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3 输入和输出(一)


    1.输出格式美化

    Python两种输出值的方式: 表达式语句和 print() 函数。

    第三种方式是使用文件对象的 write() 方法,标准输出文件可以用 sys.stdout 引用。

    如果希望输出的形式更加多样,可以使用 str.format() 函数来格式化输出值。

    如果希望将输出的值转成字符串,可以使用 repr() 或 str() 函数来实现。

    • str(): 函数返回一个用户易读的表达形式。
    • repr(): 产生一个解释器易读的表达形式。

    例:

    >>> s = 'Hello, Runoob'
    >>> str(s)
    'Hello, Runoob'
    >>> repr(s)
    "'Hello, Runoob'"
    >>> str(1/7)
    '0.14285714285714285'
    >>> x = 10 * 3.25
    >>> y = 200 * 200
    >>> s = 'x 的值为: ' + repr(x) + ',  y 的值为:' + repr(y) + '...'
    >>> print(s)
    x 的值为: 32.5,  y 的值为:40000...
    >>> #  repr() 函数可以转义字符串中的特殊字符
    ... hello = 'hello, runoob '
    >>> hellos = repr(hello)
    >>> print(hellos)
    'hello, runoob '
    >>> # repr() 的参数可以是 Python 的任何对象
    ... repr((x, y, ('Google', 'Runoob')))
    "(32.5, 40000, ('Google', 'Runoob'))"

    这里有两种方式输出一个平方与立方的表:

    >>> for x in range(1, 11):
    ...     print(repr(x).rjust(2), repr(x*x).rjust(3), end=' ')
    ...     # 注意前一行 'end' 的使用
    ...     print(repr(x*x*x).rjust(4))


    ...
    1   1    1
    2   4    8
    3   9   27
    4  16   64
    5  25  125
    6  36  216
    7  49  343
    8  64  512
    9  81  729
    10 100 1000

    >>> for x in range(1, 11):
    ...     print('{0:2d} {1:3d} {2:4d}'.format(x, x*x, x*x*x))
    ...
    1   1    1
    2   4    8
    3   9   27
    4  16   64
    5  25  125
    6  36  216
    7  49  343
    8  64  512
    9  81  729
    10 100 1000

    注意:

    在第一个例子中, 每列间的空格由 print() 添加。

    这个例子展示了字符串对象的 rjust() 方法, 它可以将字符串靠右, 并在左边填充空格。

    还有类似的方法, 如 ljust() 和 center()。 这些方法并不会写任何东西, 它们仅仅返回新的字符串。

    另一个方法 zfill(), 它会在数字的左边填充 0,如下所示:

    >>> '12'.zfill(5)
    '00012'
    >>> '-3.14'.zfill(7)
    '-003.14'
    >>> '3.14159265359'.zfill(5)
    '3.14159265359'

    str.format() 的基本使用如下:

    >>> print('{}网址: "{}!"'.format('博客园', 'https://www.cnblogs.com/'))

    括号及其里面的字符 (称作格式化字段) 将会被 format() 中的参数替换。

    在括号中的数字用于指向传入对象在 format() 中的位置,如下所示:

    >>> print('{0} 和 {1}'.format('Google', 'Runoob'))
    Google Runoob
    >>> print('{1} 和 {0}'.format('Google', 'Runoob'))
    Runoob Google

    如果在 format() 中使用了关键字参数, 那么它们的值会指向使用该名字的参数。

    >>> print('{name}网址: {site}'.format(name='博客园', site='www.cnblogs.com'))

    位置及关键字参数可以任意的结合:

    >>> print('站点列表 {0}, {1}, 和 {other}。'.format('Google', 'Runoob',
                                                           other='Taobao'))
    站点列表 Google, Runoob, Taobao

    '!a' (使用 ascii()), '!s' (使用 str()) 和 '!r' (使用 repr()) 可以用于在格式化某个值之前对其进行转化:

    >>> import math
    >>> print('常量 PI 的值近似为: {}。'.format(math.pi))
    常量 PI 的值近似为: 3.141592653589793
    >>> print('常量 PI 的值近似为: {!r}。'.format(math.pi))
    常量 PI 的值近似为: 3.141592653589793

    可选项 ':' 和格式标识符可以跟着字段名。 这就允许对值进行更好的格式化。 下面的例子将 Pi 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

