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高效学习》读书笔记


    《如何高效学习》读书笔记

    标签: 如何高效学习 学习方法

    《如何高效学习》的豆瓣链接


    引言

    这本书是前年偶然间发现的,现在已经想不起来具体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在2016年10月初我买了一本来读。书的内容比较短,大概3-4个小时就能看完一遍,但是书里介绍的几个方法却让我很有兴趣,特别是指读法费曼技巧。这本书带动了我在这一领域的兴趣,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又读了关于学习工作效率相关的几本书《快速阅读》和《搞定》。今年在读了《深度工作》后,发现这一领域的很多原则及方法都是相同的,于是想总体回顾一下这几本书的内容,缺发现《如何高效学习》这本书的内容没有做备忘,竟一时想不起来其主要内容,只好又读了一遍。现将主要内容记录如下。

    本书是一名学习极客关于自己学习方法的总结,思路是以整体性学习为核心框架,分阶段对原理和方法进行介绍。第一部分介绍什么是整体性学习,整体性学习的不同阶段,以学习面对的不同信息类型。第二部分针对整体性学习的不同阶段,介绍作者常用的技巧。前两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第三部分包括提高个人效率的一些其他方法,这部分的内容与其他个人管理及效率优化方面的原则很接近。最后一部分是总结。

    本笔记的结构基本与书籍保持一致。

    整体性学习

    整体性学习基于三个核心观点:结构、模型、高速公路。

    1. 结构是信息或知识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形式。人脑中存储的知识与信息,并不是像计算机存储的信息一样彼此孤立,而是互相联系的。将结构比喻为一座城市,越发达完善的结构,其内部的路径和联系就越发达,道路也越宽敞。
    2. 模型是结构的简化。模型是结构保留关键信息后的抽象或比喻,易于记忆与联想,同时也是进一步完善结构的基础框架。
    3. 高速公路。跨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系。

    整体性学习的顺序和步骤。步骤并非严格的顺序,也并非只进行一次。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找出薄弱环节。

    1. 获取。信息获取的主要目的有三个,简化、速度、容量。
    2. 理解。理解字面含义、理解在上下文中的含义。知道这部分在说什么。
    3. 拓展。与其他知识建立广泛的联系,包括深度拓展、横向拓展、纵向拓展。深度拓展是探究知识的本源,知识的延伸等。横向拓展是发现类似的其他知识,建立对比或类比。纵向拓展是从知识的模式出发,看同样的模式是否在其他知识也出现过。不同于横向拓展,纵向拓展不局限于类似的知识,需要比喻以及创造性。
    4. 纠错。修正与验证之前建立的模型与联系。最好的方法是实践,也可以通过阅读更广泛的材料。
    5. 应用。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一定要是实际的应用,而不是作业或者demo。
    6. 测试。以上各个步骤都可以相应地进行测试。有一些问题,可以对应于各步骤。“我以前看到或听到过这个知识吗?”,“我理解知识的含义吗(至少字面含义)?”,“我知道知识从何而来?与那些其他知识有联系?”,“我删除了不正确的联系吗?我删除了错误结论吗?”,“我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了吗?”

    学习过程所面对的知识的信息结构。以下信息结构基本包含了学习所遇到的所有类型的知识。

    1. 随意信息。需要记忆的知识,一般没有体系。
    2. 观点信息
    3. 过程信息。教导你怎么行动,讲述一系列动作、操作信息。过程信息的最大难点是需要实际投入大量的时间用于联系。你可以对概念理解的不好,但是必须实际地掌握动作。
    4. 具体信息。可以在实际中看、听、触到的信息。
    5. 抽象信息。数学、物理、计算机、化学、心理学等学科大部分内容都属于抽象信息,逻辑性很强。内在化和比喻化对于将知识化简至关重要,理解和拓展非常关键。

    最后,学习需要确定一个目标,学习的动机、意义、目的都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如果只是学习而没有实际运用,就是在浪费生命。

    整体性学习技术

    这一部分是本书的重点,作者介绍了他在学习中常用的几种具体方法。按照上一部分介绍的学习阶段,首先是知识获取阶段的一些技术,然后是理解拓展阶段的一些方法,这两部分是核心。后面还包括针对随意信息的一些技巧,按照作者本人的说法这部分他自己使用不多,这里也不做详细介绍了。纠错应用没有太多技巧层面的东西,主要是一些观念。最后,介绍了整体性学习的一个具体方法费曼技巧,这个技巧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首先是知识获取阶段。

    1. 快速阅读。提升知识获取的速度,具体的一些方法包括指读法练习阅读积极阅读。为了解这部分,我又读了《快速阅读》这本书,具体的内容可以参考另一篇笔记。
    2. 笔记流。区别于传统的线性笔记,但又不必像思维导图那么正式与完整。核心在于快速记录关键词,在概念之间通过箭头划出联系,也可以混合线性笔记做一些注释。笔记流需要的一个关键能力是提取重点知识及核心内容。

    知识理解拓展阶段的方法放在一起。因为这两个阶段的划分并不明显,很多时候是同时进行的,只是理解程度的不同。底线是理解字面含义,知道在说什么。此外,也不是所有知识点都需要运用下面的技巧,只有关键知识和困难知识需要。

    1. 比喻。在不熟悉的知识和熟悉的知识之间建立桥梁。比喻不必拘泥于准确性,只要能反应一方面的特点就行。要有寻找比喻的欲望,可以对一个知识做多个比喻,不断优化。
    2. 内在化。主要是图像化。首先明确要内在化的概念,从图像化开始,逐渐添加更多感官。
    3. 图表法。包括流程图、概念图、图像。其中图像表示随意。

    关于应用阶段,没有介绍具体的技巧。因为应用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需要一些创造力。下面是一些来自作者的观点。

    要尽量避免知识陷入很多年都用不上的境地,这样就会造成死读书的局面。实际应用并非一个按步骤进行的技术,它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创造地寻找应用知识的方式。很多知识可能看不出实际能如何应用,但花上十分钟做一个头脑风暴一定会有收获。

    最后,作者介绍了整体性学习的一个实际运用——费曼技巧,其核心思想是learn by teach。这个技巧能发现理解中存在的很多似是而非的盲点,特别适合逻辑性强的抽象信息。

    1. 选择要学习的概念。
    2. 设想你是一名老师,正试图教会一名新生这个知识点。
    3. 当你感到疑惑时,返回去吧。
    4. 简单化和比喻。

    超越整体性学习

    这部分并非本书的核心内容,主要介绍了一些提高整体效率的习惯,这些内容在其他书籍上有更详细的介绍。包括能量(精力)管理习惯养成克服拖延设定目标清单及回顾克服挫折心理。其中克服挫折障碍这一部分我比较有兴趣,可惜本书并未详细展开。停留在舒适区是人的本能,可以减少遇到的挫折。能做到主动跳出舒适区、知难而进的人,必有面对困难的觉悟。

    总结

    现在就开始吧,分析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加强薄弱环节。另外,这一部分作者给出了关于提高效率的其他参考书,Get Things Done(中文名《搞定》)就是在这里知道的。

    最后,了解你想要的生活。没有任何方法、技巧、技术、诀窍能代替动机、兴趣和热情。学习需要理由,找到你学习的理由,即使理由简单、古怪,也要找到一个学习的理由。

  • 相关阅读:
    meta标签
    Vue(day8)
    Vue(day7)
    Vue(day6)
    Flex布局
    Vue(day5)
    jquery.data()&jquery.extend()
    Promise对象
    Vue(day4)
    Vue(day3)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erencezhou/p/944838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