息指定一个消息号,并以八进制表示每个消息的长度。第
    一个消息被指定为1,第二个消息被指定为2,以此类推,第N个消息被指定为N。在POP3命令和响应
    中,所以的消息号和长度以十进制表示。

    2. "操作"状态
      
      一旦客户向服务器成功地确认了自己的身份,服务器将锁住并打开相应的邮件,这时POP3会
    话进入"操作"状态。现在客户可以重复下面的POP3命令,对于每个命令服务器都会返回应答。最
    后,客户发送QUIT命令,会话进入"更新"状态。
     
    3."更新"状态

      当客户在"操作"状态下发送QUIT命令后,会话进入"更新"状态。(注意:如果客户在"确认"状
    态下发送QUIT后,会话并不进入"更新"状态。)
      如果会话因为QUIT命令以外的原因中断,会话并不进入"更新"状态,也不从服务器中删除任何
    信件。
    见下面的例子:
    recv  buf0 100
     "+OK infosec.com.cn POP MDaemon 6.8.5 准备好 <MDAEMON-F200601201105.AA05442"
     "
    25MD3966@infosec.com.cn>\r\n"
    send  buf1 11
     "USER libh\r\n"
    recv  buf2 24
     "+OK libh... 收信人确定\r\n"
    send  buf3 13
     "PASS 112358\r\n"
    recv  buf4 59
     "+OK
    libh@infosec.com.cn 的邮箱共有 0 封邮件(0 个八字节)。\r\n"
    send  buf5 6
     "STAT\r\n"
    recv  buf6 9
     "+OK 0 0\r\n"
    send  buf7 6
     "QUIT\r\n"
    recv  buf8 63
     "+OK
    libh@infosec.com.cn infosec.com.cn POP 服务注销(邮箱为空)\r\n"
  • 相关阅读:
    ES6的新特性(18)——async 函数
    ES6的新特性(17)——Generator 函数的异步应用
    ES6的新特性(16)——Generator 函数的语法
    ES6的新特性(15)——Promise 对象
    ES6的新特性(14)——Iterator 和 for...of 循环
    ES6的新特性(13)——Symbol
    ES6的新特性(12)——Set 和 Map 数据结构
    ES6的新特性(11)——Class 的继承
    我的游戏学习日志22——游戏元素的解析(6)
    我的游戏学习日志21——游戏元素的解析(5)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ester2test/p/41390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