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Script引用类型(一)


    【Object类型】

    在JavaScript中,引用类型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将数据和功能组织在一起(这有点类似于传统编程语言中的“类”,但它不是“类”),引用类型有时也被称为对象定义,因为它是描述一类对象所具有的属性和方法,对象是某个特定类型的实例,即引用类型的值是一个对象,新对象是用new操作符 后面跟构造函数创建,JavaScript提供了很多原生的引用类型,以便日常计算。

    【Object类型】

    在程序中存储和传送数据,Object类型是最常用的类型,创建Object类型有两种方法

    一:使用构造函数创建

        var person=new Object();
        person.name="Tom";
        person.age=20;

    二:使用对象字面量创建

        var person={
            name:"Tom",
            age:20
        };

     对象字面量定义法用于简化创建包含大量属性的对象;在使用字面量表示法创建Object对象时,属性名也可以使用字符串,使用逗号来分隔不同的属性

    定义带有默认属性和方法的Object对象

       var person={};
       person.name="Tom";
       person.name=20;

    如果把花括号中的内容置空,则相当于new Object()。当我们使用对象字面量表示法创建对象的时候,是不会调用Object构造函数的。习惯上发人员更喜欢用对象字面量方法来创建Object类型

    【利用对象字面量向函数传递参数】
        //定义一个接受args参数的函数displayInfo(args)
        function displayInfo(args){
            var output="";
            if(typeof args.name=="string"){ //通过typeof操作符检查数据类型
                output+="Name: "+args.name+"
    ";
            }
            if(typeof args.age=="number"){
                output+="Age:"+args.age+"
    ";
            }
            alert(output);
        }
        //调用函数,函数中使用了对象字面量来封装多个可选参数
        displayInfo({
            name:"Jack",
            age:28
        });
        displayInfo({
            name:"Tom"
        });

     【访问对象的属性】

    有两种方法,访问对象的属性:

    一: 与传统的C++、Java、C#语言类似,可以通过 点号 来访问对象属性

    二: 通过使用方括号 来访问对象属性 ,这时需要将属性以字符串的形式放在 方括号

    通过 点号 访问

        var person=new Object();
        person.name="Tom";
        person.age=20;
        alert(person.name);//访问对象的属性

    通过 方括号 访问

        var person=new Object();
        person.name="Tom";
        person.age=20;
        alert(person["name"]);//访问对象的属性

    在使用 方括号 访问对象属性的时候,应将属性以字符串的形式放在 方括号 中,使用方括号访问属性的,有个优点:可以通过变量来访问属性

        var person={
            name:"TOM",
            age:20
        };
        var propertyName="name";
        alert(person[propertyName]);

    这是 点号 访问方式无法做到的,习惯上一般使用 点号 来访问属性,在必须使用 变量 访问属性时才使用 方括号 形式

    【Array类型】

    在JavaScript中的数组与其他语言的数组,有着很大区别:

    ①数组元素的没一项都可以使不同类型的数据

    ②数组大小自动可调整

    【创建数组】

    与创建Object对象一样,创建数组类型也可以使用:构造函数和字面量两种方法创建

    一: 使用Array()构造函数创建数组

       var colors=new Array(); //调用构造函数创建数组
       var colors=new Array(100);//指定length的值
       var colors=new Array("green","red","blue");//设定数组的初始值
       var colors=Array(100);  //以上写法都可以省略new关键字

     需要注意的是在向数组传入单个值的时候,如果传入的是数值,就会造成给length 赋值

    【使用字面量创建数组】

      var colors=["green","blue","red"] //创建一个包含三个字符串的数组
      var names=[]; //空数组
     
    使用字面量标识法,不会调用Array构造函数
    【利用length属性给数组添加新项】
      colors[colors.length]="black";
      colors[colors.length]="brown";

    【 检测数组】

    确定某个对象到底是不是数组,可以使用JavaScript中新增的Array.isArray(object)方法,参考http://msdn.microsoft.com/en-us/library/ie/ff848265(v=vs.94).aspx

    alert(Array.isArray(colors));

     【转换方法】

    Javascript中的所有引用类型的对象都具有toLocaleString()、toString()、valueOf()方法

      alert(colors.toLocaleString());//返回以逗号分隔的字符串
      alert( colors.toString());//返回以逗号分隔的字符串
      alert( colors.valueOf());//返回数组