    >>> import math
    >>> print('常量 PI 的值近似为 {0:.3f}。'.format(math.pi))
    常量 PI 的值近似为 3.142

    在 ':' 后传入一个整数, 可以保证该域至少有这么多的宽度。 用于美化表格时很有用。

    >>> table = {'Google': 1, 'Runoob': 2, 'Taobao': 3}
    >>> for name, number in table.items():
    ...     print('{0:10} ==> {1:10d}'.format(name, number))
    ...
    Runoob     ==>          2
    Taobao     ==>          3
    Google     ==>          1

    如果你有一个很长的格式化字符串, 而你不想将它们分开, 那么在格式化时通过变量名而非位置会是很好的事情。

    最简单的就是传入一个字典, 然后使用方括号 '[]' 来访问键值 :

    >>> table = {'Google': 1, 'Runoob': 2, 'Taobao': 3}
    >>> print('Runoob: {0[Runoob]:d}; Google: {0[Google]:d}; Taobao: {0[Taobao]:d}'.format(table))
    Runoob: 2; Google: 1; Taobao: 3

    也可以通过在 table 变量前使用 '**' 来实现相同的功能:

    >>> table = {'Google': 1, 'Runoob': 2, 'Taobao': 3}
    >>> print('Runoob: {Runoob:d}; Google: {Google:d}; Taobao: {Taobao:d}'.format(**table))
    Runoob: 2; Google: 1; Taobao: 3

    2.旧式字符串格式化

    % 操作符也可以实现字符串格式化。 它将左边的参数作为类似 sprintf() 式的格式化字符串, 而将右边的代入, 然后返回格式化后的字符串.

    例:

    >>> import math
    >>> print('常量 PI 的值近似为:%5.3f。' % math.pi)
    常量 PI 的值近似为:3.142

    因为 str.format() 比较新的函数, 大多数的 Python 代码仍然使用 % 操作符。但是因为这种旧式的格式化最终会从该语言中移除, 应该更多的使用 str.format().

    3.读取键盘输入

    Python提供了 input() 内置函数从标准输入读入一行文本,默认的标准输入是键盘。

    input 可以接收一个Python表达式作为输入,并将运算结果返回。

    #!/usr/bin/python3

    str = input("请输入:");
    print ("你输入的内容是: ", str)

    这会产生如下的对应着输入的结果:

    请输入:博客园
    你输入的内容是:  博客园

    4.读和写文件

    open() 将会返回一个 file 对象,基本语法格式如下:

    open(filename, mode)

    • filename:包含了你要访问的文件名称的字符串值。
    • mode:决定了打开文件的模式:只读,写入,追加等。所有可取值见如下的完全列表。这个参数是非强制的,默认文件访问模式为只读(r)。

    不同模式打开文件的完全列表:

    模式描述
    r 以只读方式打开文件。文件的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开头。这是默认模式。
    rb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用于只读。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开头。
    r+ 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读写。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开头。
    rb+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读写。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开头。
    w 打开一个文件只用于写入。如果该文件已存在则打开文件,并从开头开始编辑,即原有内容会被删除。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
    wb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只用于写入。如果该文件已存在则打开文件,并从开头开始编辑,即原有内容会被删除。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
    w+ 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读写。如果该文件已存在则打开文件,并从开头开始编辑,即原有内容会被删除。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
    wb+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读写。如果该文件已存在则打开文件,并从开头开始编辑,即原有内容会被删除。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
    a 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追加。如果该文件已存在,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结尾。也就是说,新的内容将会被写入到已有内容之后。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进行写入。
    ab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追加。如果该文件已存在,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结尾。也就是说,新的内容将会被写入到已有内容之后。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进行写入。
    a+ 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读写。如果该文件已存在,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结尾。文件打开时会是追加模式。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用于读写。
    ab+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追加。如果该文件已存在,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结尾。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用于读写。
  • 相关阅读:
    Python 冒泡排序
    编程规范之注释篇
    编程规范之变量命名篇
    安装Django
    字典&列表的拓展理解
    小球落地
    Python结合sql登陆案例
    面向对象:两手交换牌
    每日一题(一)
    Web应用之LAMP源码环境部署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est-first/p/1089077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