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跟沟通有关的故事


      早上刚上班,老板突然组织开会,提出对网站访问速度不满意,要我想办法解决。而我一直在做高并发时网站性能解决方案。

      以前我跟老板讨论过这个问题,我的态度是:目前最大页面平均访问速度(1800ms)左右,属于可接受范畴,对于一个每天只有几十个IP访问的网站,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功能上,等到访问量上去(日均1000IP)再根据相应的问题做优化。

      所以听到老板又一次提到访问速度问题,火不打一处来,但又不想吵架,于是干脆的提出辞职以相要挟。老板还是比我有度量,直接否定了我的“辞职请求”,直言相告某个页面打开等待时间竟然需要10秒之久。

      听到这个,我终于冷静下来,详细询问哪个页面反应慢,并赶紧回去做测试,结果发现是程序员的设计问题,导致页面内所有图片加载完毕后才会展示内容。而这属于WEB前端的低级错误,跟我负责的后端无关。

      虽然如此,我还是觉得有点羞愧,原因有二:

      1,将情绪带入工作,在问题反馈渠道上设置障碍,提高了沟通成本,影响工作效率。

      2,依仗老员工的身份,摆老资格,而并没有想清楚后果,犯了幼稚病。

      其实事情很简单:老板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一个页面打开特别慢,担心网站性能问题,只能告诉我”网站访问速度慢”,想帮我定位和解决问题。而我却由于前几次沟通养成的思维定势,想当然以为老板老调重弹,是对我的不信任。

      这个故事说明了沟通首先是态度,其次才是内容。

  • 相关阅读:
    Java学习
    Java学习
    Java学习
    Java学习
    Java学习
    Java 泛型(六):泛型
    Java 泛型(五):泛型
    第十六章: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相关概念
    Java 泛型(四):泛型
    Java 泛型(三):泛型在继承方面体现与通配符使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ara/p/324706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