     三者的区别先看如下代码输出

    /*按照定义所有引用类型的对象都具有toLocaleString()、toString()、valueOf()方法
             *toLocaleString()
             * toString() 返回数组中,每个值的字符串形式,以逗号拼接而成
             * valeOf()  返回数组
    
            */
            //定义带有方法的对象person1,以下是函数重写吗?
            var person1={
                toLocaleString:function(){
                    return "Tom";
                },
                toString:function(){
                    return "Tom";
                }
            };
            //定义带有方法的对象person2
            var person2={
                toLocaleString:function(){
                    return "Jack";
                },
                toString:function(){
                    return "Lucy";
                }
            };
            //创建对象数组
            var people=[person1,person2];
            alert(people);     //输出Tom,Lucy  实际上是调用people数组每一项的toString()方法
            alert(people.toString()); //输出Tom,Lucy
            alert(people.toLocaleString()); //输出Tom,Jack

     【栈方法】

    JavaScript中的数组具有一种特殊的特性,它具有栈的特性,栈是一种LIFO(Last-In-First-Out后进先出)的数据结构

    也就是说最新添加的项最早被移除。项的插入/推入和移除/弹出,只发生在栈顶一个位置。Javascript为数组提供了push()和pop()

    方法来完成类似栈的行为。

    push()方法:接受任意个参数,把它们逐个添加到数组末尾,并且返回修改后的数组长度

    pop()方法:从数组末尾移除最后一项,减少数组的length值,并且方法被移除的项

    示例如下:

    //实现数组的栈操作
            var students=new Array();
           var count1=students.push("Tom","Jack","Lucy");  //output:4
            var count2=students.push("Justin");
           alert(count1);//output:3
            alert(count2);//output:4
            alert(students.length);//output:4
            var item=students.pop(); // 移除数组最后一项,并且将被移除的数组元素保存在item中
            alert(item); //output:Justin  显示被移除的数组元素
            alert(students.length);//output:3

     【队列方法】

    栈的访问规则是LIFO(后进先出),而队列的访问规则是FIFO(先进先出)。队列是在列表的末端添加项,前端移除项。由于push()方法实现的是在末端添加项

    ,所以要模拟队列,只需要有一个从队列前端取得一个项的方法即可。实现这一操作的方法是shift()方法。

    shift()方法:移除数组中的第一项,数组长度减少1,并且返回该项

    所以实现队列操作,需要push()方法和shift()方法结合使用。

    示例如下:

    //实现数组的队列操作
             var students=new Array();
            var count1=students.push("Tom","Jack","Lucy");  //output:4  推入
             var count2=students.push("Justin");
            alert(count1);//output:3
             alert(count2);//output:4
             alert(students.length);//output:4
             var item=students.shift(); // 移除数组第一项,并且将被移除的数组元素,保存在item中
             alert(item); //output:Tom  显示被移除的数组元素
             alert(students.length);//output:3

     从反方向来模拟队列操作,Javascript中还未数组提供了unshift()方法,该方法与shift方法相反,它能在数组前端添加任意个项并返回新数组长度

    因此同时使用unshift()方法和pop()方法,同样可以实现队列操作

    示例如下:

            //从反方向实现队列的操作
            var students=new Array();
            var count=students.unshift("Tom","Jack","Lucy");  //在数组前端添加三个元素,并返回数组长度存入count中
            alert(count); //output:3
            alert(students); //output:"Tom","Jack","Lucy"
            var count=students.unshift("Justin");  //再在数组前面添加一个元素
            alert(students);   //查看数组 output:"Justin","Tom","Jack","Lucy"
            //alert(count);
            var item=students.pop();  //从后端移除元素
            alert(item);   //output:Lucy
            alert(students); //"Justin","Tom","Jack"  Lucy已经被移除了
            var item=students.pop();  //继续移除
            alert(students); //此时Jack也被移除所以输出是:"Justin","Tom"

    栈和队列操作的总结:

    操作 特征 说明 位置 方法 备注
    LIFO(后进先出) 列表中最新添加的项最早被移除 只发生在一个位置:栈顶 后端:push()插入 后端指的是栈顶
    后端:pop()移除
    队列 FIFO(先进先出) 列表末端添加项,前端移除项 发生在列表的前端和后端 后端:push()插入    
    前端:shift()移除  
    反方向队列 FIFO(先进先出) 前端添加项,后端移除项 发生在列表的前端和后端 后端:pop()移除 实现的是反方向的先进先出
    前端:unshift()插入

    【排序方法】 

    首先看如下代码输出:

            //实现数组位置反转
            var values=[0,1,2,3,4,5,6,7,8,9,10];
            var testValue=[7,0,3,2,10,4,5,1,9,6,8]
            values.reverse();
            testValue.reverse();
            alert(values);   //output:10,9,8,7,6,5,4,3,2,1,0
            alert(testValue); //output:8,6,9,1,5,4,10,2,3,0,7
            //实现数组排序
            values.sort();
            testValue.sort();
            alert(values);    //0,1,10,2,3,4,5,6,7,8,9
            alert(testValue); //0,1,10,2,3,4,5,6,7,8,9

    从上面可以看出reverse()方法,用于对数组位置进行反转,即首尾互换。而sort()方法用于对数组进行排序,比较的是值而不是位置。在默认情况下sort()是按升序排列数组的

    为了实现排序sort()会调用每个数组项的toString()方法进行转型得到字符串,即sort()方法比较的是字符串。

    sort()方法还可接受一个比较函数,以便指定那个值在前。比较函数接受两个参数,如果第一个参数应该位于第二个参数之前则返回负数,如果两个参数相等则返回0,如果第一个参数应该位于第二个参数之后则返回正数

    //接受比较函数
            function compare(value1,value2){
                if(value1<value2){
                    return -1;
                }else if(value1>value2){
                    return 1;
                }else{
                    return 0;
                }
    
            }
             //实现数组排序
            var values=[0,1,2,3,4,5,6,7,8,9,10];
            var testValue=[7,0,3,2,10,4,5,1,9,6,8]
            values.sort();
            testValue.sort(compare);
            alert(values);
            alert(testValue);

    【操作方法】

    concat()方法可以基于现有的数组创建一个新数组

            var colors=["red","blue","green","black"];
            var newColors1=colors.concat();
            var newColor2=colors.concat("gold");
            var newColors3=colors.concat("royalblue","gold",["grey","white"]);
            alert(newColors1);   //red,blue,green,black
            alert(newColor2);    //red,blue,green,black,gold
            alert(newColors3);  //red,blue,green,black,royalblue,gold,grey,white

    从上面输出可以看出:

    一.在不给concat()传递参数的情况下,concat()简单复制原数组

    二.当给concat()传递的不是数组时,concat()会将传入的参数简单的添加到新数组末尾

    三.在给concat()传递一个或多个数组时,会合并这些数组添加到新数组中

    slice()方法用于从当前数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创建新数组,它接受两个数字参数分别,分别表示要返回项目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

            var values=[110,120,119,911,114,112,117];
            var newValues1=values.slice(2);
            var newValues2=values.slice(3,5);
            var newValues3=values.slice(6,2);
            var newValues4=values.slice(-5,-2);    //请注意从小到大 即-5<-2
            alert(newValues1);    //119,911,114,112,117
            alert(newValues2);    //911,114
            alert(values);        //110,120,119,911,114,112,117
            alert(newValues3);    //返回为空
            alert(newValues4);    //119,911,114

    从上面输出可以看出:

    一.在只有一个参数的情况,slice()方法返回从该参数指定位置到数组末尾所有项

    二.在有两个参数的情况,slice()方法返回参数指定的开始项到结束项之间的所有项,但不包括结束位置项

    三.slice()方法不影响原始数组

    四.如果传入的开始位置大于结束位置,则返回空数组

    五.如果传入的位置是负值,则将负值加上数组长度后,再进行计算输出,比如上面的newValues4,values.slice(-5,-2) 与newValues4,values.slice(2,5)等价

    splice()方法

    splice()方法有很多种用法,,主要用途是向数组中部插入项,splice()方法返回的还是数组,具体操作如下:

    删除:接受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指定要的第一项位置,第二个参数指定要删除的项数

    插入:接受三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指定起始位置,第二个参数0和要插入的项目

    替换:接受三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指定起始位置,第二个参数指定要删除的项和要替入的项

            var person=["Jack","Tom","Lucy","Bob","Anne","Abby","Angelia"];  //原始数组,演示删除操作
            var person2=person.concat();    //复制原始数组,以备插入操作
            var person3=person.concat();    //复制原始数组,
            var removedPerson=person.splice(2,2);   //从第三项开始删除,删除二项,将删除的结果存入removedPerson变量中
            alert(removedPerson); //Lucy,Bob
            alert(person);  //查看操作后的原始数组:Jack,Tom,Anne,Abby,Angelia
            //插入操作
            var insertPerson1=person3.splice(3,0,"Justin","Ellen");
            alert(insertPerson1); //返回为空
            alert(person3);   //Jack,Tom,Lucy,Justin,Ellen,Bob,Anne,Abby,Angelia    当删除项目为0的时候,插入在开始位置之前
            //替换操作
            var insertPerson=person2.splice(3,1,"Justin","Ellen");  //从索引3开始删除两项
            alert(insertPerson); //从索引3开始删除一项:Bob     仅仅返回被删除的那项
            alert(person2);      //Jack,Tom,Lucy,Justin,Ellen,Abby,Angelia   ;Bob已被删除了,新元素已替换好

    【位置方法】

     JavaScript数组有两个位置方法:indexOf()和lastIndexOf(),它们都接受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要查找的项,第二项表示查找起点位置的索引;

    indexOf()表示从头查找,lastIndexOf()表示从尾查找,两个方法都是返回要查找的项在数组中的位置,没查找到的情况下返回-1

           var person=["Jack","Tom","Lucy","Bob","Anne","Abby","Angelia"];
           alert(person.indexOf("Bob")); // 3
            alert(person.indexOf("Bob",5));   //在指定的位置上面,没找到 返回-1
            alert(person.indexOf("Abby"));  // 5
            alert(person.lastIndexOf("Abby",2));//在指定的位置上面,没找到 返回-1
            alert(person.indexOf("Justin"));   //-1   没找到返回-1
            alert(person.lastIndexOf("Justin")); //-1

    【迭代方法】

    Javascript为数组定义了5个迭代的方法:every(),filter(),forEach(),map(),some()。5个方法都不会改变数组的内容

    每个方法接受两个参数:要在每一项上运行的函数和运行该函数的作用域对象,以下是说明

    every()方法示例:

     1  // 定义回调函数
     2         function CheckIfEven(value, index, ar) {
     3             document.write(value + " ");
     4 
     5             if (value % 2 == 0)
     6                 return true;
     7             else
     8                 return false;           //如果返回false就停止调用,返回true则继续调用,直到数组项结束
     9         }
    10         // 创建示例数组
    11         var numbers1 = [2, 4, 6, 6, 8,3,10,4];
    12         var numbers2 = [2,4,6,8,];
    13 
    14         // 检查返回值
    15         if (numbers1.every(CheckIfEven))   //numbers.every(CheckIfEven)返回的是布尔值
    16             document.write("都是偶数");
    17         else
    18             document.write("不全是偶数");  //2 4 6 6 8 3 不全是偶数  没有全部检查完
    19         // 检查返回值
    20         if (numbers2.every(CheckIfEven))   //numbers.every(CheckIfEven)返回的是布尔值
    21             document.write("都是偶数");
    22         else
    23             document.write("不全是偶数"); //2 4 6 8 都是偶数;全部调用完

    some()方法:

     1 function CheckIfEven(value, index, ar) {
     2             document.write(value + " ");
     3 
     4             if (value % 2 == 0)
     5                 return true;
     6             else
     7                 return false;         
     8         }
     9         // 创建示例数组
    10         var numbers3 = [1,3,5,2,6,8,7];
    11         var evens = numbers3.some(CheckIfEven);
    12         document.write(evens);   //1 3 5 2 true   找到了2
  • 相关阅读:
    jar与war包区别,转自https://www.jianshu.com/p/3b5c45e8e5bd
    关于spring
    关于 SQL 的操作
    IDEA 创建一个完整maven项目
    用 eclipse 生成 maven 项目快速生成 web.xml 文件
    Spring拦截器中@Value无效的解决办法
    错误:java.lang.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An invalid character [34] was present in the Cookie value
    错误:Failed to execute goal org.apache.maven.plugins:maven-resources-plugin:2.7:resources (default-resources) on project sea rch-zk-increment-monitor: Mark invalid -> [Help 1]
    错误:Caused by: org.apache.http.conn.ConnectTimeoutException: Connect to localhost:8761 timed out
    关于 Spring 的示例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ao-zi/p/376784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